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買宋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古代算學的沒落

作者/參見大總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所以就像前文說的,在隋唐時期,其實文舉進士這些并沒有太多的特權,只能說明你是個文化人,別的好處也沒有太多。

    雖然當時他們特別有才華者,也會收到一些權貴人家的追捧,與其聯姻等等,但都少之又少,當時人們的主流觀念,還是與門閥世家聯姻,這才是上檔次有面子的事情。

    一直到宋朝以后,文舉進士們的身份地位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真的是從五代亂世中轉息之間就翻身做主,牛叉到不要不要的。

    別的不說,光是你考中進士后,就不愁沒有沒嬌妻了,有的是權貴人家與你聯姻,而且是搶著要,就怕你不答應。

    這不是作者菌胡謅,而是真的,因為在宋代,由于文舉生們的身份地位實在太高了,所以為此還誕生了一種獨特的娶親風俗,那就是“榜下捉婿”。

    榜下捉婿,顧名思義,就是在發榜之日,各地的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的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堪稱瘋狂,比商場吐血打折甩賣還要瘋狂,幾乎就是明搶,因此坊間便稱其為“捉婿”,可謂是文舉生們難得的春天啊,著實羨慕了無數人。

    包括不少宋人的筆記對“榜下捉婿”都多有涉及。

    當然,這種近似金錢交易的“捉婿”,蘊涵了特定的社會文化內涵,它說明了宋朝時的經濟崛起,富裕起來的平民階層渴望跨入上層社會,于是只能通過這種聯姻手段,將有前途有地位的文舉進士們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以達到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作用。

    畢竟前文都說過了,宋朝是中國科舉制度最完善的時代,考試取士為朝廷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科舉勝出者名利雙收待遇豐厚,致使人們把趕考走仕途作為人生奮斗的終極目標,一旦金榜題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燭”也就馬上接踵而至了。

    但大宋官位畢竟有限,經不起天下人爭搶,只有佼佼者才有望勝出。

    所以大家只得臥薪嘗膽寒窗苦讀,“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詞。

    就連當時的宋真宗趙恒都在詩中表達了這層意思,這首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那便是:“富家不用賣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自然就造就了眾多未婚大齡青年乃至大齡壯年,拼了命的開始讀書科考,就為了能借此出人頭地,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這也影響了眾多大宋朝的女士們,俗話說得好,“女怕嫁錯郎”嘛,既然做官的吃香,于是大家閨秀們便擠破頭爭當“官夫人”,于是這才出現了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的風俗。

    宋人把“擇婿”說成“捉婿”,又戲稱為“臠婿”,“臠”乃肉塊,可謂比喻形象,又頗帶諷刺意味。

    要知道在唐代,取得功名后還要經過考試合格才有資格擔任官職,到了宋代,只要是進士五甲以上就可直接授官,而且升遷的速度和級別之高也是其他途徑入仕的人所比不了的。

    所以,宋朝政府的高級官員中,科舉出身者占有壓倒性的優勢。

    就拿北宋時期的正、副宰相來說,科舉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正所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可以說,宋代士人在經過“十年寒窗”的艱苦努力之后,一旦科舉登第,得到的將會是精神、物質兩方面的超值回報。

    雖然前一個標準是主要的,但是后者也是不容忽視的。

    因為在古代社會中,女性出嫁不僅僅是一個家庭走進另一個家庭,也不僅僅是個人角色從女兒到妻子的轉變,她還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擔當聯系兩個家族的紐帶,這一作用在當時人們的眼中是更加被重視的,宋代自然也不例外。

    因而為女兒選擇理想的婚配對象常常是使父母傷腦筋的大事。

    不過,所謂的理想對象既不是女兒的個人意愿,也不是從女兒的角度來考慮的,而是父母主要是父親從維系、發展家族的角度來考慮的。

    因此在科場選婿者,不乏“饑不擇食”者,將習俗所重視的陰陽吉兇、家世背景等都拋之腦后,甚至是這位新及第進士是否還是單身都來不及考慮,就將之搶了過去,當做女婿。

    像是曾有一個新及第的年輕舉人,體貌亦不凡,為一權勢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個壯丁將青年簇擁至其家,該青年既不拒絕,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

    不多時,一位著高官袍服的人來到青年面前,問道:“我只有一個女兒,長得并不丑陋,愿意嫁與公子為妻,不知可否?”

