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只見一桿大鏟倏地護在方天和尚胸前,就聽得“啪”的一聲巨響,石美玉一掌正擊到大鏟之上,她頓覺膀臂發麻,一陣鉆心疼痛,撤手一瞧,虎口已被震裂,青血滴滴滲出。
石美玉心頭一顫,知道對面來了幫手,急忙抬眼觀瞧,果見面前又多了一位老和尚,圓面白須,二目如燈,手持一桿方便連環鏟,原來正是圓慧和尚!
方天和尚瞧是圓慧來了,心里樂開了花,嘴上卻斥道:“我說老家伙,你怎么才來。磕阍倌ゲ淦,咱倆就只能下輩子見了!”圓慧和尚瞪了一眼方天,并不搭理他,只對石美玉道:“阿彌陀佛!魔女,休得猖狂,盤山少林寺圓慧來也!”石美玉咬碎銀牙,怒喝道:“好啊,你們兩個兇僧都來齊了,姑奶奶今兒個正好一勺燴了!”說罷舉劍便刺,圓慧不敢怠慢,急忙揮動手中大鏟運用三十六式“方便連環鏟法”接架相還,與石美玉打成一團。
圓慧和尚果然機智,與石美玉將將打了十幾個照面,一見對方劍勢甚是凌厲不好對付,急忙向方天一招手,口中呼道:“老伙計,我一個人打著沒意思,你來和我做個伴兒!”方天和尚恍然大悟,一塌腰拾起瘋魔大杖,“嗷”一嗓子加入戰團。
如此一來,形勢大變!這正應了那句話,雙拳難敵四手,猛虎難敵群狼!石美玉縱有天大的本領,也敵不過少林兩位高僧的夾擊,只好將長劍護住周身,盡量不露出破綻,一時間落盡下風。那二僧得勢不饒人,又頻頻發動猛攻,將石美玉死死困住。
四十回合過后,石美玉終于體力不支,劍招凌亂開來,一不留神被方天抓了破綻,一大杖揮下正擊中其后背,就聽得“啪”的一聲悶響,石美玉被抽起一丈七八尺高,橫飛出四五丈遠,一個跟頭栽倒在地,一大口鮮血噴灑一地!
目睹此情此景,在老遠處圍觀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有那膽兒大的還拾起石頭瓦塊,用力朝石美玉拋擲......
且說方天和尚一杖得手心下大快,哈哈大笑道:“女魔頭,想不到你也有今日,貧僧就好事做到底,送你上西天!”說罷,快步奔到石美玉身前,高舉大杖縱身躍起,朝石美玉腦袋便砸!
石美玉身受重傷疼痛難忍,想站起來都沒有力氣,哪能避得過方天重擊!眼見方天大杖砸向頭頂,她心中暗道:“完了!我命休矣!……爹啊,養育之恩,女兒只有來世再報了......義父,酒娘沒用,沒本事給你老人家報仇雪恨......雪庭啊,咱們今生無緣,但盼來世再聚......”
真該著石美玉命不該絕,就在方天和尚的大杖即將砸到石美玉的一剎那,忽然從空中射下一只白頭大雕,疾探雙爪猛抓方天面門。大雕屬猛禽之王,性情兇猛,指力驚人,可輕而易舉俘獲牛馬等牲畜,甚至可戰勝虎豹等猛獸,若抓到方天和尚腦袋,豈有他命在?
方天和尚大驚失色,也顧不得砸石美玉了,急忙撤杖閃身,向斜后方躍出丈余,這才躲過一劫。那白頭雕一爪抓空,低空急速打了個盤旋,伸出雙爪抓住石美玉胳膊,隨即雙翅一振盤旋而上,攜石美玉直奔大熊山頂。
在場眾人無不駭然,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尤其方天和尚,眼睜睜瞅著石美玉被白頭雕救走,直氣得他暴跳如雷,朝天上大罵道:“你這畜生!有種你再飛回來,我與你大戰三百合……”一旁的圓慧大師朝方天一揮手,呼道:“老伙計,不要空費力氣啦,魔女受了你那一杖,估摸著也撐不了多久了,還是算了吧!”方天和尚狠狠一跺腳,終于止住咒罵。
單說那白頭雕飛到大熊山頂,將石美玉輕輕放在一人腳下,那人瞧了一眼石美玉,不禁潸然淚下!他一把抱住石美玉,疾疾呼道:“酒娘!你醒醒......你醒醒……”石美玉聽耳邊呼喚,慢慢睜開眼睛,一張熟悉的面龐映入眼簾,原來正是高康!
石美玉斷斷續續道:“高康......我......我不行了.......”高康道:“酒娘,不要這么說,你一定會沒事的!”當即盤膝打坐,為石美玉運功療傷,無奈石美玉受傷太重,仍昏闕過去。高康心如刀割,將石美玉摟在懷里,說道:“我一定會救活你,我一定會救活你......”
且說靈玉離開少林寺后,依慈心指點一路奔向西北,渴了在河邊喝上一口涼水,餓了到樹上摘幾個野果子,困了便在破廟、山洞里睡了,并未舍得賣掉那玉佩換吃喝。天氣漸冷,路上有好心人給了一件破棉襖,勉強御寒。這一路苦挨下來,只落得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如同小乞丐般可憐!這一日行至邢州境內,卻見沿途百姓拖兒帶女,背包羅傘,自北向南趕路,絡繹不絕。
百姓因何如此?書中交代,都是逃避戰亂的。
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為取得契丹支持建立后晉,將“燕云十六州”拱手讓給契丹。此后,圍繞“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與契丹之間展開長期戰爭。
在統治者眼中,“燕云十六州”之得失關系一代江山安危。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在太行山北支東南,稱為“山前”;其余云、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之西北,稱為“山后”。今長城自居庸關以東向西南分出一支,綿亙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復與長城相合,此即內長城。中原失“山后”猶有內長城的雁門關可守,失“山前”則河北藩籬盡撤,契丹鐵騎可沿幽薊以南的坦蕩平原直沖河朔。因此,中原王朝從后周柴榮起便開始與契丹爭奪“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比契丹本部發達,因此契丹對這一地區十分重視,將幽州升為南京,改皇都為上京,原南京改為東京,又在南京設立諸多官職,視為腹地,儼然以大國姿態屹立于大宋北方。
因覬覦中原已久,契丹得“燕云十六州”并不滿足,不斷派兵騷擾邊境。北宋至道三年,宋太宗趙光義病卒,太子趙恒繼位是為宋真宗,契丹乘宋真宗新理國事,屢屢興兵攻宋。宋軍雖積極抵抗,但自雍熙北伐慘敗后,對契丹一直心存畏懼,漸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御。契丹步步緊逼,不斷南下侵擾。咸平二年始,遼圣宗耶律隆緒率軍攻保州、威虜軍不克,轉兵襲寧邊軍、祁州、趙州等地,游騎遠襲至邢州、焰州,戰事綿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