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正文。“這叫蘿卜米!”主人笑著介紹,“自家田里新收的。才帶來時人也以為是蘿卜,一吃才知硬硬的全是粉面,好似打好的年糕,咬都咬不動,只能捶碎碾細了煮著吃,兩三個就好煮一大鍋。與米飯的滋味倒也相仿。
“因其耐肥好種,又經飽,過了年,一村的人都種上了它。葉子也像蘿卜,卻高大茂密。
“長得好時那蘿卜根一個足有十四五斤,曬干了也有二三斤重,比稻米收成平空多了幾倍。是以原來種稻米的,如今倒有一大半改種了這個。”
四個年輕人大為驚奇,都說:“果然這么好,那怎么不全種成了它,豈不糧食吃不完?”
主人笑了,說:
“話可以這么說,無奈上頭收皇糧還是要稻米和麥子,不種也不行的。這蘿卜米在我們農村人家,就是自家吃飯和喂養牲畜,多了也只有做醬做酒。如今屋外樹下都埋得有大酒甕,上前年埋下的,也不知何年何月再起出它。”
看來這蘿卜米也就是一種超級薯類,不過比白薯、馬鈴薯淀粉含量更高,產量更大。
當下不暇再問,他們略微客氣幾句,便都狼吞虎咽,大快朵頤,把人家一大家子的飯吃掉大半,還像只吃了個半飽。
飯后抹抹嘴。互相商量,給人家送個什么為謝,竟找不出來那三個是隨身什物全部丟得光光只白思孟還有個書包,卻除了毛衣毛褲,別無長物只好靦顏空口道謝,說是將來有機會,一定十倍報答。
其實四人也知道,人家哪里想他們報答,也不過說說好聽罷了。
飯后閑談,直到深夜。然后一宵酣睡,早起后個個精力充沛,幾天的煎熬總算得到了補償。他們謝過老漢一家的盛情,早早登程,趁還涼爽,快步走上了出山的土路。
本來夜晚閑談中,多數人已不想繼續前進,而是看一看就打道回府,先匯報再說。從安全角度看,這樣無疑最為妥當。
這并不完全出于畏縮,簡單對比一下二杠三就行了。
憑良心說:第二組得到一張錯圖,全軍覆沒,二杠三孤身回去報信也不是不對,只是略微早了些,因為還什么都沒看到。
花那么多工夫策劃出這么一個行動,成果卻一點沒有,那怎么行!
而他們這第四組就根本不同,不但走出了沙漠,還見識到這里的居民,還知道了沙漠兩邊存在兩個國家。這是個非常重大的情報。也是他們足以塞責的現實貢獻。
有情報就要趕快傳送回去。電報不通,就得人送。如若不送,再碰上什么危險,第四組也全軍覆沒,那不又一次雞飛蛋打!
力避前失,以免重蹈覆轍,這豈不是最好的理由嗎?
而另一方面,若說此行主的要目的是找飛船,找不到就算失敗,那么村民已經說了,那飛船不但已經墜毀,還炸了個精打光,那還有鳥的保密資料?
這目的想要實現,已經非常不現實了。
若是一定要去到跟前親眼看看,那也不是不行。但是直北三千里,路程非同小可,又面對一個強大的王國,不裝備好一支規模可觀的探險隊、帶上足以防身的武器,那肯定是不行的。這就需要好好規劃了。
我們提供情報,上頭師父們盡管規劃,規劃好了再來。如果情報不夠,也可以再叫別人進來,我們區區四人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乍看起來,這理由非常非常之充分。
然而商議到最后,卻又都不敢這么說。
理由也很豐滿。第一老漢說的不一定就是他們要找的飛船第二傳聞不一定真實第三,就算飛船找不成,不是還發現了若干新情況嗎?
如果相信萬時明聽到的沈關監與師父們的談話,上頭真正的意圖是要尋找一個人類避難所的話,那么他們的探索便僅僅只是開了個頭,大量的情形都還一無所知對不對?
那仙人是怎么回事?妖獸又是怎么回事?真有人能夠什么都不坐,一抬腳就能飛嗎?
還有,雖然大熊和老漢沒說,那仙人和妖獸會不會還有更多的本事呢?為什么傳說中他們都會變化,這里的卻不能?要是能,他們會變些什么?
再就是,眼前是一個新世界,這沒問題。沙漠東西有兩個國家,這也沒問題。可是新世界是由多少國家多少地區組成,起碼也得知道個大概吧?
前三批什么都沒報告,咱這已經深入內地的第四批也照樣扯爛污?
這么一想,就都不敢也不好意思這么早就離開了。
算了吧,別再伸過臉去討人打。繼續走,再往前多走走,起碼也得有真正能夠塞責的新收獲才能回頭吧!
為了兩全其美,白思孟有一陣子還想一起先護送朱品聲回去報告,然后三人再返回這里。但朱品聲聽了視同侮辱,反應非常強烈,連萬時明都跟著挨了幾句難聽的,他也只好不說了。
離開山區,進入平原,他們才真正見識到南敘地區的富裕,不用看田里長的怎么樣,只看那齊整的庭院,高高的草垛,成群的牛羊,學堂里朗朗的聲,以及路人整潔漂亮的衣飾,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萬時明指點著慨嘆說:都看見了吧!實際上,不須明君,也不定要英主,只要土地不缺,風雨適度,沒有戰爭,少些敲剝,只需幾十年,國人的生活就會躍上一個新高度。
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今天這里的情況就是最新的明證。
對百姓來說,最可怕、最不幸的就是混亂時代。
戰事一起,拉夫抓丁,田地荒蕪,流離失所,唯一能逞心快意的就只有那些草頭王。就是最終歸于一統,也不知白白耗竭了多少百姓的血汗。戰國如此,五代也如此。
“垂拱無為天下治!”白思孟不知想起了哪個詩人的這句詩,便隨口念了出來。
“一將功成萬骨枯!”小蔣冒冒失失地接上說。他也只會引用這個成語。
“這都說的什么呀!”朱品聲膩味地說,“全都牛頭不對馬嘴!”又怪萬時明,“都是你起的頭,這個那個的。老伯不是說了嗎,新夏都快三十年沒打仗了,好著呢!”
“三十年沒打仗就保險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蔣沒頭沒腦地又來一句。
朱品聲一時噎住。萬時明和白思孟都笑起來,私心感謝他傻不拉幾地背了鍋去。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這看似沒輕沒重的一句話,卻似乎冥冥中被神聽到了,還頗為欣賞。于是不太長的一段時間過去,竟讓他這句陳腐至極的老生常談,化作了一語成讖!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