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鳳三年619年,六月十五,黃縣南山屺碼頭。
算起來,桑島船廠始建于天鳳元年,那時還是大業十一年616年,因島上有個漁村名為桑島村,村中遍植桑樹,村民以漁獲和養蠶為主業,便選址在此建立了一家以建造民用船只為主的造船廠。
此外,在桑島對岸的大陸上,還有一個南山屺,這是一個半月形狀的內彎,本就是不錯的避風內港,然后經過這幾年的不斷改造和擴建,如今不但已經將其建成了一個擁有三十六個泊位的內港,并且在港口兩邊還建成了兩家曬鹽場,平均月產食鹽在六萬斤左右。
而經過三年的不斷開發建設,這南山屺和桑島兩岸從原來八十戶兩百余人的海邊小漁村,已然發展成了擁有近千戶超六千人口的大型制造漁業社區,單是南山社區名下所屬的海捕隊便擁有船體超過三丈長的舢板二百來條,五丈以上的捕魚船近百艏,以五牙艦為母版改裝的大型商混船也超過了五十艏。
然后在去歲年末,因為黃娜的部隊停駐黎陽跟李密對峙碰巧遇上了寒冬,黃小剛不得不又在南山建設了一個魚鲊作坊和豆腐作坊,制作了大量的魚鲊和油豆腐輸送給黎陽部隊補充營養,進而又給南山社區搞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簡而言之,如今桑島南山社區的經濟構成里極有造船、制鹽、漁業,也有屬于精加工的魚鲊、油豆腐食品作坊,比起之前慘兮兮的單一靠近海捕魚和煮鹽苦苦求生的小漁村可是強了太多。
而今日,但見得南山屺的碼頭之上旌旗招展,一支由二十四條五牙商混艦和近百大型高麗商船和捕魚船組成的護航船隊,正在港內起錨待發。
碼頭的看臺上,高麗商人楊祿正紅光滿面的與各路前來祝賀道喜的商界同仁寒暄,眼下這支即將起航前往濟州島的開拓船隊里,他一個人可是占了差不多四成的份額,總占比是眾多小股東之首,自然也就獲得了話事人的資格。
對于開發濟州島的計劃,如今算是正式進入了第二期,而第一期總計調運十萬八千料航運噸位的計劃,也實際執行完成了超過八成以上。
當初針對日本還有濟州島開發的三期規劃,是計劃先在三年內打通旅順港至日本京都的商業航線外環線,然后在這個基礎之上,再進一步組織人力物力去登陸濟州島,并在島上設立初級農工商品的精加工中心,隨后再慢慢來打通青島港至濟州島的工業航線內環線,而“長京”高速路和長崎港,以及長崎港至濟州島的貿易線自然屬于第三期規劃。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自打李淳風把黃娜弄出來的簡易版六分儀玩明白以后,從長崎直航膠東也就成為了可能,比起要從膠州橫跨渤海灣,然后沿著遼東半島的海岸線繞著高麗半島走上一圈再穿越對馬海峽抵達日本四島的航線來,這條從長崎中轉濟州島直抵膠東半島的航線省下的可不是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而是超過了至少一千海里以上的航程。
所以最近這大半年,由高麗楊家和華夏商行組建的聯合艦隊,已經來回在這條航線跑了十余趟,把路線完全探開。得益于這個時代成熟的槳動船設計,往來的船隊可以完全無視季風航行,船夫們喊著號子劃著槳,用大半年的時間不但從日本運回了近五十萬石的米糧和大量的原木、礦石,并也向濟州島和長崎運去了十多萬噸各種物資和建筑材料,這也就使得二期工程不得不提前上馬。
畢竟,如今在天鳳軍的直管區域內,非但不缺糧食了,黃娜從洛陽和黎陽源源不斷運回的大量糧食還尷尬的出現了積壓,即便黃小剛想足了辦法在膠州新城又新設了四家聯合飼料廠和開放釀酒業批準新建了近十家酒坊,也難以消耗這批糧食。
加上整個山東地區目前已經全面恢復了生產,并且公田法的試行也進入了第三年,民間不但不缺糧了,還有大量的余糧正在逐步的進入流通市場,尤其是整個東華四郡的大小地主們,當初天鳳軍這邊要施行公田法,給所有的種糧戶免稅的時候,還嘲笑天鳳軍這幫人是泥腿子根本不懂什么治國之道,如今不但笑不出來,還飽受著爆倉之苦。
東華這邊,正式實施公田法其實算起來還是在天鳳二年。
新法頒布之初,見其中規定了不論公田私田,也不論田畝大小,只要種植主糧就可以免稅的條目,地主們在彈冠相慶的同時,絲毫沒考慮到這其中藏了老大一個深坑。
天鳳二年算起來也算風調雨順,而整個東華四郡之內播種的田地超過百萬畝,除了部分新分公田由華夏商行方面下訂單要求種植大豆和苜蓿之外,其中超過八成的田地都是種植主糧,雖然當年的主糧收獲平均下來算不上豐收,但總的平均畝產至少也超過了一石。
然后,騷操作就來了,天鳳軍這邊以華夏商行的名義,在四郡各縣設立了大量的國儲糧庫,以略低于市價的價格收購農民的余糧,這個時候絕大多數的地主都處于觀望的態度,他們雖然大多數人都看到了公田法里規定了售糧免稅,糧商收糧要十稅一的條目,可他們根本沒想過這事跟自己有關,反正他們各家都有倉庫,大不了就把糧食屯起來再待價而沽。
很快,各地糧庫就把百姓手中的余糧收購一空,然后掛上了滿倉的牌子停止收糧,并且開始使用“沖搗”土法來處理粗糧,而后開始對城鎮居民銷售平價國儲粗糧,并且還給城鎮居民們每家每戶發了個糧本,規定成人每月可購買五斗、孩子老人每月可夠四斗的平價粗糧。
而后又在東華商行名頭下開設了一家連鎖的糧行“五谷坊”,銷售的是采用東華工業提供的精加工設備處理過的精糧,并且還是采用精細化的銷售模式,價格自然也比粗糧貴了很多。
可這還沒算完,很快各地“五谷坊”又掛牌銷售起了黎陽精糧和日本進口精糧、精細面粉、精細麥粉、精細高粱粉、精細豆粉等糧食產品,全部是精加工、精包裝,貴族的價格、貴族的享受。
如此一來,也就讓原本還在觀望著的糧商們和各地屯糧待售的地主老財們看蒙了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