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 第286章 儒釋道辨法2

作者/沈三問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卻說沈三問今日上殿請求這全民教育,還有幾人為他暗中擔心,便是公主府里一眾主仆了。

    公主只想著,這事能成便成,不能成,也不要被為難過甚,讓駙馬下不來臺便好。

    至于崔玄,他是不看好的,這實在是難,這幾年,為了普及識字,公主府的財政吃緊,辦事都得斟酌一二,有些放不開手腳,這推行到全國去,為難的就是皇帝陛下了。若有不慎,引發一些階層的反對,或者是人多了之后有些人不安分,還會動搖國本。

    陛下會允許他亂來嗎?朝廷的反對之風,又會是何等的激烈。

    崔玄已經做好準備,該如何安慰他,詞都想好了,“三問,你就不要執著了,凡事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今文字普及率尚且不足,等到國人竟皆識字,不肖五年,那時候,在下一代中推行學文,父兄輩還能幫襯,年輕一輩又能將內容帶回家中,相互學習,事半功倍。就算這次失敗了,也不要緊,咋們日子還長,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陛下總有同意的一天。實在不行,等到公主登基,我們一定助你將全民教育辦的風風光光,那些老頑固再也阻擋不了。”

    再說朝堂上,沈三問對這個對手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這個對手還是曲解了老子的意思。

    老子的無為而治,并不是避免分歧的順其自然,也不是將人同化,弱化。而是遵循天地大道,用無為的手法,達到有為的目的。老子只在道德經的第三章中指出使民無知、無欲,但老子的目的不是愚民,相反,他還主張人人修道,不是修養道德,也不是n,而是學習他的那一套世界觀、方n、以及為人處世的哲學。

    這套哲學,哪里是這個時代的普通人能學會的,聽他那個道道道道的理論,就能把人逼瘋,跟不用說聽明白。

    老子是一位持有樸素辯證法的哲學家,而沈三問,是一位受過馬列主義熏陶的哲學學生,所以,沈三問自認,在辯證法上是比其他人更優秀的。

    如今尊崇老子之說的人并不多,但是沈三問知道,武則天在一定程度上贊同老子的許多觀點,特別是使民無欲利于統治,所以他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大意,略加思索,思維組成一個完整鏈條。

    沈三問問道,“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說萬事都存在一個內部的規律,但是這個規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是。”

    沈三問又道,“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是不是說好事壞事都是相對的,可以互相轉換的。”

    “是,但并不是說,如今大周就到了能夠施行全民教育的時刻,施行全民教育就能讓大周更好,或許將來有一天沒有天災,財政松裕,可以實現,但絕不是現在。”

    沈三問沒有顧忌他的反駁,繼續開口問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不是說,懂得大地厚德載物勞而不怨,再明白天的施恩不求報,生長萬物的偉大,最后才能明悟大道的自然,從而遵循著一套天地大道的規律,達到無為,無不為的境界。”

    “是,沒想到駙馬爺也愛黃老之說。”

    沈三問挑了挑眉,老子這說法,又拗口又麻煩的,“老子說過,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可有說過,人無知而社稷自安。”

    “老子并未如此說,但是卻說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人卻是心氣最高,志向最高。”

    沈三問:“這是自然,因為自董仲舒以來,人都學得儒家的學說,而非道家。道家治世者靠的是領悟,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太難,遠沒有儒家對家國和大公的解釋透徹。”

    儒家強調君君臣臣,為臣就是要學習文武藝,保國安民的,沒心氣,沒志向,能成什么事。

    沈三問繼續道,“國家和人民的秩序,老子雖然沒有寫明,但是已經告訴我們了。那就是隨著社會變化變化,遵循社會規律,遵循人的變化,讓他們虛心弱志,不要強求富貴,也不要強求無為。

    無為是遵循規律必然達到的一種狀態。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有智慧的人也不敢為所欲為,才能無為而治。

    可是,如今的大周,黎明百姓已經可以果腹,他們筋骨不強,志向卻不矛盾也不小。各大衙門,就說長安縣和萬年縣,每次處理的案件大多都是個人成見之案,為了個人利益爭訟。無相秘境

    他們的志向又是什么呢?是和做官,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農工商都渴望向士族轉化,無論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為了為天地間留下一份清明,還是為了改變家族的地位和境遇,不辜負期望光宗耀祖。

    所有人都渴望做官,所有沒的人都渴望能夠懂圣賢書,科舉成名,如今朝堂上大部分是科舉所取之士,有誰是不想考試,卻偏偏被選中,渴望無為而被當今陛下器重的,有嗎?”

