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塵離開風華社秘密巢穴三日后,劉鐸被押赴西市斬示眾。? 方逸塵強忍著沒有前去法場鬧事,與孫陵一道將劉鐸妻女保護起來,好生安置。
待得蕭氏收斂了劉鐸骨骸之后,孫陵命人護著他們扶棺返鄉,并讓江南風華社派人一路接應,贈送他們一大筆金銀,讓他們能安定地生活下去。
送走悲傷欲絕的蕭氏之后,孫陵派人前去與閣老黃立極聯絡,起初黃立極還將他派出的人拒之門外,直到孫陵令那人呈上了由孫承宗親手寫下的書信,黃立極才表示可以與他見上一面。
孫陵心中清楚,黃立極雖然愿意與其見面,但大都是看在孫承宗引薦和他是東林腦的份上,并不意味著他從此就會偏袒東林,所以,孫陵不敢馬虎,命人備下了豐厚儀程,入夜后親自前往拜會。
當晚戌時,孫陵從黃府后門而入,被府中下人引至書房內,見到了當朝武英殿大學士、閣老黃立極。
孫陵以前在朝廷任職時,雖然聽過黃立極,但都是務公之時的匆匆之會,兩人其實并無深交,彼此間也從來沒有正式接觸過。如今終于面對面見著,孫陵心中一陣忐忑,也不知黃立極對他的印象如何。
據他所知,黃立極與當年東林中的激進派矛盾重重,尤其是與**星、繆昌期等人不合,在魏忠賢清除東林黨的時候沒少出過力。黃立極雖然排斥東林激進派,但卻和東林中的保守派葉向高、孫承宗等人私交不錯,對他們的一些為政觀念也頗為贊同,否則的話也不會一接到孫承宗的親筆書信便答應見他孫陵一面。
孫陵整肅衣冠,以晚輩之禮參見,俯身道:“晚生江寧孫陵,見過黃閣老!”
黃立極擺手道:“免禮,你就是孫閣部所的孫陵?果然是儀表非凡,氣度過人。”
孫陵再次俯身,謙遜道:“閣老謬贊了,晚生粗鄙,豈敢受閣老夸贊!”
黃立極笑著道:“賢侄過謙了!”他見孫陵禮數甚恭,絲毫不顯狂悖,心中倒生出一絲好感來,就連稱呼也變了。
兩人著場面話,在窗畔的書案前相對坐下,待得下人奉上茶水后,黃立極淡淡道:“賢侄巡按四川、巡察福建時,為我大明立下諸多功績,年輕一輩中能有如賢侄者,可是寥寥可數啊!”
孫陵臉色如常,應答如流,道:“為皇上效命,為大明出力,就是晚生應該做的事情。”眼前的黃立極雖然年近花甲,但眉目粗濃、額頭寬廣,果然是一副凜然端莊的高官模樣,國字臉龐下的一雙大眼更是炯炯有神,令人望而生畏。
黃立極等他完之后,卻話鋒一轉,道:“賢侄在江南成立風華社,傳播實學之道,老夫可是佩服的緊,這可謂是能人所不能,人所未啊!”
孫陵聞言心中一緊,黃立極表面上仍然是在夸贊他,可卻是話里有話,分明就是在指責他煽動百姓對抗官府,殺了宮里派出的中官。他心中暗自思忖,此番前來的目的是勸動黃立極倒向東林,剛才的一番客套謙遜乃是禮數使然,可要是一味地低調下去,未免會讓黃立極將他看輕了。
于是搖頭笑道:“晚輩愚鈍,讓閣老見笑了。其實在江南之地,晚生凡事也是盡力而為,只求正道不孤、心中無愧便是了。”這也是在暗示黃立極,其實他的所作所為乃是迫不得已,追求的也只是公理正義,天道人心。
“正道不孤、心中無愧!”黃立極沉默了,半晌后才悠悠道,“賢侄果然是非常之人,無怪乎孫閣部會在信中對你大力推崇。”
孫陵知道黃立極心中擔憂的是什么,像他這樣動民變來對抗官府的行為可是聳人聽聞,偏激之極,但凡是一個正常的官員對此都忌憚三分,何況是黃立極這樣的內閣大臣。所以此番決不能就此事洋洋得意,露出絲毫跋扈之狀,否則黃立極恐怕從此對他避之不及。
還有,他此番前來更不能表露出一絲拉攏于他、勸他一起對付魏忠賢的意思,如此黃立極更不會站到他的一方來,凡事需要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尤其是黃立極這樣身居高位的閣臣,光憑正義真理的辭不可能打動他,還得拿出實際的干貨才行。
孫陵腦子飛旋轉,口中緩緩道:“閣老一定認為晚生此番進京,是要為東林翻案,糾劾奸黨而來,其實閣老誤會了,晚生此番進京,根就不打算再提當年的那些舊事,而是想要勸當年朝中諸友,共同為大明朝廷出謀獻力,所以這才前來拜謁閣老,讓閣老知曉我們東林的心思。”
聽他到并不打算針對打擊過東林的那些朝中官員,黃立極的臉色明顯緩和下來,道:“賢侄有如此志愿當然甚好,可如今朝中乃是魏公公掌權,你們東林臣子若要有所作為,非得經由魏公公點頭不可。”他知道孫陵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話中不乏欲要通過自己的幫助來重回朝廷之意,所以才明確告訴他現今乃是魏忠賢掌權,東林若要再想有所作為,非得先過魏忠賢一關不可。
到這里,孫陵知道該是上肉戲的時候了,正容到:“請恕晚生妄言,閣老此話差矣!”看著黃立極微微皺眉的神色,繼續道,“魏公公雖然深得天子寵信,可未必便能權傾朝野。閣老切莫見笑,先便是魏公公派往江南對付我們的一干心腹無功而返,沒能盡損我東林江南基業;其次便是魏公公與馮銓已經貌合神離,更是自毀了朝中一幫心腹要員,包括閣臣丁紹軾、部堂王紹徽,由此可見,我東林只要眾人齊心,有些事情未必便不可為之!”
