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老祖的預言
袁烜走的很干脆,老不死的也走了,不過他卻沒有跟向袁烜,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所以他隱沒進了他最習慣的黑暗中,消失了。
老不死的沒跟上,黑衣少年卻是向鄧喬做了一揖之后快步追了上去,這個動作早在鄧喬的意料之中,同時他也深深的吐了口氣,似乎終于卸下了沉重的擔子。
袁烜單人快馬直接回到了東城客棧里自己的那個房間,此時他才有時間琢磨老不死的臨走前告誡他的那句話。
“此女有高深武學在身,不輸秦冕!”
秦冕的功夫袁烜是見識過的,這個月娥最多也就十六七歲,如果說她有那樣的身手,只能說明她從小就接受過嚴苛的武學訓練,這不是一個流落到青樓的女子可以做到的,唯一能解釋的通的就是她是潛龍的人。
先前的錢海,現在的嚴月娥,袁烜目前已知的兩個潛龍會的人都有很大的能量,袁烜可以想象他們身后該是多么強大的一股力量。
“篤篤篤”的敲門聲把袁烜從潛龍會中拉回了現實。
“誰!”
“少主,是我!”
雖然他不常說話,但袁烜記得這個聲音來自那個黑衣少年,看來老不死的說的沒錯,自己真的變什么山門少主了。
“進來吧!”
黑衣少年進了門,但卻少了往日的淡定從容,面對袁烜他多少顯得有些局促。
“說說吧,什么情況?”
黑衣少年見袁烜似乎心情不佳,他不善言辭,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一恭到底。
“還是讓我來為少主解釋吧!”
門外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隨后一個高大健壯的中年人走了進來,他的樣貌和黑衣少年有幾分相似,而且他的背上斜挎著一把比黑衣少年還要夸張的大弓,看樣子就是一家的。
“屬下付青山拜見少主!”
袁烜知道這大概就是那個接替老不死的保護自己的武宗了,沒想到這樣的人還向自己行禮,看來自己這個莫名其妙得來的少主地位相當高呀!
“前輩你是武學宗師,你這樣的大禮我可不敢受。另外我什么時候成了你們的少主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煩請告知!”
袁烜一肚子的疑問,他想得到答案,否則他就是不要這些人背后的力量也不可能成為別人的棋子,他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這是他源自骨子里的位面驕傲。
“請問少主,你的師父真名叫做什么?”
袁烜哪來的師父,當初為了給自己一個身份才胡說八道的搬出了陳摶老祖,這會兒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師父自號扶搖子,真名叫作陳摶。”
“不,我想你的師父真名并不叫陳摶,這也只是他的化名,他的真實姓名是陳無極。三十年前,門主厭倦了門中生活,于是出海探訪仙山謀求長生,從此了無音訊。
眼看我門中后繼無人即將斷了傳承,老祖于是讓門中子弟遍尋天下有機緣的少年天才,希望能請回山門繼承衣缽。”
“然后你們選中了鄧喬?”
袁烜對于他們的眼光表示懷疑,難道不需要考慮風度或者好色程度這些嗎?
“沒錯,鄧喬的確堪稱麒麟之才,老祖甚至還親自來過金陵查看這孩子的資質。不過鄧家對于這孩子甚是寵愛,和老祖商議之后決定等他十二歲時候再入山門。
可是誰知道……”
說到這里伏青山一臉的惋惜,或者說尷尬更合適。
“誰知道他被世俗所惑,已然失去了滿身的靈秀,成了個吃喝玩樂的花花大少。于是老祖便派了我孫子伏威前來,一是為了保衛他的安全,二來也是查看他是否特意偽裝。后來經過幾年伏威幾年的查探,這鄧喬確實已經不適合成為我門中少主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之路,前些時日門中收到伏威來信,他說找到了比鄧喬更適合的少主,那個人就是你。于是老祖調用所有能調用的力量,又從其他山門中換的你的一些消息,竟然驚喜的發現,你極有可能就是當初門主在紅塵中收的弟子。”
袁烜心里有些覺得好笑,這個山門看來已經有些饑不擇食了,鄧喬變紈绔了就來找自己,而且理由也那么牽強。
“會不會弄錯了,你們又沒見過我師父!”
“不會錯的,老祖是門主的父親,他根據你描述的你師父的形象和一些文章分析出那就是門主,老門主說是那就不會錯。
所以,你就是我門中少主,而且是的了門主真傳的少主。”
袁烜有些腦袋疼,他沒想到這個武學宗師對于那個什么老祖竟然盲目到這個地步,自己隨便胡說八道的一個人物他都能說成是自己兒子,關鍵是還有人信了。
“好吧,我師父的身份暫且不論,你到現在都沒有告訴我,你說的山門到底是哪一門哪一派!”
