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我在宇航參觀時宇航董事詹姆斯透露說,英國政府在免除肖特公司的債務之后,至少會注資六億美元,用于肖特公司的資產(chǎn)重組、人員培訓、設備更新以及重組期間發(fā)生的虧損。”看著梁遠放下了手中的資料,祁連山補充說道。
“按理說這種好事不可能落到我們頭上,就算遠嘉手頭握著六個億的現(xiàn)金,也有心進入到航空工業(yè),但英國政府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也不太可能把企業(yè)賣給中國資本吧?”梁遠疑惑的問道。
遠嘉把豐遠物貿賣了六億美元這件事雖然沒在聯(lián)邦德國媒體上大肆炒作,但也算不上什么商業(yè)秘密,對于有心人或者企業(yè)來說,很容易會從德意志銀行總部的駐地,法蘭克福的地方報紙上找到相關的短訊。
“英國人當然不會把企業(yè)賣給我們,不過詹姆斯對我們和mbb之間,正在談判的mpc75項目極為關注,而在不久前mbb剛剛向英國政府提交了關于收購肖特兄弟公司的意向書……。”
低頭沉吟了片刻,梁遠重重地拍了一下身邊的沙發(fā)扶手。
“英國佬不愧是個攪屎棍,這算盤打得太精了。”梁遠脫口說出了最符合英國人行事風格的代稱。
“和大少談事情就是爽快。”周遠航一臉佩服的說道。
“我和祁總、孫總拿著資料討論了三個小時才大致摸清了英國人意圖,大少只想了十分鐘就把事情猜了個七七八八。”
“別看需要補考的科目很多,其實,我在東大學習得蠻刻苦的。”梁遠笑著說道。
梁遠不得不承認,英國人打了一手好算盤。
別看西方傳媒常常把中東或是巴爾干地區(qū)稱作火藥桶,稱其為人類和平的定時炸彈。那只是烏鴉掉進煤堆里,只看到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黑罷了。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策源地和參與者,英、法、德三國相愛相殺了幾百年,期間的恩怨鴻溝、愛恨情仇又哪是二戰(zhàn)后的一紙和平協(xié)議所能掩蓋的。
在航空領域。英、法、德抱團取暖無非是因為美國航空工業(yè)太過于強勢罷了。除去華約陣營,在八十年代末期。波音以62%的市場份額站在了全球航空產(chǎn)業(yè)的巔峰,緊隨其后的麥道占有%,整合了全歐洲航空工業(yè)精華的空中客車只擁有15%的市場占有率。
若沒有這種強大的外部壓力,空客旗下的成員企業(yè)早就星飛云散各奔前程了。
從空客成立的第一天起。英、法、德三國圍繞空客主導權的爭奪就沒有停止過,深受英國大陸平衡政策毒害上百年的法國和德國,先是聯(lián)手把英國踢出空客的決策層,然后兩家斗了個旗鼓相當、勢均力敵,最后空客奇葩的在一個管理體系下弄出了德籍、法籍兩個平行總裁。
在空客的利益分成里,打醬油的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之流在出錢投資的情況下,只能獲得空客分包的合約。直白地說就是花錢投資買本國的就業(yè)機會和稅收,得不到空客的利潤分成,法、德以65%的投資額獲得了空客80%的收益,英國只能老老實實以20%的投資額得到20%的收益。
這讓自視甚高的大英帝國如何甘心。結果空客成立以來,英國人因為這個和法、德兩國齷齪不斷,單單退出空客再加入的把戲,英國人就玩了兩次,可惜全球有資格玩航空的企業(yè)寥寥可數(shù),每次退出后不久,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英國人都只能舔著臉繼續(xù)申請加入。
在梁遠上一世,直到梁遠被丟進這個世界之前,英國人還隔三差五把賣掉空客股份拿出來說事。
若沒有梁遠這個插曲,除非英國人把英倫三島搬到紐約港外,否則無論英國怎么蹦達,也逃不出德、法兩國的聯(lián)手,只能捏著鼻子去踐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真理。
眼下競標肖特兄弟飛機公司的企業(yè)有四家,聯(lián)邦德國的mbb、加拿大的龐巴迪、美國通用電氣、荷蘭福克飛機公司。
若沒有梁遠的介入,此時的mbb正處于是否和奔馳宇航合并,以便曲線加入空客項目的左搖右擺之中,對于收購肖特公司無非是企業(yè)擴張的自然反應,沒有必勝的決心和顯著的優(yōu)勢。
在英國人看來,把肖特公司賣給mbb相當于資敵,畢竟mbb正謀劃曲線進入空客項目,而眼下英國人正在空客大鬧特鬧,打算和法、德兩國一拍兩散。
荷蘭福克飛機公司實力弱小、資金短缺,與其說是收購肖特還不如說是看上了英國政府承諾的不少于六億美元的注資。
