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飛立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兩個臺秤的功能確實明顯了些,不過當然也有首領博學多才的原因,至少其他人就沒猜出這東西的用途。
“天枰和杠桿的原理還是我教你們的,秤桿和秤砣的制作和原理同樣是我教你們的。”
羅沖忍不住吐槽起來,這可真是應了那句成語,魯班門前玩弄斧頭,班門弄斧啊你們。
聞農也在旁邊笑了起來,他說道,“那首領給我們點評一下,看看這個臺秤還有需要改進的嗎?”
“嗯,我先看看。”羅沖點了點頭,便仔細觀察起來。
這兩臺臺秤,其實就和羅沖前世見到的臺秤沒什么兩樣,畢竟利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的杠桿原理。
大的這臺下面有一個承載重物的鐵板,是用來放被秤物的,正前方是一根立柱,立柱的側面有一個懸臂,懸臂的支架上面是一個平臺,用來放置砝碼,也就是秤砣,支架的下面是一根帶有刻度的鐵尺,鐵齒的一端掛著一個托盤,用來往上加裝秤砣。
其實這東西的原理就是一個放大版的手提秤桿,只不過把秤盤變成了一個放大版的鐵盤,然后通過掛鉤來拉動那根鐵尺,也就是帶有刻度的‘秤桿’,另一邊把秤桿固定重量的秤砣變成了可以增加重量的秤砣,然后鐵尺‘秤桿’的上面又套了一個游動砝碼,可以左右撥動,然后看上面對應的刻度,就能看出具體的重量。
這東西的使用方式就是先把需要被秤的重物放在鐵盤上,然后在鐵尺盡頭的托盤里加放秤砣,直到把中間的秤桿壓下去,使左邊的秤砣總重按照倍數相乘之后與右邊被秤的重物大致相同。
比如你用臺秤秤一個人的體重,這人大致有一百五十多斤,然后你在托盤中加入正好對應一百五十斤的秤砣,這時候被秤物的重量還是略大于秤砣對應的重量,然后你再向秤砣的一端撥動鐵尺上的游動砝碼,使杠桿兩邊逐漸平衡,等兩邊完全平衡之后,再看鐵尺上面顯示的小刻度,也就是十斤以內的小刻度,便可以用秤砣對應的一百五十斤,再加上游動砝碼顯示的刻度幾斤,加在一起就是一百五十幾斤。
他們設計的這個大臺秤,游標最大單位對應的就是二十斤,也就是說,如果秤二十斤以內的東西,托盤里就一個秤砣都不用加,直接撥動游標砝碼就可以使兩邊平衡,如果重物超過二十斤,就要在托盤里增加砝碼,用來給天枰兩邊配重。
眾所周知,杠桿越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施加很小的壓力,也能挑起千斤重物,秤這種衡器就是利用的這個原理,通過控制秤砣的重量,來給被秤物配重,便是這種臺秤的工作原理。
羅沖前世小時候沒少見這東西,在電子秤問世以前,除了秤桿之外,就是這種游標臺秤最為普及了,因為它比秤桿的最大載重要重的多,所以大宗交易的情況下,經常可以看到這種臺秤的身影。
只不過后來電子秤逐漸普及之后,這樣的臺秤就只在廢品收購站能夠看到了,更多的用途,則是把臺秤的秤盤拆下來,洗刷干凈,架在火爐上面,搖身一變,變成路邊攤煎餅阿姨用的那塊鐵板......
羅沖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并沒有覺得哪里有不好,無非就是和自己前世見到的那些臺秤細節存在一些不同,比如眼前的這個臺秤,用來放秤砣的托盤是用線繩來充當的,使用的秤砣,全是圓餅狀的秤砣。
而羅沖前世見到的臺秤,它的秤砣雖然同樣是圓餅狀,但是上面都有一個豁口,掛秤砣的盤子中間有一根鐵棍,上面帶有鐵鉤,用鉤子掛在刻度桿上,添放秤砣的時候直接將秤砣的豁口卡在那根鐵棍上就行。
另外懸臂上面放秤砣的地方變成了一個立著的扁鐵片,可以將秤砣的豁口正好卡在上面,這樣不容易晃動,其他的地方并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羅沖又看了下秤砣上面的鑄造的重量刻度,其中最大的一個標著二百公斤,然后二號的一百公斤,三號五十公斤,另外還有兩個標注二十公斤的秤砣,再加上游標刻度最大二十斤,也就是十公斤的重量。
那么當把這些秤砣全部放到托盤里,在把游標的砝碼拉到頭,一共是四百公斤的重量,也就是說這個大臺秤能秤起八百斤的重物!
