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買宋 第二百二十六章 還有什么辦法呢

作者/參見大總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一時間,聽得所有武舉生群情激奮的這樣問,問他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到底是誰陷害的他,李小魚無奈之下,只得將之前發生的事情給他們籠統的說了一遍,最后,是搖頭道。

    “總之,到底是誰陷害的我,我現在還不清楚,只知道那家伙輕功很好,武功也不弱,是個硬茬子,不過大家也別擔心,相信有展昭大哥和文廣大哥在,一定能幫我調查清楚,還我一個清白的!

    “所以大家也千萬別沖動,做出什么傻事,特別是你魯達,你這急性子,必須得改一改,什么劫獄啊,這不是鬧著玩嘛!

    “別到時沒把小爺我救出來,反倒把你們也搭進來了,那可怎么辦,咱們武舉生不是全軍覆沒了嗎?”

    聽得李小魚這樣說,眾人還是焦急道

    “可王華,如果讓我們就這么坐視不理,什么都不做,看著你在這監獄里面白白遭罪的話,我們也于心不忍啊!

    “是啊小郎君,總的要我們做點什么吧,你說說,我們到底怎么才能救你出來啊!”

    “對,既然劫獄不行,那要不咱們行賄吧,這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就不信了,只要大把的砸銀子,救不了小郎君一條生路!

    “沒錯,這辦法好,有效,還沒什么風險,就這么辦,我愿意捐出我的全副身家!

    “我也一樣我也一樣,不過我身上的錢不多,但我可以去湊錢,實在不行,去錢莊借也行。”

    “嗯嗯嗯,只要能救小郎君你出來,讓我們干什么都行!

    一時間,聽得這幫武舉生這樣說,滿臉感動之下,李小魚也是忍不住搖頭道。

    “好了各位,你們胡說八道什么啊,這也行不通的,且不說那包黑子收不收錢,就算收,你們能湊多少錢啊!

    “大家都是武舉生,情況我也知道,并不怎么富裕,你們湊的錢人家或許壓根就看不上眼,怎么可能會手!

    “因為包黑子這些朝廷大員,工資可豐厚了,有的是錢,根本不缺錢花,所以完全犯不著冒著個險,這樣做反而可能落人家的口舌,適得其反,知道嗎?”

    李小魚說的沒錯,此時的宋代官員們的基本工資太高了,高到普通人難以想象,所以根本犯不著去貪污受賄,在這個事情上冒險。

    特別是這件必定引起滿朝關注的事情,更是會如避蛇蝎,別說收錢了,打死人家都不會要。

    怎么說呢,舉個簡單的小栗子,先別說宋朝了,就說唐朝吧,唐朝有一位名人白居易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那么他的工資是多少呢,答案:大概月薪是一萬五左右!

    大約是在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年,白居易為校書郎時,他自己在詩歌中寫道。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難大用,典校在秘書。俸錢萬六千,月給亦有馀。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此后不久,白居易便升任為左拾遺,工資跟著增加了一倍。

    所以又有詩曰:“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

    由此可見,古代的詩歌不僅優美,還能起到當日記本的作用,讓我們一窺他們當時的生活水平,一舉多得,不得不說,實在是高。

    史載唐寶歷元年公元825年,54歲的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不知是因為蘇州是江南頭等富庶地方,還是白居易資歷比較老了,反正那時候他的工資已經比較的豐厚了。

    因此又有詩曰:“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

    白居易為賓客分司時,曰:“俸錢**萬,給受無虛月!

    “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錢!

    “老宜官冷靜,貧賴俸優饒!

    “官優有祿料,職散無羈縻!

    “官銜依口得,俸祿逐身來!

