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匡扶大明 正文 新書感言+朝堂番外篇

作者/風(fēng)大吼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看到好友會元兄寫了一篇新書感言,看過之后感慨不已,在下按捺不住,也寫一篇,其實也算將近二十萬字的總結(jié)。

    當(dāng)然,讀者大大們就當(dāng)我是在賣一波萌好了,既然你們不愿意吐槽,那么只有我來吐了。。。

    寫書的艱辛與痛苦,只有自己親自碼子了才能深切體會,以往看別人的輕輕松松,感覺非常簡單,其實只有當(dāng)自己踏入了這一行,才明白內(nèi)里的苦和淚,還有寂寞。

    由于我是新人,雖然以前也寫過很多東西,但還是不太明白現(xiàn)在絡(luò)的寫法和構(gòu)架。

    所以,也不知道這書中的爽點和特色究竟能否給大家?guī)須g樂,讀者大大們又不肯拔冗指點一二,那么我只能憑著自己所思所想,慢慢去摸索了。

    我在之前寫的作品相關(guān)里曾今過,書的主角是要慢慢成為文武雙的英雄的,所以這書里可能夾雜了太多武俠式的寫法,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別人口中所的毒點。

    但我在這里可以拍胸口,這真的是我開書時始料不及的,記得不是有人過人人都有一個武俠夢嗎,所以我才在書中盡可能地穿插了這些內(nèi)容,只是為了求大家一樂,為書增加一點情懷。可是,萬萬沒想到,這種方式也許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看著金庸和古龍長大的。

    我算是大大失策了!

    可惜,這書的框架和設(shè)定基已經(jīng)定下來的,這時候要更改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我在此懇求讀者大大們,如果你們喜歡書中涉及的武俠風(fēng)的,那么我自然也是欣喜不已,如果你們看不慣這種風(fēng)格的,請一眼帶過就好,畢竟這書的主線內(nèi)容并不是打斗和江湖,而是朝堂和官道。

    在我的設(shè)想中,主角只是開始學(xué)了一些武藝,以便在這亂世濁流中自保,然后憑借著所學(xué)的武藝擊敗了惡勢力,由此得到了朝堂上權(quán)貴的欣賞,并由此進入朝廷,開啟了仕途的艱難之旅,這也是我在簡介中的由武道入文道的原因所在。

    其實,書就是講述一介書生從朝廷的低級官吏做起,一步步走向權(quán)利巔峰的。所以是到了后面,主角親自出手武力解決問題的機會將會,更多的是運用權(quán)謀和勢力來做成事情。到了最后,基不用主角出手,一句話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了:)

    寫武斗的地方,也許會寫得天馬行空,天花亂墜,但作者保證,寫文斗的地方,必定會文的一塌糊涂,爾虞我詐,權(quán)謀滔天。

    主角也將經(jīng)歷明末的各大歷史事件,比如奢安之亂(巡按),比如跨海開臺(按察使),比如開讀之變(兵部侍郎),比如寧錦之戰(zhàn)(遼東經(jīng)略),比如。。。

    呵呵,你們懂得,再又是劇透了,請容我保留一點點期待,也請大大們多多支持鼓勵,因為沒有你們的陪伴,孫陵的成長之路就必定艱難重重,荊棘密布。

    容我最后吐槽一句,在上,在論壇,在貼吧,天天聽大家都看慣了爽文,看慣了種田文,看慣了正步走和排隊槍斃,那么,我就嘗試著稍微加一點點改變,加一點點創(chuàng)新,怎么就不能入大家的法眼了呢?

    難道文真的是意淫無敵和腦洞至上嗎?

    哎!

    上面也已經(jīng)了,這書的框架其實已經(jīng)定下了,所以作者君可以腦補發(fā)生在將來的任何一段時間內(nèi)的劇情,并且可以隨時將這些內(nèi)容給碼了出來,下面奉上一章朝堂番外篇,求大家看在我辛苦碼了一下午的份上,收藏和推薦一波吧!!!

