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買宋 第二百五十章 畫畫也能考科舉

作者/參見大總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也正是因此,作者菌才說宋朝其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完善的時期,因為它不光靠儒家經典,還考詩詞歌賦,甚至還有專門的畫院,考畫畫,就相當于現在高考的藝體生,是專門為繪畫開設的科舉,只要你畫畫畫的好,一樣能出人頭地。

    說到這,需要給大家簡單的說明一下,在我國古代,畫院是一級官署,畫院的職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類似今天的美術學院,培訓美術人才;二是負責書畫鑒定;三是有大量高水平的專業畫師。

    中國古代畫院最初形成于周朝,周朝供養著許多設色之工,所謂設色之工就是專門為設計青銅器畫稿和其他畫作填色、染色的工匠,這些人都是非業余的,但薪水怎么拿,沒有記載。

    而中國古代畫院完全成為一個獨立的職能部門是在宋代之前的五代十國時期。

    當時后周、西蜀、南唐都有這類朝庭設置的單位,叫“翰林畫院”,設有待詔、祗侯、藝學、學生四個等級崗位,像當時的著名畫家郭忠恕就在后周,黃居宷、高文進在西蜀,董羽在南唐,后來這些人都隨著各自國家的滅亡,整體“轉崗”到宋代的畫院,重新上崗。

    所以說宋代畫院是中國古代最好的畫院,它之所以最好,不僅受歷任皇帝重視,而且在組織機構上更為完備,在福利待遇上也是歷史上最好的。

    宋代畫院雖然也沿承后周、西蜀、南唐的模式,但在崗位設置上要比之前多得多,有翰林畫院待詔、應奉、畫史、入閣。

    翰林畫院相當于最高專業水平的畫院,而這些崗位相當于專業畫家、理論家、評論家和助理。

    有圖畫院待詔、候補、藝學、學生,相當于現在的教授、老師、研究生、本科生。

    圖畫院設置專門的分類,比如學畫人物就專門畫人物,一般不旁及。

    比如專門臨摹的,分工也很細,有人專門臨樹,你就臨樹,不需要你學習其他,有人專門臨水,你就臨水。

    這種臨摹制度一直沿續到晚清,每個人臨每個人的東西,可以達到以假亂真。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民間大畫坊會把這些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流水作業,所以在古代仿制名畫、銷售假畫早就存在,其水平也是現代人無法相比的。

    當然,有時古代專業畫家也干私活,但干得都比較低調,比較偷偷摸摸,不像現在人那么大張旗鼓,甚至請名演員、名主持人站臺吶喊。

    宋代畫院從宋太祖得天下,至宋徽宗趙佶期間一直這樣。

    宋徽宗大家都知道,是個書畫皇帝,選錯了行業,如果他不當皇帝,而只當個藝術家的話,無疑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藝術家之下,可惜沒有如果啊,也就是因為他不務正業,才導致了后面為所有人所詬病的靖康之恥。

    但不得不說,他在藝術方面,還是很有成就和貢獻的,這其中就有他對畫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展,同時將書畫列入科舉,并升格了行政級別,相當于由原來的正處升至正廳。

    科舉考取殿試叫進士,書畫考取殿試叫博士,米芾就是書畫兩學博士。

    書畫殿試在皇宮內的五岳觀,每屆考試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手一二百人。

    宋徽宗會親自審閱,親自擔任畫院董事長兼招生辦主任,入他法眼會被選中。

    像來自河南滎陽的宋子房,就是在殿試時剛畫到一半被他一眼看中,后來宋子房也的確成為了宋代的大畫家。

    蘇東坡大宋子房不少歲,蘇在宋的山水畫上就曾題:“漢杰真士人畫也!”(漢杰,宋子房的字。)

    而且宋朝的書畫殿試還非常嚴格,比文舉殿試輕松不了多少,十之化知識。

    專業上有佛道、山水、人物、鳥獸、花竹、屋木等科目,每日習畫都是從御府藏畫中取出,既不可觸碰,也不可靠近大聲說話,以防唾沫星亂濺。

    文化主要學習《說文》《釋名》《爾雅》以及篆書、律考、音訓,每日相互背誦,每學一篇新文熟讀三百遍。

    宣和年間,宋徽宗也常來畫院親自指導,有一次讓畫家畫孔雀開屏,看了很多幅都不滿意。

    問他為什么,他說孔雀開屏一定先舉左腳,而畫家都畫成了右腳,可見宋徽宗還是很有生活常識的。

    所以許多人說,宋畫、古希臘文明、歐洲文藝復興是人類歷史上極其輝煌的三件大事,也的確,宋畫的偉大成就,其主要貢獻就是來自于院體制之內的畫家,當然也包括院體制之外的那些偉大畫家,像董源、范寬等等。

    宋代畫院的畫風主要是青綠巧整和水墨蒼勁兩派,這兩種風格一直延續到今天。

    從宋太祖到宋代倒數第二個皇帝宋度宗,宋代的大畫家一直源源不斷,僅待詔一級的畫家就有180人之多,像張擇端、李唐、蘇漢臣、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梁楷等等,幾乎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畫院工作,并留下了極其燦爛輝煌的不朽之作。

    從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宋朝其實挺開明的,科舉制度方面,也的確最為完善,可謂是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人才。

    當然,可能也有許多朋友不服,說什么明朝才是,其實不然,只能說明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鼎盛的時期,并不是最完善的時期。

    因為元朝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就進入衰落時期,變成了只以四書試士,也就是路越走越窄了。

    元朝滅亡后,明王朝建立,科舉制才重新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但已經不完善了。

    雖然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但還是沒有宋朝完善。

    這里可以給大家簡略的說明一下明代的科舉,要知道在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

    注意,只是之一,不是唯一,也就是說,即便你不去學校,在家自學成才,也是可以去參加科舉的,這算是很開明了吧。

    可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是算是參加科舉的唯一途徑。

    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

    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

    而監生是可以直接做官的,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

    明成祖以后,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

    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

    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

    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

    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

    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

    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后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

    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

    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于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于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

    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

    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

    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

    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

    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

    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

    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

    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

    考試分三場,分別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唐朝大才子唐寅鄉試第一,所以被稱為唐解元。

    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

    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

    放榜后,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

    于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

    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

    由于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

    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

    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

    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后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

    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

    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

    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

    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通稱進士。

    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

    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

    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

    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后,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

    其余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后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余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大宁县| 兴文县| 芮城县| 虎林市| 大英县| 承德县| 繁峙县| 民和| 乌什县| 阿图什市| 偏关县| 清水县| 大竹县| 沭阳县| 新乐市| 涿州市| 武邑县| 介休市| 沅陵县| 黄大仙区| 常德市| 太康县| 绩溪县| 苍山县| 寿光市| 尚志市| 股票| 莒南县| 墨江| 齐齐哈尔市| 深泽县| 景德镇市| 方正县| 磴口县| 修文县| 德格县| 屯昌县| 望江县| 灌云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