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外面的商隊又來了幾批,其中一個商隊帶來了數百個胡人奴隸。
并不完全是戰俘,壯年的男性不多,大半都是婦女老弱,這是北方流竄過來的難民,林若愚問了下情況,這是在白沙鎮以東不遠的位置被商隊護衛抓到的。
這個商隊是販賣香料的,不是奴隸販子。
林若愚不關心這個商隊是干嘛的,他關心的是這種老弱都能橫穿占地遼闊的北鏡,這說明什么,說明北鏡家族無力應對,或者說是有意如此。
戰爭絕對沒這么快打響,現在北鏡不至于連一些零散流傳過來的老弱的抓不住。
既然不是無力應對,那就是故意的,故意讓這些胡rn傳道公國腹地,目的不難推測,這是在用這些人公國內陸的領主,讓他們感覺到威脅。
這套路實在下作,不過效果很好。
作為邊境守護家族,正常來說,邊境發生戰斗后一般由邊境家族獨自抵擋,因為較為險要的邊境家族上交的稅務比例非常低,向北鏡這種時刻防備胡人南下的家族,不僅不上稅,很多時候還要公國內部的貴族輸送物資,自然要承擔跟多危險局面。
這個獨自自抵擋也是分情況,依照戰爭的烈度來判斷。
北鏡這次抵御胡人南下究竟會有多大的烈度還不好定論,就算需要公國王室召集封臣,那也得要讓內地的領主相信北鏡確實無法獨立抵擋,否則誰想去打一場費力不討好的戰爭。
內陸領主感受不到威脅,就算勉強集結也會拖拖拉拉,讓北鏡先多消磨一些敵人再去。
上午林恩率領家族封臣迎接林允,還有兩個子爵家族派來的繼承人,西鏡的領主陸陸續續已經到了大半,這么多大人物在,林若愚也沒撈到太多露臉的機會。
下午會議室了召開了一場高規格的會議,列席的最少是勛爵和實封勛爵繼承人以上的領主。
會議自然由林允主持,討論的議題涉及到西鏡的方方面面,這是林若愚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算是正式獲得進入了參與西鏡事務的門檻。
不過也只能說參與,湊個人頭,發言權不是沒有,只是少的可以不計。
按照林允和領主的意見,西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以恢復人力物力為主,物力是其次,是指土地生產,更主要是加緊恢復人力資源。
這要分兩個部分,缺失的平民和戰損的常備士兵。
平民恢復方法有很多,慢慢吸納其他地方的流民,組織一些小隊伍跑到其他地方去抓,或者用錢去購買,用什么方法不講究,老生常談,別鬧出大問題就行了。
常備士兵方面就比較緊張了,想要兵力恢復的快,那就只要動用底蘊加速對士兵培養。
這方面領主們的意見和先峰城不同,有些抵觸情緒,先峰城從大局上考慮,邊境家族中立后產生的利益不容有失,這需要盡快恢復兵力對應對趙國變卦,或者其他什么。
人心永遠是不滿足的,特別是嘗到了甜頭后。
一份蛋糕,能獨吞沒人想和別人分享,邊境這塊肥肉,趙國已經嘗到了甜頭,胡人南下雖然不僅僅是劉氏公國一家的事情,但趙氏王國體量要比公國大,一旦公國被北鏡牽制,出現兵力不支,趙國或許會冒險再次挑起戰端,直接擼起袖子親自下場。
這么n遠矚的論調,卻沒法取得大多數封臣的認同。
大量練兵會消耗底蘊,消耗一次要好幾年才能緩過氣,本就被消耗一波的西鏡領主都還在肉疼中,普遍的觀念是認為趙國同樣要應對北地蠻族,不會貿然兩線開戰,只需要按照過往的習慣慢慢恢復就行了。
林若愚倒是比較認同加緊恢復兵力,不僅要防備趙國,還得重點處理邊境家族的問題。
邊境家族現在是一片和諧,但nn正在蘊量,只需要一點苗頭,野心勃勃的人便會忍不住踏上兼并壯大的道路,正好這時候上頭兩個老大又都被北方牽制住,機會難得。
兼并戰爭一旦開始,兩國因為互相牽制,很難插的進去手。
一旦某一方過度插手,另一方絕對不會任由對方操控邊境局勢,也會跟著下場,這樣一來說白了就跟重啟戰端沒有區別,沒有必勝的信心,沒人想再次卷入戰爭泥潭。
所以不能等邊境局勢變化再插手,要在這之前便開始布局。
這個布局無非兩種,提前支援一些潛力較大,卻處于弱勢的家族,讓他們得以盡快恢復實力,或者更加壯大,以抵擋強勢的勢力完成統一。
第二種就是直接支持一個最聽話的,讓他短時間內取得一統。