    ————

    朝堂番外篇:

    今日是大朝會,所以孫陵起了個大早,早早候在了午門外。

    他如今是從五品的兵部員外郎,頭戴三梁冠,身著青袍銀帶赤羅裳,白襪黑履,手執(zhí)象牙笏,朝服補子繡紋是一個白鷴,一身行頭終于也隨著他的品級而變化,不再像以前那么簡單粗鄙了。

    按照慣例,朝會為三日一朝、五日一大朝,但從天啟的爺爺輩開始就一直怠政免朝,所以大明的朝會制度也漸漸形同虛設(shè),只在有重大事務(wù)、重要邊情發(fā)生時才召開。天啟人更是個玩主,上朝的次數(shù)也少的可憐,能有今日如此規(guī)模的大朝會,簡直就是經(jīng)年不遇。

    此刻,朝房內(nèi)外已經(jīng)站滿了候朝的官員,朝鼓三通響后,文武百官依照左文右武、品秩高低陸續(xù)站定,從左、右掖門魚貫而入,過皇極門往皇極殿而去。太監(jiān)鳴鞭,天子儀仗衣甲鮮明、儀仗整齊地立于皇極殿內(nèi)外,緊接著朝鐘響起,立于大殿丹墀之下的文武官員依次進殿,朝見天子。

    錦衣將軍、校尉們身著鐵甲盔胄,于御道兩側(cè)站定,與文武官班握刀相向。丹陛之下鐘鼓司奏樂,錦衣力士張五傘蓋、四團扇聯(lián)翩自東西升立座后左右,內(nèi)使二人一執(zhí)傘蓋立座上,一執(zhí)“武備”立座后正中。

    天啟安坐大殿正中,再次鳴鞭之后,鴻臚寺唱“入班”,文武臣工行一拜三叩首禮后,接著便開始朝會奏事。

    今日舉行大朝會,其一是因為河北灤州地震,毀城垣、房舍無數(shù),百姓遭災(zāi)傷亡,損失巨大,朝廷不得不商議賑災(zāi)撫民的辦法;其二是因為荷蘭人侵占澎湖,筑城自守,要求與明朝互市,又勾結(jié)沿海海盜,時而騷擾沿海郡縣,由于這件事涉及外交方面,朝廷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孫陵雖然能夠躋身朝堂之內(nèi),但品秩仍舊不算高,所以立在文官隊伍里面靠后的位置。

    今日之朝會,表面上是朝議賑災(zāi)和剿寇兩件大事,但他心里明白,東林黨決定接著此番朝會之機,發(fā)動眾御史、科道言官上折言事,重點針對將汪文言彈劾入獄的御史章允儒和傅櫆二人,挫其言論,辯其所指,極力將汪文言搭救出獄。

    這件事也是得到了葉向高和**星的同意、在他們二人授意之下而為的。汪文言是東林的命脈所在,東林黨豈會眼看著閹黨為所欲為通過汪文言來構(gòu)陷自己,所以,汪文言是不得不保,不得不救。

    朝會開始,循著慣例問詢了一些外國使節(jié)外交要求、離京官員謝恩陛辭之事后,便開始了今日的主要內(nèi)容:賑災(zāi)和剿寇的事宜。

    這是戶部和兵部職責(zé)內(nèi)的事情,自然有兩部的官員出班向皇上陳述事況、建言以對,戶、兵兩科言官也就此事發(fā)表了他們的意見和看法。對于賑災(zāi)這件事,朝中眾位官員的意見大多一致,都表示要盡快撥付賑災(zāi)米糧、安置受災(zāi)難民,于是天啟命戶部侍郎鄭三俊為欽差,即可調(diào)配人手、裝載米糧赴灤州總攬賑災(zāi)事宜。

