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明天上架,今日萬字更新,明天也是。
來早就可以上架,現在5萬字才上架,應該有足夠的誠意吧?
希望大家給點力啊,拜托!!!
————
這一晚亥時,呂沖房中,完效忠于他的心腹將領部來齊,當著孫陵和沐宛的面,呂沖將起義叛敵的消息了出來,并將孫陵的真實身份隆重介紹給他們知道。得知了孫陵的身份后,所有在場的將領都驚呆了,完想不到當今的朝廷巡按竟然敢喬扮成白蓮教的特使上山,更沒有想到早前威虎堂上楊麟對他的一番指責原來竟是真的,都是唏噓感慨不已。
接下來就是孫陵的表演了,他大氣凜然地對這些將領了一番義正詞嚴的辭,并將奢崇明已經中計離巢,必將遭受明軍重重圍困的事情著重了一遍,徹底打消了這些將領的顧忌,并信誓旦旦地保證只要他們能夠起義叛敵,大明朝廷必然會既往不咎,原諒他們不得已才投敵的過錯,他們不僅不會受到明廷責罰,反而只要打下了天蓬洞,將會立下大功一件。
在他和呂沖的唱和之下,在場所有將領都表示愿意聽從他的吩咐,起義叛敵,攻打天蓬洞。
孫陵和沐宛相視而笑,只要明日一早突襲成功,那么,他們不僅能夠安然無事,更能徹底封死奢崇明的退路,讓他逃遁無路,唯剩徹底覆滅一途。
次日一早,天色未明,呂沖麾下的二千漢軍便發動起義,朝著一線天前的樊虎軍營駐地猛攻而去。
呂沖原的計劃是打算倚靠他麾下二千將士,先行攻打漢軍營地,逼迫這些漢軍將領共同參與起義,如此一來,縱然六千漢軍不能盡入囊中,他們這邊的實力也會大大增強,攻打起一線天前的彝兵精銳時,勝算也會大大增加。
可是,孫陵否定了他的意見,孫陵認為,倘若如此,就算他們能夠將六千漢軍盡數納入麾下,恐怕也會耗費不少的時間,更為重要的是,等到他們打下了漢軍營地,恐怕自身也要損耗不少,那時候樊虎得到消息來援的話,他們銳氣已失,又失去了突襲的先機,未必便是那些彝兵精銳的對手。所以,只要他們能夠攻下彝兵營寨、斬殺樊虎,那時候,這些漢軍見到樊虎已死,梁軍精銳大敗,只能剩下投降一途,再也沒有其他選擇。
眾將對他的這番看法深以為然,所以,呂沖便帶著手下人馬,直攻天蓬洞而去。
由于他們凌晨時分便展開突襲,駐扎在天蓬洞頂的少量彝兵根就沒有反應過來便作了刀下亡魂,天蓬洞瞬間就被攻破,被他們這些漢軍占領。
天蓬洞既下,孫陵更不停待,一指前方山腳下連綿的軍帳,大喝道:“大破梁軍,就在今日,眾將士,給我殺!”一馬當先,拎著一桿鐵槍,朝著山下狂奔而去。
此時,天蓬洞的起義已經驚動了駐扎在一線天前的彝兵,看著無數人從山上轟涌而下,整個彝兵軍帳都震動起來,樊虎匆忙披了甲胄,提著一把長及丈二的偃月刀,來到帳前,大喝道:“漢兵叛亂,傳我將令,結陣以待,用弓箭拒之。”事發突然,他還不清楚情況,以為所有的漢軍都已經叛亂,縱然他手上有四千精銳,但也不敢硬拼,而是打算先行防守,穩住陣腳再。
孫陵帶領著二千漢軍,從山下一路殺下,連破梁軍的幾處哨卡,很快便來到了樊虎營地之前,只見遠處彝兵寨門內,已經布滿了手持彎弓的彝兵,絲毫不亂,正蓄勢以待。
不愧為彝兵中的精銳之師,孫陵心中暗嘆,竟然在這么快的時間內便布好陣勢,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這時候,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如果不能盡快拿下彝兵營地,恐怕后方仍然效忠于奢崇明的漢軍便會趁勢掩殺,到時候他們進退兩難,恐怕會部覆沒。
“沖啊!”孫陵顧不得許多了,和呂沖一起帶頭,朝著敵軍營寨狂沖而去。身后忽然也傳來一聲嬌喝,“殺呀!”,似乎是沐宛的聲音。他不由大為驚訝,轉頭一看,沐宛居然也一身軟甲,從后面人群中沖了出來。
“你來干什么?不是了讓你呆在后方的嗎?”孫陵大吃一驚,忍不住朝她叫了起來。
“我要和你并肩作戰!”沐宛瞪著大眼,絲毫不讓地對著他道。
“開什么玩笑,趕緊給我下去。”孫陵急了,指著兩名把總,道,“你們兩個負責保護沐姑娘,把她給我帶回去。”
沐宛依舊不從,但孫陵不容她分,親自動手,將她扯到一旁,命軍士將她拖了下去。
在孫陵和呂沖的帶領下,漢軍部隊對一線天后的彝兵營寨發動了最后突襲。三百步的距離不算太遠,很快他們沖到了彝兵營寨之前,就連營寨內那高懸的梁軍旗幟也似乎遙遙可見。
二百步……
一百步……
八十步……
當他們沖到了距離營寨七十步間許時,樊虎終于下令放箭了。
“篷”,破空之聲密集響起,無數支利刃同時劃破清晨薄薄的霧氣,朝著這些奮力前突的將士們激射而去,瞬間就放倒了數十人。
“嗖”的一聲,一支利箭朝著孫陵面門疾射而來,他猛地一個側身,躲過這一箭,伸手迅速一探,已將這支利箭緊緊握住。由于箭勢過猛,遽然而止的箭桿震得他掌心一陣陣發麻,可見這利箭射出時的力道有多猛烈。
“啪”的一聲脆響,孫陵將箭桿折為兩段,擲于地上,高聲喝道:“殺死樊虎者,賞銀百兩;生擒樊虎者,賞銀三百兩。”這一招在古代戰場上是激勵將士奮勇的不二法門,已經被他學以致用,于此刻派上了用場。
