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神隱小面館 三十九章 無用之用

作者/南社村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左右護法”立于眼前:一個富貴霸氣,一個酸腐刁鉆。二位護法身邊的各路鬼廝黑白胖瘦,長短不齊。此刻輪到靈兕圣祖大王蒙圈了……

    眾人將道路閃開,圣祖大王第一次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新科擺渡人”張銘。有道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張銘公子一表人才,氣宇不凡。難怪望鄉(xiāng)臺上有佳人為其至死不渝,隔世絕戀竟然觸發(fā)幽冥變局,影響曠日不絕!

    然而幽冥二主敕封的“神隱轉輪王”是什么來歷?圣祖大王思忖良久,不得其解。蒲松齡的一句欺人大話竟然真的唬住了老江湖!

    圣祖大王果然不敢怠慢,人還未踏上地毯就朝張銘抱腕當胸、笑臉相迎:

    “山野粗人特來拜謁張銘公子!”

    大王踏著“猩猩絨地毯”,三步并作兩步迎著張銘走來……

    蒲松齡帶來的這猩猩絨制作的地毯頗有來歷,乃是用猩猩血染色的毛絨制品,價值連城。舊時,古安南國每年僅能產出三丈六寸猩猩絨進貢大明王朝。清末巨貪慶親王走黃泉路時曾投宿百鬼客棧,向蒲松齡獻出此寶。換取鬼圣動用陰司人脈為其上下打點。

    寶毯長約一丈,蒲松齡平日珍藏于客棧。今日果真給張銘撐了大場面!

    戲份排場已經做足,“左右護法”眼色示意張銘火候到了。張銘整理一下衣領,快步向前對靈兕圣祖大王還禮道:

    “老圣祖駕到,鄙店蓬蓽生輝!晚生張銘這廂有禮!”

    按照舊禮法,古人見面施拱手禮,不會握手。不知是靈兕圣祖大王為了入鄉(xiāng)隨俗,還是為了表現對新科擺渡人的親近,二人見面竟然雙手緊握,外人看來有如久別重逢的老友。

    見面之后,還是凸顯傳統(tǒng)禮法的精髓——假到不行的客套。靈兕圣祖大王夸張銘年少成名,一代名醫(yī)。又蒙幽冥二主點化得道,前途不可限量!張銘自然也要稱頌圣祖大王道德高深,威名遠大,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切勿小看這套禮法,一來一往看似言辭冗繁空洞,實則綿里藏針。雙方皆可從對方的言行舉止、一顰一笑間閱讀出蛛絲馬跡。上千五千年,真正的文章從來都在文字之外!

    此刻靈兕圣祖大王身后閃出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身影!大家大喜過望,凌凌七竟也在依仗中隨大王一同而來。從凌凌七與大王默契的眼神交流可以看出,之前的擔心是多余的。為了進一步打消可能的嫌疑,蒲松齡主動向凌凌七拱手施禮:

    “凌大爺,您不負老朽相托,不辭勞苦往返下書,方促成我家圣主與靈兕大王今日相見,有勞了!這位就是我家圣主張銘公子。“

    曹雪芹借機上前與凌凌七寒暄,并主動向張銘介紹凌凌七。不經意間向圣祖大王傳遞一個信息——這是凌凌七與張銘初次相會。《九幽萬里江山圖》消息倘若走漏,自然與凌凌七無關。

    凌凌七心領神會,過來向張銘見禮。張銘及時還禮,二人還特意多寒暄了兩句,一切都很自然。

    各類繁文縟節(jié),客套往來足足進行了十多分鐘。到了請客人入席的時候了,張銘與圣祖大王攜手攬腕步入神隱小館。剛才蒲松齡帶來的鬼廝們早已在店面里布置店面妥當。

    多余的桌椅早已撤走,擺出一圍茶席,與一桌宴席兩個席面。茶席為紅木根雕造型的茶桌,配前朝黃花梨圈椅。宴席為古樸的酸枝木八仙桌,配八仙椅。

    茶席、宴席均為一席四座。圣祖大王與張銘自然占據賓主雙方正席,凌凌七與蒲松齡陪坐。

    曹雪芹自然成了此次升級版”神隱聊齋“的大管家。今晚除了壓軸神秘主菜“水擊三千“由張銘主理外,剩下的環(huán)節(jié)均為曹雪芹代勞。

    張銘內心涌起一股莫名感動。半年來,這些幽冥義士為自己赴湯蹈火,傾盡全力。而張銘至今都沒來得及問這些人都是圖啥?

    這份肝膽相照與名利沒有半點關系。張銘從蒲松齡那里知道,雖然為了維護“江湖規(guī)矩”,凌凌七明碼標價的“情報費”從來不少收。但是近日,為了打探沈婆子行蹤,挖出二位娘子的下落。凌凌七在黑風山上下四處打點人情。從神隱小館掙到的錢早就花的差不多了……

    張銘出神的片刻,伶俐的蒲松齡早已邀請圣祖大王在茶席落座。茶席上宣德銅爐內焚著一爐極品沉香,為茶席平添了低調卻奢華雅致的氣息。曹雪芹內心不禁感嘆,這回蒲松齡老兒可是豁出去家底了。

