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出征老倉時,他一共帶去二十五條戰船,戰損了幾條。現在要擴軍,就先接收了三只按新圖紙設計,集中了大量人力緊急搶建的三桅大船,每只上面裝備了三十門鐵炮,
然后就是招募船長和水手,組建炮隊,天天在近海試船試炮。
過了些時候,幾個船廠又完成了對十只中型船舶的長炮加裝,還弄了些近岸巡邏用的小炮船。
這些船只立刻編入了西海艦隊,使艦隊火力增加了一倍半,已經反超對手一籌。
“還得要大船!”他心花怒放躊躇滿志地說,“爭取噸位上五百,那才能打遍大青銅無敵手!”
朱品聲笑道:“已經從七十五噸跳到一百二十噸了,馬上又叫五百噸!你這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當了將軍想皇帝,當了皇帝想外國!貪心不足!”
“嗯,可別這么說,叫人聽見舉報說咱有不臣之心!”白思孟趕緊提醒她,又小聲說,“不臣自然不臣,走了再說吧!船越大越好。我聽人說了,從這兒到流沙那邊,能一船直達,就是常鬧臺風這里叫黑煞風小點的船簡直經不起簸弄,一吹就翻。”
“那回去時怎么不走陸地?一想到那回在桃浦陳二號上吐的,我就翻胃!”
“哦哦!對不起!”白思孟好生歉疚,“還以為你早過了這一階段呢!我只是想,關監回去走海路,咱們是不是也這么著。走陸地自然也毫無問題!”
“你怎么知道關監回去要走水路?”
“他不是管咱們借船嗎?還要大個的!”
“是倒是。不過我不是聽你說,他說是要西行嗎?怎么變成由南轉東了呢?”
“他倒是這么說過。不過西邊是大青銅,他到那戰區匪區去干什么?再遠就是卡拉漢了,更不可能。所以我想他也許是口誤。頂多,是往西稍微走一走,看看海景就回來。”
朱品聲笑了,說:
“虧你會想,關監會看海景!不過來了以后,也真沒見他做過什么事,整天就是走街串巷,哪里不一樣去哪里,就像個資深旅行家,專門搜奇探幽,可又沒帶照像機!”
“我也聽說了!”白思孟笑道,“他這樣挺好。左右就是個坐催,還希望他天天搬個小板凳,坐在咱們門口板著個老師臉呀!哪兒涼快哪兒玩去!錢不夠咱給。”
“啊,你這一說我倒想起來了!他倆來這么久了,都沒在督府支過一串錢,他靠什么逛街呀?”
“也許自己帶的有錢也許他什么都不買。”白思孟說,“在我心目中,他從來就是那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要逮什么都只逮大的。什么零花呀、休閑呀、小吃呀,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才不在他心上呢!”
“你是找例子教育我吧?”
“哪能呢!”白思孟笑起來,“像他那樣極其精確簡潔、精精明明地過一生,連我都不能夠,還能讓你學習?別把咱家弄成和尚經堂尼姑廟了!”
“什么咱家咱家的,少來!還遠得很、遙不可及呢!”
“不怕慢,只怕站。再遙遠,不也早晚的事嗎?”白思孟涎著臉陪笑。
有人過來了,他們只好換了個話題。
過了旬余。那天上午,吳起雄匆匆走來,面色嚴重,說有急報人從老倉過來,報告說出事了。
“什么事情?”白思孟和朱品聲都緊張起來。
吳起雄遞過一封密信,是許成寫的。在信中他痛切自責,說卑職防護不力,有奸人潛入城中,趁夜縱火,燒了兩座糧庫中的一座。主將成先率救火時砸了腿受傷,存糧損失一半。
糧食為生存根本,因此老倉城里人心洶洶,有不穩之勢,祈望速予接濟,以安軍心而挫敵焰。
白思孟看后不語,把信交給朱品聲。朱品聲看完,又顛倒檢查信封和封蠟。
“這是許成的親筆嗎?”她問。
“是許成的字跡無誤!”吳起雄說,“末將認得他的字跡,還與以往書信比對過。”
“沒被他人拆動過?”
“封緘完固。末將檢查后才拆開的。”
“這消息告訴別人沒有?比如你營中的書啟老夫子!”
“不曾。末將看后,因事情重大,一聲不吭就趕來了。”
“好!”朱品聲把信又交回白思孟。
怎么辦?
“末將愿親率船隊赴老倉補給!”吳起雄自告奮勇說。
“你要親自去?”白思孟看向他。
“啟稟都督!來人自言,因有敵船在港外游來游去,偷渡甚是危險。是以趁夜乘坐小船出海。不巧又遇風浪,在海上漂泊十余日方到,已經耽誤了。許成部一定在日夜盼望。救兵如救火,請都督特許末將載糧星夜前往。”
好個勇于任事,不畏艱險!
“敵船在港口堵著,你怎么進去,怎么缷貨?”白思孟問。
“硬闖好了!又非與其交戰一次兩次,末將有把握。”
“那要是在海上遭遇卡拉漢艦隊呢?他們的火炮可不少!”
“大海之上,一望無際。其艦隊集中行駛,所見有限。即使撒開些,仍然搜尋不了許多,未必會與他撞見!”
“你準備帶多少船去?”
“炮船十只,夾護糧船十只,銜尾而行。”
這數量倒也適中:遇強敵好跑,遇弱敵可斗。
“再少些!”白思孟出人意料地要求,“五炮十糧。”
吳起雄一驚,眼光似乎在問:為什么?
朱品聲也感到迷惑不解。因吳起雄已成心腹大將,便也不避他,說:“炮船過少,這樣怕掩護不過來吧?”
白思孟用力舔著嘴唇,雙目灼灼地說:
“我想來個金鉤釣魚,就用這五炮十糧作誘餌!”
“怎么個釣法?”朱品聲和吳起雄心中一緊,都湊近一步。
“你們想,”白思孟目光炯炯地看著他二人,“老仙兒的細作既已燒了糧庫,他們下一步會怎么做?”
“當然是封鎖了!”朱品聲說,“坐等守軍糧盡再趁亂攻打。”
“那他們擔不擔心我們強行運糧進行接濟?”
“擔心什么!他們圍點就是為了打援嘛!”
“打援?打多大的援?十炮十糧?還是二十炮二十糧?”
“短時接濟,怎么會有二十只糧船?十船再加上原有的一庫,就夠吃到過年了!”
“那就是說,他們也只準備打我們的十只炮船,對不對?”
“非常可能。”
“那他們在什么地方設伏最好?桃浦港外?中途?老倉?”
“自然是老倉最好。”
本章完5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