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的意思是,我家小兒在此地失了魂魄,我便不能來此地招魂了嗎?我不在小兒丟失了魂魄的地方去招魂,又該去何處招魂?莫不是要去大娘家中招魂才行?我瞧著大娘年邁,所以才會處處忍讓,大娘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呢?”婦人生氣的說道。
“處處忍讓?我好心為你家小兒瞧病,你卻推三阻四總是不愿,如今反倒倒打一耙,說我咄咄逼人,你這婦人不知好歹,被人引得誤入歧途,尚且不知,我好心提點你,反倒被你懷疑。也罷,你就繼續(xù)這般招魂吧,日后若是出了什么事情也莫要怨天尤人,怪只怪你自己偏聽偏信,害了你家小兒的性命。”老婦人厲聲說道。
婦人一聽這話,嚇得臉色發(fā)白,口中訥訥說道:“大娘的好意,我自然是知曉的,只是我小兒病了,心中實在焦急,所以言語之間有些失禮之處,大娘切莫放在心上。大娘說的因此會誤了小兒性命的話,不知是何意?”
“我方才已經說了,黃泊紙是燒給死人用的,你家小兒萬萬不能再用此法招魂。至于你家小兒究竟是何原因導致的哭啼不止,還需看過你家小兒才能確定,你若是不放心我的話,還是盡快找個大夫瞧瞧吧,不然恐耽誤了你家小兒性命。”老婦人瞧著婦人驚慌失措的模樣,一顆心便也軟了下來,口氣比之之前也溫和了不少。
“不是小婦人信不過大娘,實在是有些難言之隱,不能付諸于口,希望大娘能夠體諒。”婦人為難的說道。
“也罷,我告訴你一法,你回家試一試,若是見效也就罷了,就當老婦人行了一件善事,若是你家小兒仍舊哭鬧不休,我勸你還是快些去找個郎中瞧一瞧才是正經事。”老婦人好心勸道。
“多謝大娘。”婦人躬身行禮,連連道謝。
“你家院落當中,種的可有樹?”老婦人問道。
“我家后院種著一棵棗樹。”婦人疑惑的看著老婦人。
“那便好,棗樹屬陰火,今夜子時的時候,你拿三只瓷碗倒扣在樹下,在樹下跪上一個時辰,明日一早,若是小兒不再哭鬧,便是好了。”老婦人細細說道。
“跪一個時辰?”婦人驚道。
“對,一個時辰,一刻鐘不能多一刻鐘也不能少。”老婦人堅決地說道。
“大娘,除了這些,可還有旁的需要注意的事情?”婦人緊張地問道。
“還有,你把碗倒扣在樹下之后,切記要在碗底放上一雙筷子,這雙筷子一定要是旁人沒有用過的。”老婦人交代道。
“筷子?還必須是新的?”婦人疑惑道。
“對,每個碗底各放一雙,不過中間那雙筷子,最好放上你家小兒曾經用過的。”老婦人神神秘秘的說道。
“可是小兒并不會用筷子,平日里用的都是調羹。”婦人擔心的說道。
“這個無妨,只把筷子放在你小兒口中蘸上一下便好。”老婦人指點道。
“多謝大娘。”婦人口中說著,手忙腳亂的把包裹收入懷中,對著老婦人行了一禮,便徑自去了。
老婦人別有深意的瞧著婦人離去的背影,待婦人匆匆的背影消失不見,老婦人這才不動聲色的對著綢緞鋪里探頭探腦的小伙計點了點頭,而后便朝著小婦人相反的方向去了。
小伙計收到示意,轉身奔入后院當中,對著立在后院的郝掌柜說道:“掌柜的,那婦人已經離去了。”
“她們兩人都已經離開了?”郝掌柜問道。
“是的。我眼瞧著她們一東一西,各自去了。”小伙計點頭道。
“事情成敗,就看今夜了……”郝掌柜一聲長嘆。
“掌柜的,盡管放心好了,東家既然決定出手,哪里還有那婦人的好果子吃?”小伙計寬慰道。
“東家出手,自然是萬般皆好。只是……我總感覺事情并不沒有這么簡單?”郝掌柜猶豫道。
“掌柜的多慮了,此事不過就是幾個地痞流氓合了伙,想要來敲詐咱們。如今咱們也給他們些顏色瞧瞧,讓他們知道咱們也不是好惹的,他們下次定然就不敢了。”小伙計解氣的說道。
“若是當真如此,不過是幾個潑皮來尋釁滋事,市令大人又怎會坐視不管?”郝掌柜擔憂道。
“這個……或許是市令大人礙于身份,不愿自降身份與幾個潑皮照面說理?”小伙計不確定的說道。
“市令大人若是肯插手此事,又何須他親自出面。若是潑皮只是單純前來滋事,咱們也賠了銀子,店中的布匹已被一搶而空,他們?yōu)楹芜不罷手?反倒是不知從何處尋來了一個婦人日日在這里燒紙,這分明是要斷了咱們綢緞鋪的活路呢。”郝掌柜憂慮的說道。
“這可如何是好?”小伙計想通此結,登時起了一身的冷汗。
“我既然能夠想到,東家自然也能想到。如今我只希望東家都能猜到幕后之人是誰?這樣好歹算是棋逢對手,也總好過敵在暗,咱們在明,這般被動。”郝掌柜憂愁道。
“掌柜的莫要憂心,東家心中定然自有打算,我昨日見到娘子的時候,娘子的樣子瞧起來心中有數,想必已經知曉,究竟誰是幕后黑手了。”小伙計自然便是昨日去永興坊中尋找宋如是的那位小伙計。
“但愿咱們綢緞莊能夠平安度過此劫……”掌柜的話音惆悵,但面色較之剛才,已然舒展許多。
“掌柜的放心吧,明日一早定會有好消息穿來。”小伙計肯定的說道。
天雖已放晴,但入了夜之后,氣溫驟降,滴水成冰,若非有要緊的事情,實在不會有人選擇在在這種天氣出門。
但永興坊中便有一人與眾不同,亥時剛過,這人著一身黑衣,背上背著一對兒宣花板斧,斧頭磨的锃亮發(fā)光,在月光下泛出一道流光。
這人悄無聲息的躍上墻頭,幾個起落便消失在永興坊中的皚皚城墻之上。
與此同時,位于永興坊東面的安化坊中,緊靠著東南的一戶人家里,東廂房的門“吱扭”一聲響了起來,有道輕盈的身影,悄悄閃了出來,月光之下,這人手中的白瓷碗耀目如白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