前一種是為了維持邊境一直處于目前的狀態,保證現在的既得利益,第二種就很危險了,邊境一旦統一,有了統一的號令,不出數年,一個能獨自威脅先峰城和趙國邊境的勢力將誕生,如果無法控制,很可能會導致更加難以應對的局面發生。
控制的好就是公國壯大的契機,甚至可以延續公國全盛時期的進攻策略。
邊境家族之所以高不成低不就,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之前的成分太復雜,摻雜了公國的太多勢力,誰也無法統合力量,之后又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向心力,最后徹底被公國舍棄。
這是因為在一開始的根子上就沒考慮好,一步錯步步錯。
如果一開始邊境就能形成一個獨立的集中的勢力,比如直接誕生一個邊境伯爵,而不是一盤散沙,無人能夠將資源集中起來,局面將大大不同。
過去的無法質否,沒人會準確的對未來預判,也不會將預判當成既定事實。
根子有問題的邊境家族現在可以說迎來了新生,過去的錯誤演變成了機遇,優渥的外部環境,讓楊樹這種人野心有了發揮的機會,不管是楊氏,還是其他家族完成一統,最后問題會回道最初。
究竟是以一個新生伯爵的家族倒向公國重啟公國的擴張步伐,還是倒向趙國nn劉氏。
毫無疑問的是這個統一的勢力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多出了一股生力軍,力量大增,為此林若愚認為先峰城現在的第一要務就是要確定好一個明確方針。
究竟是維持既得利益,還是冒險扶持邊境家族統一,更進一步的謀取對外擴張。
兩個戰略方向只能選擇一個,而且都要盡快,趕在邊境出現互相攻伐和趙國反應過來之前動手,遲了局勢生變,也容易暴露痕跡給趙國,導致互相忌憚,都插不進去手。
林允提倡加快恢復兵力,保持最大的武力,這不僅是防備趙國,在林若愚看來,還透露了先峰城的野心。
維持現有局面不是先峰城的打算,先峰城應該是主張擴張,要擴張就要扶持一個家族統一,并且要保證這個新誕生家族能和他們一條心,否則就是反受其害。
這種事情沒法公諸于眾,也很難取得有既得利益的封臣支持。
他們的好處都已經談好了,現在還沒進入口袋,局勢要是再發生變化,之前的一番利益交換豈不多此一舉,所以獲得邊境利益的家族絕對是主張維持局面,而不是讓邊境統一后局勢大變,從新洗牌。
這些人都是之前支持楊樹平息戰亂的,現在無疑是成了抑制楊樹這種野心家的力量。
而林允有可能是在曲線救國,先拿趙國的真實威脅為借口,讓領主們擴充戰備,保持兵力充沛,隨時可以干預邊境局勢,之后等事情明朗了再公諸于眾。
以上都是林若愚和楊樹交易后,對邊境做出的判斷。
他不具備參與這種戰略決策的地位,但不妨礙他把自己擺在先峰城城主的位置考慮問題,就當是一下,如果自己是先峰城伯爵會怎樣考慮。
會議一致持續到晚上,趁著大家放松的時候,林若愚也得以和林允說上了兩句話。
說起來他現在和林允也算是表兄弟,而且是最親的那種,這是按照林婉的關系算的,林婉是林允嫡親的小姑姑,哪怕他只是養子,但法理上一點問題都沒有。
林允對于這個大出風頭的新表弟也是知道的,他父親林鎮在他耳邊也單獨提起過一次。
這種人物,哪怕身份低了點,但依舊有值得結交的必要,更況且有表親和同族的關系,自然對林若愚釋放了些善意,當著眾人的面親切的問候了一些瑣事,林婉也在一邊為林若愚說了兩句話。
不過也僅限于如此,大人物太多了,林若愚根本得不到單獨和林允私聊的機會。
林若愚是比較想引起林允主意的,他現在還不能在西鏡獨立發出自己的聲音,每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都需要珍惜,為此林若愚抽空在宴會后和林婉比較深入的交談了一次。
這段時間林婉在嘗試融入這個家庭,林若愚也能感覺得到。
既然愿意主動融入,那林若愚自然不介意利用一下這個資源,他需要越過林恩向林允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支持林允增強戰備的意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