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原始文明成長記 第506章 北方甘蔗(求票票求訂閱)

作者/羽卿書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今年的糧田里相比往年的變化還是很大的,首先就是麥子的種植面積縮小了,這一季總共才種了五十畝,要不是為了專門留種和選育,估計百姓們都不會愿意種植。

    畢竟這邊的水稻都熟了,那邊的麥子還綠著呢,生長周期那么長,產(chǎn)量也比稻米小得多,再說又不是不吃面粉活不了,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怎么選擇。

    另一方面,就是汝水河?xùn)|岸的田地今年全種上了粘部落弄來的糯米,雖然改用了漢部落比較成熟的種植方法,但是產(chǎn)量還是明顯要比漢部落的粳米低一些,相同的種植面積,產(chǎn)量大約比粳米要少25,再有就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的原因,羅沖就把帶殼的糯米價格定成了一角五文錢一斤,和黃豆等同。

    不過暫時族人們還吃不慣這種圓粒的糯米,想要在漢部落中普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就要等到瀏陽郡的蘆葦葉送來,到時候包成粽子再說了,只不過有點可惜的是暫時還沒有合適的餡料。

    最后一點和往年不同的就是增加了玉米的種植面積,第一季男人們的糧田都種了水稻,而女人們的輔田,則是被羅沖強制性要求全部種了玉米。

    玉米的生長周期短,三個月可熟,且產(chǎn)量一點都不比水稻少,以600平米為一畝,玉米的畝產(chǎn)平均都能達(dá)到700斤以上。

    但是由于是早春種植的,生長周期還是長了一點,居然拖到了和春稻一個時間成熟。

    而羅沖之所以強制性要求種一季玉米,主要還是為了多繁殖一些種子,先把玉米大規(guī)模推廣出去,解決部落今年幾個新城的吃飯問題。

    新城目前都在草創(chuàng)階段,水渠和田地都不可能像漢陽城那么完善,因此想讓他們做到自給自足,適應(yīng)性較強,比較耐旱的玉米就成了首選,雖然玉米是雜糧,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先把肚子填飽才是第一要務(wù)。

    所以在漢陽城這邊的玉米收獲之后,很快就被官府全部強制收購,經(jīng)過簡單的脫粒曬干后,立刻運往了新建的幾座城池,并發(fā)命令讓他們馬上種植,今年幾座新城只種玉米,最少要在冬天之前收獲兩季,這樣才能解決他們自己的吃飯問題。

    四月中旬的時候,整個漢陽城到處都是一片金黃之色,不僅城中的廣場用來曬了糧食,就連城內(nèi)的四條主大街還有各排小巷里,也都曬了不少的糧食。

    看起來種植面積沒怎么變,但是卻不像以前的公有制大家一起曬糧食了,現(xiàn)在私有制普及后,為了每家每戶分開,所有人都找了不同的地方用來晾曬。

    一直到了四月底,等二季水稻下了地,這邊才開始收稅的工作。

    收稅的方法雖然規(guī)定的是十收四,但是實際上每家每戶并不可能收的糧食一樣多,本來就缺人手的縣衙更不可能挨家挨戶的去給人家秤糧食總數(shù),所以最后羅沖給出的辦法,就是隨機抽十畝地,然后秤出各自的畝產(chǎn),最后取個平均值,以此為標(biāo)準(zhǔn),向每戶征收四成的糧稅。

    一大早起來,今天各家各戶都要留人在家中,然后有縣里的小吏趕著四輪雙牛的大車開始挨家挨戶收糧。

    各家各戶也都提前打開門,把要上繳的糧食準(zhǔn)備好,之所以要留人的原因,自然是為了讓戶主畫押簽字了,這樣一來就可以對照在冊的戶籍來收稅,誰也不能逃稅,官府也能避免多次收稅的情況。

    時至晌午,八歲半的小去病也踮著腳站在門口張望,終于等來了收糧食的牛車。

    “小娃,你家大人呢,出來交糧食了。”

    那穿著黑色長袍,頭上戴著象征智作爵位皮革發(fā)箍的戶房司吏,此時翻著手中的戶籍黃冊,和一本稅務(wù)賬目,看見去病站在門口就說了那么一句,末了又看到去病頭上居然帶著個云紋的銅扣,不由高看了他一眼。

    這個戶房司吏是去年從各部落學(xué)員中挑選出來的,實際上他們加入漢部落的時間比較晚,知道像是這種云紋銅扣代表著什么,雖然不是什么爵位,但肯定都是最早加入的那一批大佬,不是他這個智作能輕易招惹的存在,只是有些好奇,去病那么小的年紀(jì)是怎么獲得功勞的。

