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律雙手枕在腦后,望著電腦屏幕上那整整五十四頁的學術論文,臉上露出輕松的表情。
終于……搞定了啊!
顧律有一種解放了的感覺。
顧律頂著一雙大大的黑眼圈,眼眶凹陷,但漆黑的眸子中還是不斷的有精光閃過。
在兩天時間,將足足有一人高厚度的草稿紙上的內容,整理成一篇五十四頁長度的論文。
這個工作量,不可謂不大!
但顧律堅持下來了。
顧律一臉的輕松。
論文撰寫完成,那邊意味著,長達四個月的課題組工作,可是正式宣告結束了。
剩下的唯一一件事,那就是將該論文投稿發表。
bab猜想的證明!
這就是這篇長達五十四頁論文的名字。
短短的幾個字,卻擁有極大的分量。
因為其代表著,存在將近三十年的bab猜想,被正式攻克。
這足以造成代數幾何領域一次大規模的地震。
而顧律在猶豫,究竟要把這篇論文投稿到哪個期刊。
其實,在心底,顧律是想要投到數學年刊的。
畢竟,數學年刊在數學家們的心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高,就像是數學界的sce和nature,任何人都以在其上刊載一篇文章為目標,因為那代表著一種榮耀。
顧律雖然沒有其他人那么的狂熱,但對于這家由普林斯頓高等數學研究所把持的數學年刊,顧律還是向往許久的。
畢竟,顧律研究生階段,曾在普林斯頓待了兩年,對數學年刊的大名,早就耳聞已久。
可以的話,顧律自然是希望將這篇論文投稿到數學年刊。
況且,顧律這篇論文的質量,完全可以達到被數學年刊收錄的標準。
上一次,顧律的那篇解決極小模型綱領第二問題的論文,之所以沒有投稿到數學年刊,是因為那篇論文的質量還不到被其收錄的標準。
投稿過去,仍舊會被打回來而已。
所以顧律老老實實的投稿到了同為數學界“四大期刊”的數學新進展。
但這次,顧律手中的這篇論文是足以達到數學年刊的收錄標準。
不過,顧律猶豫了。
投稿到數學年刊確實不錯,既達成自己多年的愿望,又可以從學校那邊另一筆不菲的獎金。
但……
數學年刊的審稿周期,是一個硬傷。
要清楚,數學年刊的平均審稿周期,是半年,整整六個月。
雖然顧律現在在數學圈子里有了些許的名氣,但審稿周期頂多被縮減到三個月左右。
可三個月,顧律等不了。
三個月之后,四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早就開完了,那個時候顧律的研究成果才刊載出來,顯然是黃瓜菜都涼了。
因此,猶豫了一番后,顧律還是選擇將該論文繼續繼續投稿到數學新進展。
原因很簡單。
顧律還記得上次,數學新進展的馬克龍主編曾主動聯系過自己,希望和自己建立一個長期合作的關系。
顧律那次是模棱兩可的回復了。
這次,顧律可以通過走馬克龍主編的“后門”,短時間內,完成論文的審核與刊載。
這樣速度,肯定要比直接投稿到數學年刊快很多。
說干就干。
顧律找到馬克龍主編的私人郵箱,簡單的說明目的后,便直接將全英文版的論文發了過去。
接著,顧律登錄arxiv網站的個人賬號,將該論文的預印本上傳上去。
關電腦,睡覺!
許久未合眼的顧律倒在床上,頭一沾上枕頭就沉沉睡了過去。
顧律這邊睡的很安穩,卻不知顧律丟出的這篇論文,在幾何界這片湖泊里,況差不多。
不得不說,這種情況,讓馬克龍主編感到很憋屈,相當的憋屈!
更何況,馬克龍主編還是一個相當有野心,有抱負的主編。
他并不滿足如今數學界“四大期刊”的稱呼。
而是,希望在他的帶領下,數學新進展可以代替數學年刊的位置,成為數學領域的無冕之王。
但,馬克龍主編悲劇的發現。
要是在這種情況繼續上演下去,數學新進展非但無法頂替數學年刊的位置,還極有可能不斷拉大與數學年刊的差距。
苦思冥想許久,馬克龍主編想出了一個破局之法。
那就是盡可能的拉攏一批潛力巨大的青年數學家,爭取與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待其日后成長起來,便可有與數學年刊一爭高下的實力。
顧律,自然是馬克龍主編選擇的目標之一,并且還是相當重視的一位。
因為,顧律實在是太年輕了。
23歲,在大部分人還在讀研究生的年紀,而這位華國數學家,卻已在國際數學界展露頭角。
甚至,贏得了不菲的名氣。
馬克龍重點關注了一番顧律,并對顧律的履歷咂舌不已。
三屆i金牌,四年讀完大學博士畢業!
成為之妖孽,絲毫不過分。
就在馬克龍思索的時候,電腦上的郵箱叮叮叮的響了起來。
那是收到新郵件的提示。
馬克龍不急不慌的打開收件箱。
“顧律?”
當看來發件人的名字時,馬克龍先是愣了一下。
讀完顧律郵件中說明的來意后,馬克龍點開那份論文。
bab猜想的證明!
看完這個標題,馬克龍的瞳孔猛的一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