    此青年微微一笑后,是不慌不忙的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推辭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說,怎么樣?”

    圍觀眾人見狀哄堂大笑,隨即散去。

    還有就是有時年齡也是可以不考慮的。

    像當時有一個叫韓南老的人,考中了進士,很快便有人來向他提親,他并未拒絕,而是作了一首絕句“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余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由此足見宋朝榜下捉婿風俗之瘋狂,真的是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了啊。

    同時,“榜下捉婿”其實也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宋代的婚姻觀念在發生著重要的變化。

    因為從魏晉南北朝、隋至唐中期,由于門閥制度盛行,婚姻對象的選擇是有著嚴格的門第限制的。

    到唐中后期門開始衰落,經歷五代,到宋代,門第觀念已經淡薄。

    因為個人才能和錢財,而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則與宋代高度發展的經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

    所以,對于宋代此種婚姻觀念的評價大家應該辯證地看,較之前代的門第婚而言,宋代的婚姻觀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歷史的進步,而且真的是令人羨慕啊,恨不得現在就穿越回去考個進士,體味一下那萬眾矚目,被人搶親的感覺。

    ………………

    不過穿越神馬的,畢竟只是幻想,是不可實現的,所以大家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流流口水吧,努力提升自己才是關鍵啊。

    同時,需要說最后一點,那就是說到古代科舉制度,大家可能都會有一個疑問。

    那就是我國數學文化源遠流長,我國的科舉制度也延續頗久,為何不見數學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大放異彩呢?古代科舉考數學這些嗎?

    的確,只要翻開歷史,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國學大師滿坑滿谷,但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這些都是鳳毛麟角,能叫上名來的不過祖沖之等等幾個人而已。

    除了幾個裝神弄鬼的煉丹家,抽冷子干了點與化學有關的活兒,真的幾乎沒有。

    而至所以如此,會出現如此嚴重偏科的問題,首先還是要從我國古代數學教育及人才推舉制度說起。

    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吧,在最早的夏商年間,由于當時運用的數學還主要停留在數數、記事階段,同時選拔人才采取“三宅三俊”選任法。

    所以這個年代里,無論是數學還是文章,文化水平并不是主要的選取標準。

    而到了以“周易六十四卦”發家的周朝,數學則成為“六藝”之一,正式登上了教育的舞臺。

    雖然當時諸子百家更多地是憑借口才獲得君王的寵信,但是數學技能也并未被劃分為奇技淫巧。

    從西周開始,就有專門從事天文歷法的世家,人稱“馮相氏”、“保章氏”,一手好算法世代相傳,遇到識貨的天子就有當官的可能。

    史料可考的有一位北魏時期的殷紹,北魏文成帝年間,任算生博士。

    真正設立科舉制度則是到了隋朝年間,雖然此時數學依舊并未被列入專門的科舉項目,但是在國子監中也開設了算學。

    而到了唐朝,數學帝們的春天終于來了!

    在唐朝的顯慶元年,唐朝統治者專門下詔國子監開辦了數學?茖W!八銓W館”,招收學生三十人,設置算學博士和算學助教主持日常教學工作。

    這樣,國子監內就有了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六個學館。

    政府甚至還讓當時的算學大神李淳風專門編訂了十部算經,即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綴術、五曹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術,統稱算經十書,作為官方教材。

    讓數學入科舉,數學過關就可以做官,這在當時,可說是開了世界之風氣。

    盡管那時數學還不是很發達,但先把架子搭起來,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沿襲、發展到今天,難保不讓中國成為數學大國,進而推動與此相關的科學進步。

