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喜冷笑一聲,手中拂塵的千百冰絲倏地收攏聚集,迅速凝結成團,軟質拂塵仿佛變成了一把精鋼長劍,“當”的一聲格飛了孫陵擲出的長劍,然后他挺“劍”而前,對著朝他砸落的花架仰沖而去。
“轟”的一聲,劉德喜居然連人帶“劍”從轟然倒落的花架之中疾穿而過,身形不歇地直追孫陵而來。
孫陵大驚,剛才力擲出的一劍已經耗費了他大部分的真勁,為了能夠迅速逃離,他瞪在花架之上的一腳也是用上了殘余的勁道,就是為了能否阻止劉德喜那么一分半會的功夫。可是沒有想到他竟然身勢不停,不僅化解了他的這一劍,更是穿透花架,對著自己急追而來。
此時,他人在半空,力竭下已經無法運轉氣息,劉德喜功聚拂塵的“一劍”正從后方附體追至,眼看就要“刺入”他后背。
孫陵心中悲呼我命休矣,他萬料不到劉德喜不僅能將真勁化作千萬碎勁,更能夠將之聚攏成束,使得手中拂塵變成一把猶如實質般的森森“厲劍”。
這一劍,離他后心已不到三尺距離。
就在此危及關頭,驀地,從長春宮主殿瓦檐上斜刺里飛出一個蒙面人,手中持著一柄森森長劍,居高臨下朝著劉德喜面門飛刺,勁風呼嘯。
劉德喜見有變故,反應竟然十分迅速,頃刻間就變直刺為橫掃,“當”的一聲悶響,手中拂塵與那人的長劍硬拼了一記。
這一劍顯然威力十足,不遜于劉德喜手中拂塵的勁道,劉德喜被逼得不得不落回到地面上。蒙面人趁勢一個翻身,往孫陵剛剛穩住身形的偏殿檐角上投來。
“呼”的一聲,那人重重落在了他邊上,瞬間踩碎了數片殿瓦。可見劉德喜的這一招也讓他耗費了不少的勁道,以至于沒有余力來提氣輕身。
“跟我來。”那人低喝一聲,身形拔起,朝著北面乾西五所的方向掠去。
孫陵來不及驚詫,連忙跟在那人身后,遇殿殿,逢宮過宮,展開身法一陣狂追。
長春宮的打斗聲一開始在孫陵和劉德喜的刻意控制下還比較,但是二人打到后來,誰也不能保證兵刃交擊之聲不被其他人給聽見,尤其是最后的幾招,加上這個突然出現的蒙面人與劉德喜的互拼,聲音已經非常之大了,在這安靜寧和的后宮之內,無疑是聳人聽聞。
此時,不僅是后宮內的太監,就連宮城外的禁軍也給驚動了,紛紛朝著長春宮的方向趕來。
孫陵跟在蒙面人身后,跨了幾重殿宇后,來到了乾西五所的數排房舍之上。那人伸手一指腳下靠著角落里的屋舍,道:“你先到這里躲上一躲,我等會再來找你。”罷也不等他答應,飛身而下,打開了一間屋舍的門,示意他進去。
此刻,遠處傳來了陣陣喊叫聲,火光、燈光更是將長春宮附近照得亮如白晝。孫陵知道已經驚動了禁軍,想要硬闖出宮無異于找死,只得聽從那人的吩咐,進入了房舍之內。
那人待他進去后,將門關好,然后飛身而起,瞬間不見了蹤跡。
屋內一片漆黑,但孫陵功聚雙目之下,還是能略微看個清楚。這似乎是一間用來儲藏各式工具的屋子,里面堆滿了掃帚、鋤頭之類。
孫陵此時已經無法可想,只得盤膝而坐,暗自調息。剛才與劉德喜的一番打斗雖然時間不長,但他已是力施為,幾乎耗盡了真勁,此刻只能運功調息,冀圖迅速恢復過來。
劉德喜的內勁果然夠詭異,讓他負傷了不的內傷,如果不是蒙面人及時出現將他救下的話,恐怕他現在已經落入劉德喜手中,任其宰割。
他坐在一片黑暗之中,運轉紫薇斗決真氣三個周天之后,頓感渾身勞累盡去,起碼恢復了平時大半的功力。但仍有少許詭異勁氣如吸血黃鱔一般,潛藏在他的竅絡之內,一時半會不能化去。
劉德喜果然不愧為潛伏在宮城內的超高手,只是這些詭異氣勁已讓他感到十分頭痛。
只是,不知道救他的那個人是誰。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這人應該也是皇宮里面的人,否則不會對環境如此熟悉,還將他帶到這個偏僻的角落里來。
皇城之內果然是藏龍臥虎,只是不知道此人是敵是友。
孫陵凝神細聽,遠處的喊叫聲和腳步聲已經慢慢了下來,終于漸不可聞。
又過了約一個時辰后,孫陵忽然聽得外面輕微腳步聲響起,一人迅速掠至屋外。果然,屋舍的門被推開,一人踏步而入。
孫陵站了起來,看向那人,只見他已經摘去了面罩,身著一身軟甲,身形挺拔,氣度不凡,竟然是禁軍統領張之奇。
孫陵大驚失色,道:“怎會是你?”