“嗖嗖嗖”,利箭破空之聲再次響起,彝兵已經開始第二輪攢射了,在如此密集猛烈的箭陣之下,漢軍這邊又倒了無數人,這些帶頭沖鋒的將領們也有幾個被射傷,漢軍的突進之勢被大大遏制。
孫陵見狀有些急了,萬萬想不到彝兵的弓箭竟然這么猛烈,這些為首的將領尚未沖到靠近敵營四十步內,就已經多人負傷,如果情況再照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恐怕他們就算能夠沖到營寨門前,也要負上不的代價,到時候,就更沒有與彝兵一拼的能力了。
“大人,這樣硬沖恐怕不行,”呂沖覺得情況不妙,連忙朝著孫陵大喊,“不如暫時后退,另想他法對敵。”此時,呂沖發現手下的心腹將領們也不再往前猛沖了,而是躊躇一旁,猶豫不決。畢竟,這是拿生命在冒險,誰也不想就這樣冒失失死在箭陣之下。
眼看著敵人就要發動第三輪攢射了,孫陵縱然內心如焚,也知道不能再這樣強沖下去,一揮手,喝道:“撤,大家先行后退!”他和呂沖一發喊,這些將領和兵士們連忙棄刀曳甲而逃,朝著山腳下飛奔而回,一個比一個跑的快,哪還有剛開始起義一舉攻下天蓬洞時的豪情氣概。
看著這些逃命也似的漢軍將士,孫陵心中一片冰涼——這些漢軍在敵軍箭陣的威懾之下,已經失去了敢打必勝的信心,這樣下去他們不用樊虎反擊,恐怕其它仍然效忠梁軍的漢軍便不會放過他們,此番起義唯剩失敗一途。
難道我孫陵要歿于此役?
孫陵心頭涌上了郁怒和不甘,可是仍然想不出能夠克敵制勝的辦法。他原以為這一次突襲樊虎營寨,能夠像當年攻打鎮江一般,起到奇兵突出的作用,以少勝多,一舉將彝兵營寨攻克。可是,事情的發展完出乎他的預料,不僅不能攻下敵軍營寨,他們這邊反而死的死,傷的傷,軍心已然不穩。
看來,他的作戰經驗仍然十分匱乏,并不因為他是一個穿者而有絲毫改變。這一次應敵部署,他明顯是過于輕敵,又考慮不周,才致有如此場面。
縱然孫陵十分痛心自責,可也不能改變眼下的困境。據哨探得報,后山的其它漢軍部隊見到他們起義受挫,已經蠢蠢欲動了,大有趁著這個機會落井下石的打算;樊虎部在用弓箭將他們的攻勢瓦解之后,發現了作亂的漢軍只有區區二千人左右,更是信心大漲,竟然敞開了寨門,看樣子似乎是準備出寨發動反擊,將他們徹底殲滅。
“眼下如何是好?”就連平時看上起頗有儒將之風的呂沖也急的如鍋上螞蟻般,滿臉通紅地對著他道。
孫陵正待話,此時又有兵士來報,道對面的彝兵營寨已經寨門大開,樊虎親自帶著人馬,朝著他們殺了過來。
此時,縱然張良、徐庶復生,恐怕也想不出什么絕世妙策了,孫陵無法可想,一擎手中鐵槍,高聲喝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此時此刻,我們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環眼掃視眾將,冷然喝道,“你們已經投降過一次了,若要再次投降的話,恐怕就連樊虎也容不得你們,必殺你們而后快。也許,你們跟著大人奮勇殺敵,或許能夠反敗為勝,將敵人給殺退。”
“孫大人的是,就算我等有心投降,料那樊虎也不會放過我等,此時,唯有追隨孫大人,為大明國傾盡余力,奮勇殺敵,有死而已,決不投降!”呂沖也對著眾位心腹將領喊道。
他如此一,許多將領沉默了起來,半晌后,終于有人道:“兩位大人的是,我們生為大明人,死為大明鬼,豈能對異族夷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投降,那可真是讓后人笑掉大牙,罵我等是沒有節操的混帳東西,今日愿意追隨大人,共赴國難!”
“孫大人和呂將軍的對,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咱們不如死的轟轟烈烈,在史書上留下美名,總好過被人罵成是叛徒走狗。”又有將領附和道。
孫陵見在場眾將被激起了戰斗的血性,胸中也涌上了熱血,被眼下的危局困境所激,心頭憋積著一股壓抑已久的怒火騰起,一時之間似乎忘記了自己文官的身份,冷眼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也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臺詞躍然嘴上,狠狠道:“有我在,誰讓你們死了?你道部院是個書生,部院偏是個將首。今日就是樊虎斃命的日子,你們都隨我來!”罷,綽槍在手,轉頭第一個朝遠處殺奔而來的彝兵迎了上去。
此時的孫陵,已經被戰意和怒火沖暈了頭腦,胸中更是燃起了滔天烈焰,完不知道自己的這一番狂語,落在別人耳中是什么一番感受。
他沒有去想,也沒有功夫去想,但遠遠立在外圍的沐宛卻聽清了他的每一句話,心中只涌上了一個念頭:孫陵,已經決定要拼命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