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船隊一路向東,又陸續收復了鹿島、獐子島等幾個島嶼,消滅了駐守在島上的女真人,收編那些曾今投降后金的當地戍兵。
獐子島的東面就是鴨綠江口,乃大明、后金、朝鮮三國交界之處,女真崛起之前,明朝曾在此駐兵,朝鮮也倚賴于明朝的軍力自保。后金強大后不斷擴張,迫使鴨綠江北岸的據點陸續投降,從此切斷了明朝與朝鮮的陸上聯系。
毛文龍的計劃是在鴨綠江口登陸,并派使者前往朝鮮面見國王李琿,服朝鮮上下與其合作,在側翼對后金進行滋擾,以減輕遼西明軍的壓力。
為了讓眾人從長途海航之中恢復過來,毛文龍下令船隊在獐子島休整兩日,同時派人先行上岸,前去通知朝鮮地方官做好迎接準備。
兩天后,先行派去的使者帶來了壞消息,是朝鮮地方已經戒嚴,根就無視明朝派出的使者,甚至連城門也不讓使者踏進一步。
毛文龍聽后大怒,拍桌叫道:“豈有此理,朝鮮棒子們膽敢無視我****王師,傳我將令,集合軍,準備攻打龍川堡!
朝鮮人的冷漠換來了毛文龍的震怒,自從一路從遼南而來,都是擋著披靡望風而降,朝鮮,竟然也變得如此囂張,一定是見到明朝在遼東戰場接連失利,故而又開始變得蛇鼠兩端起來。
毛龍龍決定讓朝鮮棒子們好好感受一番大明軍隊的實力。
龍川堡是鴨綠江南岸朝鮮的橋頭堡,扼守著遼南通往朝鮮的海道,如果要從遼南前往義州或者平壤,只有從龍川堡下過。
故而此番作戰,又如攻掠石島一般,由孫陵、馬侯等人和戚遼、竇十三等人組成先鋒隊,張元祉和張盤為后應,決定從正面,也就是西面攻打龍川堡城門。
這次山城愿意出戰的人比上次多了不少,連傷勢復原的王莽也加入了戰陣。
先鋒隊離船登岸后,前方龍川堡上的朝鮮士兵見到他們居然來攻城,都站在城頭上嘰里咕嚕的叫喊了起來,遠遠還聽見“西八、西八”的咒罵聲。
“狗*日的的是什么?”竇十三狠狠罵道。
可惜這一群人里面并沒有人會朝鮮話,朝鮮向來是大明的藩屬,朝鮮人會漢話的不少,明朝人會朝鮮話的就少的可憐了,尤其是他們這些常年混跡軍營的兵痞,又怎會通曉外國語言?
“管他什么,十三,你和孫陵、王莽去打城門。潑猴,跟我爬上城墻。”戚遼指揮若定。
龍川堡并不大,城墻也不高,更是用土木壘砌而成,石料用得極少。
堡上朝鮮守軍的穿著也寒磣的可憐——大部分人穿的都是一般的粗布軍服,只有少數軍官才穿上了棉甲。就連拿在手上的弓箭長槍,也大都是粗糙木質材料,只有在槍尖上才看到銀色的鐵尖。
如此裝備,難怪無力自保,不是被日人就是被女真人追著打的一塌糊涂。
戚遼身先士卒,帶著馬侯轉眼就奔到了西門城墻外,一抖手,數根攀墻長索就甩上了城頭。
“唰”,城頭上的朝鮮守軍開始放箭,可惜的是射向戚遼的羽箭頭并不準,他甚至都不用躲避。
“還敢放箭?”馬侯冷笑一笑,反手從箭壺中抽出一根長翎,舉弓仰射,“嗖”的一聲,一箭射入了一名朝鮮軍官的右額,城頭上登時又是一片驚叫之聲。
孫陵、王莽跟在猶如戰神一般的竇十三后面,帶著兵將們殺向城門。
這城門也不是很牢固,在竇十三和王莽的擊打下,很快震動不已,并砸飛了無數木塊,殘屑紛飛。
戚遼已經攀上了城頭,已經抽出了那把精鋼長刀,逢人便斬,遇人便殺,一眨眼間就放倒了七、八人。
陸陸續續有人爬上城頭,開始了對朝鮮棒子的殺戮。
木制城門很快被竇十三砸裂,在眾人的猛推和狂踹下,大門轟然斷開。
“殺狗*日的朝鮮人!”竇十三一聲大喝,首當其沖往一名守軍將領沖去。
當張元祉、張盤帶著后續部隊來到龍川堡時,戰斗已經結束,戚遼、孫陵他們已經悠然地在城頭上俯瞰整個鴨綠江了。
“棒子太******沒戰斗力了。”看著紛紛棄械投降的朝鮮兵將,孫陵也禁不住怒罵了一聲,居然用不上出動大部隊,他們一個分隊就把整個龍川堡給拿了下來。
……
“天國王師降臨,吾等民迎之何遲……望大帥恕罪啊!”
