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君走后,我陷入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空虛,我并未因為自己的無能而感到羞恥,也沒有因為我那神奇的按摩術而感到驕傲。相反,我在為剛才和張愛君在一起追求自我的快樂和小幸福而感到一種內心的悔恨。
我拿出了一本精裝的紅皮書**大傳,翻看了其中的一篇讀了起來尼克松訪華前后:
1972年美國總統訪華這件事知道嗎
沒來之前老美先出三招,第一招:美國總統沒有到一個沒有外交關系的國家訪問的先例,你中國得說請我來的。
主席說:我沒請你呀,我看還得實事求是,你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可以不來嘛。主席判斷他得來,是他派基辛格找咱來的。
1971年8月份基辛格秘密訪華的中美聯合公報是這么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獲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先生有訪華意向,故發出邀請。”是你想來,我才邀請你的。這樣說不也挺好嗎
第一招敗了,第二招:美國總統到世界各地訪問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得坐總統防彈轎車,得乘美國空軍一號,要不然,不安全。主席說了:在中國,安全問題不是他該考慮的,到中國來,就得坐中國車,乘中國飛機,怕死,怕死別來啊。
鄧小平執政以后。美國總統到中國來,全是他們的飛機,他們的車。**時代不允許,涉及到國家尊嚴這個問題,毛這個人毫不含糊。
第二招敗了,第三招又出來了:美國總統到世界各地訪問,那得電視現場直播啊,美國人民得看,“電視直播系統”有嗎沒有。它知道中國沒有,它拿這個涮著玩兒。沒有,沒事兒我送你一套。不就幾百萬美元嘛那時候東西貴。
主席說:我們這么大國家不用你送,我們買得起。打聽打聽去哪買一打聽,美國出,日本也出。主席說:去美國買去
采購人員帶著支票去了。美國一看,送你一套不要,漲價,翻一番漲。錢不夠了唄,給國內打電報,希望通過外交途徑斡旋,啥“斡旋”不就是討價還價嘛。
主席講了:“咱們這么大國家不還價,有錢要多少錢給多少錢”咱大中國跟你還那個小價,掉價
有人說:你看,**不懂經濟。呸你才不懂經濟呢**太懂經濟了
設備采購回來了,調試好了。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副助理黑格準將后來的國務卿很滿意,這設備為我們的總統訪華購置了。
我購置了,你美國總統訪華用,按國際慣例你得出租金啊
黑格說,對啊。多少錢
好說,我們多少錢買的,你就出多少錢租吧。
老美傻眼了你不是翻番漲價嗎你漲吧,漲了跟我沒關系對不對啊
看見了嗎,既維護了民族尊嚴,又白撈一套。你說**懂不懂經濟,你說
這樣,尼克松還沒來,先過三招,美國招招敗。
1972年2月21日中午11點半,美國總統專機在北京降落,開始了他歷史性的跨越太平洋的訪問。
11點半來的,這咱中國人叫飯口啊,趕著吃飯來的。
這尼克松為了吃中國飯,練了3個月筷子,倍兒溜兒。吃恣了就犯困,咱中國人午睡他也睡午覺,他睡覺前得洗個澡,講干凈嘛,澡盆里的水放好了,就準備往里跳了,基辛格來了說:總統閣下,這澡你可能洗不成了,**主席要見你。尼克松當時就翻臉了,尼克松說什么我是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總統,毛要見我也不事先通知不樂意了那意思。
基辛格當時臉色不大好看:“**主席見外賓從來不事先通知,這么說你見不見吧,你要不見,我不能保證此行還能能見到他”。
那時到中國來要不見**,訪問就是失敗的。知道法國的戴高樂嗎,戴高樂臨死最大遺憾是沒有見到中國的**,也是最后的遺憾。
你看戴高樂傳記都寫著吶。主席晚年身體不行了,中央規定了,每年會見20個外賓,多一個,列入下年計劃。
尼克松說:去吧去吧,趕緊去吧,剛脫了衣服準備洗澡,趕緊穿吧穿吧去了。
一進中南海又愣住了,中南海這么冷清呢,新華門就4個衛兵,沒人理他。
在**書房見面的。尼克松說:“這里既沒有愛麗舍宮的輝煌,也沒有克里姆林宮的威嚴,但毛書房從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的書仿佛要把我壓垮,我知道,這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濃縮”。
