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公孫瓚與袁紹軍大戰一番,折了范方。此時嚴綱等皆勸公孫瓚回軍。嚴綱道:“主公,我等已退袁紹軍,途中繳獲旗鼓、輜重無數。此大勝也。何不虜其降眾,返師幽州,以蓄養軍力。”
田豫也勸:“袁紹敗而不亂,猶有余力于此設伏。我軍若再前行,則入冀州腹地也。若再有伏,我軍危矣。”
公孫瓚沉思良久,忽然哈哈大笑起來,眾將不知公孫瓚因何發笑。便見公孫瓚道:“我與袁紹,已勢成水火,誓不兩立也。今雖擊破其軍。然冀州根基雄厚,若不乘勝追擊,放任袁紹恢復元氣,到時其必今歲來戰,明年來征。我幽州無寧日也。且其欲退兵急走,豈會連環設伏?是欲詐我退兵也。”
于是公孫瓚竟不聽諸將之言,復來追袁紹軍。果然,一路下來,只追得冀州兵亡魂皆失,四散奔逃,卻再未遭遇伏兵。
一路南追,期間大遭遇戰數十,公孫瓚皆勝,于是發剛愎。這日,追兵到了界橋地界,公孫瓚笑與諸將道:“渡過界橋,直入魏郡,待我大軍圍鄴,袁紹兒只得束手就擒也。”
界橋,位于清河之上,左邊是巨鹿郡,右邊是清河國,下邊是魏郡,上邊是安平國。據四郡之邊界,故稱界橋。
界橋乃冀州形勝,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界橋左側有一城,名為廣宗。中平亂起時,張角張梁聚眾據廣宗,盧植、董與皇甫嵩先后率漢軍于此,與黃巾軍大戰。最后因張角病死,黃巾軍士氣低落,為皇甫嵩所破,斬著三萬,赴清河而死者不計其數。
到了界橋,趙云便道:“將軍,此險地也,不可不防。”
公孫瓚也是沙場老將,雖然不信袁紹有伏兵,仍然是派了無數斥侯去探查。而后于界橋之北立下營寨。第二日,斥侯來報,未見有伏兵身影。于是公孫瓚盡起營寨,過了界橋后往南。
到了廣宗城時,公孫瓚見野外白骨累累,荒草盈盈,四周空寂無人煙,一片破敗景象。饒是他鐵血心腸,此刻也不禁心懷惻隱。嘆息道:“若無黃巾之亂,漢朝不至如此。”口中嘆息,心中卻是想道,若無張角,我又豈能帶甲數萬,縱橫萬里,自主征伐?
過了廣宗,公孫瓚率軍繼續南行,于途中笑道:“袁紹何其膽,若在廣宗駐軍以拒我,我只能南望魏郡而嘆也。”
話音方落,忽聞一聲砲想,鼓聲大作。公孫瓚又驚又怒,使人探之。未幾,校回報,前方麴義率千余甲士攔路。
公孫瓚乃前行觀之,遙望果見麴義旗號,便道:“何人與我破之?”
旁邊田豫道:“將軍,麴義忽現此地,恐其有詐,不如暫退待機。”
公孫瓚道:“我擁數萬甲士,何懼麴義哉!”見麴義帶兵占據道側坡地,居高臨下,于是命嚴綱率白馬義從擊之。
嚴綱率五千騎呼嘯而去,直取麴義。麴義身披重甲,橫刀站于陣前,命刀盾手伏于巨盾下,無命令不得出。又令坡后強弩手開始準備。
五千精騎,夾著雷霆之勢,直奔麴義。隆隆馬蹄之聲,直讓人心如擂鼓。麴義所率千人,皆冀州百戰之士,饒是如此,亦不禁為之變色。
敵騎相距麴義來近,汗水也從將士們的眉睫上滴落。待到只有數十步時,眼看數個呼息敵騎就要撞入自己陣中了,麴義這才大喝一聲:“出擊!弩手連發!”
于是率刀盾手一齊跳躍而起,迎著馬蹄便砍。與此同時,坡后弩手紛紛站立,手中強弩連發,箭雨如云覆蓋白馬義從。
忽然而來的箭雨打擊,讓白馬義從頓時大亂。騎兵沖勢為之一滯,騎兵主要是以人馬合一的速度來沖陣,若是馬速慢了下來,優勢無。嚴綱在前,大呼道:“不要停!繼續向前!”
