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皇劉備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一章

作者/青牛道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劉備在書房,拿著幾枚三官監造出來的母錢翻來覆去的把玩個不停。》頂點說,荀彧、盧敏、邴原等站在下首,手中亦各自有一枚母錢。

    平心而論,這次工曹將作營和三官監是盡心盡力了的。這五銖錢不但重量合適,外型也很精致。外郭平整均勻,寬厚一致,整體也顯得非常漂亮,絲毫不顯粗糙。不過,劉備仍不滿足。內孔還大了些,顯得有些突兀。以青銅為主的成份也不是讓人很滿意。

    既然自己打算制錢了,就要做得更好一些,可以讓這錢,流通千年百年。大漢五銖奠定了后世千年以來錢幣外圓內方的形制,且一直流通到隋唐,直到大唐鑄造開元通寶乃廢止,自己造的錢為什么不可以?

    漢制一斤差不多在二百五十克左右,一斤有十六兩,一兩有二十四銖,所以差不多五銖重量也就是在三二五克。錢的重量可以,不過成份可以調整下。

    秦時銅錢沒有外郭,所以有些投機者便把錢剪邊,幾個錢剪一圈下來,又可以造一個新錢了,以此來牟利。大漢后來改此弊端,施行五銖,外有厚郭,使之破壞不易。不過,仍有一些投機者設法搞破壞。畢竟此時,勞動力成于那些豪強、大地主來,幾乎于零。

    大漢銅錢,多以青銅為主,偶爾也有紅銅錢,比如曾盛行天下的鄧通錢。如今劉備手中的,就是青銅錢。不過青銅也好,紅銅也好,都不是劉備想要的。劉備想要制造的,是銅鎳合金的錢幣。

    劉備依稀記得,后世國內外的硬幣,許多都是銅鎳合金。這種錢,硬度夠強,外型美觀,還耐高溫和腐蝕。而且鎳在中國,很早就被使用了。此時的鎳,喚作白銅、又稱鋈。勤勞的漢民族早就發現了白銅,最早冶煉并使用白銅的,便是春秋秦漢的道家煉氣士。此時的白銅,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道家方士煉丹用,一個是用在諸侯王的裝飾上。用來制幣,卻是從來沒有人想過。若是使用在錢幣上,豈非我青州所獨有?誰敢仿造,讓他虧得血無歸!

    不過,當劉備提出這個想法后,卻齊齊遭到了荀彧、盧敏、邴原等人的一致反對。白銅存量太少,價格太貴,用來鑄幣,太不劃算。在荀彧等人看來,這么貴重的金屬,用來造幣,這是何等的敗家行為。想都沒多想,就立馬給否決了。

    劉備忽然想到,白銅,多產自云南與甘肅,也就是益州與涼州,偏生這兩塊地方,自己還插不上手。無法大規模開采以降低成,只能從市面上采購。這樣一來,成就上去了。花費巨資用來造幣,自己麾下諸人自然不會同意。不過,既然半兩錢沒了,那就用白銅鑄造當十大錢來用好了。

    于是便道:“文若,白銅稀少,大規模鑄錢,得不償失。不過市面上如今只有五銖,于商家多有不便。我意用白銅鑄當十大錢。一枚白銅錢當十個五銖錢。方便商賈百姓使用。如何?”

    荀彧等一個個都是人精,一聽就知道有好處。白銅再怎么貴,能抵十個五銖錢,也是不至于虧的。更何況有利于青州商業。管子士農工商四民,這個時候儒家雖然有兒瞧不起商人,但也不至于后世那么變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商賈就是賤業。這個時候的大地主以及地方豪強們,哪個不行商?劉備又指出了新版五銖錢的幾個需要改正的地方,大家又了一會話,這才散去。

    卻呂布與于夫羅一路北行,直至上黨。連下高都、泫氏數城。高干問訊,忙率大軍屯于壺關,分兵羊頭山,并遣信使報與冀州。

    壺關兼有太行之險,扼并州之門戶。若此關失守,呂布與于夫羅的并州鐵騎與匈奴狼騎將會任意馳騁在三晉大地上。再無人可擋。并州新定,人心未穩,由不得高干不緊張。

    呂布聞高干重兵屯守壺關,仰天大笑,道:“兒輩也敢阻我?”

    于是與于夫羅一道,撥營直往壺關。兵至羊頭山,便見山腰上立有一寨,一將率軍,立于山道之上。

    呂布等若是要率軍往壺關,山道上之軍必然借勢俯攻。若想擊退其軍,其山中有堡壘營寨可堅守,大軍仰攻極為不利。呂布望之大怒,心中如卡魚刺,以手戟指山中那將,乃顧左右道:“誰與我斬之?”

    話音方落,旁邊閃出高順,抱拳道:“主公,末將愿往!”

