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情況其實還挺特殊的。
此番,他通過北伐之戰(zhàn)獲取功勛,在郭鵬的協(xié)調下,郭嘉退位讓賢,把左仆射的位置讓出來給他,自己做了右仆射,以示對功臣的尊重。
郭嘉當然也有功勞,但是魏國最重軍功。
郭嘉當然也沒有吃虧,他獲得的交換利益是晉升爵位和食邑,并且讓兩個兒子得到了蔭封。
對此,郭嘉并未表現(xiàn)出什么情緒。
荀攸就成功成為了參謀臺內的第二人,地位和權勢只在戲忠之下。
現(xiàn)在荀攸再次出現(xiàn)在了大眾的視野范圍之內。
他代表潁川荀氏家族向皇帝上表,請求皇帝以嚴氏公羊春秋為春秋經(jīng)正統(tǒng),罷黜顏氏公羊春秋的博士。
東漢只給公羊春秋的顏氏學派和嚴氏學派立了學官,而春秋谷梁傳和春秋左氏傳沒能立成學官,屬于在野學說,不能通過學習這兩種學派的學說做官。
谷梁學派式微已久,甚至需要皇帝親自予以保護才不至于斷絕傳承。
左氏學派一直保持生命力,漢章帝時期,左氏學派還在白虎觀會議上對公羊學派發(fā)起強襲,要求立博士,但是終究沒能成功。
所以春秋學派要想打內戰(zhàn),還是顏氏公羊與嚴氏公羊兩個親兄弟學派之間的內戰(zhàn)。
荀攸上表的言辭非常犀利。
他認為顏氏學派以錯誤的異字傳授士人,讓很多士人子弟不明真相的學習了錯誤的學說還不自知,這對于圣人門徒們來說,實在是太可怕,太罪惡了。
這些偽學不知道害了多少士人學習了錯誤的思想、錯誤的理念,使得圣人學說被歪曲,被誤解。
學習這些錯誤學說的士人當了官以后又會按照錯誤的思想治理國家,并且傳承給后人。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陛下!
救救圣人學說吧!
繼袁嗣之后,荀攸站了出來,也發(fā)出了屬于自己的最強音,并且代表嚴氏公羊春秋向顏氏學派宣戰(zhàn)我要罷黜你的博士!
他之所這樣做,毫無疑問,因為皇帝選中了他,而且皇帝最早就是學習嚴氏公羊春秋的。
看起來,荀攸真的很想順應皇帝的意思,并且依靠家族的優(yōu)勢,把優(yōu)勢發(fā)展到底。
荀攸的發(fā)聲非常突兀,很突然的就做出了這樣的宣言,然后快速傳遍整個朝廷。
這個曾經(jīng)因為荀彧而被皇帝嚴厲打壓、甚至一度被人認為將會失去全部政治地位的家族,居然在這個檔口直接站在了皇帝的身后為皇帝搖旗吶喊,力請開辦黃龍殿會議,還要罷黜顏氏學派的博士。
荀攸!荀公達!