    不過去病顯然是已經(jīng)對這種驚訝和羨慕的目光免疫了,也沒有解釋和炫耀什么,連忙交出自己的母親來收糧食。

    收糧的過程很簡單,戶房的小吏這邊,除了拉糧食的牛車外,旁邊還跟著一個漏斗車,那是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十分結(jié)實的架子,上面擱著一個斗,下面則是準(zhǔn)備了一摞空袋子。

    去病的母親把糧食都用藤筐挑到了大門口,再由幾個小吏七手八腳的開始一斗一斗的測量,裝袋,裝車。

    最后那個戶房司吏,在稅務(wù)賬目上寫上具體收糧數(shù)目,還有戶主的名字,然后又讓去病的母親簽字按手印,末了還拿出一本前幾天剛印出來的小冊子,然后翻到一頁新的,上面填上戶主和繳稅信息后,又用隨身的青銅印章蓋了個章,然后從中間的折線撕開,戶主一半,官府存檔一半,這就相當(dāng)于每次收稅的收據(jù)了,要是將來出了問題,可以兩半對在一起相互印證。

    收稅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些糧稅收繳完畢之后,很快就會通過水陸交通送到縛馬關(guān)、麻田、丹山、汝陽四個新城,至于四通縣那邊的糧食補給,就全靠瀏陽郡來出了,不然漢陽城這邊的壓力就太大了。

    安排好這些糧食收繳運輸?shù)墓ぷ髦螅_沖也沒有在漢陽城這看著,而是完全放手讓官員自己干,畢竟都是新手,想成長就不能缺鍛煉,只要原則上不出問題,犯一點其他的錯誤都可以理解,只要之后總結(jié)經(jīng)驗,再改掉就好了,人不怕犯錯,怕的是犯了錯還不長記性。

    交代完了工作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羅沖就騎著灰山,帶著其他的三頭恐象,還有一些漢陽城新做出來的一批衡器,也就是秤,然后運送到瀏陽郡,順便檢查一下那邊的工作。

    貨幣已經(jīng)推行了一個月了,相比較起來,漢部落現(xiàn)有的幾個城池里面,零散交易出現(xiàn)最多的地方就是瀏陽郡,漢陽城和汝陽郡這邊,哪怕有鼠大這個家伙擅長鉆營,可是大環(huán)境上也比不上瀏陽郡,那邊的人口不管是數(shù)量,還是成份,都要比漢陽汝陽這邊復(fù)雜。

    而隨著零散交易的增多,也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到不是貨幣的鍋,而是交易的單位出現(xiàn)了問題。

    瀏陽郡的零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漢部落本地人,菱部落商販,和外來務(wù)工群體這三個勢力中間,他們的交易額都不大,買賣的也都是生鮮類的東西。

    在菱部落的眾多產(chǎn)品中,鴨子和鴨蛋這一類的還好說,可以按只賣,按個賣,但是其他那些,菱角,蓮藕之類的東西,甚至是魚,就沒辦法按單數(shù)來賣了,所以他們那里就急需一批0到20斤的小秤,用來給商販們使用,這也是羅沖急著送秤過去的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新來的這兩頭大恐象,食量實在是有點驚人,漢陽城這邊實在是養(yǎng)不起了,所以羅沖準(zhǔn)備把這兩個大家伙送到八寶山東邊的那塊水草地去,也就是羅沖初次進入沼澤,扎營的那個岸邊。

    當(dāng)然,這些事情其實都可以讓別人去做,羅沖自己根本沒必要親自跑一趟,而這次他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因為根據(jù)大樹的定期匯報,羅沖知道了瀏陽郡發(fā)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尤其是貨幣下發(fā),零散交易出現(xiàn)之后,由于羅沖對這方面很重視,大樹也不得不重視起來,對這些集市上的信息還是很重視的。

    事情是前天大樹匯報的,匯報中說,大概三四天以前,菱部落照常來瀏陽郡賣東西,但是那天他們的貨物里突然多了一種植物,看著就像剝了葉子的玉米稈。

    他們在瀏陽郡賣五文錢一根,要知道這個價格可不低了,如果吃米飯的話,足夠讓一個成年人填飽一頓肚子,還能吃撐了。

    可邪門的是,就是這么個不起眼的東西,賣的卻是相當(dāng)火爆,第一天的時候人們買的還不是很多,到了第二天幾乎上剛一進市場,立刻就被哄搶一空,還特娘的不打價。

    接下來的幾天就更瘋狂了,幾乎只要菱部落那邊的筏子剛一過來,瀏陽郡市場里就有人在排隊了,就差一群人直接去河邊搶了。

    起初的時候大樹還沒注意,可是隨著族人們的議論,還有種種奇怪的表現(xiàn),大樹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然后就在第四天的早上,菱部落那邊剛一靠岸,大樹就讓人弄了幾根那東西過來。

