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彬敗走,文成才得空和仙子攀談幾句,玉蘭仙子仙居錢塘,三百八十歲那年正式被天庭任命司“百花仙子”一職,早就成為四海八荒的奇談,據說當時父祖游歷四海八荒,聽到這件奇事,還專門從某個深山老林跑出來,專門去了趟錢塘百花園拜會這位仙子。
據說父祖當時就在仙子的百花園中過了一夜,期間發生什么,卻不得知,后來這事兒被好事者傳開,一路傳回天宮傳到天君和帝君耳朵里,當時天君正帶著父君陪帝君喝茶,南海水君已被貶到南海娶了親,生了幾個兒子卻不知。而父君當時還沒有跟天君和帝君透漏母妃的事兒,正默默發愁,就在這個檔口,從軒轅神殿外面進來個小天官,持著白馬尾鬃做的拂塵,將此事通秉天君和帝君知道。
祖父跟父祖父子關系早就淡漠了,對他而言父祖每晚住在哪里找什么女仙作陪,和女仙做了什么完全沒干系,他不想知道也沒興趣,反正從三百歲被帝君接到這軒轅神殿中撫養,那個被四海八荒尊崇的應龍神君在他心里就徹底變成了“一個神君”,而不是他父君。
但帝君聽這消息卻思緒頗多,執著茶杯沉默半晌,終是嘆了口氣,獨自走到四公主畫像前,為已經離世的女兒上了三炷香叩了三拜。
據父君說,當時帝君的表情不太好看,神情有些不甘,然而更多的是惋惜和無可奈何,父君那會年少,見此情景好奇就問:“祖父雖有父君這個兒子,卻至今未娶,和祖母情緣早了,既未有婚約又未下定親禮,更沒有拜堂成親,那他留宿在何人那里,做了什么,也無禮法約束,帝君不必煩惱成這樣……不過那錢塘的百花仙子算來不過四百歲,確實是年輕了些……”
父君年少時性子耿直,注意力只在陳述,根本沒看到天君遞來的眼色,直到天君踩了他一腳才識趣閉嘴,軒轅帝君倒是沒責罰他,只是目光復雜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天君,起身去了后花園散步。
“觀純,你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帝君出去后,祖父拿起夾持糕點的長筷子,重重敲了敲父君的頭。“為父說過多少遍,長輩說話的時候不要亂插嘴,你什么時候才能長點記性!”
那天父君被罰在軒轅神殿跪了兩個時辰,直到帝君散步歸來,祖父才準許他站起來。從文成剛記事起,父君就將這件事當做故事講給他聽,講了無數遍,每次講完都要加上一句,“多做事,少說話,真在天君帝君面前說錯了,父君都沒法保你……”
這些年,從父君到幼弟,一家人在天君宮里活得如履薄冰,直到他們幾個兄弟陸續去了封地當水君,才擺脫了這種小心翼翼的生活。文成有很多時候做夢都會夢到這故事中的情景,仿佛他當時就在軒轅神殿中,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完整個過程,當年的父君耿直血性,有話直言毫無遮攔,再看如今已為太子卻活的謹慎的窩囊模樣,估計經歷的事情不是他能夠想象的。
隔了些日子,文成長大了點兒,又從父君那里聽到這個故事的后續:帝君為這事兒煎熬了挺長時間,四海八荒的流言早傳的不像話,父祖留宿百花園那夜和百花仙子相處的情景甚至描述的情節比凡間市井的**葷段還要細致,甚至連下界的凡人也不知從哪兒聽到這事兒,添油加醋編綴一番,每日在市井傳唱,父祖對這流言倒是淡然,仍然四海八荒游歷飄無影蹤。帝君終于按捺不住,有一日將祖父宣進軒轅神殿,兩人密談了幾個時辰,祖父出來回宮,又宣父君進殿,擺著天君的架子居高臨下叮囑他“戴罪立功”。
父君那時剛跟祖父透露了母妃的事情,那幾日都被軟禁在房中不得外出,突然受召,還以為是天君要砍他以儆效尤,沒想到會出現轉折。天君讓他寫一封書信給父祖詢問那日留宿百花園都做了什么,如果父君能問到答案,他就同意父君和母妃的婚事。
父君領命從殿里出來,心中卻是解不了的困惑,其實天君此舉用意他也清楚,必然是帝君將這事兒交給天君去辦,天君卻因為和自己的父君應龍神君有嫌隙,連封書信也不愿意寫,但又不敢辜負帝君信任,無可奈何想了這招,讓自己的兒子代勞。只是父君雖是應龍神君的嫡孫,卻跟這位祖父從未見過,更無任何交集,突然寫信問詢此事,未免過于唐突。
父君在房中思忖三日未下筆,此事卻驚動祖母鐵杉公主,祖母一向對父君極寵,見不得兒子為難,就給父君出了個主意,她讓父君去了趟娘家,在父君的幾個舅舅的幫助下從龍族庫里提了許多壇好酒佳釀,裝了三大車,又讓父君去寫這封問詢信,叮囑言辭不要浮華,有事直說稱呼恭敬便好。
父君按祖母叮囑做了,帶了兩個侍從親自趕車去了南郊應龍神殿,恰好應龍神君就在殿里,父君想趁此機會見見祖父,卻從殿里出來個冉須將軍收了書信和美酒,傳神君口諭讓他們回去,說是幾日后自然會有回信,父君雖然覺得遺憾,還是聽話回去了,尋思這三大車美酒佳釀一定打了水漂。
誰想不到兩日,就從南郊來了個小將官,帶了封神君親筆回信飯也沒吃酒也沒喝就走了,應龍神君在信中寥寥數語,只道在百花園中留了一夜,除了和百花仙子下棋,還聽了一天一夜的聒噪,他說該是給錢塘百花園多派遣幾個仆從,不然這話嘮的仙子總有一日要憋出病來。
父君在房里讀這封信,當時就樂了,誰會想到那些不堪入耳的流言蜚語背后,真相竟然是這個樣子。他將應龍神君親筆書信轉交天君,天君看了也沒什么表情,又轉交給帝君。父君本想著這廂他要到回信兒祖父該是答應他和母妃的婚事,誰想祖父出爾反爾,若不是祖母偏愛父君以命要挾,祖父也不會松口,父君和母妃也不會相守半生還生了他們幾個兄弟。
帝君看到回信兒,當即就讓宮里的大小天官在四海八荒澄清此事,聽說這一舉動傳到應龍神君耳朵里,神君當時正窩在殿里喝得酩酊大醉,聽到侍從回報說了一番話。
“帝君真是糊涂了……”神君道,“這天下人的嘴長在天下人身上,他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流言蜚語是如利劍傷人,但我不在意,自然也傷不到我……充其量就是市井小民的談資罷了,等到有些更有趣兒的事兒出現,他們也會淡忘這件事情的。”
后來的確如應龍神君所說,“父君娶了洞庭湖水君女兒”這事兒很快成為四海八荒新的談資,而神君和百花仙子那一夜“溫存”,也不知道被市井小民遺忘到了哪個角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