    大明宣德爐非金非銀,只是黃銅打造。但是造型古拙,工藝精湛。自大明宣德年間至今都是天下名仕趨之若鶩的的寶器。

    爐內所焚“沉香”為天下名香之首,乃是從千年沉香木中分泌之精華。每顆僅拇指大小,須吸收千百年日精月華,方能沉積為天下奇香。

    曹雪芹早就聞聽蒲松齡私藏一顆極品沉香。當年拜訪百鬼客棧之際曾提出想一飽眼福,不想這老兒鐵公雞的性子犯了,愣說打開香盒會消耗奇香,曹雪芹最終無緣觀賞。

    如今整顆沉香焚于爐內,奢侈程度堪比將足金美玉付之一炬……

    蒲松齡的一番苦心沒白費,繚繞的奇香降臨“神隱茶席“,未品香茗氛已得禪茶一境。令靈兕圣祖大王心生敬意。

    賓主雙方四人落座,茶席不需小廝伺候,主人張銘自己動手。張銘請出茶席主角,一款不知名鄉(xiāng)野古樹茶。

    事前考慮再三,靈兕圣祖大王也算是見多識廣之輩。天下名茶估計也識得七八成。且大王出身道家名門,”龍池凝碧“雖清新脫俗,但畢竟是佛境采得,不對法門。

    此次神隱聊齋的茶席張銘獨辟蹊徑。沒有備精美名貴的茶具,就是幾只簡單的玻璃杯。燒水的電茶爐壺蓋篤篤跳動,烹茶之水是“屈臣氏”出品的蒸餾水。張銘反復試驗過,以自來水過濾工藝生產的純凈水確實品質不佳。這種經過蒸餾工藝的純水,質地綿軟,入口甘甜。沖泡天下大部分的名茶皆能勝任。張銘不屑于過度仿古,去追求什么“天下第一泉”。

    這場“大道至簡”的茶席不只在器皿與用水的選取上。選茶、投茶、沖泡過程均簡單明了。沒有繁復的流程,和噱頭十足的“茶道表演”。五分鐘內四杯茶湯清新,口味質樸的清茶便擺在茶席上。

    靈兕大王端杯欣賞茶湯之色,如初春新苗般綠的生嫩。葉片在杯中剛剛舒展,片片清晰,一葉兩芽。輕嗅之,香氣清幽恬淡,似有還無。輕呷入口,并無多么驚艷的口感,但是舌尖到口腔充盈著清甜的果香與回甘,毫無苦澀。

    如何描述此茶妙處?這給靈兕圣祖大王出了一道難題。若以美人相比,既不似秀外慧中、大氣周正的薛寶釵;也不似那空谷幽蘭、傷春悲秋的林黛玉。倒似幽游山野的仙子,不染鄉(xiāng)土之俗,又無紅塵兒女的富貴嬌氣。美而不艷,嫩而不澀,媚而不妖……

    張銘見靈兕大王對此山野古茶頗感興趣,便向來客娓娓道來此茶來歷:

    原來前幾日造訪高能物理研究所拜訪李崧,臨別之前獲得老友贈茶。李崧當時用食品袋給張銘抓了半斤這葉子,他知道張銘是頗通茶道之人,特意請張銘回去嘗嘗這“毫無來歷”的鄉(xiāng)野之茶。

    原來幾年前李崧做背包客時偶爾訪到一個山區(qū)。發(fā)現此地終年云霧繚繞,海拔高度、土壤水質均適合茶樹生長。

    可偏偏這里是名不見經傳的窮山僻壤。真是“山不在高,不產神仙;水不在深,也無神龍“。追溯縣志上百年也是朝中無人,更沒文人雅士來此游山玩水。

    偏偏李崧在此在山中發(fā)現了一棵百年古茶樹,上報后令當地有關部門激動了一陣子。可是上頭下來的專家們三天考察后給出個失望透頂的結論:古茶樹所產鮮葉品質尚可,但是品種、年限、樹高等條件較國家最低保護標準差了那么一點點,結論為沒有保護價值。專家走了,領導的心也涼了……

    眼看著周邊各縣“古茶樹故里”、“古茶樹保護區(qū)”招牌都打上了。生態(tài)旅游、生態(tài)農業(yè)弄得紅紅火火,此地卻還是一片蕭條。

    李崧失望之余每年還是會來此看看這棵老茶樹。最近幾年,李崧驚奇地發(fā)現雖然沒有戒備森嚴的保護,更無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探幽訪古,這老茶樹卻愈發(fā)生機勃勃。

    李崧將所采鮮葉,找本地茶農以最樸素的方式晾曬,炒制后帶回了家。一品茶中滋味,不禁淚下,竟如重逢了緣定三生的情人。

    從此這老茶樹便成了李崧內心無法割舍的羈絆。每年都要在樹下坐坐,和老樹談談心,再摘些鮮葉下山。

    靈兕圣祖大王聞到此處,感慨萬千:

    古往今來,“無用之用”方為天道。一草一木皆為天地造化之功,非為凡夫俗子而生。以人之私利,為萬物劃分品類,愚蠢至極!不過李崧公子的這段老樹奇緣正是托福于老樹的‘無用’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定结县| 霍山县| 桐乡市| 会理县| 招远市| 淅川县| 双流县| 布尔津县| 汝南县| 阿图什市| 万载县| 监利县| 赤城县| 正定县| 邹平县| 会理县| 裕民县| 全州县| 白银市| 拉孜县| 黔江区| 弥渡县| 德昌县| 莱州市| 兴业县| 望城县| 兰溪市| 宕昌县| 太和县| 包头市| 敦煌市| 汝城县| 多伦县| 潜江市| 石楼县| 宁德市| 特克斯县| 钦州市| 长海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