袁烜這么一問,伏青山和伏威祖孫倆抬頭挺胸顯得格外驕傲,那是發自骨子里的驕傲,絲毫不比袁烜少。
“我們這一派起源于春秋時期,創派祖師乃是玄微子王詡,而后于春秋戰國時期受天下諸侯所敬仰。”
伏青山說到這里故意停頓了一下,他覺得以袁烜的聰明才智一定已經猜到了他們的派別,可惜袁烜好像完全沒有聽說過。伏青山心中失望,同時對于門主一心求道成仙,竟然連師門都不教給后輩弟子的做法有些不滿。
“千百年來,兵家尊他為圣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圣,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現在你知道創派祖師是誰了吧!”
看見袁烜震驚的下巴都合不攏,伏青山祖孫倆總算心里有些平衡了,這才是少主對于山門應有的敬畏。
“鬼谷子?!”
袁烜下意識的就喊出了這個名字。華夏歷史幾千年,能在史冊上留下姓名的不知凡幾,但能被稱“圣”者卻并不多,而能同時滿足剛剛伏青山所說的那些條件的,人類歷史上也只有一個,“智圣先師”鬼谷子。
“沒錯,我派的創派老祖就是智圣鬼谷子,我們就是鬼谷一脈。千百年來我們出了太多的天縱之才,卻也因此為歷代君王所忌,為了延續傳承,我們一直都是隱沒于深山大澤不顯人世。
不過也因此我們在秦皇漢武兩位人世暴君的迫害之后還流傳至今,成為為數不多的山門之一。”
袁烜打死也想不到伏青山有這么大的來歷。鬼谷子,縱橫家,山門,這寫詞隨便那個出現在后世就能讓人肅然起敬,現在竟然和自己聯系在一起,即使是袁烜這個自認為見過大世面的人都有些熱血沸騰。
“難道門中已經沒有合適的人來繼承門主之位了,一定要找到我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袁烜更是不信有這么好的事,想要得到就要付出,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在沒有弄清楚這一點之前,袁烜不可能接受所謂的少主之位。
“門中自然有適齡的孩童,但是他們的資質有限,本來有三個杰出的,可兩個是女孩子,另一個現在不知所蹤。”
“那就繼續培養更小的呀,總會找到一個適合的吧!”
“來不及了!”
“什么意思?”
“十年前老祖曾有預言,亂世將至,我華夏一族炎黃子孫將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能力挽狂瀾者必出自我鬼谷派。
可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年,老祖還是沒能找到那個能代表鬼谷派行走天下的當代門徒。”
袁烜不知道那老祖到底有何本事敢妄言鬼谷派的人有那么大的本事,但他說的亡國滅種的危機袁烜倒是真的相信了。
袁烜的前世時空在差不多這個時間節點上就出現了華夏文明最大的一個浩劫--五胡亂華!
西晉時期八王之亂,塞外眾多眾多游牧民族趁著中原國力衰弱之際,在北方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局面。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時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后世史學家能考證的就有二十三個。各胡之間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便是這五胡十六國。
西晉滅亡后,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的勛貴階層為了避禍遷都建康(金陵、南京),這段屈辱的南遷史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衣冠南渡”。
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廝殺延續了上百年,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河南河北以及江淮地區成為了最主要的戰場。
山河破碎,中原人口最稠密,經濟最富庶的文華寶地在異族的鐵蹄下淪陷。百姓流離失所,生者十不存三。收刮金銀珠寶,殺人為樂,奸淫漢人女子成了胡人最習以為常的事情。
胡人不事生存,吃完了糧食就吃人(是真的吃人)!公元304年,當時還是“八王之亂”,幽州刺史王浚引進慕容鮮卑來對付成都王穎,慕容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后,要慕容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而這只是“五胡亂華”的其中一個縮影。后世學者把這段屈辱的歷史時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沉淪”、“中原淪陷”等。這場漢民族的一場災難直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并在公園589年滅掉陳朝方才結束了三百年的動亂和分治。漢人又重新成了華夏歷史的主人!
然而這場浩劫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和傷痛又何曾停止過,可笑后世的那些所謂史學家還高呼這是“民族大融合”,是漢民族文化和歷史上的又一次勝利。
袁烜記得前世高中課本對于這一段的論述只是簡單的一個“東晉十六國”,這是因為這段最骯臟最屈辱的歷史,在袁烜前世那個真正在完成民族融合的特殊時期不適宜出現在教科書上。
但歷史就是歷史,它是冷冰冰的事實!
想到這些很可能就是自己要經歷的未來,袁烜的心神有些失守。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袁烜作為知道要雪崩的雪花,他如果不做些什么,那就不是無辜,那他本身就是罪孽!
他不知道當浩劫來臨的時候自己該何去何從,如果自己真的成了鬼谷派的少主,勢必要出山跳進歷史的潮流中,而又是否真的能力挽狂瀾匡扶漢人正朔。
責任太大了,袁烜不覺得現在的自己擔得起這么重的擔子。
“想到了什么?”
伏青山在袁烜失神之際問出這個問題,他很想看看袁烜的回答是不是印證著老祖的預言。
“死人,死很多很多的漢人,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