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州袁尚、魏郡袁譚都對境內敵軍過境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的時候,一個有心人,終于發現了這支軍隊的秘密。
這個人,就是正宅在家里的司馬懿。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司馬家,也是名門望族,累世高門。當年董卓西遷之時,司馬懿父親司馬防在朝為治書御史,亦在西遷之列。司馬防不看好董卓,遂暗命長子司馬朗帶了家小潛回老家溫縣,結果卻被人告發。幸好司馬朗能言善辨躲過了一劫。
后來司馬朗帶著全家老小逃回溫縣,沒待多久,又聞天下諸侯討董,自忖溫縣與洛陽只隔了條大河,極不安全,于是又帶了家小和鄉親,一道遷到魏郡的黎陽以避戰亂。事實上司馬朗非常有先見之明。袁紹率軍至河內,在此與董卓連番大戰,兵禍連綿,百姓多有死傷。
大戰過后,司馬朗見天下稍定,于是又遷回老家溫縣,在此教導諸弟,奉養親眷。董卓死后,長安大亂,見識不妙的司馬防以身體多病,辭職歸鄉。在家沒待多久,又被袁紹給看上了。因為袁紹立了洛陽天子之后,發現大臣多在長安,洛陽朝廷不能沒人啊,這說出去多不好聽,于是便抓了司馬防充人數。
因為司馬防對袁紹頗有怨念,司馬朗便沒有出仕。結果曹操為東郡太守的時候,到處招延俊杰,與東郡只有一河之隔的黎陽人民,便向曹操舉薦了司馬朗。曹操聽了大喜,于是便征辟司馬朗入兗州。此時司馬朗正在兗州進行他的第三任縣令任期。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去年就到了出仕的年紀,和父親兄長一商量,覺得這天下一片混亂,暫時看不明白,不如先待在家里不出仕的好。司馬懿少有壯志,常懷有憂天下之心。司馬防和司馬朗素來信任他,見他如此選擇,便依他之計,讓他待在家里,并將家里的產業都交給他來打理。
司馬世家的產業規模可不小。司馬懿在家打理家族產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就在這時,族里的商隊傳來一個消息,說河東有支軍,看旗號像是涼州人馬,規模也不小,竟然北上濩澤,到并州去了。
司馬懿聽了心中便是一動,他蟄伏于家中,但對于天下大勢卻從來未曾不聞不問過。河東地面上的兵馬調動,卻是讓他想起一個傳聞來。據說前陣子長安大亂,涼州諸侯相互攻伐,長安那位至尊趁機出奔,卻被袁紹阻于函谷關下。莫非河東那支兵馬,便是天子鑾駕?他們北上并州,這是要到哪里去?
想到這里,司馬懿渾身血液便不禁沸騰起來,他覺得,自己似乎發現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于是司馬懿便忙傳命族中的商隊與散布并州、河東各地的店鋪一道發動起來,打探那支軍隊的底細和去向。
河東與河內相鄰,很快,河東的消息便先傳了過來。這支軍隊,以張繡、段煨為首,奉了天子鑾駕,一道往并州去了。河東太守與白波諸帥并未隨行。
又過了陣子,上黨那邊的消息也傳來了,呂布自陭氏出兵,與牽招大戰于長子縣。未勝,退還邊界,與張繡軍合,繼續北上。到了漳水,順漳水而下了。到了這,便再也沒有新的消息傳來。司馬懿知道,家族的勢力傾盡全力,所能打探的,也只能如此了。
不過,有了這些消息,司馬懿心中已經清楚的勾勒出了一幅路線圖來。張繡與段煨奉了天子,北上并州,又轉道漳水進入魏郡,他們想干嘛?
不管如何,他們肯定不是去投奔袁紹的。先有函谷關之拒,后有長子縣之戰,要說天子還要去袁紹那里,司馬懿第一個不信。張繡與曹操有仇,聽說二人在荊州大打出手,曹**了個謀士和親侄子,有鑒于此,想來也不是去投奔曹操。不然的話,張繡早在荊州就降了,何必跑到北地來了再降?
既然如此,他們的目的地,唯有青州一途!并州的袁尚在搞什么,長安天子在他眼皮子底下跑了他竟然懵然無知?
司馬懿推斷出了結果之后興奮極了,不過他究竟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城府謀略遠不如后來的他。宅在家中身無半職的他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有了這個推斷之后,能有什么用。于是便寫了兩封信,一封給他父親,一封給他兄長。說明此事。
司馬防接到了次子的來信,看完之后,不動聲色的把信給燒了。并州沒有動靜,魏郡也沒有動靜,袁紹的兩個兒子都沒發覺的事情偏偏卻被自己發覺了,到時袁紹怎么想自己?會不會覺得司馬家的勢力太大了要打壓一下?司馬防索性不聞不問假裝什么也不知道,充分體現了一個老官僚的城府與水平。
在兗州為官的司馬朗得了信之后,皺眉想了想,然后就把這情報,刪刪減減經過充分潤色之后,上報給了曹操。
信中也沒多說,只是說老家有人傳言,說在河東看見了張繡與段煨的旗號,自己也不知道真假,故此來報給主公。司馬朗很聰明的把司馬家在其中的動作給隱藏了起來。
曹操接到司馬朗的信一看,立馬就跳了起來。司馬朗家族乃河內大族,在司隸地區頗有影響,河東又在河內的隔壁。司馬朗之言不可不信。這么說來,張繡是跑到河東去與段煨匯合去了。不過段煨一直駐兵華陰,怎么突然出現在河東?
這事詭異,曹操決定要將其弄個明白,于是便將麾下細作給撒了出去,讓其探個仔細之后回報。有組織的密諜行動起來,那便不是司馬家能比擬得了的。很快,一份份情報便擺上了曹操的案頭。
曹操看完之后,哪里還不明白。張繡敗于自己手下之后,應該是去投奔段煨的,然后剛好碰到天子出奔,與涼州李傕、郭汜大將一場之后,與段煨一道護送天子到了河東。然后北連呂布,東連劉備。諸軍匯合,一道奉送天子東歸青州。
這其中,似乎有著一條透明的線,隱隱約約的把諸路勢力給聯合在了一起。使得他們同心協力,一道東歸。曹操心中一閃,一個人名浮現于腦海之間,于是便嘆道:“賈文和真天下奇士也,不為我用,誠可惜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