張之奇沒有答話,將手中的一副衣甲拋給他,道:“換上。”
縱然他心中驚懼莫名,但也明白張之奇此舉恐怕不是要害他,而是要救他,于是脫了夜行衣,換上了這副甲胄和盔帽。
張之奇等他換好衣裳,上下看了他一眼,轉身往外而去,道:“跟著我,不要話。”
孫陵連忙跟在他身后而去。
來到外面,張之奇轉向北面,過了一道門后,來到了花樹蔥郁的鵝卵石道之上。他沒有話,孫陵自然不會胡亂發問,只是心里暗自詫異,一直跟著他走過幾個亭臺和樓閣后,繞過一個大殿,遠處的宮城門赫然再望。
此時天色漸白,月亮已經隱沒在東天之上,曙色微露,凜冽的寒風刮面而來,讓人倍感拂曉時分的瑟瑟秋涼。
張之奇帶著他從宮城北門玄武門而出,折而向西,往西安門而去。
皇城之內明顯加強了巡查了守衛,不時有禁衛梭巡而過,見到張之奇和他聯袂而行,都對著張之奇開口致意,倒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不多時,二人已經來到了西安門。張之奇要出皇城,自然沒人敢過問。孫陵一路行來也是刻意低著頭,拉緊了束腮的纓繩,緊緊跟在張之奇身后。
出了西安門,就是西安門大街,張之奇沒有回頭,道:“走,去吃點東西。”罷朝著前面街道大步而去。
孫陵踏足街道之上,頓時感到松了一口大氣,連腰桿也挺直了不少。他現在穿得是禁軍的服飾,這套行頭平日里見得多,還從來沒有穿過,如今穿在身上,倒讓他有一種新穎奇特的感覺。
由于是黎明時分,街道上行人不多,只有早起的攤販為了混口食擺起了攤檔。張之奇帶著他來到一間食鋪,進到里面后,伙計見到他們到來,連忙迎了上來,對著張之奇點頭哈腰道:“張統領,今個兒這么早,您要吃點什么?”顯然張之奇平日里也經常來此,所以被這的伙計所熟識。
張之奇道:“來兩碗炒肝,兩疊豬蔥包,兩碗粳米粥,兩份燒餅。”
“好嘞,您候著!”伙計答應一聲,將他們引到了鋪內一間隔房之內,忙活去了。
在隔房坐下后,孫陵終于忍不住了,問道:“統領大人,您為何要救我?”張之奇也是他的“老熟人”了,來二人交情一向不錯,但自從他在西四樓牌私放徐鴻儒后,張之奇就變成了他的“敵人”,不僅向皇上告了他的御狀,且一直對他心存芥蒂。
如今,張之奇不僅不捉拿他,還親自將他救出皇城,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心中的這個問題也是一直憋了許久。
張之奇冷哼一聲,居然不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談及他事,道:“你不要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竟敢擅闖皇城。你以為沒人能發現你嗎?你一進入宮城,統領就知道了。”
孫陵一陣郝然,他還以為自己潛入皇城神不知鬼不覺,豈料除了劉德喜之外,連張之奇也發現了他,看來皇城果然不是隨意出入之地,嘆道:“張統領還未回答我的問題。”
張之奇眼中精光暴起,射向他道:“你要知道,其實我并喜歡你的為人,相反我十分討厭你。我救你是因為我爹的緣故,換言之是為了大局著想,這一點你要明白。“
孫陵大訝道:“因為你爹的緣故?英國公?”