強弩校尉讓弩手不停的射擊,哪里的敵騎聚在一塊沖擊,便往哪里射。麴義則率了刀盾手,專選馬速慢的下手,上砍人腿,下砍馬蹄。嚴綱身披數矢,見了麴義,那是分外眼紅,怒吼著沖了上來,刀光一閃,疾劈麴義。
麴義也是個不要命的,搶過大盾硬接嚴綱這一擊,然后在被撞飛之前,大刀疾揮,斫斷嚴綱坐騎后腿。
嚴綱坐騎一聲悲嘶,前蹄一軟,跪倒于地,嚴綱一個翻滾站起身來時,麴義已經提了刀奔過來了。
麴義咳了幾聲,吐出一口污血,方才嚴綱這一下,可夠他受的,只怕是傷了內腑了。麴義道:“嚴綱,你已被圍,還不速降!”
嚴綱怒道:“唯死而已,吾有何懼哉。”于是提刀來戰麴義。麴義大手一揮,四周涌上來無數弓弩手,扳機一扣,矢如雨飛,嚴綱怒吼一聲,身中數十矢而亡。
嚴綱既亡,白馬義從四散而逃。公孫瓚在后,見嚴綱危,欲救而不及,大慟,恨而指麴義道:“吾必取麴賊之首級。”
于是率大軍來逐麴義。旁邊趙云道:“將軍,麴義既現,袁紹必在左右,若不速退,我軍必危。”
公孫瓚哪里還聽得進去。他既悲嚴綱之亡,又痛白馬義從之損失。不報此仇,誓不退兵。田豫與趙云互看一眼,知道自己位卑言輕,無奈之下,只好暗自提防。
公孫瓚引軍來戰麴義,麴義自引軍走,未幾,忽而鼓聲大作,袁紹自率軍數萬,出現于前方。袁紹安坐于車上,意氣風發,高聲道:“公孫瓚,今日汝死期至也!”于是一聲令下,三軍齊振,來戰公孫瓚。
這會公孫瓚也清楚了過來,明白這是中了袁紹的圈套了。于是便引軍退。袁紹趁勢追擊,公孫瓚軍心散亂,大敗而逃。逃至界橋,公孫瓚收攏部屬,道:“守住界橋,吾亦能與袁紹戰!”于是遂引軍據界橋。
卻白馬義從折了嚴綱,四散而逃于荒野。時袁紹大敗公孫瓚,復命諸將為前鋒,自己與諸謀臣留下來和重傷的麴義緩緩而進。此時身邊止余親軍數百。忽然,有白馬義從校尉率軍亂竄,路遇袁紹,兩邊皆驚。校尉道:“不死戰難脫身。”于是率眾來戰袁紹。
袁紹親軍大亂,護著袁紹且戰且退。到了一處荒宅,田豐便道:“主公可速退,吾等為主公斷后。”
袁紹一皺眉,這里留下的都是他的根,真要自己先跑了,有何面目回鄴城。于是取兜盔擲之于地,道:“大丈夫當前斗死,豈可獨身而亡命耶?”
于是出陣親自指揮,麴義也掙扎著出來鼓舞士氣。兩個擎天柱的出現,立馬就穩定了軍心,反擊也變得有條不紊起來。白馬義從急欲逃命,又不識得袁紹等人。戰了一陣,見敵方頑強拼命,又見道路已通。不欲再戰,于是乃呼嘯而去。
袁紹見敵軍退卻,不由呼的噴出一口長氣,此時他已經心如擂鼓,汗透重衣,直到遣騎至前軍,命人來迎,一顆心這才徹底安定下來。
差點就死在這的袁紹,來還想好言撫慰下剛立下大功又身受重傷的麴義。經此一事,再無興致。自回帳中歇息去了。麴義身為冀州上將,先戰白馬義從,陣斬嚴綱,自己也是身負重傷,可謂是立下殊功,方才又強忍傷勢與袁紹并肩而戰,共同擊退敵軍。卻不見自家主公來探望安慰一句,心中也是頗有不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