通用電氣倒是實力雄厚,要錢有錢要市場有市場,可惜通用打算把肖特兄弟轉產(chǎn)成航空發(fā)動機制造,不符合英國人的口味。
英國政府在這四個收購意向中,比較傾向于加拿大龐巴迪,
龐巴迪剛剛在兩年前花掉12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最大的國有航空企業(yè)——加拿大航空工業(yè),因此具備一定支線客機研發(fā)實力的龐巴迪才是肖特兄弟公司最好的歸宿。
不過有了梁遠這一攪和,情況出了很微妙的變化。
mbb打算和中國合作開發(fā)新一代支線客機的事情早已在全世界傳的沸沸揚揚,mpc75的模型已經(jīng)參加了兩屆航展,客機的紙面作業(yè)和大部分風洞測試已經(jīng)全部完成,可以說整個項目只等著資金注入投米下鍋。
以一款支線客機至少十億美元的研發(fā)費用來說,mbb公司不可能冒著巨大的財務風險獨自承擔,在沒有中國市場、資金做背書的情況下,相關金融機構也不可能對這種看不清前景的項目提供融資,畢竟眼下全球航空工業(yè)的目光還專注在使客機更大、更快、更高上。
所有這一切不利因素,都隨著遠嘉掌控了12億美元的資金煙消云散,可以說現(xiàn)在mpc75項目進行下去的最大的阻礙已經(jīng)消失不見,現(xiàn)在只要遠嘉進軍航空工業(yè)的意志不變,mpc75客機就能從紙面走進現(xiàn)實。
在遠嘉和德意志銀行交割豐遠物貿股份的第二天,在研發(fā)、工作份額劃分上已經(jīng)死扛了一年的mbb迅速軟化,用周遠航的話說,雙方的立場以光速靠近,如不出意外五月份肯定能完成工作份額的劃分,六月雙方的合資公司就能掛牌營業(yè)。
雖然面臨某南亞大國的奮起直追,但八十年代的共和國依舊掛著全球人口最多的牌子,未來全球最具發(fā)展力、最具誘惑力、最為廣闊的市場即將為mbb撩起面紗,這種趨勢老辣的英國人哪能視而不見。
對于英國人來說,mbb若能和遠嘉合作開發(fā)mpc75支線客機,現(xiàn)在吵得一團漿糊似的空客就注定不會是mbb的第一選擇,只要mbb不混進讓英國人惱火的空客集團,那么未來將會多出無限種可能。
在德國國內,mbb和奔馳宇航是死對頭,在空客內部,德國和法國吵得天翻地覆更不是什么稀罕事,四月份的法國《航空工業(yè)報》還在連續(xù)刊文,批判空客德籍總裁無視a320客機的巨大成功,依舊堅持空客下一款機型應該研制四發(fā)遠程大型客機的觀點。
在法國人看來,德國人對四發(fā)遠程大型客機的執(zhí)念是種病,得由法國大夫狠治。
如果聯(lián)合德國國內的mbb,再加上中國廣闊的市場做背書,以英國航空工業(yè)積累的實力,是不是能搞出另一個版本的、由英國人主導的空客集團呢。
就算由英國人主導的新空客建不成,把肖特公司賣給有著制造航空飛行器悠久歷史的mbb,也比賣給五年前還在生產(chǎn)雪橇的龐巴迪靠譜的多。
一想到未來的無數(shù)種可能,對于當了幾百年攪屎棍的英國人來說,簡直就像發(fā)現(xiàn)了人生至愛。
周遠航、孫卓霖在航空工業(yè)混了一輩子,對航空產(chǎn)業(yè)界種種內幕紛爭知之甚詳,兩人加上祁連山,結合著歐洲航空界最近發(fā)生的新聞,從細節(jié)入手推全局,才慢慢的把英國人主動獻殷勤的目的猜了出來。
梁遠確是把空客未來二十年的發(fā)展歷程都看在了眼底,從大處高屋建瓴,悟出了英國人的齷齪心思。
三人和梁遠交換了一下看法,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
“也不怪英國人另起心思。” 孫卓霖收起梁遠遞回來的資料。
“對于大型客機制造來說,航電、機翼設計、發(fā)動機是最重要的三部分,英國在發(fā)動機制造、機翼設計上有著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航電也能和法國平分秋色,結果在空客內部,英國人干著難度最高的工作,卻拿著比法、德都低的報酬,有些怨氣實屬正常。” 孫卓霖笑著說道。
“不過德國人倒是學尖了,不管和法國吵得如何臉紅脖子粗,只要英國有什么異動,兩國都會放下分歧聯(lián)手壓制。”周遠航笑呵呵的補充著。
“前幾天看圖片報上的消息,羅羅打算和寶馬合作研發(fā)下一代60—80kn推力渦扇發(fā)動機,不知道是不是英國拉攏德國的手段,你們說我們要不要順坡下驢,給英國人丟個媚眼過去,把這灘渾水在攪得混一些。”梁遠唯恐天下不亂的說道。
ps:
先更一章出來,欠債大家別等,昨天睡得晚今天起得早,搞不好一會就困了,能不能碼出來不好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