    更甚至,說不定幾個諾貝爾數學獎、物理獎都到手了。

    但奇怪的是,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試就基本停止了。

    本有可能大踏步前行的數學科目,在中國戛然而止,此后只靠幾個民間數學愛好者支撐。

    而?嫉脑蛞埠芎唵,那就是應試的人太少。

    之所以如此,便是數學在科舉科目中地位太低了,連武舉都不如,基本沒什么出路。

    要知道國子博士的官階是正五品上,算學博士的官階卻是從九品下,是官階中最低的一級。

    因此期間,算學館是停了又開,開了又停,沒有個連續性,學生們也覺得沒意思,老師才是從九品的芝麻官,學生還不得憋到二十品去!干脆另謀出路吧!

    所以報考算學和明算科的學子越來越少,這個科目也是立了又廢,廢了又立,因此到了唐朝晚期就已經基本消亡了。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唐代明算科是最不受重視的科目,但是作為唯一將算學列入科舉?频某,唐朝在中國古代仍舊是對數學最重視的朝代之一。

    到了宋朝的話,就趕更慘了,因為它的科舉中根本就沒有明算一科。

    但是,大家就不要因此以為,宋朝的數學就是個渣渣,弱的一批,其實不然,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宋朝對數學人才的重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要超過唐朝的。

    因為比起其他時代,宋朝有一個顯著的不同,或者說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宋朝比較重視工商業,所以經濟空前繁榮。

    宋朝位列部堂高官甚至當朝宰執的官員,都不乏商人出身。

    很多重要發明都出現于宋朝,如用于觀測天文的自動計時機械儀器水運氣象臺、能夠測出磁偏角和辨明方向的羅盤、活字印刷書、水密船艙、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等等。

    自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理工人才自然為社會所需求,因而有相當多的宋朝官員是理工大家,其中甚至有類似蘇頌這樣做到宰輔的大科學家。

    到了宋徽宗時,應多年內部需求,宋朝后來復設算學,在靖康元年又復加強。

    當時的算學平民和在職官員都可以選入習業,算學占經以試,取士之法和太學上舍類似,三等推恩,以通仕、登仕、將仕郎為次。

    風氣如此,使得宋朝涌現出大量的數學家,也完成了大量的數學著作,秦九韶的數書九章、李冶的測圓海鏡和益古演段、楊輝的詳解九章算法等,完成了四次以上開方、高次方程解法等數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到了元朝的話,因為元代科舉只設進士一科,也沒有算學科。

    但是元代因為承接宋代,所以數學還是比較繁榮的,數學人才相對還算受重視。

    而到了明朝,科舉只設進士一科,莫說算學,就連詩歌有時都會被當成是不務正業,唯取八股,這可以說是某種程度文明的倒退了。

    至于清代科舉制度因為承襲明代,雖然康熙乾隆等諸位皇帝對數學很感興趣并為貴族子弟開設學館,但對于當時而言,中國數學已逐步走向沒落,這才被西方近代的數學家吊打,真的算是很可惜,也很遺憾。

    總而言之,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以科舉為主要選拔手法之一的官僚體制中對數學能力要求并不高。

    隨著這樣的專政制度的延續,數學始終無法在科舉中顯露頭角,所以中國的數學家們也很難通過數學成就來博得官府支持,自然就沒落了。

    ……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磐安县| 丹巴县| 西城区| 鄂托克旗| 南安市| 清涧县| 呼和浩特市| 同德县| 于田县| 阳高县| 和田市| 论坛| 铜鼓县| 徐州市| 逊克县| 永寿县| 通海县| 眉山市| 科技| 黎城县| 耿马| 海城市| 浮山县| 吴忠市| 拜城县| 汶川县| 资中县| 山阴县| 乡宁县| 延庆县| 当阳市| 杨浦区| 景洪市| 中江县| 建宁县| 登封市| 双牌县| 开江县| 洛扎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