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買宋 第二百六十九章 神仙村的發展

作者/參見大總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拋卻汴梁城那因為李小魚而引起,文武對峙,激烈如火的場面不提,卻說此時的蘇州。

    新的一天,神仙村內,一一片嶄新景象。

    放眼望去,整個新建的小山村坐落有序,家家戶戶都住進了新蓋的新房之內,再無以前那災民云集,雜亂無章的景象。

    小山村內空氣清新,煙霧廖廖,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冒著炊煙。

    有起的早的村民,在天不亮就推著小推車出門了,一排排的,上面擺放著各種吃食,都是李小魚交給他們的營生手段,有炸油條,炸麻花,煎餅果子,肉夾饃等,玲瑯滿目,不一而足。

    包括黃眉那家伙也一樣,起了個一大早,帶著一幫子人準備出門唱戲。

    沒錯,黃眉那家伙現在也搬進了神仙村內,依靠著李小魚以前的指點,獨創了黃眉戲這一全新的戲曲模式,令得所有人都是耳目一新,大受蘇州城百姓的歡迎,現如今已經是蘇州城內最出色的戲班了,每天觀看演出的百姓是絡繹不絕,打賞錢簡直掙到手軟。

    現在他手底下已經拉起了一支近百人的戲班,專心表演黃眉戲。

    因為這營生是李小魚交給他的,所以黃眉這家伙也對于李小魚無比的感激,因此也是把戲班搬進了神仙村內,再次定居了。

    同時還招收了許多村里有天賦的村民一同唱戲,已經堪稱是神仙村的第三打支柱性產業了。

    沒錯,就是第三大,第二大是那些負責賣早點吃食的村民,已經是把李小魚交給他們的各種吃食給完美的發揚光大了。

    甚至還很有開創精神,在此基礎上又獨創了許多新奇的美食出來,令得蘇州城遠近的村民是大飽口福,為之傾倒。

    現在,神仙村美食的沒名已經算是初步的打出去了,甚至成了這個新建成的小村落的一張名片,不光是蘇州城,周圍的好些城鎮,都聽說過這個小村落的大名,知道神仙村美食,每天慕名過來品嘗的百姓都是絡繹不絕,隱隱有發展成美食旅游村的潛質。

    當然,這都不算什么,神仙村內最出名的,還是村內的印書產業,這也是神仙村最大的名片,也是最大的支柱性產業,直接拉動了神仙村內數千村民的就業問題。

    因為神仙村的印書實在是太出名,憑借著李小魚指點的活字印刷術,直接將以前貴的離譜的書假給拉了下來,比盜版還便宜,讓得所有讀書的文人仕子,包括讀書愛書的百姓都是瘋狂了。

    畢竟以前買一本書最便宜也要好幾貫,可現在只要幾十文,跟白撿一樣,現在不買還等什么?搶啊。

    所以是瘋狂的購買,現在蘇州城周邊幾乎所有的百姓,買書都只買神仙村印刷的活字書籍了,不為別的,就要問物美價廉,便宜。

    當然,謹遵李小魚這位村長的指點,神仙村的村民也沒有吃獨食,在他現目前唯一的便宜徒弟張載的帶領下,是跟蘇州城內的大小書社都打成了合作,一起買書。

    是把書籍賣遍了周邊各個地域,銷量出奇的好簡直供不應求,所以這才拉動了全村百姓的就業,幫著造紙的造紙,制作活字的制作活字,排版的排版,印刷的印刷,裝訂的裝訂,每個人都有事干,忙的不亦樂乎。

    而且他們在李小魚這位村長的指點下,不光印四書五經這類考科舉的書,畢竟這種書太寄出了,文人世子們買個基本就夠了,不需要了,還可以傳代留著自己兒子孫子用,實在賺不了多少錢。

    所以更多的,是印各種志怪小說,甚至請了好些個不得志的文人秀才,專門來神仙村內寫這些志怪小說。

    根據李小魚留下的后世網絡小說大綱的寫法,是三回一小高-潮,五回一大高-潮,十回一本,半個月出一版半個月出一版,把那些平時只讀過四書五經的家伙給迷的不要不要的,紛紛中毒,吵著鬧著催更。