    至于荷蘭人侵占澎湖一事則有點麻煩,原因是御史崔奇觀彈劾漳南道副使程再伊,他放任副將張嘉策接受荷蘭“紅夷”銀三萬兩,許其在澎湖互市。

    既然有御史彈劾,兼之海患嚴重,朝廷不得不察,一番商議之后,天啟派都察院僉都御史朱世守會同兵部官員同往福建查處,并督促福建巡撫南居益嚴厲懲荷。

    兩件大事商議完畢后已經(jīng)過了不少時候,不要天啟皇帝,就連站在后排的孫陵也有些累了。

    于是,在升殿太監(jiān)高聲唱諾“百官有事立奏,無事退朝”聲中,孫陵猛地驚醒過來,便想要沖出官班,高聲來一句“臣有奏”——這是葉向高早已安排已當(dāng)?shù)模伤@個掃平四川叛亂,為東林立下大功的新晉官員來打響疏救汪文言的第一炮,此時他又豈能違囿首輔之意?

    可是,就在他有所行動之前,猛地里站在他前面的官班中突然沖出了一名官員,伏地拜曰:“皇上,臣兵科給事中郭允厚有奏。”

    孫陵心中一驚,郭允厚是閹黨成員,他在這個時候出班奏事,難道果真如葉向高所想,他們打算要彈劾錦衣衛(wèi)都指揮駱?biāo)脊В云谀軌蚯碎_汪文言之口嗎?

    他心中有些懊惱,不由責(zé)怪自己剛才走了神,以至于讓他人搶了先,也不知道首輔會不會怪責(zé)下來。

    天啟雖然有些不耐煩,但終究不好此時不讓別人話,只好道:“你有何事要奏?”

    郭允厚抬起頭來,大聲道:“皇上,今日之大明,既有虜酋寇邊搶掠,又有地震、決堤等內(nèi)患為虐,兼之我大明百姓傜賦深重、難以維持,導(dǎo)致國庫空虛。為天下計,臣奏請皇上對兩淮、兩浙富庶之地派遣鹽監(jiān),詔收鹽課。”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兩淮之地是大明產(chǎn)鹽重地,所產(chǎn)之量居各地之首,大明收取的鹽稅銀兩,有一大半出自于兩淮,且兩淮多鹽商巨賈,富不可言,大明朝廷每年從這些鹽商手中征得的稅款便不在少數(shù)。至于兩浙之地,那就更不用了,更是富足甲天下,光是每年上繳朝廷的稅銀,也是大明其它省份所望塵莫及的。

    可是,兩淮、兩浙之地,是朝中東林黨人的大營,東林黨中許多人便是出自兩浙,身后有兩浙商團的支撐和扶持,朝中的東林黨,在某個程度來,也代表著這些江南商賈的利益,是這些商賈們在廟堂之上的喉舌。

    如今郭允厚提出來要派遣鹽監(jiān),加收兩地鹽稅,這可是又捅到了東林黨人的要害處,讓他們怒不可遏。

    近年以來,就是因為三黨中人的攪合打岔,導(dǎo)致東林黨施政的策略有所偏差,天啟皇帝更是調(diào)整了大明的稅賦政策,不僅將早已取消的派往江南的礦監(jiān)、茶監(jiān)給重新放了出來,且還加重了江南一帶的稅賦。就因為這件事,他們早前就曾和天啟皇帝力爭過,雙方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終于達成了初步的妥協(xié)一致,

    可如今,郭允厚居然又將此事提了出來,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唯獨對兩淮、兩浙地加收鹽稅,這非是要逼得江南富紳吐盡囊中所得才善罷甘休么?

    東林黨人忍無可忍,吏部員外郎周順昌第一個跳了出來,戟指郭允厚,斥道:“擾亂圣聽,一派胡言,此心可誅!”

    郭允厚轉(zhuǎn)過臉來,看著滿臉激憤的周順昌,淡淡道:“周大人,這可是利國益民的事情,你何處此言吶?”

    周順昌一撩官袍,對著天啟跪下,大聲道:“皇上,這派遣鹽監(jiān)、增收鹽課一事萬不可為啊,兩淮、兩浙之地固然富庶,可是他們所承擔(dān)的稅賦也是我大明諸省之中最重的,一直就疲于應(yīng)對,難以為繼,我大明富有天下,豈能做此涸澤而漁、與民爭利之事啊?還望皇上明察啊!”

