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來司馬家和魔界的關(guān)系確實有點難以調(diào)和了。”
七夜魔主是魔界最杰出的魔主了,他死后魔界大亂,天生天養(yǎng)就是在那個時候逃到神域,最后在神域攪風(fēng)攪雨的。
所以在魔界很多人都崇拜七夜,當初是七夜下令要處置司馬家的,這誰也不敢違抗。
“好了嚴密監(jiān)視司馬家的一舉一動,記住不要讓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下去吧。”
梁旭一聲令下,站在他身邊的人慢慢的消失在眼前,這是他手中的一支秘密部隊,沒有幾個人知道。
他們專門負責(zé)打探消息之類的,有點類似于錦衣衛(wèi),在司馬家有不少這樣的人,估計就連司馬恒都不曉得他身邊還有這樣的人。
“你連你岳父家都不相信呀?”
三眼看著梁旭,覺得他做的有點不地道了,居然在人家身邊秘密安排人。
“三眼兄這你就不懂了,司馬家畢竟之前是魔界之人,要慎重考慮,畢竟我現(xiàn)在不是一個人了,更加不能那么隨意了,這樣說你明白嗎?”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代過去了,他現(xiàn)在是神域的少神主,有些事情更加不能不去做。
雖然這樣做有點寒人心,可是寒一家總比幾家都哭要好上許多吧。
如果真的出問題,不止是一家的問題了,而是神域多個家族的問題了。
百家哭不如一家哭,正是這個道理,所以梁旭將這件事分的十分清楚,也許司馬家根本沒有問題,但是梁旭不敢這樣賭呀,也不能這樣賭。
畢竟這關(guān)乎眾人的身家性命的事情,他不能賭,也不敢賭。
他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為什么一些帝王在當上皇帝之后會性情大變了,因為他們需要考慮的東西簡直是太多了,也導(dǎo)致了,他們所做之事的不止是為了自己還要全面考慮。
“我明白,其實這個司馬家的先祖和外面明朝一個叫張居正的人很相似,不過比張居正悲慘,再怎么說這個司馬家的先祖也曾經(jīng)作為七夜的老師,這七夜居然將他們家連根拔起了。”
三眼看過不少的史書,居然還了解明朝的張居正,不過梁旭相信他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得了吧,三眼兄你知道張居正為什么會在死后被清算嗎,那是有一定原因的,和司馬家的事情根本不一樣。”
“怎么還有什么不一樣的?”三眼對歷史感興趣,聽到梁旭這樣說頓時來精神了。
“好吧,我來給你普及一下,走一邊走以便說。”
萬歷十年(152年)六月,大明王朝的一代名臣,萬歷朝權(quán)傾天下的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病逝,明神宗萬歷皇帝十分悲痛,下旨厚葬這一位為明朝嘔心瀝血的大明首輔,同時賜祭九壇,贈上柱國,謚“文忠”命令錦衣衛(wèi)高官和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護喪歸葬,規(guī)格不可謂不高,甚至在明一朝也只有張居正有這個待遇了。
張居正生當柱國,死謚文忠,張居正達到歷代文官的最高峰,在生前他就是左柱國太傅,太師,子嗣恩蔭為官,在朝中無人能及,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嫉妒恨。他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登基,兢兢業(yè)業(yè)的治理大明,可謂是嘔心瀝血,萬歷皇帝和太后平時和張居正交談的時候,都是稱呼他為元輔或者張先生,表示尊重。
張居正家里萬歷皇帝送的牌匾都是皇帝親自書寫的:“爾為鹽梅”“汝作舟楫”等對張居正十分贊揚,就在張居正去世的前夕,萬歷皇帝給張居正這樣養(yǎng)的稱呼“太師張?zhí)老壬笨梢娀实蹖埦诱亩鲗欉_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步,這段君臣機遇簡直可以成為千古美談。
張居正死后的第四天朝局就發(fā)生了變化,張居正舉薦的武英殿大學(xué)士兼任禮部尚書潘晟被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被萬歷皇帝罷官了,這可不是突然發(fā)事件,只有預(yù)謀的,此人是張居正生前推薦入閣的,他的致仕,標志著張居正時代開始落幕。