    甚至真有中毒太深的家伙提著刀跑來村內催更,簡直嚇skr人,好在村內的安保工作不錯,放狗給咬出去了,不然指不定出什么大亂子呢。

    總之,一切都在李小魚事先的安排下發展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一派祥和景象。

    ………………

    好了,又暫時拋卻神仙村的事情不提,繼續咱們前文詩酒財氣大詞人的話題。

    說了那么多大詞人了,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么還有幾位,也不得不提,不然就說不過去了,而這里面,自然有陸游一個。

    的確,陸游也是宋朝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享年85歲。

    浙江山陰人。

    他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幼年時,正當金人南侵,長期過著逃亡生活。

    不過幸運的是,活了下來,并沒有死于戰亂,并且在家里受到很多的愛國教育,自少就樹立了抗金復國的思想,所以后來成了偉大的愛國詞人。

    當然,這是后話,其實他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應進士試,就名列第一。

    可惜次年禮部復試時,因喜論抗擊金朝,收復中原,那時正值秦檜當道,所以不幸的被秦檜回除名。

    在秦檜死后三年,才始為福州寧德主簿。

    孝宗繼位初,賜進士出身。

    公元1163年,替南宋抗金名將張浚策劃北伐,不幸北伐失敗,又被罷免了官職。

    公元1170年,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軍隊,在抗戰最前線活動過一個時期。

    也正是這次軍旅生活,大大豐富了他的詩歌內容,可惜因王炎積極抗戰,也被南宋小朝廷調離。

    于是陸游的積極抗金又一次受到打擊,后來他又作了四川制置使范大成的參議官。

    陸游看到自己的抗戰主張,沒有希望實現,常常作詩喝酒,消磨壯志。

    有人笑他放蕩,他就自稱為放翁。

    陸游一生嗜酒,寫了許多有關酒的詩詞。

    而在他寫的飲酒詩篇中,不必多說,自然是充滿著強烈的愛國熱情。

    于公元1178年又回到臨安,以后又作了幾任地方官,替民眾做了些好事。

    可因為他始終堅持抗金復國的主張,招致當權派的忌恨,最后連地方官也丟了。

    也不知道是禍還是福,總之丟官后,他晚年大部分時間在故鄉山陰度過,因而經常接近民眾,寫了不少描寫勞動人民生活的詩。

    他的詩現存9300多首,內容非常豐富,對后世詩歌有深遠的影響。

    就連主席都非常賞識陸游的詩,他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詞,反其味而和之。

    像是1167年,陸游被罷官在家閑居時,寫了一首詩《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山西村是紹興市鑒湖附近的一個村莊。

    這首詩想必大家都讀過,十分有名,入選過課本,描寫的是農家招待客既誠懇,又純樸熱情。

    自釀的酒雖然渾,自家養的雞,養的豬,有什么好的東西,都拿出來招待客人,一片真情。

    這個山村的自然環境非常優美,山水環繞,柳樹合圍,花木茂盛。“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含有絕路逢生的哲理,多被后人所引用。

    一隊人的吹鼓手,吹吹打打地走過,原來是春社的日子臨近了。

    農民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非常簡樸,保存古老的風俗。

    從今以后,如果允許,我們將乘著月光,拄著拐杖,夜晚來串門。

    陸游從陜西漢中到成都,在細雨蒙蒙里經過劍門山,寫了一首《劍門道中遇微雨》詩: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來,細雨騎驢入劍門。

    作者騎著驢子,在凄風苦雨中,經過劍門關,許多感觸涌上心頭。長途跋涉的征塵和污漬的酒痕,被雨淋濕。

    途中的風景雖然秀麗,但是作者衛國殺敵、收復失地的壯志,一再受挫折,壯懷激烈,滿腔悲憤,作者不甘心的發問:難道我就是一個騎驢吟詩的人嗎,

    到1177年,范成大奉昭東還臨安,陸游一直送到眉州,并寫了一首《送范舍人還朝》,詩的開頭四句是:

    平生嗜酒不為味~月卯欲醉中遺萬事~酒醒客散獨凄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意思是說,我平生愛喝酒,并不是讒酒,只是借酒暫時地麻醉自己,忘卻一切。