    天啟聞言微微蹙起了那道秀眉,如周順昌所言,兩淮、兩浙地承受了大明最重的稅賦不假,可是要到他們疲于應(yīng)付、難以為繼,卻也不免言過其實了,對著郭允厚道:“郭給事,你既然上奏增加鹽課,出你的理由?”

    郭允厚應(yīng)聲道:“臣遵旨。”頓了頓,續(xù)道,“皇上,我大明一年發(fā)出的鹽引多達兩百多萬,鹽稅收入?yún)s只有區(qū)區(qū)白銀一百萬兩,每引稅課不過三、四錢銀,我大明從每斤鹽中抽稅不過兩文。鹽課乃國之重器,稅課如此之低,可謂史無前例,臣嘗查史書中載,宋時,每斤鹽抽稅三十文,是朝十五倍之多。”

    到這里,環(huán)目一掃對他怒目而視的東林黨人,繼續(xù)道:“但在市井坊巷之中,每斤鹽的售價為何呢?宋時,每斤鹽售價為五十文;而朝,每斤售價為三百文。我大明之鹽業(yè),朝廷稅課如此之低,按常理,鹽的售價也應(yīng)該極低才是,可如今,縱然稅賦低成這樣,每斤鹽的售價居然高的十分離譜,超過了宋朝售價的六倍不止……”

    郭允厚到激動之處,不禁立起身來,環(huán)目掃視朝中諸人,高聲道:“下官請問朝中諸位大人,這稅賦如此低,售價如此高,兩淮、兩浙的鹽商巨賈從中賺了多少我大明朝廷的銀子?從中賺了多少我大明百姓的銀子?我大明朝廷,該不該向兩淮、兩浙派遣鹽監(jiān),該不該向這些商賈收取高額稅賦?”

    其言有理有據(jù),就連孫陵都感到無從辯駁,覺得理應(yīng)如此,畢竟在朝廷法度政策下,這些商販才能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大明災(zāi)禍四起,他們沒有理由不來反哺朝廷,為國出力。

    天啟皇帝聽得連連點頭,顯然郭允厚的話也深深打動了他,正欲話之時,卻見周順昌漲紅了臉,兀自強辯道:“皇上,臣以為此言大不妥當(dāng),雖然宋時的鹽課高于朝,但事出有因,豈能一概而論,又豈能以前朝之政,度今日之法?今日國之戶口已大大超過了宋朝,且鹽業(yè)產(chǎn)量雖有增多,但終究比不上人口的擴張,故此,當(dāng)需大于求之時,鹽業(yè)售價之提升乃必然之理,又豈能以宋時較論?”

    周順昌理了理思緒,接著道,“至于鹽課如此之低,也是我大明朝恩澤天下、造福百姓之舉,不與百姓爭利、永定稅賦于民,難道不是我大明洪武帝定下的萬世章法么?豈能因為國庫枯竭,就將所出轉(zhuǎn)嫁于百姓頭上,此舉,當(dāng)令天下商賈、庶民寒心吶!”對著天啟長拜于地,喊道,“望吾皇深明其義,勿作傷財擾民之舉啊!”

    最后這句的就有點激進了,天啟一雙淡眉已經(jīng)擰成了結(jié),滿臉的不悅之色。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遂平县| 依兰县| 民勤县| 扬中市| 湘阴县| 滁州市| 收藏| 水富县| 九龙城区| 宁夏| 尉犁县| 咸宁市| 渑池县| 宣化县| 成都市| 富锦市| 珲春市| 富阳市| 阜平县| 黑龙江省| 当阳市| 禄劝| 景德镇市| 基隆市| 饶河县| 泸西县| 托克托县| 米易县| 汉寿县| 定安县| 酉阳| 安平县| 通渭县| 正镶白旗| 黄骅市| 兴海县| 晋城| 桦川县| 塔城市|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