龍川堡守將對著昂首闊步踏入堡中的毛文龍,不吝嗇用他認為最好的語言來拍他的馬屁。
朝鮮歷來是明朝藩國,向來推崇中華上國的文字,就連朝鮮的讀書人也以不會明朝文字為辱,所以,在鴨綠江岸與大明官將打交道的官員,基都會一口流利的漢話。
毛文龍此時顯出了一個“大帥”的風度,他擺了擺手,讓那名軍官起身,道:“你等邊陲國不識****威嚴,此番將饒恕你等,如若再有下次,定斬不赦!痹谒闹姓J為,畢竟遠道而來根基未穩,不宜對朝鮮人民趕盡殺絕,況且還需要他們提供糧食藥物。
那名軍官卻不肯起來,只是在地上磕頭不止,道:“人惶恐,人惶恐,再也不敢有下次了……”
毛文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將命你繼續擔任龍川堡守將,好好安置我大明王師。”
那軍官連忙道:“一定,一定,一定用最好的驛館和膳食來款待大明王師。”
毛文龍心中頓感一陣舒坦,只有在朝鮮邊陲乃至延伸到整個遼南半島上站穩腳跟,才能有資跟后金的八旗鐵騎交戰,而眼下就是良好開端的第一步。
接下來,毛文龍讓該名守將修書一封至義州節度使,告訴他大明王師已至,即將率領商隊跟他們進行貿易,往后不得再跟后金斯通款曲,更要求義州節度使上奏朝鮮國王李琿,表明大明軍隊來朝鮮并不是為了侵略,而是為了交兩國友好之盟,與大明軍隊一起對抗后金。
諸多事務安置妥當后,眾將士就在龍川堡內等候義州的消息。
起初,毛文龍還擔心義州節度使不識時務,攝于后金壓力下不肯和大明軍隊合作。他可不想沿著鴨綠江一路打過去,畢竟這是做不到,也不想做的事情。
但幾日后使者帶回來的消息,讓他頗為吃驚——原來朝鮮義州副將樸義信率眾起義,已將義州節度使金太賢斬殺,接管了整個義州城。當他聽到大明王師進駐龍川堡時,立即表示要親赴龍川堡覲見毛文龍,以表結盟誠心。
毛文龍始料不及,居然有這么一出。
看來這個樸義信造反成功,也怕朝鮮國王追究責任,所以才聯合大明軍隊以自保,企圖通過他來緩和與漢陽的關系,又或者是企圖通過他來迫使朝鮮國王承認他的造反有理,賜封他為義州節度使。
想到這,毛文龍又笑了,這可是順手之勞的事情,他又何樂而不呢?
在毛文龍和樸義信的“一拍即合”下,大明軍隊初步在朝鮮北境安頓下來,而毛文龍也向樸義信表明將上奏大明朝廷請求賜封他為義州節度使,同時以明朝遼東巡撫王化貞的名義修書一封至漢陽,表示要和朝鮮永結同盟,且在信中明樸義信之所以要斬殺金成賢,是因為金成賢企圖通敵賣國,將義州城獻給后金。
所以大明王師和樸義信一起,為朝鮮除掉此叛逆,并希望朝鮮國王以大局為重,任命樸義信為義州節度使,與大明軍隊一同對抗后金。
當然,毛文龍在信中還他此番帶精兵七千前來朝鮮,是奉了大明天子的旨意,要在后金腹背奇兵突出,與遼西廣寧軍前后夾擊,共同消滅后金軍軍隊,往朝鮮國王給予支持協助云云。
忽悠完樸義信和朝鮮國王后,毛文龍一邊練兵備戰,一邊安置從遼東逃亡至朝鮮的難民,準備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而此后的十幾日內,楚欣瑩帶著孫陵等人沿著鴨綠江進入義州,完成了張云彪總管購買朝鮮貨物的最后心愿,并返回龍川堡,將貨物悉數運上福船。
一路上,葉公炳不住地勸楚欣瑩不要再節外生枝,做完了買賣就返航,那毛文龍不是什么善茬,接下來肯定又有什么大動作,不能把白石山城的兄弟們與他綁在一起白白犧牲。
楚欣瑩拗不過苦苦勸,再者遠赴遼東的任務也已經完成,所以決定率山城兄弟啟程返航。
此時,袁宏道的傷勢在一路療養之下,也復原了一半,其他山城兄弟除了在渤海死了張云彪和十幾個人外,其他人大部分都安然無事。
這些天來,孫陵終于從袁宏道口中學到了封魔十四棍,還有最后的三棍沒有學,他打算在返航途中向這位山城耆老把剩下的三棍學完,也好北入京師救得美人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