    然后他才聽手下人說,這東西暫時還沒名字,菱部落的人也不知道叫啥,只知道能吃,沒毒,而瀏陽郡這邊的百姓自己給這東西取的名字叫作甜桿。

    物如其名,就是甜味的秸稈,大樹也嘗了嘗,這東西皮薄,啃掉皮咬一口里面的桿芯,放在嘴里咀嚼就能流出很多的甜水,然后再把咀嚼過的渣滓吐掉。

    用大樹在奏報中的原話就是,皮青色,長兩米有余,莖筆直,有大手指粗細(xì),皮薄汁多,汁水甘甜,讓人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羅沖當(dāng)時一看就不淡定了,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東西應(yīng)該就是他小時侯吃過的甜桿,學(xué)名又叫作甜高粱,其實就是一種甜味的高粱稈,最關(guān)鍵的是,這東西還有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膭e名,號稱北方甘蔗。

    漢部落不是沒有糖,后山食人樹的根瘤就產(chǎn)糖漿,但是就那一棵樹,產(chǎn)量低不說,關(guān)鍵是那樹可是要吃肉喝血的,以漢部落目前的實力,能養(yǎng)一棵已經(jīng)了不起了,想要把這食人樹大規(guī)模種植用來產(chǎn)糖,多少年能長成不說,光是這個種植成本漢部落也掏不出來啊。

    所以糖在漢部落就是極其稀有的東西,只能給少數(shù)的高層們分一分,而且還是糖漿,因為就那點產(chǎn)量,羅沖也懶的搞什么制糖業(yè)。

    可是沒有不代表人們沒有需求,要知道糖這個東西,不管是哪個時代,都是全世界公認(rèn)的,最能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食物,而且曾經(jīng)還有一位名人說過,糖的致癮率比任何一種毒品都要高

    因此甜桿剛一在瀏陽郡出現(xiàn),哪怕它的價格能頂一頓飽飯,還吃不飽肚子,只能嘬一下那點甜水,但是族人們依然趨之若鶩。

    這就說明了糖業(yè)市場是巨大的,不僅僅是漢部落需要,就算是把這東西賣到草原,賣到竹島,他們也一定會像買鹽一樣,對糖一見鐘情。

    而羅沖看重的,顯然不可能只是制糖這一種事情,要知道甜桿的學(xué)名可是叫作甜高粱,所以,不管它到底有多甜,實際上它都是高粱的一種。

    這種甜高粱的利用率非常高,除了可以像甘蔗那樣榨糖之外,它的上面還能結(jié)高粱米,這些高粱米也是糧食的一種,吃就不說了,關(guān)鍵高粱很適合拿來釀酒。

    喝酒誤事的問題先不談,最關(guān)鍵的是只要能釀酒,那就說明能釀出酒精,而只要有了酒精,在以后各種外傷的處理中,就能盡量做到消毒,對于提高族人們的生存率來說,有著極大的作用,也是為了漢部落的醫(yī)學(xué)方面,走出堅實的一步。

    最后就是廢物利用了,上面的高粱米釀酒,下面的秸稈榨糖,但是榨完糖之后剩下的皮和粗纖維,也就是相當(dāng)于甘蔗芯那樣的東西。

    這些廢料用來喂養(yǎng)牲畜,那就是絕好的飼料,不僅是里面有甜味,動物們愛吃,而且還是高能量,吃這東西還能長得快。

    同樣的廢品,如果不能當(dāng)作飼料的話,還能用來打漿造紙。

    這是多么神奇的一種農(nóng)作物,用處簡直不要太多,而隨著甜高粱的出現(xiàn),羅沖又怎么可能還在漢陽郡待下去,要不是這兩天要安排人收稅的事情,他早就一路飛奔跑去瀏陽郡了。

    不過現(xiàn)在這個時候去也不晚,畢竟羅沖可不是為了吃幾根甜桿而已,這次過去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辦法得到一些種子,然后再嘗試大規(guī)模普及,為將來漢部落的釀酒和制糖工業(yè)做好原料儲備。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凯里市| 九台市| 图木舒克市| 白沙| 阿拉尔市| 乌兰察布市| 车致| 苏尼特右旗| 昭觉县| 桐乡市| 阿瓦提县| 康平县| 鄂州市| 荆门市| 津市市| 中牟县| 武威市| 桃园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乐至县| 高州市| 民丰县| 安康市| 阿鲁科尔沁旗| 彭阳县| 潞城市| 镇原县| 巴林右旗| 静海县| 三台县| 金沙县| 云南省| 翼城县| 玛曲县| 木兰县| 洛川县| 临泉县| 齐河县| 东乡族自治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