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德元年,正月初十這一天。
李孝誠率領著眾多的大夏朝廷重臣來到了養心殿。
李忠此時正在東暖閣喂李思吃藥。
李思病了,李文的死令他上了一股火,李忠近幾日以來幾乎是衣不解帶的日夜伴于李思的身側照顧著李思的病情。
聽聞李孝誠等人入宮求見,李忠命人為自己更衣,隨后走出東暖閣,來到養心殿正殿龍椅之上坐好。
李忠高坐于龍椅之上,眾人先是跪地磕頭行禮,待眾人起身各自按照官職就位之后,李孝誠站了出來,躬身拱手說道“父皇,軍隊一應的出征事宜已經準備就緒,就等著您的一聲令下,大軍便可以立刻出發北上了。”
李忠聞言卻是說道“怎么這么快就要北上了?這還沒出正月呢。”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其實父親與母親的心情是一樣的,李忠也舍不得自己的兒子們上戰場,刀槍無眼,又有誰知道會不會出點什么意外呢。
李孝誠聞言說道“十萬大軍從京城出發,大軍一路走走停停的,到金蒙邊界怎么也得走一個多月的時間,估摸著到時候金蒙之間新一輪的戰爭也已經開始,屆時我們正好可以投入戰斗,時機剛剛好,兒臣怕去晚了會貽誤戰機。”
李忠聞言則是點了點頭,他明白李孝誠的意思,如果軍隊早一些出發的話就可以走的慢一些,不用急著趕路,這樣一來,大夏將士們的體力消耗就會少一些,雖然這樣做可能會浪費一些糧食,但是大夏現在不缺糧食,對于現在的大夏來說,想方設法保住大夏上過戰場的百戰精兵的性命才是最最重要的。
李忠暗暗的嘆了口氣,說道“你再具體的說說。”
李孝誠聞言則是點頭道“兒臣打算先命李存孝,張飛,岳飛三人率領七萬大軍先行一步,可以令他們三人率領七萬大軍于開原府以北的五十里處安營扎寨,兒臣待正月十五之后,再親自率領其余三萬大軍北上與他們三人會合。”
李忠聞言卻是問道“為何要分開走呢?”
“十萬人馬一同出發目標太大且影響行軍速度,再者就是出征之前必然要有祭禮,請旨,還有誓師大會等幾道程序要走,如此一來恐會貽誤戰機,所以兒臣才打算讓存孝他們帶著七萬大軍先行上路,至于其他那些形式上的事情就由兒臣留下來走完就是了。”
“存孝他們何時領兵出發?”,李忠問道。
李孝誠聞言說道“兒臣已命人前去軍營傳下軍令,明日一早便拔營啟程。”
李忠聞言則是緩緩的點了點頭,隨后說道“讓存孝進宮與你母親告個別再走吧。”
李孝誠聞言卻是搖頭道“父皇容稟,兒臣認為存孝不宜進宮向母后辭行,我大夏將士又有哪一個是無父無母的?為何偏偏存孝要搞特殊呢?如果存孝一旦這么做了,只怕會影響到軍中將士們的士氣,還請父皇三思。”
李孝誠的話引起了共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皇家以身作則的態度令在場的朝臣們對其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認為李孝誠說的在理,但他們卻是不敢插嘴,畢竟這是人家皇帝家的事。
這時趙博卻是從東暖閣走了出來,他躬身對李忠說道“陛下,太上皇他老人家也十分的認同大將軍王的話。”
李忠聞言則是嘆了口氣,說道“就這么辦吧。”
李忠話音剛落,李孝誠便轉身對李存孝三人說道“李存孝,張飛,岳飛,著你三人率領七萬大軍先行北上,于開原府以北五十里處安營扎寨,待你們抵達開原府的時候,讓薛仁貴與高寵與你們一同上路,岳飛為主將,其余幾人皆為副將,如果蒙金之間的戰爭一旦提前開啟的話,準許你們見機行事,任何的軍事行動都要以岳鵬舉的號令為主,膽敢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李孝誠的這個安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大夏有明文規定,只要是大夏的王爵就不可以統兵,李孝誠讓李存孝帶兵北上已是特例,所以不讓李存孝做主將也是無可厚非的。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安排也是沒什么問題的,人家岳飛本就是帥才,他們幾個人之中還就得由岳飛來做這個主將。
李存孝三人聞言則是出班齊聲領命,并給李忠磕了頭,又向東暖閣方向給李思磕了頭,隨后便轉身離開養心殿徑直往軍營行去。
待三人走后,李孝誠再次說道“父皇,兒臣準備于正月十六那日正午領兵北上,還請父皇將出征前的相關事宜提前備好,如此便可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李忠聞言則是點頭道“放心,朕會盡全力支持你們,朕會是你們最堅強的后盾。”
古人打仗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多,比如說祭祀禮,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戰勝,這種莊重的禮儀同時也是用來堅定將士們的必勝信念,這個就得由皇帝李忠親自來做了。
其次是軍誓,大家可以按照其字面意思,直接理解為戰前動員大會,為的是鼓舞士氣、凝聚人心。
然后便是整備衣甲器械,這個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在戰前對軍隊的裝備糧草進行一次大檢查,看有沒有少的漏的、毀的壞的。
有缺少裝備、糧食的就要及時上報補全,盔甲兵器則要仔細檢查,看盔甲是否腐朽銹爛、弓弩是否裂體缺弦、刀槍棍棒是否個個堪用,這些都是重中之重,規定必須在臨出征三天之前全部整理替換完畢。
要是有隱瞞不報,臨戰時卻以裝備不全做理由推脫不戰的,一律軍法處置。
再然后就是官配馬匹,若是行軍距離太遠的時候,為了避免過于浪費人力,就需要馬騾駝獸以及輜重車輛來運送裝備糧食,既能避免浪費人力又能提高運送效率,而且在遭遇下雨天的時候還能遮蔽裝備糧食以免受潮后生銹、腐壞。
駝獸、車輛的多寡也關系著一支軍隊所能打擊距離的長短以及這支軍隊打擊力度的大小。
最后則是察地利,有道是“天時、地利、人和。”
地利在戰爭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作為能夠直接決定一方勝負的因素,歷代兵家都為之看重。所以軍法規定“不知山川險阻者不可行軍”,若是國內交戰,那么必須要先找好向導,不過也要提防向導是否可靠,若是越境去攻打敵國的話,那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第一等便是要有敵國地圖,了解敵國山川道路是否曲直險阻、江河水網是否密集、城池關防是否牢固、駐扎人馬都在何處,其國力強弱積蓄多寡都是要弄明白的事情。
這個活兒自有錦衣衛來做,而且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地圖都已經繪制出來了。
主要是金國與蒙古邊界幾乎是一馬平川,所以這個活兒做起來并不算太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