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夫婦正式落座。三米之外的主人K先生坐在正位居中的主席,卻仿佛被隱藏在一片黑暗而陰森的角落。那一席修士長袍下隱藏著什么樣的靈魂?張銘百思不得其解。
雖然看不清面部,也聽不見本尊的原聲。張銘仔細觀察著K先生遮蔽在長袍下的身體語言,感知對方的情緒波動。雙方對話過程中,耳機中K先生的聲音經過了數字處理,音質像極了《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
從張銘走進這座莊園到現在,視覺、聽覺、嗅覺、意念等所有感官都被神秘詭異的氣氛所調動。K先生精心營造的氣氛在制造一種明確的心理暗示。讓人覺得這里的一切神秘而不可侵犯。
靈兒在餐桌下緊緊抓住張銘的手,能夠感受到她的身體在微微顫抖。張銘輕輕捏了一下靈兒的掌心,傳遞過去的是靜若止水的禪定。
靈兒去美國之前,張銘送了她一冊260字的《心經》手抄卷。靈兒每每在心浮氣躁的時候靜靜誦讀,覺得每個字都有讓人禪定的力量。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除了必要的佛陀典故,張銘幾乎從不為靈兒講解晦澀難懂的經文。
在收到張銘回饋的一瞬間,靈兒深切感受到了入定的法門。其實恐懼并不來自外物,而是六根六觸對世界的感知。
K先生所營造的一切神秘而緊張的氣氛都是以“眼耳鼻舌身意”傳遞出來的“色聲香味觸法“。要想屏蔽對方刻意制造的心理暗示,必須像張銘一樣清靜無為,六根安定……
“張銘先生,您認為午餐可以開始了嗎?”
K先生微微抬起了自己的右手,這是唯一可以識別出他在說話的肢體語言。張銘這才注意到K先生居然還戴著黑色的手套,全身上下竟然沒有一處皮膚裸露的部位。
“當然!隨時可以開始。從下飛機到現在,您的一切安排都無微不至。我想今天的午餐也不會例外,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張銘的回答從容沉靜,顯然沒有被氣場所壓倒。K先生顯然也感受到了。只見修士長袍下的軀體微微有一絲前傾:
“素聞張銘公子待客之道極精致。神隱聊齋中的每一道料理均是主人親力親為。美食美器,好湯好茶,令嘉賓贊不絕口……”
K先生連神隱聊齋的事情都知道?這令張銘有些意外,而他目前還對K先生知之甚少。對方顯然在功課準備上領先了。
張銘沒有流露出驚訝的表情,會心一笑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此刻仆人推來一個餐車。琳瑯滿目的陳列著精美的餐具食器和各色食材。從來沒有見過西餐有這種上菜規程,張銘一時摸不透K先生的意圖。
只見K先生第一次起身離席來到餐車邊,仆從在餐車旁開始籌備。張銘這才看清楚,原來K先生要親手完成今天的料理。
張銘淡淡一笑:
“莫非K先生是要為我們展示一下您的家傳廚道?本人真是三生有幸啊。”
K先生沒有急于回答,此刻仆從將一套精美的不銹鋼鍋具擺在主人面前。鍋里的清水已經被便攜式的高檔爐具煮沸……
“款待神隱廚王自然要花一些心思,親力親為才是待客之道。西餐料理遠不及中華飲食文明,不過今天款待張銘公子與夫人的菜色是來自莊園的當季特色土產。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請你們嘗一口鮮。”
此刻K先生拿出一個精致的餐籃。里面放著一味頗具春天氣息的食材:蘆筍。
在中國此刻正值清明節氣。張銘沒有料到,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竟然也到了吃蘆筍的好時節。
不過精通食材之道的張銘一眼就看出了莊園蘆筍的不同之處。這是在中國不常見的白蘆筍。每一根約小拇指粗細,撅開后柔嫩而多汁。
張銘認識這個食材不是因為品嘗過,而是因為這是來自瓦格納教授的家鄉味道。
當年瓦格納在UCSF當客座教授的日子里,與張銘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交。以張銘對廚藝的悟性,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自然成為了中國菜的料理達人。這是瓦格納教授喜歡頻繁光顧張銘單身公寓的重要原因。
瓦格納教授在張銘的熏陶下熱愛上了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教授也不止一次對張銘發出了熱情的邀請,期待在張銘造訪德國的時候親手奉上德國的“白蘆筍大餐”。
瓦格納教授的邀請過去了十幾年,張銘一直沒有機會成行。今天確在美國意外邂逅了這道美味。
K先生取出精美的刀具在白蘆筍下鍋之前進行最后的修剪。這個時節的白蘆筍鮮嫩達到了極致,沒有太多需要削減的部分。
看得出K先生是個一絲不茍的人。身為old money家族成員,他過著使奴喚婢,吃盡穿絕的生活。可是今天宴請尊貴的客人,他堅持要親力親為。
張銘對遙遠的美國為何能有如此地道的德國風味感到好奇。K先生介紹道:
“我們家族上溯五代曾經與普魯士皇室聯姻,從此將巴伐利亞的美味引入了家族的食譜。一直到家族后裔移民美國后也沒有斷了這個傳統。我們的葡萄莊園專門開辟出了一畝土壤最為優質的蘆筍園。每年春季的白蘆筍是我們家族莊園除了葡萄酒之外唯一的出產。”
張銘的判斷一點沒錯,K先生的家族背景確實來自歐洲的老貴族。想到這里,張銘起身向主人致敬:
“山水有相逢,我的一位德國故人不止一次對我提起家鄉美味的白蘆筍。然而陰錯陽差,始終沒有緣分品嘗。今日承蒙K先生屈尊料理,我們夫婦果然口福不淺。”
在如此莊重的場合,靈兒不能掐張銘的胳膊。但是張銘余光掃過之處,靈兒果然翻了一下白眼。眼光中分明在說:
“你也不看看這是什么時候!你居然還有心情與別人坐而論道,暢談吃喝?你的心怎么那么大呢?”
張銘微微一笑,泰然處之。三十五年人生里。張銘活出了一種境界……
兩千年前,阿基米德面對羅馬士兵的屠刀時還在思考圓周率的解法;
一百年前,一位哲人放棄了自殺,他的理由是“數學太美好了”;
在這靈兒覺得幾乎窒息的時刻,張銘開始饒有興趣的與K先生攀談起了美味的白蘆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