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風雨大宋 第2章 入宮

作者/安化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飲罷了酒,幾人來到車船上,感受一下這新生事物。

    陶十七格外興奮,在船上走來走去,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他折騰了蒸汽機數(shù)年,最后制出來一輛大車,結(jié)果只是玩物。今天終于見到實用化的蒸汽機,分外受到鼓舞。

    聽著沉悶的機器轟鳴聲,杜中宵對韓絳道:“這聲音過大,確實惱人。將來做得力氣大了,船也建得大一些,離機器遠了想來會好!

    韓絳連連點頭:“待曉說得是,這船要改的地方還是頗多。不過最大的用處,還是運貨,而不是用來運人。這船行得不快,人坐船,還不如騎馬來得快。”

    看著旁邊汴河上不時來去的大船,杜中宵突然心中一動:“子容說到運貨,這船卻過于小了些。不過這船的用處,不全在船大小,而是用機器給船提供助力。可曾試過,用這船拖其他的船呢?”

    韓絳一怔:“用船拖船?這倒沒有試過!

    杜中宵笑著道:“若是得閑,子容可以試試用船拖船的法子。把機器做得更大一些,其余漕船按綱編在一起,前面用車船拖著。數(shù)十船連綴,沿汴河而上,既省纖夫,也省船工。”

    看旁邊行過的船時,杜中宵想起了前世偶爾在運河中見過的驚景。前面一艘動力船,后面拉著幾艘甚至幾十艘船,緩緩前行,仿佛長長的火車一般,F(xiàn)在蒸汽機的功率還小,拉火車有些不足,但在運河上拉船卻是足夠了。單單制成單獨的車船,用來運貨還是太費。如果用作拖船,就有用多了。

    這是運河的長處,里面的船與海船是不同的。水流平穩(wěn),吃水很深,水情單一,只需要不大的動力就可以前行。而且一旦動起來,消耗的動力不大。

    韓絳對杜中宵的提議非常感興趣,坐在一邊仔細思索。一旦這個辦法可行,汴河里的大量漕船就可以利用起來,使用蒸汽為動力,可以大大減少兩岸纖夫。而且多船編在一起,就連船工也少許多。

    其實大量船編組,還有一個好處,后面的船行在前面船的后面,水面分開,大大減小了阻力。這是充分利用動力的方法,哪怕千年之后,運河里的運輸船也是如此做,相當于水上的火車。

    韓絳越想,越是覺得此法可行,不由興奮起來。大宋境內(nèi)可不是只有一條汴河,實際淮河以北的所有水系,幾乎被運河連接了起來。如果此法可行,北方的貨物運輸將上一個臺階。

    幾人在汴河游覽一日,直到天近傍晚,才各自散去。

    杜中宵回到住處,把今日的所見所聞想了一遍,心中更加確定,自己認為蒸汽機先用在船上是正確的。不說制火車不易,就是火車造出來,修鐵路更難。這個時候的鐵產(chǎn)量還不足以支撐大建鐵路,而且以北方的多山地形,也沒有開山修路的工程儲備。船就不同了,不但是所需的動力比火車小,而且有大量現(xiàn)成的運河,如果實現(xiàn)船只編組,相當于行駛在水上的火車。

    不過這些是韓絳接下來面臨的難題,真做成了,也是他的功績。杜中宵的心思,還是要放到河東路任官,怎么做出政績上來。并州可與永城縣不能比,不但是自然條件不如,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有大量駐軍,消耗巨大,位于邊地,麻煩眾多。

    五日之后,杜中宵早早來到皇城,等在垂拱門前。

    直等了一個多時辰,才見到權(quán)知開封府楊日嚴和戶部判官蘇安世出來,一個面有喜色,一個憤憤不平。兩人掃了杜中宵一眼,快步向前面去了。

    這幾天杜中宵也聽說歐陽修出事,正是這幾個人審理。事情起因是歐陽修有個妹妹嫁給張龜正,沒多久去世,留下一個前妻生的女兒,由歐陽修妹妹帶著養(yǎng)大。養(yǎng)大之后,由歐陽修作主,嫁給了他的一個族侄歐陽晟。不想這個婦人不檢點,與奴仆私通,被發(fā)覺,收到開封府下獄。

    慶歷新政的時候,歐陽修任諫官,意氣風發(fā),奏章幾乎不斷,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趁著他家里有人犯事的機會,許多人趁機報復,諫官錢明逸依據(jù)流言劾歐陽修與張氏有染。朝廷特意派了蘇安世和內(nèi)侍王昭明一同審理此案。最終的結(jié)果是查無實據(jù),流言為人編造。因為以前歐陽修曾經(jīng)彈劾過楊日嚴,他堅決不認可歐陽修無罪的結(jié)果,這幾天經(jīng)常入宮與蘇安士爭辨。

    看著兩人神色,杜中宵便就知道,歐陽修只怕是要被貶了。前些日子樞密副使韓琦出知揚州,慶歷新政的領(lǐng)導人物全被貶出兩府,到了別人秋后算賬的時候,歐陽修怎能不受牽連?

