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在現代的時候,許問曾經聽到過一個說法,說中國人生性和平,發明了火藥主要應用在鞭炮爆竹煙花等娛樂活動,外國人拿著火藥就造槍造炮,發動戰爭。
其實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并不是這樣的。
中國有據可查的火藥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那時候主要用于民間,用于民生民事。
第一部記載火藥配方的書出現于**世紀,也就是唐朝年間,而早在唐朝末年,火藥已被用于軍事。
唐昭宗年間,已經出現“飛火”,就是火炮和火箭,它們的形制與現代當然完全不同,但已經可以用來殺傷人類。
宋朝戰爭不斷,北宋即有火藥作坊,在原先的基礎進一步研制出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武器。
可以說,人類的本性是共通的,爭斗與戰爭本身就是伴隨人類歷史始終的一種本能。
所以一從閻箕口中聽見這兩個字,許問立刻意識到,內物必然一直在研究火藥,研究的目的也可想而知。
“是,利用火藥的爆炸性,把山炸開。”許問回頭,指向山壁,說得更果斷了一點。
既然內物已經在研究了,那更沒什么好瞞的。火藥不僅可以用于軍事,更可以普遍利用于民間,這也是許問想要引導的方向。
“不行,爆炸物太不穩定,力道太小炸不開巖石,太大容易造成危險,更不易運輸使用,問題太多。”閻箕對火藥顯然也是有一些了解的,首先提出了問題。
他說的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
一種優質的火藥必須滿足四個要求:一,穩定而規律,可以控制爆炸的威力與時間等等。二,足夠的強度,能夠在引燃后發揮足夠的功用。三,安定。能夠長期儲存。四,不要太敏感,能夠經受一定的摩擦、撞擊,使其能夠安全運輸。
中國古代發明的是黑火\/藥,特指硝石、硫璜和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閻箕所在內物所研究的,多半也就是這一種。
黑火\/藥是混合物,性狀很不穩定,劇烈撞擊、火星都能將其引燃,爆炸的烈性也有很大差別,難以運輸,更難以應用在采礦這樣的定點爆破。
閻箕提到的,確實是它現實存在的問題。
但許問所指的,卻并不是黑火\/藥,而是黃火藥,也就是人們常常所說的“炸藥”。
黃火藥與黑火\/藥雖然都叫火藥,但本質并不是同一種物質。
黑火\/藥是三種不同化學物質的混合物,黃火藥則是單一的一種化學物質,也就是三硝\/基甲苯。
黃火藥與黑火\/藥之間并沒有承接的關系,前者最早是由一個英國人合成的,合成之后它最初作為黃色染料使用,后來才發現它的爆炸性,開始廣泛應用于軍事。
之后,諾貝爾研究出了硝化\/甘油的安全生產方法,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從而發明了達納炸藥,使得黃色炸藥可以正式工業化批量生產,取得了重大突破。
黃火藥性質穩定,摩擦、裝運甚至明火都無法將其引爆,安全性強,容易使用,所以到十九世紀末期,黑火\/藥基本已經被淘汰了,隨著黃火藥的進一步發展,無煙火藥、雙基火藥、雷\/管、T\/NT等的出現,才有了現代意義的槍炮火箭。
所以,雖然火藥早就已經出現了,但說到開山,五六提的還是水火法,此時,閻箕從許問的話里敏銳地感受到了一些什么,走過來與他討論。
而許問,一開始猶豫的也是這個。
從黑火\/藥到黃火藥,可以說是一項巨大的技術突破,將改變整個世界。
改變是好的嗎?
許問一直心存疑慮,所以他在班門世界走的每一步,都小心又小心,惟恐留下不可控制的影響。
但剛才那一瞬間,他突然意識到,有些事情總會發生的,其中一環扣一環,未必全如他所想。
炸藥就算出現了,現在也不是工業化的時候,影響未必會那么快擴大。
人有惡人,法無惡法,從某個層面來說,這句話也沒錯。
機槍大炮是火藥,開山取石不也是火藥?
正如五六剛才所說的,開山采石是一項非常勞苦又非常危險的工作。在天云山采花崗石如此,在其他地方采其他石種也是如此。
早一日讓雷\/管炸藥出現,就能早一日獲得方便,可以少更多的勞力死更少的人。
黑火\/藥時代,歐洲人已經靠著中國人的發明覆滅了騎士征服了世界,黃火藥正式應用于武器的時候,西方的殖民擴張已經完成了。
黃火藥就算比黑火\/藥更方便更好用,只要人還是那個人,武器是什么就都一樣。
那何必藏著掖著,不去利用它另一面的先進性呢?
“有另一種火藥……”許問思慮已定,抬頭介紹,“它跟我們常見的那種不一樣,我師父對我提過。”
連天青現在狀態特殊,甩鍋給他再方便不過了。反正就算他知道了,也不會跳出來拆許問的臺。
許問粗略講解了一下黃火藥的性質,以及與黑火\/藥相比的優越性,閻箕的眼睛馬就亮了,迫不及待地問道:“如何制法?”
問完他馬覺得不妥,接著又問,“你可手制嗎?”
“知道方子,但出品需要時間。”許問回答。
“好!”閻箕非常興奮,大喊了一聲,“需要人和東西,盡量跟我說,內物必有求必應!”
說完他還意猶未盡,又道,“此事若是能成,必記你一大功!”
真有新的開山取石的辦法的話,五六當然也不會反對。畢竟建一座城,能夠就地取材肯定方便多了。
五六帶著他們轉了一圈,大致摸清了天云山這一帶花崗巖的分布與走勢。
他確實是有本事的,很多地方一點痕跡也沒有,他卻能非常肯定地做出判斷。
如果許問這邊的人提出質疑,他也能馬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的判斷。
不借助任何勘探設備做到這種程度,真的挺了不起的。但你要問他究竟是怎么知道這些的,他有時候能說出門道,更多的時候卻只能歸為直覺。
許問已經快習慣了,但還是覺得有點可惜。
“要能把這些東西總結出門道來,寫本書,說不定能名垂青史呢。”他對五六說。
五六沒有說話,若有所思。
天云山范圍廣闊,一天看不完。下午,他們到了后山,看見了墨則留下的巨大機關。
除了許問以外,他們都是第一次看見它,同時被震住了,幾乎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加快了腳步,走到它的跟前。
這時,許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不久前,岳云羅說起與連天青鬧翻的導火索,是連天青毀掉了這座才修好的機關。
但次來的時候,它明明是可以使用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