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牟明 第231章 大同

作者/自身小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大同鎮守中官馬慶從自己的豪華床榻上起得身來,因為一夜都未睡著,顯得異常憔悴。

    吃過朝食,心神不寧地將一碗釅茶喝成白水后,仿似才下定了決心,吩咐管家備轎,打算出趟門。

    走到轎前,下人掀開布簾,靜待他入轎之時,馬慶卻又改了主意,讓人撤轎,自己回到大堂繼續喝茶。

    見自家主人朝令夕改,管家見怪不怪,讓下人散去后,悄無聲息地走到馬慶身邊靜候。

    作為心腹,管家知道馬慶這幾天日子不好過。

    其實不止他一個鎮守中官日子不好過,所有在大同駐蹕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日子都不好過。

    數日來,草原深處變動頻仍,但由于缺乏細作,只知道草原深處有了變故,具體何事,對大明有利抑或有害,卻是無從知曉。

    土木之變后,因大宦官王振禍國,連帶著整個廠衛系統都受到牽連。

    王振死黨,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在朝堂上被群毆致死,接掌錦衣衛的朱驥乃兵部尚書于謙女婿,為人寬厚,以斷案嚴明著稱,但對錦衣衛的整頓,難免矯枉過正。

    整個錦衣衛勢力在景泰年間大幅縮水,不但難以監察百官,刺探域外軍情就更難以做到了。

    朝中諸公對此不是不知,但自居為天朝上國,當行堂堂正正之兵的儒家思想,卻是讓他們對這些魑魅魍魎的手段不屑一顧。

    作為大同鎮守中官的馬慶,實乃今上在此地的耳目,偏偏他手下無人,赴任以來建樹極少,景泰帝已然表露過不滿。

    此次草原有變,詳情仍是一無所知,不起邊釁尚能蒙混過關,若再起戰火,馬慶勢必在今上那里討不了好,前途堪憂,是以飲食難下,坐臥不安。

    此番種種,管家心知肚明,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盡心服侍,做好自己的份內事罷了。

    不過任管家如何周到,也有失手的時候。

    昨日這位鎮守中官回府,就有人突然攔轎,驚了馬慶。

    好在來人沒有歹意,身上也無兇器,被搜出來的一包金銀珠寶,自然也成了給馬慶的孝敬。

    此人言說自己從草原而來,有塞外最新消息,倒讓馬慶生了興趣。

    沒想到一夜過去,自家主人卻更加心神不寧,也不知那廝可不可靠,帶來的消息是福是禍。

    良久,管家見那茶水寡淡,實在看不過眼,正欲拼著被責罵,也要換碗新茶之際,馬慶開口了:

    “即刻安排幾個機靈點的人手出門,帶上密信,去把人一一請來咱們府上。”

    “敢問老爺,所請何人?”

    馬慶的嘴張合之間,吐出來一個個名字,讓管家心驚肉跳,震撼不已,這是把整個大同鎮的要員都給請來了啊。

    所請之人,第一個是代王,皇家血脈,天生貴胄,一俟戰事,可主政兩地,指揮軍民。

    不過這是老黃歷了,自靖難后朝廷逐步削藩,各地藩王都成了擺設,曾經飛揚跋扈的代王一脈也不例外。

    這一代的代王朱仕壥就更是如此,被戲稱為隱王,只是但有大事,總繞不開他。

    第二個是掛兵部尚書銜,總理宣大事務的石璞,簡稱石總理。

    此時的大明,尚未如同中晚明那般,設立總督一職,不過這個總理,已經有了總督的雛形,算是宣大兩地名義上的最高長官。

    不過如今既不管軍,亦不管民,還只是個空架子。

    第三個是大同巡撫年富,大同巡撫全稱巡撫大同地方贊理軍務,雖是一個剛設置不久的官職,但卻握有實權。

    大明立國后,改前元的行中書省制度,在各地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以分權,但由此造成了行政權力低下,弊端叢生。

    為改善這一局面,朝廷又派御史分巡地方,以節制三司,這樣一來,巡撫便漸成制度。

    正統元年,為節制總兵坐大,明廷首派御史巡撫宣大,彈劾地方,管理錢糧,將總兵的權力分割了大半出去。

    又派中官出鎮監軍,最終形成了總兵、巡撫、鎮守中官的三堂并立之勢。

    年富此人,數年前憑借右副都御史身份出任大同巡撫,管理軍政事務。

    當時的大同,剛經歷喪亂戰敗,法律松弛,弊端尤其嚴重。

    年富一心一意撫慰體恤民眾,上奏朝廷,請求免除了秋賦,又盡心盡力督促邊軍糧餉,深得民心軍心。

    第四個是大同總兵石彪,驍勇善戰,五年前的京師一役中立下過大功。

    草原上到底出了何等大事,馬慶竟然要將大同名義上和實際上的最高官員,全部請到自己府上。

    管家老到,心中震驚,絲毫不敢怠慢,將馬慶交待的事安排下去,辦得妥妥當當,還未到午時,大同鎮的這幾位高官就全齊了。

    幾人呆的工夫不長,在密室里吃過簡單的餉午之后,又密議了一陣,就各自散去。

    隨后石彪點齊了三千精兵,其余人等各自帶上一干護衛,跟著石彪出城,向東北方向而去。

    而大同城在他們走后,城門緩緩關閉,一副大敵當前的樣子。

    韃子即將進兵的消息瞬間在城內傳遍,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

    陽和城位于大同東北部,東與宣府毗鄰,北邊出了堡墻就是塞外草原。

    其城墻高壕深,有三個城門,東門成安,西門成武,南門迎暄,城門外各建有甕城,城門上有城樓,還有十四個窩鋪,都是藏兵的地方。

    全城分別于洪武二十六年、三十一年經歷了兩次包磚修葺,稱得上是銅墻鐵壁,因最早是陽和衛的駐地,故稱陽和城或陽和堡。

    宣德元年朝廷移高山衛同駐,因此一城實有兩衛,城東屬陽和,城西屬高山。

    此堡離大同鎮不遠,快馬而行,一日可到。

    這天中午,以指揮同知身份統攝陽和衛的高同知高大人,剛從兵營回到自己家里,還未卸下甲胄,就聽親兵來報,說是有上官駕臨,似有急事,等不及他出城迎接,已自行到了堡中官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溧水县| 阳山县| 老河口市| 泰和县| 镇原县| 桦甸市| 长葛市| 凌云县| 营山县| 大关县| 应城市| 开封县| 神农架林区| 谷城县| 金华市| 海盐县| 三门县| 绥芬河市| 洪洞县| 陈巴尔虎旗| 镇赉县| 鲁甸县| 社旗县| 顺昌县| 泰顺县| 和平区| 泾川县| 大竹县| 浮梁县| 松江区| 辰溪县| 天台县| 长武县| 庐江县| 临夏市| 庆元县| 黎城县| 江门市| 古浪县|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