這話一落,黃立極吃了一驚,道:“魏公公與馮銓的矛盾,也是因你們東林之故?”
孫陵神色誠懇,謹慎答道:“不瞞閣老,魏公公之所以對馮銓、丁紹軾等一干心腹舊臣棄之敝履,因我東林眾人同心籌謀所致!”
黃立極神色變得凝重起來,道:“可是據老夫所知,馮銓之所以失勢,乃是因為與崔呈秀的矛盾激化,而這個導火索,便是因為對揚州知府劉鐸的處置產生異議。”
孫陵點頭道:“閣老的很對,我們就是通過劉鐸之事來挑起魏黨新舊兩派互相斗爭的,具體詳情請恕晚生在此不能一一敘述,但我可以向閣老保證,我們東林人如此作為只是想要正告朝廷諸公,雖然我們現在勢力弱,但在朝中未必便沒有一席之地,有些事情未必便不能出自己的聲音!”
完這些話后,孫陵不再開腔,只是靜靜注視著黃立極的表情。
黃立極眉頭皺的更深了,半晌沒有話,最后終于嘆息一聲,看向孫陵道:“賢侄不用太過自謙,能夠做到這一步,你們東林人已經很了不起了!”他這話也是由心而,馮銓失勢、丁紹軾賜死、王紹徽革職,如果都是眼前這人之功的話,那么無論從哪方面來,東林在朝中擁有的勢力仍然不可覷。
孫陵笑了笑,不置可否,繼續道:“如今馮銓既已不受魏忠賢信任,那么接下來他極有可能推舉崔呈秀入閣,輔顧秉謙抱恙在家已久,我想,十有**魏忠賢會以崔呈秀來接替顧秉謙,不知閣老以為然否?”
出這話孫陵心中其實也是上下打鼓的,萬一黃立極只愿做一個太平宰相,而沒有進一步的政治抱負的話,他的這些話只會惹得黃立極的反感。豈料,黃立極并未動氣,只是微微一嘆,道:“你的不錯,自從馮銓失勢、丁紹軾罷黜后,魏忠賢正在物色新的人選進入內閣,擬出的名單共有三人,排在第一的便是他的心腹智囊崔呈秀,接下來是施鳯來、張瑞圖兩人。”
孫陵見黃立極神色稍顯黯淡,便知心中所料無誤,黃立極并不甘心做一個平庸的輔臣,而是想要有進一步的榮耀,心中不由一陣激動,只要黃立極不甘于委身在崔呈秀等人之后,那么事情便大有可為。
其實他的猜的很對,黃立極心中也是十分憋屈,作為萬歷三十二年的進士,在內閣中他的資歷最老,比馮銓這個年僅三十二便身居次輔的幸臣足足大了二十七歲,卻在內閣中排名最后,一切只是因為他沒有顧秉謙、馮銓等人臉皮厚,敢于放下臣子的尊嚴去討好魏忠賢。
正因為如此,他雖然也是因依附閹黨而入閣,但在閹黨重臣中素來排不上號,只是閹黨中的一個邊緣人物,內閣中凡事也只聽得從馮銓等人的意思。如今丁紹軾已死,馮銓眼看著也要落職而去,以為終于可以熬成大明的權相之尊,豈料魏忠賢竟然又欲推舉崔呈秀、施鳯來等人入閣,這三人就是閹黨的核心成員,如果他們進入內閣的話,恐怕他依舊還是如以前那般,萬事仰人鼻息,人雖在內閣,可也只是徒有虛名,繼續將冷板凳一坐到底。
孫陵仿佛已經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道:“黃閣老,倘若由你來做這個輔尊位的話,我們東林人必然力支持,無論是在朝或在野的東林臣子,從此都將以您為馬是瞻,在您的指引下傾盡心力,為皇上,為大明朝效命!”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