    當然是沒有了,說這話,基本可以辭官拜拜了。

    沈三問沒有給大家回答的機會。

    “那么如今的無為到底在何處,弱其志,虛其心,如何做到?

    便在于全民教育。

    人人明禮明理,才能真正的不崇尚人,不炫技逞能,不看重稀貴之物,才能各安其業。

    治理天下的機會,是留給那些自身有良好修養,與圣賢有共同語言,又對社會認知深刻,能夠安一方百姓的真才實學之士的。

    可是,要讓他們最快的發揮所學,必須讓治下的人,看得懂他們在做什么,聽得懂他們說了什么,服從他的管理和安排。

    管理一群不懂道理,只知道個人利益,胡攪蠻纏的愚民,如何能夠順心。

    一項能夠短期出成效的政策,被人曲解、誤會、濫用,豈不是越治理越難治。

    所學越多,便越知道自己的渺所學越深,便越明白自己的淺薄,要讓萬民虛心,首先要讓他們懂得真正的大道理。而官吏則要帶頭做好榜樣,做好為國為民,犧牲自己的時間,奉獻自己的智慧,想人所不能想,能人所不能,這樣才能讓他們虛心。

    只有全民教育讓天下人都有機會,不至于滄海遺珠,從足夠多的人中選出來的足夠優秀的官員,只有那些能以廣博的胸襟和遠大的志向,折服君王和百姓的官員,才能讓他們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而放棄他們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渴望進步,卻不再以做官為目的,這才是弱志。

    順應自然,順應各自的能力,這才是適合大周的老子的無為之道。

    再者,老子之說,先有道生萬物,再有無為便是有為,有為便是無為。那百姓是應該遵循自以為是的道來無為,還是應該學習科學的道,然后順著道的指引,無為無爭,與人為善呢?”

    這時,朝堂上又是一片寂靜。

    沈三問今日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番話發人深省,不少人想起自己時候的志向,都覺得自己做了官,人們會比現在生活的更加幸福快樂,可是如今,大多只不過是原地踏步,原來能吃飽飯,現在還是能吃飽飯。更多的追求?沒有,能富裕的生活?也沒有。

    曾記得,年少時對周公的敬仰,對狄公的拜服,并心中暗暗發誓以這二人為榜樣,匡扶社稷,輔佐明君。曾記得,第一次有人送禮時心里的鄙夷和唾棄,卻被一次次加高的砝碼污了良心,放棄了道德。曾記得,對受害人的憐憫,對公利益的重視,斷案時,分配朝廷撥款時,正義而公正的手,面對再多叫囂也不曾退卻過,卻因為妻兒母舅等人的言辭,變了節氣。

    憶往事,不堪回首。

    傷志氣,心淚暗下。

    大殿又嘩啦啦跪了一片,“臣等有愧。”

    世間多少人,敢說自己一生無愧于心,為官剛正從不染塵。

    這一番如何做官的言論一出,這群人哪里還有思考全民教育的心思,都生生在自責,縱有鐵石心腸之人,在這大流之中,如何敢抬頭做這出頭鳥。

    偌大的大殿,只剩沈三問一人屹立其中,說不出的風流。

    與無敵的寂寞。

    武則天一言不發,眾人唯有俯跪在地,良久,先前反駁的人,開口附和,“臣讀老子之說,一知半解,不知切合實際,讓駙馬見笑了。”千億追妻,醫生老婆太高冷

    沈三問對這樣的人倒是生出一絲欣賞,能夠據理力爭,又知錯能改,“理不辨不明,區區拙見,見笑了。”

    這人卻又道,“不知駙馬以為佛教之說如何?”

    原來你還沒放棄,沈三問收回之前的欣賞,“請問您是?”

