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新年將至,大夏的新年是農歷一月初一,為什么特意提一下大夏呢?因為每個國家的新年都不一樣,比如秦國的新年就是農歷十月初一,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大夏國的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這四個節日時國民均得休息,官府人員亦準給假一日。
皇帝會在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封筆”“封璽”(春節期間不辦公,放假5天),在正月初一這天“開筆”“開璽”,而大臣們也會在這一天準備好給皇帝歌功頌德的奏章呈獻給皇帝,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官員也會在這時向皇帝所在的方向遙拜,皇帝也會將早已準備好的裝有“如意”的荷包賜給家族子弟和身邊的宮女太監。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
大夏國皇帝親王其實還是比較節儉的,畢竟也沒有讓他們奢靡的資本,比如春節民間都是粘貼春聯和福字,而皇宮和王府卻是用掛的,這樣可以做到“廢物再利用”,保存好的話有的都能用個好幾年。
為了節省,大夏過年時的國宴和家宴是一起舉辦的,就在奉天殿前的廣場上,為了遏制皇家在飲食方面的巨大的資源浪費,皇帝會采取新年祝福的形式將這些美食賞賜給臣子,由于這種方式深得人心,不只是過年。就是平時,皇帝也會經常使用。
大年三十兒里王府里張燈結彩,滿滿的年味兒,李孝誠院子里每個人都換了一套新衣服,很是喜慶,這是李孝誠讓人去置辦的,王府里下人有這待遇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別人只有羨慕的份兒,嫉妒也沒用,這院子里的人可不是誰想“整治”就能“整治”的,他是李孝誠,可不是賈寶玉,不會看著身邊人被欺負屁都不敢放一個。
一家四口難得的吃了一頓年夜飯(李忠,楊萍,李孝誠,李存孝),至于妾室什么的是沒這個待遇的,沒辦法,命不好。
吃完年夜飯李忠夫妻倆要為皇帝父親守歲祈福,是一宿都不能睡了,按理說李孝誠兩兄弟也應該守歲,但是他倆年紀小,就是傳到皇帝耳朵里,老頭子也不會說啥,至于李雄那么大年紀的,他要是也跑去睡覺那你就是“不懂事兒”了。
李孝誠吃完飯帶著李存孝從王府直接去了岳飛等人居住的第二進院子,給岳飛,薛仁貴,宇文CD及其家眷問好拜年,因為第二天李孝誠一家子要進宮給皇帝拜年,所以就算是給三人拜個早年了,這又是李孝誠獨有的,按理說可沒有世子給他們拜年的理,但是李孝誠不在乎,對他來說把握一切機會拉攏人才才是最緊要的,雖然系統說這三人已經認主,但是李孝誠還是有些不放心,你看這三個人,宇文CD話少是個悶葫蘆,岳飛情商低“少根筋”,薛仁貴一天大大咧咧,還死腦筋,“一打靶”就是大半天,總之都“身懷絕技,又都不像正常人”,再者,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么淺顯的道理李孝誠還是懂的。
拜完年閑聊了幾句兄弟兩人就要回院子,李孝誠總覺得忘了點什么,又一時想不起來,忽然一拍腦袋,回頭問岳飛三人“誰有空兒?”。
三人都不明所以,但都是異口同聲說都沒什么要緊的事兒。
李孝誠哦了一聲說道“存孝今天不是還沒比武呢嗎?誰去陪他練練,這次給你們加點難度,別打臉了,畢竟明天還要進宮”。
李存孝聽后長長的“啊?”了一聲,他都有點懷疑自己哥哥是不是精神不正常,皇帝過年還有5天假期呢。合著自己到了明天才10歲,怎么就比皇帝都忙了,過年都沒有“假”。
岳飛三人也是面面相覷,他們也沒想到這位世子這個時候居然想的是“這種事”。
最后還是宇文CD站出來陪李存孝“對練”,沒辦法,就他是“孤家寡人”,岳飛有妻兒,薛仁貴也要去給姑母拜個年,所以這種“活兒”就只能宇文CD來干了。
李存孝自從習武以來也有半年左右,每天泡藥浴淬煉身體,加上每天打煞力氣,而且人家本身就是天賦異稟,現在宇文CD還被“增加了難度”(不能打臉),這樣宇文CD也就只能使出原來七八分的水平。
李孝誠就在校場旁看著二人“對練”,就連李孝誠這樣的觀眾都看出來李存孝又進步了,何況是宇文CD,對練剛開始的時候李存孝給宇文CD制造了不小的麻煩,但是最后宇文CD也沒收手,直接給李存孝來了個“破防”的一腳,把李存孝給踢飛了出去,算是來個“以力服人”,雖然把李存孝踢飛,但是宇文CD感覺再過幾年自己恐怕不一定是李存孝的對手,這小子像個“怪物”,這個怪物叫小強,血賊厚,不管頭一天怎么打,睡一覺第二天立馬生龍活虎。
