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沒有兒子,是趙禎心里永遠的痛,即使他的侄子眾多,還把其中幾個收為養子,接到宮里撫養,也一直沒有冊立他們誰為太子,反而還很不待見,這就是他心有不甘的表現。
因為,養子再好,也不如親子,他仍想自己生個兒子,讓自己的親生兒子來接掌皇權,才徹底的安心。
所以他的后半生就是在這種盼子心切的焦灼中度過的,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這種焦慮也就越明顯,越強烈。
可他一方面又很清楚,隨著年齡的增大,體力精力等各方面素質的下降,這種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所以也就越痛苦,可他依然不肯放棄最后的一絲希望。
例如據宋人軼事匯編里記載,趙禎與御史張升敘家常時,仁趙禎說。
“卿孤寒,凡言照管。”
意為體恤張升身歷兩朝,卻寒微無依的處境。
可張升說話行事一向以耿直著稱,直接回答道。
“臣非孤寒,陛下乃孤寒。”
趙禎一愣,非常不解,問這是為何。
張升直言不諱的道。
“臣家里有妻子兒女,外面有親戚可以走動,可是陛下卻只有曹皇后和貴妃二人而已,這難道不是孤寒嗎”
這話就十分大膽和過分了,不過張升也不是故意冒犯,他的本意是提醒趙禎不要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趕緊冊立養子為太子,作為儲君,以安國本。
但不管怎么說,張升的這番話都觸動了趙禎的傷心事,他悶悶不樂地回到寢宮內休息,曹皇后見他的神色不悅,急忙問其原因,趙禎兩眼含淚的將剛才張升的話復述了一遍。
曹皇后聽完后當即是傷心落淚,趙禎也是止不住了,直接淚盈于睫,不勝感喟。
由此也可以想見,趙禎對于子嗣的渴望,是何等殷切。
于是,就在這種求而不得的大背景下,
出現了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那就是竟然有人跑出來冒充趙禎的兒子。
這不是作者菌胡編,而是真的,據記在,在皇祐二年,就有個叫冷青的家伙跑來面見開封知府錢明逸,自稱自己是趙禎的兒子。
冷青自述,其母王氏本為宮女,曾經榮獲了趙禎的寵幸,已經懷有身孕,可因宮中失火,逃亡失散到了宮外,無以為生,只得嫁給一個叫冷緒的老百姓,生下兒子也就是自己取名冷青。
所以他實際上是龍種帝子,趙禎的親生血脈,如今長大成人后依據母訓,前來認父,并有當初趙禎賜給其母親王氏的繡花兜肚為證。
開封知府錢明逸是個頭腦糊涂的庸人,見這家伙的故事說的有鼻子有眼,又有證物,心中駭然之下,不由信了幾分。
而這冷青也不愧是個戲精,再加上膽大包天,懂得察言觀色,見錢明逸微微色變,就知道自己編造的這個故事已經起到了效果,于是愈加的得意起來,展現出戲精本精的本質,演得愈發逼真。
他甚至是對著在公堂上端坐的錢明逸大聲喝道。
“明逸安得不起”
錢明逸又是一愣,見他氣勢迫人,更是吃驚,心想若這冷青真是官家的兒子的話,那也就是太子,將來是要嗣承大統的,哪里還敢得罪?
于是慌忙間只得乖乖站起身來,在冷青面前表現得很恭敬。
這件事情傳開之后,御史中丞韓絳不敢怠慢,急忙上報朝廷,畢竟此事是關系到皇家血脈繼承人的大事。
而且趙禎以前的三個兒子出生后都相繼夭折,僅剩下幾個公主,繼位的皇子可是一個都沒有,如果冷青真是他的親骨肉的話,已經成年的他,一定會被立為太子,
可事情報上來后,連趙禎自己都懵了,不知道是真是假,故于是心中一萬個草泥馬之下,是立即讓開封府推官趙概、諫官包拯共同審理此案,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而包拯也不愧是老江湖,無愧于包青天的美名,老辣異常,冷青畢竟是江湖草野之人,愣頭青一個,哪是他的對手?
