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到了十一月下旬,吳氏家族招募護衛的事宜還沒有起步。
吳順福對于此事不是很熱心,但也沒有耽誤時間,甚至讓身在縣衙的吳宗坤幫忙打聽。
吳宗睿也終于明白其中的難處,一方面,安遠縣本就是下等縣,人口不是很多,想要從中挑選能夠成為護衛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一個方面,官府對農戶的地域管轄還是很嚴格的,農戶輕易不會離開村鎮,安遠縣幾乎就沒有什么外來以及流動人口。
大明一朝,軍戶制度深入人心,盡管雇傭兵的情形也屢有出現,但不占據主流,不管是士紳富戶,還是尋常人家,對于從軍之人都是歧視的,這也導致農村的諸多青壯,根本不愿意去當兵。
吳宗睿最終的目的,還是招募軍士,擁有一支強悍的軍隊,如此才能夠在明末這個亂世立足,而吳氏家族招募護衛,不過是幌子。
知曉了招募護衛的難度,吳宗睿也沒有勉強,如今的吳氏家族,大張旗鼓的組建屬于家族的護衛隊伍,還是有些顯眼的,難免招致其他家族的算計。
十一月二十五日,吳宗林和羅家兄弟回來了,他們帶回來了二十石薯塊種子。
吳宗林第一時間前來拜訪吳宗睿,得知幺叔吳順貴續弦的事宜,吳宗林攜帶禮物來祝賀。
吳宗林來的時候,吳宗睿正在仔細查看薯塊的種子,還有幾天的時間,他就要出發前往京城參加會試,留在家中的時間不多了。
薯塊種子的質量不是很好,這讓吳宗睿有些憂心。
種植一畝薯塊,需要種薯一百斤左右,此番運回來的二十石種薯,能夠種植三十畝左右,算上購買種薯消耗的銀兩,以及運送回來的消耗,這三十畝的薯塊,賺不到多少銀子。
不過從推廣薯塊種植的方面來說,這一步是必須的。
玉蜀黍和薯塊,都是從外面引進的,如何制種方面,吳宗睿壓根不知道,他不是農業方面的專家,僅僅知曉玉蜀黍和薯塊的種子需要脫毒,需要無性繁殖,至于說究竟怎么做,腦子里面一片空白,所以說,種子的來源必須要穩固。
“瑞長,我在云南那邊仔細詢問了,薯塊的產量不是很高,每畝最多也就是三石到四石的產量,若是種薯每次都需要從云南采購,消耗還是有些大的。”
“哦,這可能是種植的方法不到位,薯塊的種植與玉蜀黍的種植差不多,也需要通過育苗和移栽的方式,如此產量才能夠提升,若是直接將種薯栽種下去,發芽率不高,產量自然是有限的。”
“原來如此,這樣我就放心了。”
“宗林哥,種植一畝薯塊,大約需要六斛種薯,二十石種薯能夠種植約三十畝耕地,至于說產量,暫時不敢保證,若是遇見極端災害的天氣,收成肯定不高,不過薯塊的產量,比稻谷和玉蜀黍要高很多的。”
“那就好,那就好,我在云南的時候,專門品嘗了薯塊,味道不錯,能夠吃的很飽。”
。。。
說完薯塊種植的事宜,吳宗睿的話題很快轉到了吳氏家族護衛方面的事宜。
“宗林哥,吳氏家族招募護衛的事宜,族長已經同意,不過從外面招募護衛難度太大,我看這樣,還是從家族里面挑選身體好的青壯,大約四十人左右,組成吳氏家族的護衛隊伍,平日里加強訓練,一旦吳氏家族遭遇到外來的進攻,護衛負責抵御外來的進攻,保衛家族。”
“爹給我說過這件事情了,我也覺得可行,只是家族的青壯,平日里都是種地,從未拿過刀槍,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可行。”
“肯定要差一些,不過暫時只能這樣,護衛每年五兩銀子,五石糧食,春耕和秋收季節,也要參與勞作,其他時間則是集中起來訓練。”
吳宗林點點頭,沒有馬上開口回答。
四十名護衛,每人每年五兩銀子,五石糧食,合計就是二百兩銀子和二百石糧食,這可不是小數目,吳氏家族怕是難以承擔。
“需要開銷的錢糧,全部由我們家來承擔,文儒留在家中,負責訓練這些青壯,招募家族護衛之前,有幾句話還請宗林哥告知族長。”
“瑞長,吳氏家族的護衛,怎么能夠由你來出錢糧。。。”
還沒有等到吳宗林說完,吳宗睿就擺擺手。
“錢糧的開銷事宜,就如此定下來,有關吳氏家族護衛管理的規矩,我要說在前面,每年五兩白銀、五石糧食,想必招募四十人不在話下,不過他們一旦進入到吳氏家族護衛隊伍之中,那就要嚴格遵守規矩,若是違背了規矩,懲戒也是嚴酷的。”