李孝誠扶起李存孝后笑著向宇文CD點了點頭以示感謝(真不好意思,你看大過年的還讓你出手),然后扶著李存孝回了院子。
給李存孝敷了點跌打傷藥后就回屋睡覺了,因為第二天要起大早。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還沒亮,李孝誠就被人叫醒,值夜的又是晴雯,這次晴雯可沒敢“托大”,聽到聲音立馬就起來服侍李孝誠沐浴更衣。
李孝誠準備完以后就來李存孝屋子看弟弟準備的怎么樣了,果然,這小子還是迷迷糊糊的,這次李孝誠沒有再“折騰他”,這次起的確實挺早的,讓人給李存孝換完衣服,也沒沐浴,李孝誠看李存孝迷迷糊糊的,干脆就讓晴雯幫忙把李存孝放在自己后背上,背著他走出了房門,這樣他也還能繼續瞇會兒,這一切李存孝是知道的,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李孝誠”,李存孝才沒有在被折磨的不成樣子的時候跟他翻臉,在他心里,哥哥的形象可是很“偉岸”的。
輕輕的把李存孝放在馬車里,王府的車隊才緩緩前行,從王府到皇宮的路程大概走了半個小時,馬車在午門停下,一家四口從西偏門進入皇宮,由小太監帶著直奔養心殿,皇帝先在養心殿接受家人的“拜年”,然后才去奉天殿接受群臣的朝賀。
太子和四王爺一家來的最早,幾家人見面先是互相請安問好,然后在養心殿內站定,等著其他人和皇帝李思的前來。
約莫過了一刻鐘左右,才算是全員到齊,二伯和三伯來的晚,他倆也不在乎給皇帝留什么印象,因為他們兩家都是閨女,所以就“破罐子破摔”了,要不怎么老大和老四就先來了呢?
人來齊以后皇帝和皇后才一起從東暖閣里走出來。皇后的病來的快去的也快,老太太精神頭還算不錯,老頭子也很是高興。
太監通報后殿內眾人齊齊跪下山呼萬歲,起身后才一家一家的給兩位老人拜年說些吉祥話。
慈祥的老太太很是開心,尤其是看著孫子們給自己拜年,老太太更是歡喜的不得了,畢竟去年一場大病好懸“過去”,現在老太太也想開了,以前按天過現在按秒了。
擔心孫子們站著受罪。老太太就把四個歲數小的帶到東暖閣歇著,這也就是老太太敢隨便往東暖閣去,老太監還得樂呵呵的帶路,換個人的話不死也得掉層皮。
外間皇帝李思與幾個兒子敘了會兒話,大太監趙博就笑著來回話說“群臣已經都到了,就等著給陛下道賀拜年呢”。
老頭子點頭后站起身打頭走了出去,幾個兒子依次排列的跟在后面,李孝誠幾個小的沒跟著,他們主要就是來給皇帝拜年的,也不愿湊那個熱鬧,李孝誠是有點好奇,但是想著規矩太多也就把自己的好奇心給壓了下去。
白天朝賀,晚上則是在奉天殿前廣場設宴,少不得又是一些山呼萬歲和拍馬那一套,很是無趣,跟著父親禮節性的拜訪了一些朝廷大臣后李孝誠也就坐在位置上沒再起過身,還是那句話,不想出風頭。
晚宴后李孝誠母子三人先回家,李忠還要晚一點才能回。
馬車行至王府門前李孝誠與李存孝與母親告別回到了自己院子,8個小丫鬟都還沒睡,李孝誠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想跟自己一起過個年,吩咐人去準備酒菜,算是在自己“地盤兒上”再過一次年,席間李孝誠給每個人都封了一個紅包,不多也不少,一人5兩銀子,要知道這幾個小丫頭一個月也才一兩銀子的月錢。
席間李孝誠還詢問幾人有沒有人不想再做下人的,自己可以做主給一筆銀子放她出去,結果弄的大家以為自己做錯了事一樣哭成一片,把李孝誠給整的“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后來還是襲人比較“善解人意”,說“在外面哪里有在王府里好呢,你待我們又這樣的好,我們出去指不定會怎么樣的”,李孝誠想了想也覺得確實是自己唐突了,不說別的,在王府吃得好喝的好,自己又隨和,他們出去還真就不見得比在這里邊活的滋潤,李孝誠的“好心”也就就此作罷。
至于道歉什么的那是沒有的,李孝誠也不可能“慣他們臭毛病”,如果有人張嘴來一句“你給我們道歉”,那李孝誠也不介意給她來一句“給臉不要臉”,好在她們還沒有持寵而嬌到如此地步。
李孝誠對幾人不錯是因為幾人各有各的性格,很是討喜,但是這種討喜只是“大人看小孩”的那種感覺,可沒有貪戀幾人“美貌”那么一說,如果李孝誠真的是11歲的話,他可能會喜歡十一二歲的襲人,晴雯等人,但問題是李孝誠“30多歲”,我想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自己上小學的時候很喜歡同班漂亮女同學,可是等自己30歲了,那是喜歡不起來10幾歲的小孩兒的,原因是“審美變了”,處于不同年齡段審美自然不用,但是等襲人等人20來歲,李孝誠“喜不喜歡”那就不好說了,不是有那么句話么,男人很專一,不管多少歲的男人都喜歡20歲的女孩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