張之奇將臉轉向一邊,不再看他,自顧自道:“倘若不是我爹平日里對我們再三叮囑,務必不要再和你們東林人為敵的話,統領才懶得管你的死活。”
孫陵仍舊不太明白,試探著道:“國公他老人家對我們東林人如此看重,晚輩感激不盡,一定擇日登門拜訪,以謝統領相救之恩。”
張之奇再次哼了一聲,道:“將始終不明白,為何我爹對你等東林人總是如此在意!”語氣間似乎十分不滿他爹的行事作風。
他如此一,孫陵心中隱隱明白了點什么。按道理,張之奇代表的的是勛戚一方的勢力,只會一心效忠與天啟皇帝,不太會直接參與到朝廷中的黨爭之中來,是天啟手中最為有力的籌碼。
但是事情也有例外,比如天子勢微,又或被朝臣或者閹宦挾持時,這股勢力才會重新抬頭,力保他們效忠的對象無虞。而天子得以依賴他們才能保持朝中勢力的平衡,從而掌控整個朝局。
當年移宮案中,天啟皇帝被后宮李選侍挾持,英國公張維賢就是站在東林一方的,成為了有史以來最為牛逼的四大轎夫之一,不惜以堂堂國公之尊,抬著轎子從后宮將天啟給搶了出來。
自從東林坐大之后,英國公反而與東林疏遠,繼續保持著遠離朝局之外的超姿態。如今東林黨被驅逐后轉向式微,閹黨勢力迅速坐大,已經控制了大部分朝廷機構。所以,英國公在審時度勢之下,才重新對他們東林人伸出援手。
盡管不能十分確定,但孫陵已從眼前張之奇的態度上猜出了個大概,張維賢恐怕是在看到東林沒落之后,不能容忍閹黨的為所欲為,所以才叮囑他的兒子從此不要與東林為敵,而是要大力相幫,與東林保持良好關系。
孫陵心中想通此點,方笑道:“張統領,恐怕你我現今并非敵人,而是戰友,我們的共同敵人該是魏閹才是。”
這一次,張之奇沒有故作高傲,而是嘆了口氣,道:“也許你的對,如今我的敵人并非是你,而是魏忠賢。”
孫陵看著他,正色道:“統領的沒錯,魏忠賢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心里話,我從來就沒有把統領當作是敵人,那日刑場之上私放徐鴻儒,也是我迫不得已之舉,內中詳情不便向統領透露,但請統領相信,我絕對沒有和邪教妖人一伙,也絕對不會做出對皇上不利的事情,我孫陵,自始自終對皇上都是忠心耿耿,絕無二意!”
張之奇眼中寒芒亮起,盯著他狠狠道:“現在你肯承認放走徐鴻儒了?”
孫陵苦笑道:“我也是有苦衷啊,還望統領諒解,如有得罪之處,還請統領多多包涵!”
張之奇悶哼一聲道:“你害得我好苦。”
孫陵唯有繼續苦笑應對——放走徐鴻儒后,他死不承認,許多東林人還上折為他辯駁,大罵張之奇傷重推脫責任,故意徹詞抹黑孫陵。張之奇的形象在皇城一落千丈,連天啟皇帝對他的話也是將信將疑,這事讓張之奇郁憤了好些陣子,可又無可奈何,只能強忍了這口氣。
孫陵訕笑道:“統領請勿生氣,這一頓,就讓在下做東,當作是向統領賠不是了。”
此時,伙計已將各色早點端了過來,擺滿了整整一桌。
張之奇猶自氣憤未消,道:“一頓早飯就能彌補罪過,豈不是太便宜了你。”
孫陵聽他話中似乎有話,笑道:“那統領想要怎么樣,但請吩咐,只要是我孫陵力所能及的事情,必定力以赴。”(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