這只是第一波,很快張居正的老戰(zhàn)友馮保也倒臺,一場風(fēng)暴開始來臨!有人開始不斷彈劾王篆、曾省吾等張居正一派的人,并且彈劾起來張居正。萬歷十年(152年)十二月,御史楊四知,上書彈劾張居正欺負蔽主,攬權(quán)樹黨等十四條大罪,于是萬歷皇帝下令抄張居正家,并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尸。家屬或餓死或流放,
帝疑居正多蓄,益心艷之。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進者益務(wù)攻居正。詔奪上柱國、太師,再奪謚。居正諸所引用者,斥削殆盡。此時距離張居正死后僅僅六個月,張居正從天上狠狠摔在了地上,從皇帝口中的“元輔太岳張先生”變成了“擅權(quán)亂政”的小人了,變化為何如此之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張居正化,二是萬歷皇帝比較貪財。三是穩(wěn)定朝局。
一、去張居正化
張居正雖然輔助幼年的朱翊鈞也就是萬歷皇帝,可是對于皇帝他沒有找準定位,皇帝雖然是自己的學(xué)生,可是也是君主,君臣之分還是要有的,可是張居正沒有注意這些,而且讓皇帝難堪。其中就有這么一則記載。
有一次小皇帝朱翊鈞在讀《論語.鄉(xiāng)黨》時,爸“色勃如也”誤讀“色背如也”,張居正在背后突然厲聲的說道,當作“勃”也,神宗悚然而驚,周圍的人大驚失色,神宗自此畏懼張居正
張居正給幼小的皇帝留下了心里陰影,即使太后見到小皇帝做錯事或者不聽話,都會說“使張先生聞,奈何?”此時小皇帝心中越發(fā)懼怕張居正。朝廷外有張居正把持朝政,宮中有太后和大太監(jiān)馮保看著小皇帝,張居正他們?nèi)私Y(jié)成同盟,他這個皇帝幾乎沒有了實權(quán)。
等到他親政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張居正在他什么都不用干,也什么都干不了,好像張居正才是皇帝,朝中的大臣都附在張居正之下,朝堂之上只有張居正一種聲音,不聽話的話都被張居正趕走了,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忍受的。但是張居正黨羽遍布朝堂內(nèi)外,皇帝也沒有辦法。皇帝年齡少長的時候,有太監(jiān)整理皇帝所讀書籍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史書上伊霍那一篇幾乎被皇帝翻爛了,可見小皇帝對張居正的忌憚。
好不容易張居正病逝了,皇帝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但是他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樣的,張居正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影響依然在,依然存在這個朝堂之上,甚至還要繼續(xù)下去。
“余威尚在,言官奏事,尚先稱先生太師!”
張居正雖然不在朝廷之上了,可是影響力還在,他提拔的那些人還在,萬歷皇帝將這些人歸于張居正一黨“江陵黨”,這些人都是張居正提拔起來的,可以說是張居正的化身,而且很多人身居高位,比如禮部尚書潘晟、吏部侍郎王篆、兵部右侍郎曾省吾等這些人都是張居正提拔或者推薦的,身上帶著濃厚的張居正印記,帶著張居正的標簽。
張居正雖然死了,但是他們就是活著的張居正,這讓萬歷皇帝十分不喜歡,這個國家是他的國家,不允許張居正和張居正們存在,所以首先拿張居正的代言人開刀,先擼掉了大太監(jiān)馮保,然后再將潘晟給拿下,雖有讓人彈劾王篆和曾省吾等,這些人全部都被罷官,明史記載居正諸所引用者,斥削殆盡。這樣一番清理,萬歷終于掌握了大權(quán),完成了他的去張居正話,再也沒張居正能夠掣肘他,他的第一個目標完成了。進而就開始多張居正本人進行清算了,將生前或者死后給他的一切榮譽全部都要給剝奪,香餑餑成了臭狗屎,張居正的長子也被逼死,甚至皇帝還要將張居正鞭尸,最后一想算了吧,畢竟他輔佐皇帝還是算有功勞的,不能鞭尸了。
在明神宗實錄說張居正的是有功勞的然后他威權(quán)震住,招致了禍患,可以看得出來萬歷皇帝就是要在大明王朝去張居正化,將張居正的影響降低。