    兩人遠去,導引衛(wèi)士對杜中宵叉手:“評事,這便隨我入宮。”

    隨著衛(wèi)士進了垂拱門,一路沿著游廊而行,杜中宵也不知道經(jīng)過哪些地方,好久才到崇政殿外。

    宣贊官高聲贊禮,一個小黃門過來,引著杜中宵進殿。

    這幾日同知太常禮院的韓絳早已派了得力手下,教過了杜中宵上殿的禮儀。杜中宵謹記,一切行禮如儀,進了殿內(nèi)。隨著宣贊官的聲音,上前見禮。

    行禮過,杜中宵在階下站立,也不敢抬頭,靜靜等著詢問。

    隱約間聽到,上面有個小黃門在低聲介紹著自己。何時中進士,所為何官,有什么政績,為什么召見,下一任要到哪里。簡明扼要,把自己的履歷說得一清二楚。

    聽了這些,杜中宵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他還以為自己被皇帝重視,定然早已經(jīng)熟知自己的政績,在地方是如何施政的,才被召見。召見的時候,說不定還要問些治國方略呢,F(xiàn)在看來,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大約是自己政績太過突出,下面報了上來,皇帝禮儀性的見一回罷了。

    直到那小黃門把自己介紹了一番,杜中宵才聽到一個溫和而又不失威嚴的聲音:“你在永城地方為官三年,提舉營田務(wù),開田一千余頃,收糧萬余石。近幾年營田,未有如此功績,甚是難得!

    杜中宵躬身行禮,連道不敢。

    上面又道:“永城知縣一任二年,治績均第一。稅賦完足,月余即交齊,從所未見。且問你,如此是縣里錢糧尚有余力,為何沒有羨余?”

    杜中宵恭聲道:“賦稅皆有賬籍可循,按正稅及雜錢,實不足上繳州郡之用。幸賴縣里面有一處公社,是公吏差役湊錢所建。錢糧不足,皆從公社所取。公社之錢,用于公吏差役發(fā)放,修橋補路之用,皆有用處,不是多余之物。是以錢糧完足,卻無羨余。”

    上面沉默了一會,才道:“你建那處公社,既非官物,也非民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行,終非正途。朝中大臣議論多次,不知如何處置,你有何見解?”

    杜中宵道:“臣以為,公社好就好在既非官辦,也非民有,模糊自有模糊的好處。若是官辦,則必然被州郡所取?h無余錢,則官吏無心,甚縣內(nèi)外勾結(jié),必然辦不下去。若為民有,則官取之就是侵奪民財,不能補縣里使用。所謂公社,自然是縣民公有,以備官之不足,民間災(zāi)禍。如常平倉,是取官物備民間災(zāi)荒,公社則是以民力備縣衙使用,補正稅之不足,庶幾無差!

    上面又沉默了好一會,才道:“你說的雖有道理,只是終非正途。官貪者可上下其手,無能者則勢必虧錢,卻難長久。你能想出此法,既便官,又便民,已是難得,只是還需完備!

    杜中宵拱手稱是。

    上面又問:“此去并州,為一州簽判,非一縣之地可比。治下兵民眾多,又在邊地,養(yǎng)兵安民之責極重,又當如何?邊地不比中原,舊法不可行!

    杜中宵理了一下思緒,沉聲道:“天下事,無論軍事民政,全在錢糧。臣不知邊地如何,只知只要錢糧充足,不缺軍中使用,又能不擾民,必能大治!

    “錢糧?那些地方缺的就是錢糧啊?黨項反叛,戰(zhàn)事綿延八年,國庫已空,地方殘破,要錢糧充足談何容易?你又有何法,能保錢糧不缺?”

    “廣收錢糧,第一自然是治生產(chǎn)。臣聞河東路地廣人稀,野多曠地,當循亳州營田之法,招募人墾種,以補軍糧之缺。第二河東多石炭鐵礦,冶鑄極多,只要善于利用,可以廣收錢財。此一工一農(nóng),為多收之法。治下軍民眾多,不事生產(chǎn),全賴商人轉(zhuǎn)輸。朝廷在河東路行入中法,多虛估,臣聞,至于虛估近十倍者,擾亂價格,敗壞錢法。當由朝廷設(shè)市,行商,不圖取其利,只欲去其弊。”

    用杜中宵前世的話說,經(jīng)濟敗壞,那便一手抓生產(chǎn),一手抓貿(mào)易,發(fā)展生產(chǎn),除低流通成本,提振經(jīng)濟。至于到底要采取哪些措施,只能等自己到了再說。

    此話說完,上面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回音,想來是在考慮杜中宵說的可行性。等了近一盞茶時間,才等來一句“勉之”,便就被打發(fā)出來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边坝县| 弥渡县| 广汉市| 连平县| 铜陵市| 互助| 始兴县| 绥滨县| 新郑市| 曲松县| 康定县| 荣成市| 玛曲县| 滨州市| 洛川县| 宁武县| 崇左市| 观塘区| 苏尼特左旗| 民乐县| 阜南县| 江安县| 阆中市| 正定县| 承德县| 鹤山市| 桃源县| 商水县| 大竹县| 中山市| 灵璧县| 阿拉善右旗| 张家口市| 上栗县| 邵武市| 繁峙县| 疏勒县| 宝兴县| 萍乡市|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