這種大型衡器的重要型不言而喻,以前漢部落想要稱幾百斤重的東西,只能在地上打樁,然后架起一個胳膊粗,幾米長的秤桿,再掛上一個大秤砣,才能秤的起幾百斤重的東西。
不過這樣的稱量方式用來秤死物還行,你想秤一頭活豬的重量?
抱歉,最好先把豬打死,或者打暈,等它不動了,然后塞進麻袋里,再掛到秤桿的鉤子上,這樣就可以秤了。
但是現在,有了這種機械臺秤,就可以直接在秤盤上放一個鐵籠子,然后把活豬關在里面,讓豬站在秤盤上稱重,這豈不是方便了很多?
“這臺秤最大只能秤八百斤重的東西,最小單位是一兩,還是小了點,如果能做出最大一千公斤的秤,那就更好了。”羅沖感慨的說道。
聞農和鰲飛等人立刻就挑起了大拇指,兩人更是十分欽佩的說道,“首領真是厲害,我們什么都沒說,也沒介紹,您就看出這臺秤的使用方法還有它的最大最小限額了,吾等欽佩之至。”
“少拍馬屁!”羅沖白了他們一眼,然后繼續追問道,“這個秤能不能做出更大的來?說正經的呢,這個秤如果可以普及,以后會有大用,甚至能用來秤煤炭。”
“可以,谷承那小子說了,這東西原理很簡單,也沒什么復雜的,我們來之前他便告訴我們,若首領需要更大的臺秤,只需要加大秤盤的面積,然后延長秤桿的長度,增加更多的秤砣便可,如果只是要一千公斤的上限,并不是難事,只是使用的時候,需要一個十分堅硬的地面,不然這兩千斤的重物施加在臺秤的四條腿上,就算是普通的青磚估計都能壓碎。”聞農解釋著說道。
羅沖點了點頭,“這倒是,別最后秤沒什么事,先把地面給壓碎了,對了,你們說的這個谷承,就是發明這種臺秤的人嗎?他有沒有來?”
“回首領,正是,這兩臺秤便是谷承的發明,大的這個臺秤最大上限四百公斤,小的這臺最大上限二十五公斤,他將之稱為案秤,說是這個重量適合放在案板上秤些零散的東西,適合百姓日常交易使用。
谷承是我們綜合研究所去年加入的一個學徒,他父親是個木匠,參與過風車和水車,還有織布機的制作,所以他耳濡目染,對這些機械結構的東西十分感興趣,那臺首領說的鐘表也是他的發明。
本來他應該是要過來的,但是這小子才剛成年沒多久,之前一直在研究所工作,沒時間回家,他母親給他說了門親事,但一直都沒有完婚,現在正好趕上正旦年節休沐,他們兩家一商量,就決定趁著年節成親了,因此就沒有跟過來。”鰲飛聽見羅沖詢問發明者的身份,立刻在旁邊詳細的介紹起來。
“可以啊,才剛畢業加入研究所,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有這么大的成就了,這小子是個人才,谷承是吧,我記住了,先讓他好好完婚,等節后再給他授爵封賞。”羅沖立刻不吝夸獎的說道。
像這種特別具有實用價值的發明,怎么獎勵都不過分,羅沖就是要讓人知道,只要好好上學便有加入研究所的可能,只要能弄出來實用的發明,自己絕對不吝爵位和賞賜,這樣才能讓部落的所有人都積極的投入到科學研究之中,然后漢部落才能越來越強大。
科教興國,這便是羅沖的基本行政方針,也是漢帝國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羅沖和研究所的眾人針對這些發明討論著,其他周圍的那些郡守們則是忍不住再次露出驚訝的表情,好家伙,這研究所的真是各個都是人才啊,上一個前不久才弄出了攝影術,現在這個不僅發明了鐘表,還改良了羅沖發明的桿秤,制作出了更有實用價值的臺秤和案秤,而且羅沖這邊緊接著就表態要封爵,要賞賜。
而他們這些從政的官員,想要做出點政績就太不容易了,升個爵位更是困難,和研究所的這些研究員們相比都要差了一節。
羅沖家的庭院中,新鋼郡動力研究所的眾人也露出驚訝的神情,他們這些人本來就是從綜合研究所里分離出來的,沒想到現在他們分離出來單干之后,綜合研究所的機械組仍然能夠造出如此精良巧妙,并且具有實用價值的機械出來,著實震驚了他們一把。
不過他們雖然驚訝,但也沒有認輸的意思,因為他們動力研究所在動力機械的領域,仍然是別人無法超越的存在。
.
.
.
我試試碼第五章,把前天那章補上
求打賞呀,對了,這章本章說有圖片,沒看到的稍后刷新一下,就是臺秤的圖片,有的00后可能沒見過這種古董,我十幾歲的時候還經常見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