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在沖繩島及其附近島嶼部署有數百艘自殺摩托艇和人操魚雷,將對美軍實施水面和水下的特攻作戰。而聯合艦隊的殘余軍艦也將在適當時機出動,做最后的決死攻擊。
4月1日,天氣晴朗,美軍的登陸開始了,來自于舊金山、西雅圖、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亞島、圣埃斯皮里圖島、瓜達爾卡納爾島、塞班島和萊特島等地的美軍登陸編隊于拂曉時分到達沖繩島海域,并開始換乘。
四時許,特納發出:“開始登陸!”的命令,美軍炮火支援編隊的軍艦隨即開始射擊,掩護登陸部隊搶灘上陸。
陸戰二師首先在沖繩島東南海岸登陸,實施佯動,以吸引日軍的注意,分散日軍的兵力,為真正的登陸創造有利條件。
八時,美軍登陸的主攻部隊從登陸艦上沿舷側的繩網下到登陸艇上,登陸艇排成五個攻擊波,以整齊的隊形向岸上沖去,陸戰一師、陸戰六師和陸軍第七師、第九十六師,在沖繩島西海岸從北到南正面約9公里地段登陸。
八時二十八分,美軍飛機結束了最后一次掃射,艦炮也停止了射擊,第一波登陸艇此時距海灘僅70米,海空協同完美無缺。
八時三十二分,第一波登陸部隊沖上岸。
九時,太陽升起來了,陽光驅散了淡淡的晨霧,可以看到海面上履帶登陸車和登陸艇排著整齊的隊形,一波又一波,川流不息,秩序井然,整個登陸過程,順利地異乎尋常,日軍根本沒有任何抵抗,使美軍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4月2日,美軍一部開始向東推進,以切斷日軍防線。
4月4日,美軍兩個陸戰師橫跨整個島嶼到達東海岸的中城灣,占領島中部地區,將日軍防線一分為二。
美軍原計劃十五天完成的任務,僅四天就順利實現。
4月6日、7日,日軍以九州的第五航空艦隊和第六航空軍為主要兵力,臺灣和先島群島的第一航空艦隊和第八飛行師團為輔助兵力,出動海軍飛機462架,陸軍飛機237架,共699架,其中自殺飛機355架。擊沉美軍驅逐艦3艘、坦克登陸艦1艘和萬噸級軍火船2艘,擊傷戰列艦、航母、護衛艦和布雷艦各1艘、驅逐艦8艘,美軍傷亡有數百人之多。
盡管戰前美軍就估計到了日軍會發動自殺性攻擊,但日軍攻擊之瘋狂、美軍損失之慘烈,仍令美軍膽戰心驚。
日軍將這兩天的戰斗稱為“菊水一號”作戰,出擊的日機共被擊落335架,約占出擊總數的48%。
隨后的時間里,日本組織了十次這樣的“菊水*號”作戰。
登陸了沖繩的美軍,遭遇到了日軍瘋狂的阻擊。
日軍充分顯示了其頑強的戰斗意志,每一個山頭,每一個碉堡,每一個坑道,甚至每一塊巖石,美軍都必須經過多次血戰,才能奪取下來,
在這種美軍大量傷亡的情況下,美國白宮命令周林率抗日傭兵團,支援解放沖繩的戰斗。
6月15日晚,周林的傭兵團到達沖繩,正式編入戰斗隊列。
第二天,美軍中將給周林下達了作戰命令。
傭兵團將接替傷亡慘重的美軍,擔任主攻。
周林對大家說:“來到了這個地方,只有一個主路,在尸山血海中殺出一條路來,他們都是疲憊不堪,而我們正好斗志昂揚,所以我們一定要打出傭兵團的名號來。”
眾人知道這種情況下,只有一個結果:“狹路相逢勇者勝”。
6月17日,周林率領的抗日傭兵團打出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紅旗,投入了戰斗。
傭兵團的一個師在沖繩島南端的喜屋武岬附近登陸,協同正面和側翼的兩個傭兵團軍圍殲日軍。
周林這支士氣高昂的部隊,很快沖上了沖繩。
一番戰斗后,傭兵團大獲全勝,日軍的局勢已十分被動,遭到全殲只是時間問題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周林用明碼電報和廣播向日軍勸降。
日本將軍根本不為所動,以槍炮射擊作為答復。
6月19日,日軍牛島在編號第八十九的山洞坑道里向東京發出了最后的訣別電,然后指示部下做最后的決死進攻。
6月22日,周林率領的傭兵團突破日軍的最后防線,攻到了沖繩島最南端的荒崎,并將殘余日軍分割成三部分,日軍都很清楚,末日就要到來了,在坑道里,衛生兵給傷員注射大劑量的嗎啡,使他們平靜地死去。
6月23日凌晨四時,牛島知道美軍即將占領他所在的摩文仁坑道,他脫下軍裝,換上和服,與身邊的參謀一一干杯,喝完了最后的訣別酒,然后剖腹自殺。
他的參謀長追隨他剖腹自殺,還有一些軍官也隨之集體自殺。
沖繩戰役以日軍失敗告終。日軍死亡9萬余人,被俘7400人,島上居民死亡約10萬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被擊沉16艘、擊傷4艘。美軍傷亡7萬余人(含非戰斗減員2.6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被擊沉36艘,擊傷368艘。
這是美日兩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損失最重也是最后一次戰役。
美軍占領沖繩島后,打開了日本的門戶,達到了為進攻日本本土建立戰略基地的目的。
沖繩戰役和前不久進行的硫磺島戰役,使美軍深深明白,如果要在日本本土實施登陸,將面對怎樣的瘋狂抵抗,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估計,日本本土登陸,美軍將付出一百萬人的傷亡。
為了減少傷亡的同時震懾蘇聯,因此美國最終決定對日本使用剛研制成功的原子彈,以盡快結束戰爭。
沖繩戰役,雖說傭兵團是最后參戰,但是他們那股沖鋒陷陣,不畏死的勁頭,還是被美軍隨軍記者拍下,并配上了文字。
特別是那十面“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旗,引人注目。
這張照片在全世界各地轉載,就連日本也轉載了。日本的報紙配文說:“這支部隊將是皇軍的大敵。”
一時間,世界人認識了傭兵團,知道了有一支能打的部隊。
沖繩戰斗結束后,周林率抗日傭兵團駐扎在沖繩。
重慶,老頭子看著報紙上的文字和圖片,不禁對身邊的人說:“為什么一支組織不到一個月的軍隊,有這么大的戰斗力和不畏死的精神,要知道這些士兵,曾經都是我們國軍的士兵。”
邊上的人沒有人回答,知道原因的也沒有回答。
老頭子自己回答:“因為那個軍隊中的士兵是我們國軍過去的,但軍官卻不是我們國軍的軍官。因為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我們國軍的將,不是一般的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