    隨后,白居易調進中央政權機關,為太子賓客,分司洛陽時,工資已是他剛做官時的十倍。

    “俸錢**萬,給受無虛月”。

    接著,升為太子少傅,工資漲到了頂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閑人”。

    而且還相當清閑自在,很是令人羨慕。

    就連后來的大詞人蘇軾也對此表示艷羨:“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到晚年,白居易退居林下,回到洛陽履道里的大宅子頤養天年,還可以領到一半的養老金:“全家遁此曾無悶,半俸資身亦有余!,“壽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

    白公說俸祿還記載:“兼京兆戶曹,曰:俸錢四五萬,月可奉晨昏。廩祿二百石,歲可盈倉囷。貶江州司馬,曰:散員足庇身,薄俸可資家。壁記曰:歲廩數百石,月俸六七萬。罷杭州刺史,曰:三年請祿俸,頗有余衣食。移家入新宅,罷郡有余資。

    從白居易的詩里,我們可以大約地了解到唐朝時做官人拿的工資是多少,當然,白居易的個別詩詞里也自說俸錢亦有誤。

    畢竟是詩嗎,有時為了藝術需求,比如押韻什么的,有誤差也在所難免。

    比如白居易有送陜州王司馬建赴任詩云:“公事忙閑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要知道白居易當時與王司馬同級,五品官。一司馬,俸錢怎能敵尚書?

    他貶到江州不久,即寫信給元微之,略云:

    “今雖謫佐遠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萬。潯陽臘月,江風苦寒,歲暮鮮歡,夜長無睡,引筆鋪紙,有念則書,言無次第,勿以繁雜為倦,且以代一夕之話也!

    信內言月俸四五萬,這才是老實話。

    唐代官制,司馬薪級約略如此。

    至于尚書官俸,唐制為一百貫文,即十萬也。

    司馬僅為五十貫文,即五萬,差一半,怎可敵尚書

    所以很有可能是白居易當時的夸大之詞。

    不過這個按照唐時一文銅錢約折合后世人民幣三毛計算,月俸四五萬相當于人民幣12000至15000左右。

    到了宋朝,不說別人,說一位大家都知道的大人物,宋朝宰相王安石,他的工資是多少呢,答案是:月薪九萬元

    因為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

    王安石受命危難之時,立志通過改革,“均天下之財,使百姓無貧”。

    雖開始大力推行改革。

    可不想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

    因此,王安石被罷相,后來,王安石與宋神宗又產生分歧,最終,王安石于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

    在宋時,宰輔去職,或調任,或罷免,或致仕,或去世,只要不是被貶謫的,朝廷都有格外恩典,以示優厚大臣。

    王安石便帶個外任的職銜,到那地方資祿養老。

    那么,曾身為宰相的王安石此時的養老金是怎樣的呢

    宋朝的宰相一旦離任,給予這些曾經的國家重臣最通常的賞賜是進官加職。

    據宋史王安石列傳,七年春,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于色,對朝嗟嘆,欲盡罷法度之不善者。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謂帝曰:“安石亂天下!

    帝亦疑之,遂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自禮部侍郎超九轉為吏部尚書。

    王安石進的“職”是觀文殿大學士。

    宋代官制,官、職、差遣分離,“職以待文學之選”。

    殿學士指諸殿大學士、學士,包括觀文殿、資政殿、端明殿、保和殿,以及曾置而改名的文明殿、紫宸殿、延康殿、宣和殿等的大學士和學士,都是職名。

    各“殿學士”為宋朝最高級職名。

    宋會要職官稱,朝廷設此,特用以恩寵離任的宰相和執政,“學士之職,資望極峻,無吏守。無職掌,惟出入待從備顧問而已”。

    通考職官考八說:“觀文殿大學士,非曾為宰相不除;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及學士,并以寵輔臣之位者;端明殿學士,惟學士之久次者始除!

    宰相的進官加職,有一個演變過程,其趨勢是越來越豐厚。

    宋史職官志里列有宋朝各級官職的俸祿。其中,資政殿大學士的“工資”是:“料錢、衣賜隨本官!

    端明殿學士的“工資”為:“貼職錢五十貫,米麥二十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因為王安石的觀文殿大學士是諸學士之首、從二品,他所得也比較豐厚,王安石的養老金是:料錢、衣賜隨本官。

    衣賜,相當于服裝補貼,是俸祿的一部分,宋神宗改革官制,分別階官和職事官,用階官定俸祿,階官的俸祿稱為“料錢”。

    宋代中、上級官員的待遇一般比較優厚,本官月俸給13錢,23實物。

    外任地方官還配給職田,自三四十頃至一二頃不等。

    宋神宗后,一些下臺的或勢將下臺的官員有的還被授予或自請擔任宮觀官、監岳廟等閑官,坐領“祠祿”。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官員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祐年間正式制定“祿令”。