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荀攸的發(fā)聲和站隊讓不少士人官員的腦袋暈暈乎乎的。
可是皇帝很高興。
郭鵬表示荀攸為人正直,一身正氣,整個朝堂里就需要這樣會講真話的人。
于是下令褒獎荀攸,并且因為荀攸隨他北伐立功,除了晉升左仆射之外,又加封三等潁陰侯,食邑六百戶。
這還不算完。
荀攸發(fā)聲站隊之后,已故褒成侯孔完的弟弟、禮部員外郎孔贊上表。
他代表魯郡孔氏,請皇帝以古文毛詩取代今文的齊魯韓三詩,定毛詩為詩正統(tǒng),罷黜齊魯韓三家詩。
他以為齊魯韓三家詩都不是真正的詩,帶有古韻的毛詩才是真正的詩。
魯郡孔氏,孔子的后代,說出這種話似乎是名正言順且極具殺傷力的。
郭鵬接到了孔贊的上表,非常高興,認為已故褒成侯孔完弟孔贊不愧為孔子血脈,能言敢言,當為百官表率。
然后立刻下令著孔贊繼承孔完的爵位,立為正統(tǒng)褒成侯,并認為孔子為天下士子做出的貢獻極大,至今為止儒學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這足以證明孔子有圣人的資質。
于是他決定加尊孔子為衍圣公,并加尊號至圣先師,著孔贊接手衍圣公的爵位,晉升禮部右侍郎,傳承孔圣人血脈和文脈,繼續(xù)為天下做貢獻。
衍圣公食邑加九百戶,并前封一千戶,世襲罔替。
郭鵬這一套怎么看都是事先商議好的連環(huán)冊封下來,差點沒把士人官員們噎死。
在孔子身上發(fā)力,這些不把孔子放在眼里但是卻要靠孔子名頭吃飯的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反對?
你覺得孔子不配做衍圣公?
還是說你覺得孔子不配做至圣先師?
這正大光明的賄賂和利益交換就發(fā)生在眼前,使人們卻對此毫無辦法。
這還不是結束。
繼孔贊之后,工部員外郎賈逵緊接著就上表,請求代表扶風平陵賈氏,請立周官禮為禮正統(tǒng),罷黜大小戴氏禮的學官。
他認為周官禮為周公所作,乃是最正統(tǒng)的周禮學說,其余諸禮都是牽強附會之言,不值一提,還請皇帝陛下全部罷黜。
財政部員外郎桓典緊隨其后上表,代表龍亢桓氏請求皇帝陛下以歐陽尚書為尚書正統(tǒng),駁斥古文尚書和大小夏侯尚書,認為它們都是偽學,希望皇帝可以罷黜這些偽學,以正圣人之言。
這兩人都是郭鵬掃蕩天下之后才加入郭魏集團的官員,隨著歷史的浪潮進入郭魏政權之中,并未做出過什么軍事貢獻,一直都在做行政工作,也算勤勤懇懇。
但是一個是關中人,一個是豫州人,都不屬于魏帝國眼下的主流政治集團。
雖然他們在東漢帝國的身份一度顯赫,但是天下勢力重組之后,他們反倒屬于之前青兗冀三州人士被打壓之后才逐漸冒頭的新興勢力集團。
和西漢專攻一經(jīng)的學術風氣不同,東漢經(jīng)學家族只要有條件,并不排斥學習各種家學。
他們大多認同讓各分支分別學習不同的家學予以傳承,認為這樣可以拓展家族的生存空間。
扶風平陵賈氏就是如此的家族,家族四支分別學習四種家法,可以說為了生存也是努力不懈。
但是這一次,他們放棄了其他的分支家學,拿出了周官禮這一分支的家學參與競爭,看起來還是很有決斷意義的。
相較賈氏而言,龍亢桓氏就比較專一,專攻歐陽尚書。
這和龍亢桓氏在東漢以帝師起家的背景有關聯(lián),東漢的帝王們也有很多學習歐陽尚書,尚書在東漢是不折不扣的顯學,其理政思想也影響了不少東漢帝王。
龍亢桓氏請求以歐陽尚書為正統(tǒng),罷黜其他幾家家學所立博士,結束他們的官學地位,仿佛也是合情合理的。
這兩人站出來為黃龍殿會議搖旗吶喊加油助威,旗幟鮮明的站隊,背叛了其他與他們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的經(jīng)典傳承家族。
他們似乎完全不在意一旦失敗之后他們會面臨其他經(jīng)典傳承家族如何兇殘的迫害,他們好像認定了皇帝一定會獲勝一樣。
當然,這一定是郭某人在背后操縱的,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一定是皇帝在背后指使。
可那又如何呢?
他們已經(jīng)給都站出來搖旗吶喊,并且旗幟鮮明的站隊了。
戰(zhàn)爭已經(jīng)打響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