所以在審理的過程中,幾個回合后就露出了馬腳,最后供出他本是一家藥鋪的雜役,因其面相不凡,氣質秀美,又有很好的心理素質,舉止若定,有個叫高繼安的人便為之策劃,讓他自稱是趙禎流落在外的兒子,企圖利用趙禎望子若渴的心理,蒙混過關。
至于那證物肚兜什么的,倒并不是作假,而是這冷青的母親王氏竟然真的是宮里放出的宮女,也確實被趙禎賜予過龍鳳抱肚。
不過她出宮后嫁人,先生過了一個女兒,而后才生下的冷清,因此完全可以排除這家伙與趙禎沒有半點任何血緣關系,純屬蒙事。
而查清楚真相之后,包拯將這事如實稟告給了趙禎,請求將冷清和高繼安這兩個騙子給斬首示眾。
不過宋仁宗不愧是宋仁宗,真的是個仁君,仁義到了極點,即使對于有人冒充自己的兒子,都并沒有怎么計較,覺得這罪責沒這么重,處罰的太重了,打幾板子放了便是。
之所以如此,可能他覺得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子民吧,某一方面這冷清也沒說錯。
但是咱們這位包青天卻不依,不光臉黑心也夠黑的,趙禎不計較他卻死盯著不放,繼續三番五次的上書,點名若不重判,殺雞儆猴,詐騙之事還會卷土重來,另生事端。
趙禎無奈,迫于這敢噴自己滿臉口水的家伙的壓力,覺得惹不起惹不起,便只得同意將這兩個罪犯給斬首示眾。
包括南宋王明清的揮麈余話也記載了這件事,不過根據他的記載,當時的名僧全大也參與了此案。
上面說全大在廬山圓通寺修行的時候,某日見一個進山采藥的男子,肌骨不凡,自稱是趙禎的兒子。
全大覺得這是一個可資利用的機會,遂資助了冷青一大筆錢,讓他到京城去認親,企望日后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沒承想,冷青被審出是假冒的騙子后,把策劃人高繼安、資助人全大都供了出來,冷青和高繼安俱被處死,全大也被發配到郴州郡內做一個挑土筑城的苦役,于盛夏中暑而死。
可是這件事卻并沒有就此結束,雖然包拯查清了事情的真相,說冷青這家伙是假冒的,是個騙子,可民間的百姓當時卻都認為冷青確為帝子。
所以說,吃瓜群眾才是最可怕的,惹不起惹不起,他們群策群力,紛紛開動腦筋,在街頭巷尾,茶余飯后,本著吃瓜不犯法的精神,自動把這個故事編的更加有鼻子有眼。
說什么冷青的母親的確是趙禎的寵妃、后來被追授為溫成皇后的張貴妃私下授命宰相陳執中,讓他處死冷青,以免自己日后生下皇子時,無法繼承帝位。
百姓們甚至還根據冷青被處死這天霧霾沉沉的天象,大做文章,認為這是大冤案的體現,一時間謠言滿天飛。
甚至那資助人全大道被刺字發配到郴州郡內挑土筑城做苦役,中暑后突然瘋瘋癲癲的跑到街上,口中作歌道:
“今朝六月六,老全受罪足。若不登天堂,定是入地獄。”
這樣又唱又跳的瘋魔完之后,竟然跌坐而亡,明明是中暑死的,可當地好多人竟然很迷信的認為他真的羽化成仙了,所以還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座塔來紀念。
可實際上,據作者菌查到的資料來看,當時陳執中已經出任地方官,宰相是由文彥博和富弼擔任,所以這些傳說完全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們根據自己的想象而橫生出來,完全沒影的事兒。
這些故事對我們來說沒什么影響,只當看個樂呵,可是對當時的趙禎來說,卻無異于火上澆油,讓一直渴盼有子的他更覺心頭悲苦。
包括他晚年多病,作為宰相,有責任有權力要求皇帝確立后嗣,以安社稷。
而在諸多宰相副宰相之中,態度最強硬的當屬首相韓琦了,這個韓琦每天都來纏著趙禎,趙禎不得已,只能點頭答應將趙宗實認作養子,韓琦還是緊跟不放,要求他即刻下旨。
趙禎能怎么辦?只得倍感心酸的下旨照辦。
乃至于車駕回到后宮之中,趙禎難過到哭泣,連續幾頓飯都沒吃。
身邊的人很擔心,問官家為什么會這樣,趙禎說。
“你們不知道我今天已經有了交代。”
可見他當時的心情有多苦澀,多復雜。
因為古代的封建王朝,家天下,皇帝確立太子,從理性上講確實是必須的,不然要是皇帝突然暴斃而亡,沒有指定繼承人,國家立馬非陷入打亂不可。
說不定諸王奪嫡就直接分離崩兮了。
可是從感情上講,這么做又相當于是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所以難免感傷。
更何況,皇帝和皇太子之間的關系是很微妙的,既是父子,又是對手。
太子雖然是指定的合法繼承人,如果不出意外,必當皇帝,可很多忍耐不住,等不了那么久,直接提起把自己老爹干掉,扯旗造反,早一步上位的比比皆是。
隋唐的楊廣李承乾這些代表人物不說,單是本朝當年宋太宗確立宋真宗為太子后,宰相告訴太宗,太子還朝,百姓夾道歡迎,稱贊太子賢德,宋太宗聽了后竟然就非常生氣,而且生氣之中還夾雜著濃濃的失落。
因為百姓如此歡迎太子,那置他這個皇帝于何地呢?是不是早盼著他下課呢?
