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很復雜的一個人。未出仕之前便負大名于天下,一系列的交游活動甚至引起宦官的忌憚而向當時的漢靈帝打報告。認為他這個人居心叵測很危險。黃巾亂起后,袁紹應大將軍何進之征辟出仕。漢靈帝駕崩,外戚與宦官爭權。在何進與宦官的對抗已經逐漸占據了上風的時候,袁紹仍然力主讓董進京。最后,在幾乎將宦官集團殺絕的同時,也讓風雨飄搖的大漢帝國更進一步分崩離析。
在引涼州兵入關這一點上,當時的人和后世的人對此作出了不一樣的評價。當時的人覺得袁紹徒有虛名不過如此。是以曹操袁紹是色厲而膽薄。后世的人卻覺得袁紹才是讓漢朝分裂的罪魁禍首,一等一的陰謀家。袁紹一心想著的,不是剪除宦官,匡正天下,輔佐皇帝,而是想以袁氏代漢。
不管如何評價袁紹,現在的這位河北霸主,終于騰出手來,打算一舉解決公孫瓚這個令人頭痛的麻煩,以絕北方之憂。成功之后,他將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又兼有烏桓、鮮卑為盟,到時舉兵南向,定可掃平諸侯,成就千秋霸業。君不見,當年光武大帝劉秀,也是從河北起家的。由此可見,袁紹胸襟之廣,所謀之大。
興平五年,建安八年夏四月,袁紹盡起冀州精兵,與公孫瓚相拒于幽冀兩州邊境易縣。雙方大戰連月,互有勝負。袁紹見勝不得公孫瓚,心中焦慮。謀士沮授勸道:“主公勿憂,我州富足,糧多于公孫瓚,其必不能久,待其糧盡,其軍必散。主公乘隙而攻之,其必敗也。”
袁紹道:“吾不憂公孫瓚,吾憂曹操、劉備也。若曹操盡據豫州地而我未破公孫瓚。其必襲我后。劉備在青州,亦為我腹心之患。”
謀士田豐對道:“劉備自詡漢室忠臣,無朝廷之命,他必不會妄動。至于豫州,孫堅起于兵戎之間,又有揚州為后援,其與曹操戰,勝負未可知也。主公不必多慮。”
袁紹憂心稍解,于是又道:“易縣有山川之險,公孫瓚經營久矣。吾料急切不得下,眾卿有何策以教我?”
數萬大軍,在這打了月余,人吃馬嚼的對冀州也是一筆不的負擔。逢紀與審配互望了一眼,出眾道:“主公,易縣堡壘堅固,又有壕坑之深。易守難攻。臣有一計,莫如詐敗,退還州中。沿途棄軍中輜重旗鼓,類公孫瓚之狂悖,其必引軍來追。到時,主公可先于州中險地,設一伏兵,待公孫瓚至,前后夾攻,破其可也。”
袁紹想了想,取出輿圖,仔細觀看,自易縣到魏郡,一馬平原,能稱得上險地的,不多。不過若想讓公孫瓚吃個大虧,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必須得誘敵深入。袁紹一咬牙,狠狠在地圖上一點,道:“就于此處設伏!”
于是又與諸臣商討每一個細節。一連數天,終于把整個完整的計劃給做了出來。袁紹精神大振,喚來侍者道:“沐浴更衣。”浴桶之中,粉頸花團,香湯四濺,嬌啼宛轉,鶯唱聲聲。
這日,袁紹擊鼓聚將。一通鼓畢,眾將一一到齊。放眼望去,當先二人,便是冀州大將麴義、淳于瓊。身后跟著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又有裨將呂曠、呂翔等分列左右。
袁紹坐于中軍大帳,乃道:“麴義聽令,你留部旗號予呂曠,自引部精兵退至界橋待命。”麴義是冀州頭號大將,每次與公孫瓚征戰,麴義都在軍中,這次麴義旗號若是突然消失,公孫瓚必定生疑。
麴義雖然不解,仍然抱拳上前聽令。于是麴義將部軍隊的旗鼓交給呂曠,然后自引部精兵一路往南,投界橋去了。
袁紹又道:“淳于瓊聽令,今日起你與諸將軍,依次出營搦戰,攻打公孫瓚。”淳于瓊與身后諸將一齊接令。
這日,淳于瓊率部出營,在易縣大營外耀武揚威。公孫瓚乃遣大將嚴綱出營戰之。互斗數十合,嚴綱力有不支,這時兩軍掠陣的都怕自家主將有失,于是紛紛鳴金罷戰。
第二日,顏良出陣來戰,公孫瓚這邊田楷出戰。斗不十數合,田楷戰敗歸營,顏良放聲辱罵一番,大笑歸營。
第三日,文丑率軍出陣搦戰,鄒丹出營來戰文丑,亦是十數合敗績。冀州軍中鼓聲密集如雨點,歡聲動天。公孫瓚在望樓,鐵青著臉一言不發,只是左手死死攥住了腰間配劍。第四日,公孫瓚升帳,環視諸將,道:“連戰皆北,士氣沮喪,今日袁紹再使人搦戰,我必親往之!”
麾下諸將一臉慚愧,獨有二將,昂昂然出列,拜道:“主辱臣死,將軍還請坐鎮軍中,末將今日請戰,若敗績而還,甘當軍法。”
公孫瓚視之,乃騎都尉趙云,破虜校尉田豫。公孫瓚大悅,置酒賜二人,以壯其行。未幾,城外鼓聲又起,公孫瓚一躍而起,身上鐵甲嘩嘩亂抖,謂諸將道:“來,汝等隨我同往觀戰。”
這次出戰的,卻是河東名將張郃了。張郃身長八尺,是個黃臉大漢,慣使大槍。只見他一身鐵甲,身后披著火紅的蜀錦披風,跨下坐騎乃西方名駒絕影。端的是英武非凡。張郃提了大槍,策馬于陣前來回縱橫,大呼道:“吾乃河間張郃是也,誰敢戰我?”
趙云與田豫率了部兵方出營,見張郃于陣前夸武,大怒,齊喝一聲,疾奔陣前。趙云在公孫瓚軍中,掌騎兵,馬比田豫快。先至陣前,乃大呼道:“休得猖狂,某來戰你!”
張郃大槍一擺,放眼望去,只見一白馬大將疾奔而來,頭上盔纓與身后披風齊齊飛舞,便喝道:“來將通名,吾槍下不死無名之輩!”
趙云氣急而笑,道:“某乃常山趙子龍也,兀那敵將,休得大言,汝且看槍!”話音方落,趙云雙腿一夾馬腹,馬兒往前一躍,趙云手中亮銀槍一抖,寒芒乍現,直取張郃。
張郃見趙云也是使槍,不由心喜,便道:“且讓你瞧瞧某家槍法。”于是把槍一橫,磕開趙云槍尖,順勢攔腰一抽,大槍夾雜著奇怪的嘯聲直奔趙云腰腹。
兩馬交錯之際,趙云把手中大槍一豎,當的一聲,磕開張郃一擊。兩人你來我往,乒乒乓乓的打了起來。兩個都是使槍的高手,兩桿大槍舞動,扎、刺、挑、撥、擋。那是槍花朵朵,槍纓亂顫。兩軍力士赤袒著胸腹,奮起精神,以槌擊鼓,為自家將軍助威。袁紹與公孫瓚于望樓之上,也是看得目炫神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