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天色已暗,鄧玉嫻和蘇洛云各自回房歇息。
段家要離開大巖村一事,尚未有人知曉。
翌日一大早,鄧玉嫻依舊醒了,她將昨夜顧郎中所應(yīng)允之事告知了段梓錦。
段梓錦想了想,沉聲道:“此事我已知曉,我隨后便讓連呈派人將藥材運往云州去!”
“嗯,謝過二哥!”鄧玉嫻客氣而又疏離的點頭。
一切整理妥當(dāng),趁著天還未亮。
段梓霄便吩咐連呈一行人來將路上必用之物送到大韶山上去,然后用馬車將物品運去云州。
因著天色寒冷,鄧玉嫻便將孩子們的衣服全都讓人帶上了,還不忘吩咐連呈將小爐子和提前燒制好的炭也帶上,以免在路上時凍著孩子。
蘇洛云見鄧玉嫻這般,便也將段爍宇的小衣裳和必需品全都給帶上了。
畢竟,不管大人再怎么艱苦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不是?
一切準(zhǔn)備就緒,幾個奶娘的家人也要隨同一起離去。
至于段三姨,段母讓她自行離去,五百兩銀錢的事兒不與她計較了,誰知她竟尋死覓活的也要跟著一同離去。
反正,在她的心底早就認(rèn)定了,只要跟著段母便有飽飯吃。
無奈,段母只得點頭同意。
而小默默,一早便也被連呈帶來了。
此時的他,仰著被凍得通紅的小臉,望著鄧玉嫻懷中的小孩子,好奇的出聲問道:“四舅母,這是小弟弟嗎?”
鄧玉嫻瞅了小默默一眼,見小默默睜著圓鼓鼓的大眼睛,一臉真誠的模樣,鄧玉嫻揚眉輕笑了一聲,搖頭道:“不,這不是小弟弟,是小妹妹。”
“那以后小妹妹可以給小默默做娘子嗎?”小默默眼睛一亮,一臉期待的出聲問道。
“……”
鄧玉嫻身子一愣,眨眨眼,笑意微斂,搖頭道:“此事,還得日后由她自己定奪了,我瞧著你瞧著二妹妹這潑辣樣兒,長大了怕也是個不省心的!”
“不怕!”小默默搖頭,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就往芳雅的小臉上摸去,他笑呵呵的說:“反正小默默最喜歡四舅母了,二妹妹是四舅母的小寶寶,小默默也一定會喜歡的。”
“……”
挑了挑眉頭,鄧玉嫻輕聲說:“你二妹妹還小,你也還小,此話可不能再說了,知曉嗎?”
“四舅母不喜歡小默默了嗎?”
鄧玉嫻的話音剛落,小默默立馬就委屈了。
他小臉一垮,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癟嘴問鄧玉嫻:“四舅母,你是不是有了小弟弟小妹妹,就不喜歡小默默了?”
“沒有。”鄧玉嫻見小默默一副要哭的模樣,趕緊伸手替他擦了擦眼角的淚花。
輕聲道:“你二妹妹還小,這些事兒且待她日后長大些了,按照她的心意再做決定。所以……我不能輕易答應(yīng)你。”
雖小默默只是一個孩子,鄧玉嫻也不會隨意答應(yīng)他什么的。
若她隨口答應(yīng)了,此事說小了也不過是一句玩笑話。
若說大了,便是給芳雅和小默默定下了娃娃親。
她的芳雅不過幾個月,日后有著無數(shù)的可能,也許她的芳雅日后會遇上值得珍愛一生的愛人。
鄧玉嫻這個做娘親的,又豈能糊里糊涂的便將自己女兒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扼殺在搖籃中?
“那若是二妹妹也喜歡小默默,四舅母會把二妹妹送給小默默做娘子嗎?”小默默吸吸鼻子,問得一臉認(rèn)真。
“……”
這話,鄧玉嫻沒法接。
若是日后芳雅果真喜歡上了小默默,她想她應(yīng)當(dāng)不會反對。
但世事難料,此時還未發(fā)生的事兒,她又如何說得清楚?
輕笑了一聲,鄧玉嫻伸出一只手捏了捏小默默肥嘟嘟的小臉,出聲道:“小默默,你和你二妹妹尚且年少,這些事且待日后再說吧!”
“四舅母就是不喜歡小默默了。”小默默的嘴巴一癟,很是委屈。
就在這時,段母急匆匆地走了過來,望著鄧玉嫻出聲道:“時辰不早了,馬上就要啟程了,老四家的你叫上王氏和陸氏趕緊的替你將孩子裹好莫要透風(fēng)著涼了,一會兒可要一起走去大韶山坐馬車的!”
“好,我知曉了。”鄧玉嫻點頭,這才垂眸望了小默默一眼,輕聲吩咐道:“你且在這里等一會兒,舅母將你的小弟弟小妹妹打理妥當(dāng)了,便帶你去坐馬車!”
“小默默知曉了。”小默默見鄧玉嫻跟他好好說話,笑意瞬間又浮上了臉頰。
小孩子就是心性單純,會因著一句話生氣,也會因著一句話開心不止。
實在好哄!
鄧玉嫻喚來一直在收拾東西的王氏和陸氏,無奈道:“那些東西必用的帶上,不必要的便留下吧,我們此次一去路途遙遠(yuǎn),不便多拿東西。此時先來幫我將孩子包裹好,一會兒便啟程了。”
“哎,好嘞。”王氏望了望手中還完好無損的衣服,一臉肉疼。
陸氏沒比她好多少,瞧著鄧玉嫻說要留下的東西,心底揪著疼吶。
她們都是過慣了苦日子的,平日里得到一塊布都能樂上好幾日。
此時鄧玉嫻竟然隨手一揮便要將這些成衣丟下。
光是想想……
她們就舍不得。
但是鄧玉嫻既然已經(jīng)吩咐她們?nèi)グ⒆恿耍齻円膊桓以龠t疑。
咬咬牙,深吸一口氣強忍著心中的不舍,兩人這才跟在鄧玉嫻的身后,去替孩子裹上襁褓了。
.
從大巖村前去云州路途遙遠(yuǎn),為了不被查出異樣,段梓錦將一行人分成了三隊出發(fā),每隊間隔距離不超過三十里路。
每日深夜時分便又聚集在一處,待第二日早晨又前后趕路。
如此,既能保證安全互相照應(yīng),又能減少目標(biāo)。
更何況車上還有鄧玉嫻等婦人和幾個孩子,也能大大的減少途徑城池守城官兵的警惕性。
一行多日,越是往北,天氣便越是寒冷,甚至惡劣得吹起了刺骨冰涼的寒風(fēng)。
許多風(fēng)從馬車縫灌進(jìn)馬車內(nèi),冷得讓人受不住。
即便裹上好幾層衣衫都還覺得冷。
好在鄧玉嫻提前準(zhǔn)備了小火爐和炭,在馬車內(nèi)燃上之后才好受一些。
但到底馬車顛簸,車廂內(nèi)又空間狹小,燒炭取暖不是長久之計,便只得在冷得受不住之時,才能用上一些。
一轉(zhuǎn)眼,便是十日已過。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