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安王收起了面上掛著的訕訕笑容,連最后的一絲拘謹都不見了蹤影。雖不再言語,可人卻愈加地挺直了腰背端坐一處,面色嚴肅到旁人不可忽視。
太后手端著茶盅,遞向景安王的手復又湊近了一些:“茲事體大,王爺,還要想想清楚。”
眼簾前就這樣被遮擋住了一部分視線,景安王自然只能順從地接過茶盅,伴著思考而摩挲著茶盅表面的手指終是頓了下來:“通州確有雪災,不然微臣也不可能借此為由而請命入京。”
“只是,災劫已過,百姓如今安然無恙。”太后接過話茬,既然景安王承認了通州雪災一事,那么這個結論自然不難得到。
“是,不然微臣也沒有道理以一個藩王之身繼續逗留在京都之內。”京都內外是如何言說他這個王爺的,其實景安王比誰人都更要清楚:“微臣的意圖,也只是想確定一些猜測。如果能確定,這一切不過是無中生有,微臣立馬退回通州境內,無陛下的旨意通傳,再不敢踏入京都。”
坊間都說,他這個其貌不揚的景安王不僅似是一個病癆,還是一個沉迷于聲色之中的扶不上墻的爛泥一灘。
但殊不知,所謂的病癆之身卻是事出有因。而浸于聲色亦不過是掩人耳目的面具罷了,實則不過是為了裝作給旁人看的。
自古帝王便是多心多慮,他若不表現出比起平庸還要尤為不及的荒謬與頹唐。那想必,猜測還未得到證實,便就要功敗于京都,無力得返通州了。
“什么猜測又要得到什么證實?”太后不禁蹙起了眉頭,這是她第一次不得不重新審視起眼前的這個景安王來。
果然以訛傳訛的謠言都是可怕的,宮人們聽信了坊間的話,恨不得將這個幾乎未曾謀過什么面的藩王貶低得一無是處。
這種說法入了耳,時日一久,竟也根深蒂固了起來。即便方才的景安王動輒便在她的面前大行了參拜之禮,可說實話,太后除了感到猝不及防的驚嚇之余,并未覺得從眼前這位的嘴里能說出什么見解來。
景安王抬起一雙眼眸來,往日所見,那里盡是一些渾濁之物,可今朝卻是有什么不一樣的神色在其中閃爍。
他只注目在四下里定睛望了一望,意在支開這些宮人。
太后豈能不會意,于是便干脆擺擺手:“杏兒,帶大家都下去,弦子留下。”
杏兒和弦子皆是用起來得心應手且絕無二心的心腹,憑機靈勁兒,卻是弦子更勝一籌的。把杏兒支開,自然是有著這方面考量的因素在。
但更多的卻是,讓杏兒看好宮中服侍的其他宮人。景安王與她今日的這番談話,萬不能從熙寰宮中走露出去半點兒風聲。
因而,處理起來這些問題,太后顯得很是小心翼翼。
“這位”告知他太后離宮這一消息的是杏兒,因而對于只打過照面的弦子,景安王并不識得。
“王爺多慮了,弦子是哀家的人。”后宮之中,最懼的不是其他,而是人言可畏。
即便是如今榮登太后之位的她,也總要留有人在身邊服侍才是,撇去這些,太后只抬了抬下巴:“現在,王爺可以說了嗎?”
能支開那人多眼雜的閑人已經實屬不易,就算偶有一兩個宮人在場,更是太后愿意給予信任的,便是無謂了。
景安王想到這層,便干脆點點頭,言道出口:“蓼陽大長公主的兒子,如今的平陽侯世子。”
提到凌玨,太后一直還算謙和的笑容終于是僵在了嘴角。或許只有曾經知曉內情的那些個人,才能在歷經無數的蜿蜒曲折之后,還能做到如此地一陣見血。
太后這些細微的面部表情變化,同樣逃不開景安王的眼睛:“可見皇嫂,凌玨一樣是你心頭鯁著的一根刺,既如此,為何遲遲無所作為”
“你也知道。”太后終于是忍受不了景安王的步步緊逼,此刻更是由于面對面地交談,而致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皆全部被暴露在了光影之下。
她干脆起身踱了幾步,好使自己可以背對著景安王:“蓼陽如今是天盛的大長公主,燁兒的姑母。更遑論,他的父親是天盛的有功之臣。哀家,動不得他。”
“太后是正主,這天下,又有誰是你動不了的”景安王一開始便就無心飲茶,如今被太后的一句話居然激出了懊惱的激動之情,干脆將茶盅擱置在了案前:“除非,是太后你不想動,想要包庇某人。”
“景安王”太后驀然轉身,只感覺自己的額頭居然被氣得青筋狂跳:“你難道還沒有吸取過教訓哀家警告你,你最好能管得住你這張嘴。”
這樣的氣氛實在太過劍拔弩張,雙方誰都似乎沒有要收手低頭的樣子。
弦子硬著頭皮上前行禮:“太后娘娘,這茶要涼了。用不用奴”
“不用,你先退至一旁。”太后態度強勢,又似是白了景安王一眼:“沒看到王爺滴水未沾嗎?”
“是。”弦子很快將茶具收起換下,退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也不知經過剛才的這么一摻和,太后和景安王誰會是那個最先打破僵局的人。
景安王臉上的表情并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緊繃著的五官似是存了一些未能化解的慍怒在:“是微臣失禮。只是,凌玨,玨世子他是否和陛下走得太近?聽說,朝中事務都有他插手其內。”
“聽說你這是聽誰說的?”太后并不相信一個遠在千里之外封地的藩王,會對朝廷里的事情摸得這么清楚。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人在牽線,只是,她對這人其實并沒有什么好奇就是了。
“看來,太后娘娘您這是默認了玨世子的越矩。”景安王倒也是一個聰明人,在無法探清太后其人對此事究竟秉持的是怎樣一個態度的時候,還是將凌玨改口稱呼為了“玨世子”。
盡管,他對這個從未見面的凌玨是一點兒好感都沒有。他遠離朝堂的名利場,但必要時候的順從與妥協卻是在哪里都是適合的。
“凌玨自幼與陛下一同長大。”對準凌玨的矛頭不在少數,但如此直截了當的,景安王還是第一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