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時間就來到了武德十一年的三月。
是月初一上午,原本正是春光明媚的時分,隨著蒼穹之上那一輪金烏驟現(xiàn)“初虧”之狀,陽光開始緩緩變暗,天氣也隨之逐漸轉(zhuǎn)涼。
早在半旬之前,太史局的司辰師李淳風便上書預報了今天會有日食之象。
受限于落后的科學認知,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看來,日食是一種極為不祥的天兆,他們認為“天狗食日,五谷不出”,出現(xiàn)日食,就意味著必會發(fā)生嚴重的天災,從而影響全年的糧食收成,甚至這李淳風還在奏疏上說“日蝕必有亡國死君之災”,搞得朝野上下一片惶然。
當然了,來自后世科學發(fā)達時代的穿越者肯定不會這么無知。
不過,李曜并沒有貿(mào)然站出來對人們進行天文科普教育,為了維護大唐這個崇信“天人感應”的華夏正統(tǒng)與社會穩(wěn)定,她只是根據(jù)諸道州縣報告里面描述的一些異常氣候情況,奏請朝廷提前做好預防各類災害的準備。
而她身為大唐的國師,天下玄門教派的魁首,采取這般極具針對性的行動,也恰巧印證了李淳風那危言聳聽的說法。
所以,李淵今日頒下一道“罪己詔”,便草草結(jié)束了朔日朝會,然后率領(lǐng)文武百官在長安南郊藉田壇舉行祭祀儀式。
當太陽開始形成光環(huán),天地陷入一片昏暗,身著大裘冕的唐皇李淵,兩腳慢抬快落,開始沿著兩道云龍浮雕之間的臺階拾級而上。
待皇帝登上圜丘,事先候在頂上的李曜當即手舉玉圭,聲音清亮地唱誦了一篇詞匯綺麗、聲律調(diào)諧的四六體駢文,隨后在火盆里點燃一支精致的銅柄火炬,再以雙手將其舉至李淵面前:“請圣人迎日!”
李淵莊重地接過火炬,然后面向高臺正中那一口裝著火油、柴草和各種祭品的青銅大鼎,聲如洪鐘地道:
“朕祈上蒼,照臨下土!”
音落,李淵揚手一拋,火炬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準確地落入鼎口,一團絢爛的紅色火焰旋即從鼎中騰起,高臺兩側(cè)立時鼓號齊鳴,聲音直上云霄。
祭天禮畢,仿佛上天真的感應到了皇帝的祈禱一樣,太陽慢慢從漆黑的陰影中移出,茫茫天空復又漸漸變的明亮起來,直至燦爛的陽光灑滿整片大地。
爾后,在一片山呼海嘯般的慶祝聲中,皇帝李淵與國師李曜各自乘車離去,參加祭祀的一眾朝臣這才紛紛起身。
杜淹拍了拍衣袍上的泥土,開始指揮下屬們打理祭祀場地,在人群中穿梭來去,忙得不可開交。
就在兩天前,杜淹又升官了,而且這一次比上一次升得更加迅猛,竟被老皇帝下詔任命為正三品禮部尚書,并加授“參議朝政”之銜,一舉成為當朝宰相,幾令滿朝公卿為之側(cè)目。
剛開始的時候,杜淹想起袁天綱對他做出的預言,內(nèi)心深處還是感到非常恐懼的。
因為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能在短時間里,接二連三得以高升,要說李三娘沒有在背后暗中搗鼓,只怕他家的四歲小孫兒都不會信的。
而且,他心里總有一種感覺,感覺李三娘的失魂癥純屬胡謅,肯定對過去的經(jīng)歷知道得一清二楚。
所以他非常懷疑這一切都是李三娘為報仇而設(shè)下的借刀殺人計讓李世民和前秦王府的故僚們對他生出什么誤會,進而對他采取最嚴厲的報復手段。
后來,他輾轉(zhuǎn)反側(cè),經(jīng)過一夜思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將機就計,主動尋機向護國公主示好,雖不至于徹底投入對方的陣營,但最起碼表面上也要學裴寂,做一個忠于李淵的帝黨。
畢竟,無論護李三娘做出何種成績,她得以權(quán)傾朝野的絕大多數(shù)資本都是來自于當今天子的信任與依賴。
也就是說,只有當今天子才是李世民真正的政治對手。
杜淹這人一旦拿定主意,行動起來也是相當雷厲風行,穿上紫袍玉帶的第二天,他就趁著自己在兩儀殿參與商議國事之機,悄悄將一封求見信塞給當時出席會議的李曜。
李曜不露聲色地做出了回應,與杜淹約定今天酉正時分在長安普耀寺見面。
長安城東南,青龍坊。
杜淹忙完事務(wù),眼見太陽已經(jīng)西斜,顧不上身心疲憊,趕緊催馬趕赴約見地點。
青龍坊地處曲江池畔,大部分的坊區(qū)都屬于“芙蓉園”,而普耀寺則位于青龍坊東南隅,乃是前朝文帝皇后獨孤伽羅為其外祖父崔彥珍所立的寺廟,由于是前朝皇家的私廟,再加上本朝崇道抑佛,所以到得如今,已經(jīng)完全被人廢棄了。
長安東南城區(qū)民居稀少,也沒有多少建筑和街道,杜淹很快就輕松地找到了普耀寺。
此時寺門大開,杜淹打馬進去,卻不料剛馳出丈許,身后便傳來了一道沉悶的關(guān)門聲,他下意識地轉(zhuǎn)頭去看,就見兩名黑衣客已經(jīng)站在了緊閉得嚴絲合縫的門板前,待回過頭來,前方又赫然出現(xiàn)了同樣身著黑衣的一男一女,其中那女子的樣貌竟與李曜有著幾分相似,正是天輔國師府女典軍蘭韶英。
未等杜淹問話,蘭韶英身邊的男子已上前拉住馬轡,沉聲道:“請杜公下馬入內(nèi)。”
杜淹雖然對此人的舉動感到不滿,卻不敢發(fā)作,待他踩鐙下馬,把韁繩交與那無禮的男子,蘭韶英抬手朝影壁后方一指:“貴主正在里面等候,請隨我來。”
杜淹跟著蘭韶英一路來到主殿,環(huán)顧四周,就見院墻殘破,地面青草叢生,臺階上也長滿青苔,依然難掩建筑精致的布局結(jié)構(gòu),看著甚為莊嚴大氣。
“杜公進來吧。”
“喏。”
李曜的聲音從殿門口傳來,杜淹恭謹?shù)卮饝宦暎_步入大殿,殿內(nèi)只有數(shù)盞石燈,光線并不太明亮,只能隱約看見一個纖細的人影立于斑駁的佛像旁邊,正在端詳著殿內(nèi)墻壁上的經(jīng)變圖。
杜淹上前拱手拜道:“臣見過貴主,希望貴主能為臣指點迷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