“護衛隊伍悉數由文儒負責訓練和指揮,家族其他人不可干涉與插手,令行禁止是最為基本的要求,護衛雖不是軍士,但區別也不是很大,不管是平日里的訓練,還是關鍵時刻抵御匪患,沒有統一的指揮和嚴明的紀律,那就是一盤散沙。”
“去歲和今年,遭災的地方太多了,我想接下來恐怕有好幾年的時間,周遭都不得安生,吳氏家族有了護衛,就有了很大的保障,至少不擔心錢糧被土匪或者流民劫掠。”
。。。
吳宗睿還在說的時候,吳宗林就連連點頭,作為吳氏家族族長的接班人,他必須要考慮到家族的開銷,每年因為護衛隊伍消耗二百兩銀子和二百石的糧食,還真的是吃不消,如果這些錢糧全部都由吳宗睿來承擔,求之不得。
盡管有一些見識,但是吳宗林的閱歷并非那么豐富,軍旅之事更是一竅不通,他沒有聽明白吳宗睿核心的意思,也就是這支吳氏家族護衛隊伍的指揮權。
其實這支掛著吳氏家族護衛名義的隊伍,從組建的時候開始,就屬于吳宗睿個人。
“瑞長,吳氏家族護衛隊伍的所有錢糧開銷,都由你來承擔,這還是不妥,父親也是這個意思,我看這樣,家族每年拿出來五十兩白銀和五十石的糧食。。。”
“宗林哥,我說過了,護衛每年的開銷由我家來承擔,此事就不多說了,若是有朝一日我家拿不出這么多的錢糧,我會找你的。”
“既然你如此堅持,那就這樣辦理,在家族招募青壯的事宜,我一定盡力。”
兩人還在說著話的時候,廖文儒敲門進來,請他們去吃飯。
一桌頗為精致的飯菜呈現在眼前,吳宗林禁不住點頭了。
“瑞長,你真的是好口福啊。”
家中的飯菜,已經是王慧在負責做,王慧的手藝很不錯,做出來的飯菜色香味俱全。
吳順貴隨之也來了,看上去年輕了不少。
看見吳順貴,吳宗林連忙行禮了。
吳順貴是吳氏家族唯一的長老,雖說不管家族的任何事宜,可地位還是不錯的。
自家人吃飯,沒有那么多的客套,吳宗林吃飯的速度也很快,三下兩下結束戰斗,倒是可惜了這一桌的菜肴。
吃完飯,吳宗睿看著吳順貴開口了。
“爹,幾天之后我就要前往京城,我走之后,家中吃飯不必要設置那么多的規矩,二娘與二奶奶一同上桌吃飯,這樣您也不至于一個人吃飯了。”
“好,好,一會我去給王慧說說。”
吳順貴樂呵呵的走了,雖說在家中他是主人,可這個家真正主事的還是吳宗睿,王慧嫁過來不過幾天的時間,時時刻刻都很注意,特別注意照顧吳宗睿的情緒,現在看來,吳宗睿的確是大度,對于王慧掌管家中開銷的事宜,沒有任何的意見,現在還說讓王慧及其母親一同上桌吃飯。
這是吳順貴的面子,也讓吳氏家族無人敢說閑話。
時間轉瞬而過,到了吳宗睿出發的時間了。
這一次吳宗睿是獨自前往京城,包括吳順貴和吳順福等人,都不放心,一定要求廖文儒跟隨在身邊,不過吳宗睿堅持讓廖文儒留在了家中,打造和訓練吳氏家族的護衛隊伍。
羅家兄弟全部都進入到護衛隊伍之中,而且他們的家人也正準備到新龍里來,這一支吳氏家族的護衛隊伍,是吳宗睿最為看重的,也是必須要盡力打造的,這是他起步的根本,必須要死死的控制在手中。
至于說一個人長途跋涉前往京城去趕考,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險,或者是有些孤獨寂寞,但若是將廖文儒帶在身邊,吳氏家族護衛則可能被吳順福或者吳宗林控制,這是吳宗睿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穿越的吳宗睿,目前最為信任的還是廖文儒。
出發的前一夜,吳宗睿和廖文儒商談了很長的時間,沒有誰知道他們說些什么,只不過一大早吳宗睿出發前往京城的時候,廖文儒的神色已經變得平靜,心甘情愿的留在了家中。
崇禎元年十二月初一,吳宗睿出發前往京城,參加來年二月十五日舉行的會試。
從家中出發的時候,吳宗睿再次給站在門口的王慧及其母親行禮,拜托她們照顧父親,拜謝她們管理家中的事宜。
吳宗林將吳宗睿送到了安遠縣城,依依不舍的回去。
吳宗睿單獨一人,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