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孔丘他老人家的思想是絕對經典的。
雖說被后來的那些個傲嬌子孫篡改得七七八八,但有一點是達成了共識。
子不語怪力亂神。
這一點在古代世界是非常難得的。
這個時代的全世界的統治階層都將治國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
唯有中國的士大夫階層,一直恪守著孔夫子那句話。
無論底層人民如何拜神、敬神,這些飽讀詩書的文化人都是不信的。
至于那些什么“此乃不祥之兆”一類的狗屁,不過是這些心思玲瓏的讀書人的政治武器。
這一點對國家影響到底有多大?
例如,這一次種師道在攻打沈州的時候突然病死。
除了少部分不想打仗的人會以“此乃不祥之兆”來勸皇帝撤兵以外,其他人都只會認為元帥是真的老了。
人生老病死是常態。
若這事擱在歐羅巴大陸會發生什么?
不得了!
一定是神發怒了,賜死了元帥!
這事違背神的意志的!
趕緊撤兵吧!
全部撤回來!
一個不許留!
陛下趕緊去禱告吧!
向無所不能的神懺悔!
發誓以后再也不去攻打那里!
你看,這就是意識形態的區別。
華夏的精英階層們,治理國家,從來是靠人,靠人的智慧,絕對不是神。
所以,留給趙桓的局面,并不算差。
這不,趙桓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把這些讀書人的嘴巴堵死了。
至于某幾個在下面跳著說“此乃不祥之兆”的,此時已經被明明白白安排到了去嶺南的路上。
即將為那里建設美好家園做貢獻。
東京城外一層又一層宏偉的殿宇,錯落有致,那些琉璃瓦在陽光下,流動著耀眼的光澤。
一團團繁盛的樹枝,將這座初具規模的宮殿,簇擁起來。
大明宮見證了大唐的盛世,被史書銘刻。
而趙桓的紫微宮已經初具規模。
紫微宮靖康三年開始建,它的規模是盛唐大明宮的三倍。
朝廷調集了50萬民眾修建紫微宮。
其實前唐長安舊宮就叫做紫微宮,紫微宮真實的意思是天宮。
在神話傳說中,紫微宮是天帝的居所。
趙桓此意明顯,朕之所居,乃四方之最高,統領萬物星辰,天朝乃四極之心,八荒皆要來朝拜。
這紫微宮的正中心,有一座高有600尺的建筑,共有九重,象征著九重天闕。
皇帝在第九重,能看見汴河之水,在朝陽的光輝下,如同一條神奇的光帶,從東京城穿越而過。
趙桓已經有充足地財力來修建彰顯帝國盛世的殿宇。
有人卻在感慨皇帝的窮奢極欲,已經年年征戰的勞民傷財。
看著那仿佛要入云端的天闕,甚至有人感慨那是亡國之兆。
就像皇帝執意要征伐金國,元帥猝死一樣。
悲觀主義者認為,皇帝更應該將國庫里的錢免費給到窮人,讓天下所有人安居樂業。
幾天后,在前線的局勢如同波瀾詭譎一般的時候,東京城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件事足以轟動整個東京。
大宋太宰徐處仁被御史臺彈劾貪污巨款,而隨后幾天,督察院的人徹夜不眠。
很快,一場震驚朝野的罷免,從皇宮里傳出來。
罷免徐處仁太宰之位,貶官到荊湖南路的潭州。
這是靖康十年,與岳飛大破鐵浮屠一樣的大事件。
徐處仁在太宰位十年,這十年,與大宋之前的權力部署不同。
太宰承擔起了空前的責任,相應,也具備了空前的權力。
在大宋第一次新政下,太宰主導了最具影響力的商貿改制。
可以說,這十年,是大宋商貿改制碩果累累的十年。
傳統的規則被打破,新生的利益集團就像是馳騁在草原上的餓狼,在獵殺自己的獵物,迅速擴充自己的地盤。
但也正是在這種財富空前加劇的同時,太宰有了獲得巨額財富的手段。
有人不禁感慨: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徐相公十年為大宋鞠躬盡瘁,如今卻得到這么一個下場。
并且,有人深度分析,前腳元帥在前線陣亡,后腳皇帝就動太宰,實在是操之過急。
這使得大宋的權力出現了短暫的真空,必然造成混亂。
且皇帝這樣未免太過無情,即便徐相公有錯,也沒必要做得如此絕情。
此時正是前方危及時刻,卻不顧大局,而罷免太宰。
這會讓人覺得,皇帝已經忍受太宰到了極限,未免令人寒心。
而真正老謀深算的政壇高手則一語道破了皇帝的心思:以徐處仁為代表的新的利益集團正在空前膨脹。
這股新的力量,正在開始干涉當今太子的人選。
皇帝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動徐處仁,是正好趁著矛盾都在金國。
而接下來,無數人都在猜測,誰會頂替徐處仁的位置。
最有希望接任太宰之位的是參知政事、商部尚書唐恪。
唐恪幾乎是大宋商貿改制的第一執行人,他對大宋這十年的改制功不可沒,且暫未涉嫌與徐處仁的貪污。
無論是從威望還是政績來看,都應該是唐恪。
且這一大堆攤子,也只有唐恪能扛得起。
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太宰之位非唐恪莫屬了。
但任命很快就出來了,新的太宰并非唐恪,而是年紀輕輕的海軍大臣虞允文。
虞允文今年才多大?
才二十七歲!
一位二十七歲的帝國首相,將接過徐處仁的擔子,掌管大宋的行政運行。
這個國家的領土是世界之最。
這個國家的風俗各異。
這個國家的人口是世界之最。
大宋的商貿還在飛速增長,對外的滲透,如同餓狼對羊圈的饑渴一樣。
無數的商人露出了獠牙,準備撕開血肉。
大部分規則在被打碎,又在野蠻地重塑。
在矛盾中撕扯,在鮮血中成長。
而這一切,都將交給一個二十七歲的年輕人。
這是一次足以載入史冊的權力交接。
所有人都震驚皇帝的決策,無法揣摩深宮中官家的圣意。
在權謀家們看來,這是一步最失敗的棋。
魯莽、沖動,不守權衡規則。
在元帥剛剛過世,前線軍心不穩的時候,貿然罷黜宰相,必然造成內部動亂。
若是內憂外患,大好的格局,很可能會瞬間崩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