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聽了挽歌的故事您覺得如何呢?”挽歌說完看著悟明。
而悟明卻沒有說什么,只是對著挽歌說:“公孫施主該記得我們初見時,老衲問你的問題和你的答案嗎?”
“自然是記得的。”挽歌點了點頭應道。
“那老衲那時候說了什么呢?”悟明看著挽歌問。
“方丈對著挽歌說了挽歌說了一切天道有序,莫要摧毀的太過,若是不放寬心對待前塵舊事,挽歌依舊會走上老路。”挽歌回答。
“那你那時候心里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悟明又繼續問。
挽歌想著她那時候的想法‘是啊,但那又如何,若是我重來一生卻未能讓自己過得安心那也豈不是白重來了一世?’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挽歌的聲音:“方丈,挽歌那時候回答了,我想你也可能知道我從何處來卻不知我想往何處去,若是你都不知道,我會告訴你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若是要問我對未來作何想,我會告訴你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我有妄想,故我寧愿身在地獄。但我有一點是確定的那便是我不會再去奢望那不確定的未來,或者應該說是過去。但到底我還是多謝您的提醒。”
在挽歌說完,只覺得心情前所未有的闊朗,
而一旁的悟明方丈聽到她這番話后也陷入了深思,遲遲不語,似還在思考著挽歌的這番話。
悟明聽到挽歌的回答,又對著她說:“那公孫施主現在還是這般想的嗎?”
二人相顧無言,只靜靜地都在坐在對方面前,挽歌也不理會悟明方丈現在在想些什么,思考著自己的事情。
過了好一會兒,悟明方丈才徐徐道:“公孫施主想得通透,無需貧僧多言。”
“方丈亦是一個通透人,不然也不會知道我從何處來,”挽歌對著悟明方丈說。
“公孫施主你我二人相見便是有緣,今日帶你來看這異像又聽到你這番故事,悟明心里早已經有了許多感觸。”悟明方丈和藹地看著挽歌。
“或許吧。”挽歌回答了一句。
“公孫施主,萬事留下后路,莫要到了不了達到的地步,到時候不管是誰都會受到傷害。”悟明再次提醒了挽歌。
“多謝方丈提醒,挽歌知曉了,若是悟明方丈沒有什么其他事情的話,那歌兒就先回靜禪院了。”挽歌對著悟明如此說道。
“公孫施主慢走。”悟明說。
“方丈,那挽歌便下次再來與您探討緣法。”挽歌聽見悟明這樣說也順勢而下提出了告退。
她離開了悟明帶她到的地方,她沒有看見悟明在背后看她的眼神,是那么的令人難以琢磨,但是眼神里又透滿了未知與同情。
而挽歌就算知道了或許也不在乎吧,因為她不需要別人的憐憫,和同情,這都是她自己選擇的道路,任別人有何看法她不在乎,,她只在乎能不能夠達到她最初的那個目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