    宰相、樞密使月俸三百貫,有人據當時每石米價約六七百文到一貫文折算,得出宰相的月薪幾近90000元人民幣。

    至于林林總總的福利,如祿粟月一百石,春、冬衣共賜綾四十匹、絹六十匹,冬綿一百兩,隨身傔人的衣糧七十人,每月給薪一千二百束,每年給炭一千六百秤、鹽七石。

    再說一個跟本案有關的大人物,名垂青史的清官包大人工資是多少呢,答案是:年薪過千萬

    怎么樣,是不是很夸張,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可沒錯,你沒看錯,就是過千萬,真的是很驚人很不可思議了,做官都能做成千萬富翁。

    而包拯年薪最高的時候,應該是在臨終前,他既是樞密副使,又是朝散大夫、給事中、上輕車都尉,同時還被封為東海郡開國侯,官品和爵位之高僅次于當朝宰相,所以這時候肯定是他一生中拿工資最高的時候。

    包拯“倒坐南衙開封府”時,頭上戴有三頂帽子,即龍圖閣直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事。

    按宋仁宗嘉佑年間頒布的公務員薪水法規嘉佑祿令,包拯作為龍圖閣直學士,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還有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綿的實物收入。

    按宋史職官志,包拯在開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糧,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麥。

    此外每月還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貫“公使錢”。

    另外,作為外任藩府的高級地方官,朝廷劃撥給包拯20頃職田,也就是2000畝耕地,允許他每年收租,并且無需納糧。

    這2000畝耕地按每畝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進項。

    再查嘉佑祿令,權知開封府事每月還有100貫的添支,每年冬天又發給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總計包拯一年的各項收入:20856貫銅錢、2180石大米、180石小麥、10匹綾、34匹絹、2匹羅、100兩綿、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

    宋真宗熙寧二年,開封米價400文一石,麥價300文一石。

    宋仁宗嘉佑四年,官定綾價1600文一匹。

    宋真宗咸平年間,開封每匹絹最低1200文。

    宋徽宗宣和年間,每匹羅定價4000文。

    宋仁宗天圣七年,官府規定每兩綿不得超過85文。

    宋真宗時某年冬天,官府出售木炭,每秤售價100文。宋仁宗后期,官府收購柴禾,每捆定價50文。宋仁宗寶元二年,開封干草最低19文一捆。

    以上是史料中出現的距包拯任職開封府時間較近的物價數據。

    利用這組物價數據,我們可以把包拯每年的各項實物收入都換成錢,加起來大致是1022貫,加上20856貫貨幣收入,總共是21878貫。

    這就是包拯任職開封府時的年薪。

    按當時400文銅錢的購買力和現在25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是相仿的,21878貫銅錢合計1367萬元。

    據宋徽宗時淮南轉運使張根說,他掌管淮南20個州,每年上繳中央的財稅有30萬貫,平均一個州繳稅才15萬貫。

    包拯兩萬貫以上的年薪,比人家一個州每年上繳的稅收還要多。這個結論真的是有點兒嚇人。

    有一種說法認為,宋朝宰相的官方收入大約至少是明朝宰相首輔的五倍以上,還不止。

    據此,宋的宰相離任之后也可有著豐裕的生活。

    如王安石辭官后就閑居“半山園”,追求精雅的山水閑情生活過得輕松愜意。

    所以行賄這一招也肯定走不通的,工資高到嚇人的包拯,是根本不會在意那點小錢,反正你在有錢,也沒我有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泌阳县| 噶尔县| 东港市| 天祝| 周宁县| 昌都县| 溧阳市| 合阳县| 井陉县| 黄石市| 贵州省| 化隆| 黄浦区| 新蔡县| 从化市| 崇信县| 招远市| 岐山县| 清原| 林口县| 清新县| 临沧市| 宣威市| 梁山县| 齐河县| 射阳县| 江陵县| 太康县| 武平县| 象山县| 翁牛特旗| 晋州市| 宜兰市| 淳化县| 三门峡市| 建德市| 叶城县| 遂溪县| 黎平县|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