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學期時,有一次他瘋得高興,竄過講臺時一腳踢翻了老師的椅子。老師批評他,他當然不敢爭辯,卻是癟著嘴一臉沮喪,問他什么話也不說。
“怎么還不認錯?”老師發火了,“說你你還不服?回去叫家長來!”
他被逼得沒法,才哭喪著臉嘟囔說:“沒——沒不服,是沒辦法。我天生的。”
“踢椅子是天生的?”老師生氣地問。
“是啊。我媽就老說:就沒見過我這么能糟蹋東西的。”
“糟蹋東西!在家里?有多能呀?”
“說我一年能摔五十個碗,弄翻二十個湯盆,走路老踢磚頭,鉆桌子老撞鼻頭。人家沒沾灰我沾灰了,人家沒燙著我燙著了。只有一樣強過別人——跟小孩們搶吃的時候手最快!
嚯,還編成順口溜了!老師聽到這兒也繃不住笑了,然后臉一板,又嚴肅地問:“這是你媽原話?那你怎么說?就認了?”
“我怎么說?我又不是有意的!明明手還沒挨著,那碗就翻了;明明看著石頭離腳還遠,卻不知怎么就踢上去了。我爸在網上查過,說我這叫距離判斷不準癥,跟眼科不相干,是小腦協調功能不好。”
“你還知道協調二字!去治過嗎?”
“看過幾次醫生,還照了CT、磁共振,都沒用——查不出來。所以醫生最后教我說,運動時要留足那什么‘提前量’。”
“提前量?讓你留多大的提前量?”
“一般也就這么一點兒:一寸兩寸。要想保險呢,就隔一巴掌那么寬!
“隔開了就沒事嗎?”
“就沒事了。醫生說我只是協調不好。注意了就好些,一走神就不行了!
“不行到什么程度?”
“比如幾個大孩子蹲地上玩五子棋,我跑去看,噌一下就把人家的石頭子兒踢飛了。人家跳起來就給我一巴掌。我趕緊用手一擋,啪!還頂了人家的右手腕。大孩子嗚地一捂手,吼一聲:小子,竟然還敢反抗,切我脈門!就撲過來。然后就慘了,啪啪啪,上來就是三巴掌,這還不算完!”
“這是以大欺小。你應該報告老師!還有別的嗎?”
“另外就像以前管人家借橡皮,人家遞給我,我一不留神,就抓了人家的手,把人家弄疼了。女同學就說我故意的,都罵我流氓!
“老這樣人家能不說你!這時候你怎么不留提前量?”
“留了呀!可一忙就伸過頭了。我也不明白,明明看著沒伸過頭,怎么就多出一巴掌來呢?”
小嘴兒絮絮叨叨的還挺能說!
老師搖搖頭,不再說他了。醫生都沒轍兒,有什么辦法!
由于小思孟在外總愛惹禍,招來無盡的麻煩,他爹媽無奈,只好改放養為圈養:只要從學校回來,就盡可能把他留在家里。
要想留得住,就得有條件。玩具、圖書、樂器、游戲機,在家里放了一屋子,電視也盡著他看。
只是還有另外一個條件約束,那就是學習得好,不得低于前十名。達不到時,以上的一切就一概鎖起,只給他留幾盒積木,讓他仍舊當他的小屁孩去。
這一點白思孟答應了,一開始也落實得很好。這不但因為他乖,也因為在他眼里,外面就是個狼奔豕突的世界,他這個小病孩還是少接觸為妙。
但是盡管加意防堵,外面的不好還是會滲透進來;而小孩的天性,大人要是不嚴密看管,那仍然是什么稀奇名堂都干得出來。
如今在學校里,老師和同學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用說,男同學都討厭他,女同學都避開他。
弄到后來,大家都說他既然手腳天然的不安份,站隊老踢人腿,做操老撓人臉,于是就連體育課和課間操也不讓他參加,讓他獨自一人,哪兒涼快就哪兒呆著去。
若是他年紀大一些,家長也許會找老師交涉,義正辭嚴地說,你們這是剝奪孩子上課的權利。他自己也可以提出抗議,反對不公平的待遇。
但是在才上十歲的孩童年紀,既然都知道這孩子太小又太皮,多動癥似的太難教正,大家也就默認為應當了。
這樣一來,他就徹底寂寞了。
多少次他站在操場邊上看著同學們鍛煉、玩耍,多少次他坐在座位上看著同學追逐打鬧,自己卻一動不敢動,略一走動便被人喝斥,心中的難過與自卑就不用提了。
就是坐著,有時也不能確保太平無事。特別是對同桌,哪怕拉一下椅子,掀一下桌面,他都可能撞到對方。什么三八線之類的平面界限更是雖有如無。
因此緣故,女同學都不愿和他坐。男同學也見了他就不爽,這時往往重重地咳一聲,狠狠地瞪一眼,嚇得他趕緊縮身退步,戰兢兢的,生怕別人惡言相向。
作為一個人見人煩的受氣包,作為一個類似于烈性傳染病患者,他若是不能完完全全地縮進一個蝸牛殼里,就只能在靜默中自得其樂了。
日月如梭,循序漸進。在漸漸長大的孩子眼中,家越來越顯得小,他的心卻越來越大,無法禁錮。
當玩具、連環畫、游戲機、電視甚至錄像機都不足以吸納兒子洶涌澎湃的興趣了,爸媽便向他開放了對他禁錮許久的家用電腦的使用權。
這電腦本來歸他們二人共用,一直鎖著不讓小思孟看,怕他乘機散漫無邊。但時過境遷,現在終于開放,說明他們也是開明的家長,通情達理,與時俱進,不再狹隘地認為電腦就是孩子學習的天敵了。
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無奈。如果連滿架子的書籍和成摞的碟片都不足以吸納他那過剩的精力與時間,作為關愛他、一心盼望他好好成長的家長,你還能怎么辦呢?
很快,白思孟就學會了上網。
首先,自然是——也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學著打那些復雜的電子游戲。一開始也是分秒必爭升級過關地如醉如癡。不過爹媽很快干預,還用上了高科技,三弄兩弄就讓他徹底玩不成了。
沒辦法,他只能暫且放棄玩耍,在查找資料輔助學習之外,專注于拓寬眼界,多讀多看,培養更廣泛的興趣。
在網頁的大海里自由搜索一番之后,他很快就認識到,網絡就是一個廣闊的世界,那份奇特與豐富,遠不是小說、電影可以比肩的。幾乎是但凡你想要的,那里面都應有盡有。
他注冊了個QQ。起先是和同學、老師交流,在校網上瀏覽,后來就和不論什么人聊天。
一開始他只是用打字交流,這使得他的打字和信口開河編故事講演的本領突飛猛進,讓爸爸媽媽高興得不得了——這下子小家伙的語文成績錯不了了。
但大人們也很警惕,一再嚴厲警告:一天最多只聊一小時;不得擅開視頻;不得語音通話。且為保證此項方針得到忠實貫徹,別說視頻頭什么的,連音箱都拔掉鎖起來了。
不開就不開,為了大的好處,只能忍受小小的不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