    “在下戶部侍郎張遠強。”

    難怪,戶部掌管財政,一切用度皆要精打細算,這個侍郎上面還有個尚書壓著,他不懟沈三問,回去就要被懟了。

    他個人認可不認可,在這朝堂之上其實不打緊。

    不過,佛教之說,更加玄乎,怎么解釋沈三問都能說出一番道理,儒教道教都理論上支持全民教育了,一個佛教還能翻了天不成。

    沈三問看向武承嗣,“武大人那會說佛教說什么來著?”

    辯論這么久,他實在忘記武承嗣說什么了。

    武承嗣:“眾生皆苦,放下即是自在。”

    沈三問看著張遠強,“佛教沒反對啊,是武大人勸我放下呢。”

    張遠強回道,“駙馬說,眾生皆以名利為要,渴望做官,從士。這種強求難道不應該放下嗎?佛教渡人,便是渡心寬逍遙舍得自在之人,何必強求名利,強求。”

    沈三問:“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由空幻化而來,空是又色的本源,一切都是緣分,有緣分,色能成空,空能成色。

    同樣,求與不求,皆是緣分,皆是自在。不求,如何知求之難,求之艱,舍求而取自在,成其不求。

    若非不求,有如何能羨慕求得的富貴之色,從而產生求的n。

    求生不求,不求生求。求,便是不求,不求,便是求。

    與識字不識字,不,教育不教育,有何關系。

    若有,皆是緣分,世俗之人如何能強求。”

    沈三問還期待這張遠強再為難幾句,可他例行公事完之后,不發一言。

    看來是明白沈三問的難搞,已經放棄治療了。

    今日公主放了許多人手在朝堂外,人又在早朝旁的殿堂批閱文書,崔玄亦以協助之名進宮,等待早朝上的消息,此時,傳話人放傳到到沈三問與人辯論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

    這種靈活的辯題其實并不容易,因為解釋多樣,誰也沒辦法說服誰,孔子當時是怎么想的。畢竟孔子是主張秩序和等級的,這句話是為君王服務做狗腿子,還是教育萬民,誰說的清楚。

    崔玄當下就嘆口氣,駙馬爺的論語恐怕都忘光了,他還能與這一眾儒生辯論嗎,還沒到其他的佛釋和老子之道就游戲結束了。等到今日早朝結束,非得給他補一補論語功課不可,不然在這一眾人面前,多吃虧。

    公主心里一驚,思考著若她站在沈三問的角度,應該如何破局呢。孔子說過的話實在太多了,找出佐證來不難,難在如何讓這群士人放棄成見,對弱勢階級的成見和鄙夷。科舉所取的士人,不至于都是一群忘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糟粕吧。

    來傳話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兩人終于聽完了儒教之爭,崔玄當下就自嘆不如,真的是高,將自己的觀念轉化成孔子和陛下的觀念,還有誰能反對。

    君君臣臣,一個人,哪里敢反抗,這就是壓在他們身上的大山。

    這第一輪之辯算是穩了,至少陛下愿意出言鼓勵,便不會落了下乘。

    至于,沈三問所說的全民教育的社會,他們早已見怪不怪,駙馬爺有太多的“很普”的觀念,他們都數不清了,什么依法治國,人人平等,男女平等,戀愛,沒有他不敢想的。如今只執行到全民教育一步,已經阿彌陀佛了。

    其他的,才是大問題呢。

    崔玄想著,老子那個無為而治,才是真的辯無可辯呢,贏一輪,輸一輪,還一輪不分上下,也不算難看。

    2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全州县| 手机| 泾源县| 廊坊市| 乐平市| 金昌市| 三都| 黎城县| 青神县| 巴塘县| 通江县| 耒阳市| 安岳县| 扬州市| 新河县| 柳林县| 长治县| 南和县| 杂多县| 邻水| 泗水县| 泊头市| 娄底市| 香格里拉县| 正安县| 汨罗市| 酒泉市| 枞阳县| 宜良县| 磴口县| 保康县| 阿克苏市| 宁津县| 稻城县| 柞水县| 新宁县| 华宁县| 禄劝| 凭祥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