建安二年(初平三年)春。洛陽天子朝會畢,留朱儁殿內(nèi)應對。天子謂朱儁曰:“自董賊逆亂天下以來,山河失色,諸侯擅權(quán)。兩帝并立,我漢家威儀蕩然無存。今河南殘破,洛陽頹敗。朕欲興兵西向,掃平董賊,使四海再度歸一,而令出中央。公素忠義,又以軍事之能名動天下,董賊亦深忌之。朕欲以公為車騎將軍,率軍討賊,如何?”
天子漸大,眼看著自己現(xiàn)在這個皇帝做得,還沒以前自己為皇子時寬裕。不由大感憋屈。國庫經(jīng)常告急,偌大個皇宮,侍者使女一減再減。就連袁紹,這個母后和自己當初棄了劉備,一心想倚為臂助的世家望族之后,大臣之首,竟然也逃離了洛陽,去搶奪韓馥的冀州去了。袁紹一走,又帶動一波意志不堅定的人離開。若不是還有一班心向大漢的臣子撐著,這朝廷早就散了。天子此時想起袁紹,恨不得袁紹就死在冀州才好。
一個人的時候,天子也在想,為何會這樣?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從董進京開始,這天下就亂了。當時就算是父皇不屬意自己,可是嫡長制乃祖宗家法,自己不也在大臣們的支持下順利登基了嗎?若不是董賊亂政,擅行廢立,引起天下諸侯不滿,局勢又豈會如此?想到這里的時候,天子就會得意的微笑起來。畢竟自己才是正統(tǒng)的天下之主,不是嗎?不然自己被篡位時,為何天下諸侯都起兵反對?民心人望在朕吶!可惜大戰(zhàn)一起,雖然趕走了董賊,但是諸侯卻也生了野心。看看那些州牧就知道,如今還有幾個把朕放在眼里?賦稅找借口拖欠不,朕就是現(xiàn)在想任命一個縣令都難。這樣有名無實的天子,做著有甚意思?還是要像父皇一樣,金口一開,無有不從。稍一動怒,天下震動。這才是天子應該有的威儀與氣勢啊。自己一定要努力改變這個局面,否則,便是死也不甘心!
朱儁聽得天子如此,不由心下激動。想道,畢竟少年天子,還是想有作為的。這暮氣沉沉的朝堂,也是該做出改變了。于是朱儁一拜,道:“老臣惶恐。陛下雄心壯志,天下大有可為。只是洛陽禁軍亂后初募,兼之人少,恐非董賊之敵。臣老朽,不堪用也,老臣向陛下保舉一人為車騎,陛下若得此人,天下翻掌可定。”
朱儁是大漢僅存的幾位名將之一。朱儁平交州,定黃巾,赫赫戰(zhàn)功。那時天子年歲尚,基上是聽著朱儁的事跡長大的。是以朱儁在天子心中地位可想而知。因此天子聽朱儁如此一,不由來了興趣、笑道:“義真為董賊所陷,盧尚書棄官歸隱。天下間,還有何人敢與公相提并論?”漢末三大名將,皇甫嵩、朱儁、盧植。皇甫嵩與董有仇怨,被他擄到長安去了,盧植早早棄官回了老家。是以天子有此問。
朱儁面帶微笑,一捊白須,搖頭道:“陛下謬贊。我大漢英才輩出,放眼天下,然超群者不知凡幾。只論率軍作戰(zhàn),親提一師而縱橫天下者,非劉玄德莫屬。陛下,玄德忠心耿耿,精通兵事,于黃巾、董賊之亂中數(shù)有殊功,兼是大漢宗親。以老臣看來,車騎之任,舍他其誰?
聽聞玄德在青州,擊黃巾,滅盜匪,聚流民,勸農(nóng)耕,施教化。青州穩(wěn)若金湯,百姓漸漸歸心。舊年玄德乃諸侯中遣使進貢第一人,可見其忠義。
陛下若使玄德為車騎,老臣甘為其副。到時統(tǒng)青州之精銳,舉青州之物力,未必不可滅董賊!且幽州公孫瓚,東郡曹孟德等,皆與玄德交好,若再合兩家之兵,大事可成也!”
朱儁心想,許劉備以車騎將軍之位,舉兵西向以擊董賊的同時,消耗青州的實力,一舉兩得。如今天子勢弱,而地方恒強。此枝強干弱之勢也,不可長久,否則必受其害。雖然劉備無不臣之心,但未雨綢繆,也是好的。驅(qū)劉備以擊董賊,不管誰勝誰負,得利的總歸是天子。若劉備勝,朝廷威嚴將會大增。若劉備敗,那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還會比現(xiàn)在更差嗎?再了,劉備會敗嗎?
朱儁滿懷著期待看向天下,等待著天子金口玉言準了。可是,一柱香的時間過去,天子那還稚嫩年經(jīng)的臉龐,卻仍然糾結(jié)成一團。
皇帝想來想去,卻沒向到朱儁會向自己舉薦劉備。劉備大名鼎鼎,可是他就是不想再聽到這個名字。皇帝心中對劉備還是有虧欠的。當年若不是劉備相救,指不定自己和太后就被董賊給害了。可是,以劉備救駕之蓋世功勛,母后卻在安之后,拋棄了他,選擇了袁紹,做大漢朝廷、做帝室的依靠。而劉備,也未獲封賞。青州牧之位,還是袁紹保舉的。
自己當初也曾問詢過母后,當時母后清晰的回答,自己仍然記得一清二楚:“皇兒,自古之功,莫大于救駕。劉備功勞是很大,可是功勞大,咱娘倆不能用他。否則,以其救駕之功,虎狼之眾,若驕縱起來,指不定便是第二個董賊,到時誰人能敵?