    高順所部七百余老兵,跟隨著呂布東征西討,百戰余生,精銳非常,每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號稱陷陣營。呂布見高順請戰,不由大喜,令親兵擊鼓,為高順助威。又令諸軍隨后,只待高順攻擊順利,便一并殺入。

    高順整理鎧甲,抽出腰間寶劍,大吼道:“跟我上!”完,便帶頭往前竄出。

    從山下,便可看出,高順所部并不是一涌而上,而是三五成群,其中有刀盾手,長槍兵,弓箭手,各自配置,結陣而行。每個陣之間又留有一定空間,相互呼應。喊殺聲中,于夫羅道:“高將軍兵法傳自何人?真精銳之軍也。”

    呂布聽了,心中不喜。高順跟隨他雖久,但其人卻不好酒色財物,又沉默寡言,每次開口,不是軍情便是進諫。是以不太合呂布的脾氣。呂布帳下諸將,也就張遼能與高順相處得比較融洽。其他郝萌、魏續等,不關系惡劣,交情也基等于無。若不是看高順勞苦功高,又素來忠心耿耿,呂布早就不想用了。見于夫羅夸贊高順,呂布心中自然就不高興了。不過,表面卻仍然笑著:“單于過譽了。”

    高順身先士卒,左手持盾,右手執劍,疾往山道上沖。行至半途,便聽得一聲砲響,只見滾木擂石一團團似的自山腰處滾了下來。濺起無數泥土沙石。高順雙目圓睜,疾呼道:“往兩側躲!”喊完自己卻雙眼眨也不眨,不退反進,迎向那些滾木擂石,胸中提了一口氣,連連縱躍以躲避。

    山上那將見了,臉色一變,道:“放箭!放箭!”

    高順人還在空中,一陣箭雨又疾射而來。好個高順,把盾牌一豎,擋住要害,右手寶劍舞成一團清光。只聽得叮叮當當的一陣響,待落地時,竟然毫發無傷。

    高順落地后,往后一看,不由目眥欲裂。經過滾木擂石以及箭雨的洗禮,山道上,橫七豎八,躺了不少陷陣營士卒的尸體。山道兩側還有無數**慘叫聲不斷傳來。可謂是死傷慘重。

    高順心中戚然,怒吼道:“陷陣營,跟我上!”

    于是,又率親衛,繼續往上攻打。

    山中那將,一身事平平。自以為占了地利,便可高枕無憂。竟然在第一波攻打之時,將滾木擂石幾乎部用盡。見敵軍如受傷的虎狼般兇狠,不由便亂了陣腳,只顧喊著讓人放箭、放箭,自己卻為高順氣勢所迫,竟拍馬退入營中。

    山上守軍又放了數次箭,弓箭手累得不行,停下來喘口氣的功夫,回頭一看,將軍沒了。一問,回營寨去了。再往下一看,高順雙眼通紅,一臉猙獰。身后一群虎狼張牙舞爪。當下便發一聲喊,扭頭便往身后的營寨跑。

    長槍兵見弓箭手都跑了,心道,你們都跑了,老子們留在這里送死么。于是,也轉身就跑。有些嫌麻煩,把槍都扔了。

    那將在營寨上見了,急怒交加,大喊道:“不許退!不許退!敢退者斬!”此時已經亂成一團,又有誰聽他的?

    高順見了,哈哈大笑,腳下卻又無形加快幾分。

    待到山中火起時,呂布對于夫羅道:“單于,此戰贏了!”

    高順一劍斬下山中主將的腦袋,踩在地上,恨恨不已:“就此等鼠輩,竟也平白折了我諸多兒郎,是為恥也!”

    袁紹接到高干的求救信,愁眉不展。他有心去救吧,這邊又還有個公孫瓚蠢蠢欲動。不救吧。好不容易拿下一州之地,雖然窮是窮了,但也算是自己的地盤啊。這個時候,袁紹就有后悔了,你沒事去招惹公孫瓚那個武夫干什么?這人性格剛愎自用,又愛記仇……

    謀士許攸便道:“主公何故如此,并州有山川之險,又有高將軍坐鎮壺關。縱然呂布勇武無雙,便又如何?”

    袁紹顯得憂心忡忡:“呂布、于夫羅乃虎狼之輩,又熟知并州山川地理。吾恐元才(高干字)獨臂難撐吶!”

    許攸搖頭晃腦,道:“事有輕重。某以為,當下之急,應當是力以赴,一擊而定公孫瓚。若公孫瓚敗亡,幽州唾手可得也。幽、并孰輕孰重,主公自有計較。”

    見袁紹沉吟不語,許攸又道:“若能得幽州,便是棄了并州又如何?主公可知,冀州眼皮子底下還有一塊肥饒之地?”

    袁紹精神一振,道:“何地?”

    許攸得意一笑,也不賣關子,道:“兗州!”

    袁紹心中一動,臉上卻是佯怒,道:“孟德之所在,我豈能背義而奪之?”

    許攸道:“此兗州,乃大漢之兗州也,豈是曹操之兗州乎?今天下亂象已顯,漢室傾頹。大漢據有天下近四百載,如今天德已盡,帝星搖動。未來撥亂反正、平定天下者,舍主公其誰?且主公之弟袁將軍都能打兗州之主意,況主公乎?”

    袁紹聽了,心亂如麻。大袖一拂,道:“此事再議!”便轉入后殿不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昌县| 勐海县| 关岭| 商城县| 枞阳县| 察哈| 同江市| 噶尔县| 梅河口市| 岐山县| 松江区| 那坡县| 富锦市| 肥西县| 定边县| 龙岩市| 长宁县| 喀什市| 开远市| 秦皇岛市| 四川省| 鸡泽县| 漳州市| 呈贡县| 军事| 万年县| 政和县| 高淳县| 建阳市| 麦盖提县| 呼和浩特市| 金溪县| 安达市| 枞阳县| 行唐县| 泾阳县| 金寨县| 乌兰浩特市| 定襄县| 定边县|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