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了紙錢,梁大珠就站在長木凳上開始從券洞最上面開始拆封門墻磚,居然很好拆。
估計是水泡的時間長了,還有就是這個建造的磚石太簡陋了。
“這哪像是皇家御制的?”顧教授也嘀咕著。
“墓志呢?我去看看墓志”陳天星看一會兒就懶得看著重復工作了,這再簡陋的磚石也是古董啊?梁大珠他們小心謹慎的,拆一塊要十幾分鐘,這封門墻有兩米多高,一米厚呢?
顧教授想想,也是不急了,帶陳天星去看前幾天挖掘出來的墓志。
地宮構筑在內塋園里的一座小山坡上,南北向,平面呈“中”字形,屬崖洞磚室墓,現在沒有封土堆。墓室南端有一條斜坡墓道。墓道豎穴式,其底南高北低,呈斜坡狀,殘平長10.6米,口最寬4.3米,北端底距地表深7米。修筑墓室是從墓道北端的垂直壁面向北鑿巖掘進,形成“窯洞”,即“打洞為穴”,而不象其它王墓是“挖坑筑穴”。鑿洞為室,在洞內用磚和石灰砌成墓室,正是這種特殊的建造方式和牢固的磚砌券頂,才使得它有效地抵擋了竊賊多次的盜炸而內部無損。所掏出的土石,最后回填成高約9米、底徑約50米的封土堆。
墓門的券頂墻外、擋土墻前面有一堵碑墻,該碑墻嵌石質墓志兩塊,東西并列,左大右小,由于兩塊墓碑是碑文向內對合,再用鐵箍封固。發掘時打開鐵箍,石碑保存完好。大的一塊是《梁莊王墓》墓志碑,碑文記載:梁莊王諱瞻垍,仁宗昭皇帝第九子。母恭肅貴妃郭氏,生于永樂九年六月十七日。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冊封為梁王,宣德四年八月之國湖廣之安陸州。正統六年正月十二日以疾薨。訃聞,上哀悼之,輟視朝三日,命有司致祭,營葬如制,謚曰'莊’。妃紀氏,安慶衛指揮詹之女。繼妃魏氏,南城兵馬指揮亨之女。女二人。王以是年八月二十六日葬封內瑜坪山之原。嗚呼!王賦性明遠,資度英偉,好學樂善,孝友謙恭,宜臻高壽,以享榮貴。甫壯而逝,豈非命耶?爰述其既,納之幽壙,用垂永久云。
小的一塊是《大明梁莊王妃壙志文》碑。碑文記述魏妃:“王以疾薨,欲隨王逝。承奉司奏蒙圣恩憐憫,遂降敕旨存留撫養王二幼女,仍主王宮之事。景泰二年(1451年)三月十七日以疾薨,得年三十有八。無子以薨之年九月初七日葬封內瑜靈山之原,同王之壙。”
“十七,你在港都編的那一套說辭還真找到了實錘證據”顧教授笑道,當初陳天星在港都收羅了那批國寶自賣自拍,主題就是大明王冠,還編了一段愛情故事。
現在墓志出土,記載內容真如陳天星所編撰的一樣。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十一,成祖朱棣歸天,仁宗繼位,朱瞻垍14歲就被冊封為梁王。
明仁宗在1425年去世,由嫡長子朱瞻基繼位,是為宣宗。梁王深受宣宗喜愛,分封給賜,往往較其他兄弟豐厚。宣德皇帝繼位初曾下令規定諸弟的“年俸每人均是五萬貫,而九弟梁王則是十萬貫。梁王有原配夫人張氏,正妃紀氏但早夭,后又納魏氏。
宣德四年(1429年)八月按明皇室制度,19歲的梁王離開京城,前往他的封地“湖廣安陸州”(今湖北ZX市)正式就任。。宣德八年(1433年),梁王時年22歲,20歲的魏氏被冊封為梁王妃。梁王原配遺下兩幼女,并無男丁。
果然五年后,即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正月十二,梁王“患疾以薨”,英宗聞訊大悲痛,三天沒有上朝視事。八月二十六“葬封內的瑜靈山之源”(今大洪村龍山坡黑家沖),謚號“莊”,享年三十歲。由于無子繼嗣,梁王藩號被朝廷收回,不得延祚。
魏氏與梁莊王僅共同生活了8年,梁莊王病逝,魏氏悲痛欲絕,“生前相伴,死后相隨”,“欲隨王逝”。為此英宗帝專門降旨安撫,要她好生撫育梁王的兩名幼女,期間仍保留梁王的封號和待遇。又過了十年,魏氏于38歲病逝,遵其遺愿將她與夫合葬。
陳天星和顧教授說說笑笑一陣,又回到坑道旁,封門墻已經拆了四五層了,可以探頭進去了。
梁大珠也真的探頭進去看看,用強光手電筒一照,啊的一聲大叫,讓本來緊張的挖掘現場更凝重了。
“老梁?怎么回事?”顧教授趕緊換上長筒膠鞋下去,陳天星想想也換了鞋跟著。
墓道的泥土又給淘了一層,膠鞋基本陷不進去了,四五個郢都博物館的人和陳振宇牛東他們在搬運封門磚,梁大珠趴在拆了幾層的封門墻上。
“里面只有半邊石門”梁大珠喊道。
一般墓葬有兩扇石質墓門,還會用巨大的自來石在里面給頂住,這是基本常識,但梁大珠趴在墻上用燈一照,居然發現半邊黑咕隆咚的,左邊的半扇石門不翼而飛,而且地上也沒有碎石,倚著墓門還有一口陶制大缸。
“會不會被盜墓賊給炸開了?”顧教授也急忙爬上去用電筒查看,跟著也是心里一沉。
“沒石塊啊?這封門墻也是好的,怎么進去啊?你見過盜墓賊能好心的幫忙清理碎石頭啊?”陳天星沒好氣回答。
“那口大陶缸應該是在后室燈臺作長明燈之用,可能是隨著水流的作用,自己漂到前甬道口。”陳振宇也猜到了大陶缸的用處。
“下去看看,是不是他們送葬的隊伍出來忘了關門?”梁大珠說道。
“不用去看了,那扇石門應該是后來王妃下葬時撞破了,送葬隊伍清理走了石頭,估計后來又裝了木頭門什么的替換了”陳天星想想解釋下。
眾人一聽,還真有一定道理,陳天星的意思是當年梁王下葬時,一對石質墓門應是完好封堵牢固,墓內的頂門石也自然落下。當梁王歿后十年,38歲的王妃魏氏去世,按遺愿要與梁王合葬,而此墓并非合葬的設計布局,自來石又將墓門頂得很緊,于是,只得將西扇石門撞破,移去自來石和砸碎的爛石門,才能把王妃的棺槨移入地宮,完成王與妃的合葬,然后再用一扇木門代替原先的石質門封堵。
這梁莊王墓被水淹了這么多年,木頭門自然已經腐爛,所以現在看到的就只有半扇石門了。
“再拆幾層磚石再進去吧?”陳振宇就說道。
梁大珠也按捺住心里的疑惑,繼續拆磚墻。
陳天星也來了興趣,讓阿神找來一件雨衣,穿上幫忙拆墻,他的速度比五十多歲的梁大珠可快多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