尼克松進書房了,看**這范兒。一見面,握手,寒暄,落座。
尼克松特直率地說:“主席閣下,我們這次來華的目的,想跟您探討一下美中兩國咱們共同抗衡蘇聯。”單刀直入。
**一笑,用手指一指身邊的周恩來:“這些小事你去同他談,我只同你談哲學問題”。
哲學是大學問,這哥們兒聽不懂,他在傳記中寫道:“我云山霧罩般地聽毛跟我談了一小時十五分鐘的哲學,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毛的風采,毛的睿智已經征服了我,站在他的面前,我不敢說半句假話,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站在嚴厲的先生面前那樣,因為毛智慧的雙眼仿佛把我看透”。
看見了嗎,服嗎服了。臨告別時姿勢都變了,右手握著**右手,左手恭敬的攙著**的胳膊肘這就是咱毛爺世界第一強國的總統對咱**也得畢恭畢敬知道嗎
中美之間真正的較量是在臺灣問題上。
通過艱苦談判,2月25號中美雙方草簽了上海公報,26號按計劃周恩來陪尼克松去杭州玩兒一天,他想看西湖,他夫人順帶著喂魚,玩美了吃美了,到晚上他找事兒。
亨利基辛格找到中國副外長喬冠華:“喬,我們國務院專家研究的公報,發現我們吃虧了,我們提出修改”。
請問:“哪兒修改”,基辛格:“100多處啊”。
喬冠華當時頭都大了:“這我可做不了主,我得請示周恩來總理”。趕緊趕到周總理駐地,周恩來說:“這事我也定不了,得請示主席”。
電話打到主席臥室是1972年2月27日凌晨1點零5分,主席聽完周總理的匯報之后略一思考,說了如下的話:“鑒于他是有勇氣訪問中國的第一個美國總統,我們可以適當照顧他。大國領袖的胸懷看到了嗎可以適當照顧你但是,在臺灣問題上一個字都不能動動一個字他就空手回去”看見沒有,這就是原則性。前面叫靈活性,這叫原則性。
這邊周恩來擔心了,那就不簽了主席又說了一句:“恩來啊,不要擔心,要知道,美國人比我們更需要這份公報”。
主席把老美都研究透了。當中方把**的意思通知美方,美方知道只能順從**的意思,爭也沒用,只好表示:既然臺灣問題不能動,別的地方修改沒有意義,最后象征性地修改了一兩處。
這就是**時代中國的尊嚴,服不服啊
27號上午在上海簽字,下午尼克松跨太平洋經日本回美國。在太平洋上空的時候,他隨后翻看他同**談話不懂的記錄筆記,他還挺有好習慣,一邊談一邊記錄。它突然感悟,當初看不懂的那些東西,恰恰是上海公報每一段開篇的話,就是他看不懂的。
尼克在回憶錄中說:“我突然發現,**雖然年事已高,而且重病纏身,但他仍然牢牢地把握著這個世界”
看明白了嗎把握的不僅是中國,而是這個世界這就是**時代中國的世界地位
至于尼克松的接班人后來的總統福特,他1975年到北京跟**說的話,我聽了,作為中國人倍感自豪
福特臨告別時說的:“尊敬的**,在我們要離開北京的時候,我代表美國人民真誠的邀請您訪問我們美麗的國家,我聽說您70高齡還暢游長江,如果您能去美國,盡管我不會游泳,我冒死也要陪你游密西西比河,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這個榮幸。”
**面無表情,說了一句話,得夠他琢磨半天的,主席說:“你沒有這個榮幸了”。
福特一愣,怎么說這話“因為我已經接到馬克思的請柬了。福特不解,翻譯告訴他,主席說因為身體原因去不了了。
接著,話鋒一轉,**把一個禮儀問題變成一個外交實質問題。“再說,臺灣的大使還在你們那里,你叫我怎么去”看到沒,把客套話變成反擊,厲害吧。
福特當即表態:“尊敬的**,我向您保證:只要我明年連選連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同臺灣斷交同北京建交。”
在場所有的人鼓掌除**以外,**仍然面無笑容,又說了下面的話:“中國有句老話:叫聽其言觀其行,年輕人,還是看你的實際行動吧。”。
后面的話更狠:“再說了,你明年能不能當選還不知道呢”。接著,指了指旁邊的布什,老布什當時任美駐華聯絡辦主任“他以后有可能選上。”
第二年,1976年美國大選,福特果然落選,又過了十幾年,老布什當真成了美國總統**就是一位預言家,由不得你不服
看見毛爺怎么對付老美了嗎你服嗎誰不服毛爺,誰能拿出對付老美比毛爺更高明的手段,我就服你到我們這個歲數不是誰崇拜誰,你得有那本事兒。
我們真的為中國有**這樣的偉人感到無比的驕傲更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我合上了書本,眼眶竟已經濕潤了!
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