所以讓趙禎立一個不是親生的兒子為太子,他自然心中有千萬個不情愿,包括不論換做誰,恐怕都不會情愿的吧。
更何況這其中還涉及趙禎小時候心中的一根刺,那就是他當初繼偉時,皇子身份還被懷疑,被人質疑不是龍種,名不正言不順。
為什么這么說呢?相信在所有關于趙禎身上,最令人震驚,也最廣為流傳,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便是他的身世了。
經典京劇橋斷貍貓換太子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也是民間對于趙禎身世懷疑最為集中的體現。
在貍貓換太子這部京劇之中,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這出京劇大致講述的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公正無私的包拯包青天為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婦昭雪伸冤的故事。
在老婦人向包拯哭訴了自己鮮為人知的悲慘而又離奇的身世之后,經過仔細地推敲,包拯認定她就是當今圣上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李娘娘,于是他立刻回京查訪當年還在世的老宮女,終于搞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雖然當時這位李娘娘只是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后宮一位小小的宮女,可是她長得非常漂亮,并且又很有才華,因此深得宋真宗的喜愛。
宋真宗封她做才人,隨后又提升她為婉儀,并且還使她有了身孕,可在后宮這個為爭寵而不擇手段的地方,李娘娘非常清楚,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生下兒子,于是她每天妄想著自己生下的是兒子而不是女兒。
在得知李娘娘生了兒子之后,當時的劉德妃也就是后來的劉皇后異常嫉妒,于是她便買通了接生婆,用一只剝了皮的貍貓,換去了剛剛出生的趙禎。
后果可想而知,待到宋真宗下朝見到擺在他面前的竟然是一個血淋淋的怪物之時,他不分青紅皂白,立刻將李娘娘打入冷宮。
李娘娘在被打入冷宮之后,知道劉皇后肯定會對她殺人滅口,于是便在一位好心的宮女幫助之下逃出了深宮,從此就躲到了一處破窯里,隱姓埋名孤苦伶仃地生活了20年,期盼著有一天自己能骨肉團聚。
在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包拯經過一番努力,終于使這個持續了幾十年的冤案真相大白于天下,劉皇后也遭到了應有的懲罰,李娘娘終于與宋仁宗相認,結局十分圓滿。
盡管貍貓換太子這出京劇的結局十分完美,可是它究竟純屬偽造還是確有其事呢?
事實上,任何一部有關皇帝身世的京劇都并非是空穴來風,總能在史料或者野史、或者民間傳說當中找到其原始材料。
無論是正德皇帝的游龍戲鳳,還是乾隆皇帝的偷龍轉鳳都一樣,所以自然包括趙禎身上的貍貓換太子了。
有關李娘娘也就是李宸妃這個人物的故事確實在正規史料之中有記載,并且她也是宋仁宗的生母,但是在這些史料中記載的趙禎即位之初并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世,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劉皇后所生。
待到他明確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之時,已經是做皇帝十幾年以后的事情了,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