(張居正)性沉深機警,多智數(shù)。及贊政,毅然有獨任之志。受顧命于主少國疑之際,遂居首輔,手攬大政,勸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聽納。十年內(nèi)海寓(內(nèi))肅清,四夷詟服,太倉粟可支數(shù)年,冏寺積金至四百余萬,成君德,抑近幸,嚴考成,綜(核)名實,清郵傳,核地畝,詢經(jīng)濟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鉗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寵奪情時,本根已斷矣。威權(quán)震主,禍萌驂乘。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
二、萬歷皇帝比較貪財
皇帝能會缺錢,其實萬歷皇帝還真的缺錢,內(nèi)庫緊缺不少,他的弟弟潞王要大婚,還要就藩,這些都需要錢,皇帝也等著錢買米下鍋呢,這人窮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來,在這之前萬歷皇帝已經(jīng)嘗到甜頭了,抄馮保家的時候得到了大量的錢財。
至是,誠復(fù)入,悉以兩人交結(jié)恣橫狀聞,且謂其寶藏逾天府。帝心動。左右亦浸言保過惡,而四維門人御史李植極論徐爵與保挾詐通奸諸罪。帝執(zhí)保禁中,逮爵詔獄。謫保奉御居南京,盡籍其家金銀珠寶巨萬計當時馮保張居正和李太后是明朝的三駕馬車,李太后不說了,馮保有巨款那張居正有沒有呢,抄了馮保的家有這么多錢,那張居正只能比他更多吧。而且他想什么來什么。當時一個叫做羊可立的御史上書說“己故大學(xué)士張居正隱占廢遼府第田,乞嚴行查勘”?而且遼王妃也說他們家的錢當時全部都入了張居正的口袋里。
御史羊可立復(fù)追論居正罪,指居正構(gòu)遼庶人憲節(jié)獄。庶人妃因上疏辯冤,且曰:“庶人金寶萬計,悉入居正。”說的有板有眼的,那就好辦了,這些錢都是你貪的,不應(yīng)該給你,應(yīng)該屬于我皇帝的,于是萬歷皇帝就讓錦衣衛(wèi)們將張居正的家給抄了,弄得雞飛狗跳最后從張居正家里得到了多少錢呢,得黃金萬兩,白金十余萬兩。得到這些還不滿,當時要讓張家人招供,存在外面的銀子,他的長子最后無奈說有三十萬金存在曾省吾那里,導(dǎo)致曾省吾被杖斃。
得黃金萬兩,白金十余萬兩。其長子禮部主事敬修不勝刑,自誣服寄三十萬金于省吾、篆及傅作舟等,尋自縊死。這些錢最后都進了萬歷皇帝的內(nèi)庫,說萬歷皇帝貪財還有一個佐證,說的是萬歷皇帝抄家就是為了錢財,說每當我將抄家的寶物給皇帝的時候,他就很高興。
“至尊呼我為兒,每觀沒入寶玩則喜我。”
萬萬后期廣派礦監(jiān)稅使到全國敲詐勒索更可以傳證。孟森先生指出:“帝王之奇貨,從占無若帝者”。所以說萬歷皇帝貪財在帝王中都不多見,他從馮保那里得到了大量的錢財,自以為也能從張居正這里得到一筆不小的開支,于是抄了張居正的家,這些也能說的過去,畢竟你都死了,我還怕你干什么。
三、穩(wěn)定朝局
穩(wěn)定朝局跟清算張居正有什么關(guān)系呢、有關(guān)系,而且關(guān)系大了去啦!張居正在位首輔的時候,內(nèi)閣已經(jīng)成為實際上的行政中心,六部完全對他俯首帖耳,對于敢于違背張居正的人,都霸道的張居正給奪職罷官,現(xiàn)在張居正死了,這些人開始舊賬重提,再也沒有一個像張居正一樣的人物了,為了穩(wěn)定朝局,萬歷皇帝必須要做些什么,拿已經(jīng)死去的張居正開刀一方面能震懾住那些一心跟著張居正的人,另一方面讓那些曾經(jīng)因為張居正貶職罷官的人對萬歷皇帝感恩戴德,這樣朝政就徹底穩(wěn)定下來。這也是帝王心術(shù)的一種,這些還是張居正當初教給萬歷的,想不到用在了張居正自己身上。
萬歷帝在抄了張居正的家后,張居正的罪狀給徹底定下來了:
“張居正誣蔑親藩,箝制言官,蔽塞朕聰。私占廢遼地畝,假以丈量遮飾,騷動海內(nèi)。專權(quán)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本當斫棺戮尸,念效勞有年,姑免盡法。伊屬張居易、張嗣修、張順、張書,俱令煙瘴地面充軍。”
這一位明朝的改革家,延緩大明滅亡的首輔終于被他的學(xué)生皇帝給定為罪臣了,成了臭狗屎,天啟二年(1622年),天啟皇帝為張居正復(fù)官復(fù)蔭。不過此時大明朝也日薄西山了。而萬歷皇帝在清算完老師之后的三十六年后也去世了,留下明朝一堆爛攤子,甚至有人說明朝亡于萬歷。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