袁初,歷代簪纓,世家之后,其家四世三公。然則我觀袁紹,交游雖廣,卻不善統(tǒng)軍。往來之人,皆名士儒生。如今我天家勢弱,此等人正好為我們所用。若用劉備,到時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為之奈何?皇兒,用人之道,在于平衡,你父皇當年用宦官以抗黨人,以外戚掌兵以懾邊將,這就是平衡,切記切記。”
當時自己半懂不懂,只是劉備這個名字,這個人,自己終歸是有些愧疚于心的。于是,漸漸便不再關(guān)注,不再想聽別人提起。可惜有些人,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夠脫穎而出。劉備就是。一年多來,劉備在青州鬧出偌大的動靜,為朝中諸臣所贊賞不已。自己也曾想過,把劉備調(diào)入中樞,尤其是在袁紹離京之后,這個念頭來盛。可惜在與母后商量的時候,母后卻一口否決了:“陛下,劉備能力強,不能用。誰敢保證當初他心中有無怨言?聽劉備在青州,編練流民亂賊,青州既平,他還養(yǎng)那么多兵做甚?哼,其志不哇!”一句話,如冷水澆頭,徹底熄滅了自己的這個念頭。如此能臣,可惜不能為朕所用,實在可惜。
皇帝想著想著,忽然回過神來,看著自己倚重的老臣朱儁仍然站在階下,虎目中精光閃閃,充滿著期盼。皇帝心中便不由一陣愧疚不安。朱公偉一心為天下計,自己卻在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于是皇帝揉了揉眉頭,回道:“朱公,此事干系甚大,朕欲回宮與太后商議,之后再答復朱公可好?”
朱儁心中就是一急,往前一步,急聲道:“陛下!”這等軍國大事,與深宮婦人商討作甚?
皇帝怕朱儁糾纏,趁勢起身,一擺衣袖,道:“此事便這么定了,朱公,時候不早,朕先往永安宮請安了。你先回去罷。”完,竟自往殿后去了。
朱儁望著天子的背影,忿恨滿胸,恨不得大叫幾聲以泄心中之郁氣。天子空有凌云志,卻無決斷心,如此依賴深宮婦人,便是有萬丈雄心,又能成什么事?最后,朱儁無比落寞的搖了搖頭,陛下啊陛下,老臣便真的只能幫你到這里啦。
朱儁長嘆一聲,罷罷罷,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狠狠的跺了跺腳,也徑自出宮去了。
果然,此事一經(jīng)擱置,便再無動靜了。朱儁性急,又過了數(shù)日,獨自求見天子。到了偏殿,朱儁禮罷,便問天子:“陛下,日前所議之事,太后意下如何?”
皇帝沉默半晌,嘆了一口氣,道:“太后不許。”
朱儁一顆心從頭涼到了腳,欲再問,卻干張著嘴,不知些什么好。心中卻是五味雜陳。天子見朱儁如此,也知道是傷透了老臣的心,于是忙著撫慰道:“太后之意,此事重大,不可輕易而決。太后意下,還是由朱公總掌此事……”
朱儁安安靜靜的聽完,卻是什么也沒,只是一拜,以額觸地,道:“陛下但有所命,老臣豈不效死?”
朱儁走后,皇帝又想起自己和母后的對話來。“什么?拜劉備為車騎將軍,統(tǒng)兵西向討董?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車騎之重,非外戚、重臣不可輕許。劉備已貴為州牧,再領車騎之位,又掌一州之軍政,若其得勢,天下間誰人能抗?”
皇帝見母后怒氣騰騰,便想辯解兩句,何太后見狀,不由譏笑一聲,道:“陛下,你想過沒有,若劉備西進,滅了董賊,到時你如何待之?”
皇帝不假思索,便道:“如此之功,當封侯拜將,以劉備之才,便許他個大將軍或三公之位,同錄尚書事,便又如何?”
何太后便笑道:“好哇,三十出頭的大將軍、三公,位列臺閣,執(zhí)掌國政,國朝數(shù)百年,可曾得見?”
此言一出,皇帝臉色便是一變。他再是少年天子,也知道劉備若不出意外,這數(shù)十年大臣做下來,又是妥妥的一個權(quán)臣。自己在時能壓得住他,自己的兒子呢?董不就是如此嗎?父皇在時便桀驁不馴,父皇一去,便起兵作亂,禍害天下。
皇帝正思來想去,又聽得太后慢悠悠的道:“長安,可還有一位天子在,若劉備滅了董賊,挾了你弟弟,你待如何?”
這句話如三冬寒風,刮得皇帝心肝都疼,于是,徹底的把調(diào)劉備入京的心思給滅了去。
而劉備,卻不知道,他差被朱儁算計入了京。他正在府中大擺宴席,宴請群臣。盧珻與羅耶珂雙雙懷孕,他膝下又將添丁,大喜之下,自然是要大喝一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