    此外,陸游還有兩句詩:

    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無醉亦休。

    但麻醉只是暫時的,酒醒客散后,獨自凄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陸游的飲酒詩,都是愛國詩。

    他飲酒也罷,酒醉也罷,都懷著強烈的愛國激情。

    陸游用浪漫主義手法寫作的《長歌行》,是愛國主義的不朽詩篇: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

    猶當出作李世平~手梟逆賊清舊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發種種來無情。

    成都古寺臥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螀鳴。

    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磊落堆長瓶。

    哀絲豪竹助劇飲~如巨野受黃河傾。

    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頓使千人驚。

    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何當凱旋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

    安期生傳說是秦始皇時的仙人。

    李西平是唐朝師的李晟,因平定朱的叛亂有功,被封為西平郡王,所以叫李西平。

    一個有理想有豪氣的人,即使不能像仙人安期生那樣,入東海,騎豪鯨,也應該像李西平那樣,做一番英雄事業,永垂史冊。

    可是我自己呢,雖然有殺敵的雄心,卻沒有報國的機會。

    大半輩子已經過去,金煌煌的大印沒到手,卻生了一頭白發。

    閑臥成都古寺,落日的余輝照躍著寺僧的窗傍。

    難道我就不能騎馬破賊,就應該在這里低聲吟詩,像寒蟬一樣低鳴嗎,

    酒興發作時,我想把市場橋邊酒店里的酒都買下,讓酒瓶子把大車堆滿。

    讓悲壯的音樂助興暢飲,讓黃河開堤往巨野湖里瀉洪一樣。

    平時滴酒不沾,為勝利豪飲的氣概,立即使千萬人驚訝。

    國仇未報,身軀已老,連佩帶的寶劍也不甘寂寞,夜深人靜時,在劍鞘里絲絲作響。

    什么時候能凱旋歸來,在飛狐城的雪夜宴請三軍將士呢,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雄心勃勃的愛國豪情。

    1166年,陸游四十二歲,以“結交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職歸家。

    陸游回到故鄉紹興山陰縣南的鏡湖之北,三山之下,湖光山色,兼擅其美。

    作者詩人的氣質,抑制不住對大自然優美的贊嘆。

    另一方面,他壯志未酬,心中不平,發出由衷的悲憤。

    從他寫成的兩首《鷓鴣天》詞中可以看出。一首是:

    家住蒼煙落照間~

    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

    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裏殘~

    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

    老卻英雄似等閑:

    詩人閑居的環境,非常優美,非常潔凈。

    絲毫塵事沒有。作者的生活也很悠閑,喝完了玉瀣美酒,穿行竹林探幽。

    看完了一卷軸黃庭道經,就躺下觀賞青山。

    詩人貪戀這種曠達的生活,任憑終老田園,隨遇而安,處處開心。曠達到了極點。

    既然上天有意,老卻英雄,對英雄的無所作為等閑視之,我又有什么辦法呢~這里說的上天,實際上是指當朝的統治者。

    包括作者在同一時間寫的另一首《鷓鴣天》詞,寫自己無所事事。

    酒也醇,肴也美,看似開心,實則心痛。

    懶向青門學種瓜~

    只將漁釣送年華。

    雙雙新燕飛春岸~

    片片輕鷗落晚沙。

    歌飄渺~壚嘔啞~

    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問道歸何處~

    笑指船兒此是家。

    漢初的鄒平在長安清門外種瓜。

    作者懶得向都市清門外學習種瓜,只想借助漁釣打發年華。

    青山環抱的鑒湖水面如鏡,雙雙新燕飛向彼岸,片片輕鷗落在湖邊的沙灘上。

    歌聲飄渺,櫓聲嘔啞,酒如清露,肴美如花。

    這種無所事事的悠閑生活,也是很愜意的,所以若是有人問我歸何處,我就笑著告訴他,船兒就是我的家。

    1172年,陸游四十八歲。

    這年春天他接受四川宣撫使王炎邀請,來到南鄭,參加了九個月的抗金生活。

    南鄭當時是抗金的前線。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賓意氣非常相投。

    這年七月十六日晚,陸游登上南鄭城西北的高興亭,遙望被金人占領的長安和橫亙長安南的秦嶺,收復關中失地的熱情不可遏止,寫了一首《秋波媚》詞:

    秋到邊城角聲哀~

    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

    憑高酹酒~

    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

    曲江池館~

    應待人來。

    秋天的邊城,報平安的烽火招躍著高興亭。

    作者在高興亭上,悲歌擊筑,憑高灑酒,收復關中失地成功在望,想到此興奮不已。

    長安南秦嶺的高峰謂之南山。

    作者在高興亭上,看到南山上的月亮也多情,驅散暮云,照著月下的長安讓他看個夠。

    作者想到長安城里灞橋煙柳,曲江池館,都在等待宋朝軍隊的到來。

    全詞充滿樂觀的氣氛和勝利在望的情緒。

    1180年,陸游于常平提舉任上,每逢江西發水災,據《宋史陸游傳》記載,陸游因“奏撥義倉賑濟”得罪權貴,又被罷官回鄉。

    他寫了一首《點絳唇》描寫他鄉居生活:

    采藥歸來~

    獨尋茅店沽新釀。

    暮煙千障~

    處處聞漁唱。

    醉弄扁舟~

    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

    遮回疏放~

    作個閑人樣。

    本詞以采藥、飲酒、蕩舟為線索,上片寫采藥歸來獨沽酒,下片寫醉后弄舟江湖上。

    似寫放蕩山水的閑情逸志,實則發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

    陸游一生以抗金復國為己任,但壯志難酬。

    晚年退居故鄉山陰,感嘆“壯志凄涼閑處老”,“報國欲死無戰場”。

    這種心情,在他寫的一首《訴衷情》詞中,充分表達出來:

    當年萬里覓封侯~

    匹馬戌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

    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心誰料~

    心在天山~

    身老淪洲。

    1172年,陸游單身匹馬,投奔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雄心勃勃地要做一番事業,收復關中失地,梁州就是陸游所在南鄭豁內。

    但陸游在南鄭前線僅半年就被調離。

    如今南鄭前線的關塞河防,只能經常在夢中出現,眼前只有當年穿的裘衣,已經陳舊,落滿灰塵,它能引起對當年的回憶。

    下片好理解,作者無限感嘆,胡虜未滅,鬢發已白,老淚橫流。沒想到老年時,心神騁弛疆場,老身卻僵臥孤村。

    連主席都對陸游的一首愛情詞《釵頭鳳》非常欣賞,曾與身邊的工作人員讀起這首詞。

    陸游的原配夫人,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大家閨秀,叫唐婉。結婚后,他們夫妻情投意合,非常恩愛。

    不了陸游的母親對兒媳產生惡感,逼迫陸游休棄唐氏。

    陸游百般勸諫、哀求都無能為力。

    兩人只好分離,唐婉改嫁趙士程,陸游另有婚配,彼此消息也隔絕了。

    幾年后的一個春日,陸游在紹興沈園遇上唐婉陪同丈夫趙士程。

    唐婉在征得趙士程同意后,備酒備肴,月卯對陸游撫慰之情。

    陸游見人感事,百慮翻騰,乘醉吟成《釵頭鳳》詞,信筆題于園壁上。

    紅酥手,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

    莫~莫~莫:

    起首三句,為回憶往昔與唐婉偕游沈園的美好情景。

    想當時,唐婉用紅潤的雙手,把塵封的黃酒斟滿,柔情似蜜地端坐在作者前面,滿城春色,夫妻沉醉在美滿幸福中。

    東風惡數句,說的是惡風作踐了美好春景,指的是封建惡勢力拆散了他們的幸福婚姻。

    恩愛夫妻被迫分離,使他們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

    一懷愁緒,折磨幾年,至今受熬煎,只能沉痛地感嘆,錯,錯,錯~

    下片寫這次沈園重逢,春天如舊,和上次一樣,但人卻今非昔比,她憔悴了,消瘦了,可想而知她受的折磨和熬煎。

    她流的淚,把鮫綃浸透了。

    挑花凋謝,園林冷落,東風無力百花殘,自然規律和社會勢力都是不可抗拒的。

    山盟海誓雖在,但無法寄托,不能表達。

    表達又有何用,只好認命了,感嘆莫,莫,莫~

    陸游的發妻唐婉,也很有文才,很重感情。

    她讀了這首《釵頭鳳》后,也回贈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

    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

    咽淚裝歡。

    瞞~瞞~瞞:

    除此之外還有名冠千古的豪放派大詞人辛棄疾了。

    辛棄疾,字幼安,號嫁軒,山東濟南歷城人。

    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

    辛棄疾生活的年代,是北方的金國和南方的南宋,既不斷開戰,又時時議和。

    與此相聯系,南宋朝廷內部,主戰派和主和派,兩種勢力此消彼長,此長彼消。

    辛棄疾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里。

    如果我們以上帝視角綜觀辛棄疾的一生,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青少年時期。止于23歲南渡以前。這是他一生最為意氣風發的時期。

    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22歲的辛棄疾聚眾二千人樹起抗金旗幟。

    未幾,率部歸耿京起義軍,并力勸耿京歸宋,以圖大業,1162年,辛棄疾奉命南渡,聯系起義軍的歸宋問題。

    不料叛徒張安國殺了耿京,率部投金。

    辛棄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

    于是辛棄疾率領五十余名騎兵,奇襲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此舉“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

    從此辛棄疾投奔南宋,官為江陰簽判。

    二、青壯年時期:

    1162年至1181年,從辛棄疾23歲到42歲,是一生中游宦時期。這一時期的辛棄疾,雄心勃勃,壯志凌云。

    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陳抗金撫國方略,但可惜他的意見并未被當權者采納。

    在此期間,他由簽判到知州,由提點刑獄到安撫使,雖然宦跡無常,但政績卓著。

    他出任滁州知州僅半年,當地“荒陋之氣”一洗而空。

    他在湖南帥任,創置“飛虎軍”,“軍成,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他不失為一個有清醒政治頭腦憂國憂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時期:

    1182年至1202年,從43歲到63歲。

    這期間除了53歲至55歲一度出任閩中外,兩次遭彈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過,是他一生被迫歸隱時期。

    在長期隱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園,留戀山水,追慕陶淵明,寫了大量田園詞,山水詞,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他的愛國激情在某些唱和贈答詞中,也有強烈表達。

    四、晚年時期:

    1203年至1207年,辛棄疾64歲到68歲四年間,辛棄疾64歲高齡時,仍不以久閑為念,不以家事為懷,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罷免。

    辛棄疾自66歲秋,罷居鉛山后,雖屢見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樞密院都城旨要職,但總以年老多病,力辭未就,卒年68歲。

    辛棄疾留下的詞作,有620多首。

    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雄冠兩宋。

    詞評家曰:嫁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

    辛棄疾的詞,繼承蘇東坡豪放詞風而有所發展。

    后人把蘇辛并稱,魄力之大,蘇不如辛;氣體之高辛不如蘇。

    光復故土,還我山河,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在辛棄疾的詞作里也得到充分的表現。

    由于辛棄疾被迫長期在鄉村隱居,所以以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入詞,使詞作中洋溢著新鮮的生活氣息,散發著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棄疾詞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樣,辛棄疾非常喜歡喝酒,經常喝得醉醺醺的。

    他曾下決心戒過酒,但半途而廢。

    他的飲酒詞寫得深刻、幽默,極富生活氣息。

    與辛棄疾同時代的人陳亮,字陳同父,也叫陳同甫,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為人才氣豪邁,喜談兵,主抗戰,因此屢遭迫害,曾三次被誣入獄。

    與辛棄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

    1188年冬辛棄疾在上饒罷居時,陳亮從浙江東陽來拜訪辛棄疾,兩人甚是情投志和。

    辛棄疾寫了一首詞《賀新郎》,記述他們這次交往。詞前有序: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飄然東歸。

    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鶿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不遂也。

    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乳燕飛》以見意。

    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

    看淵明~風流酷似~

    何處飛來林間鵲~

    蹙踏松梢殘雪。

    要破帽、多添華發。

    剩水殘山無態度~

    被疏梅~料理成風月。

    兩三雁~

    也蕭瑟。

    佳人約還輕別。

    悵青江~天寒不渡~

    水深冰合。

    路斷車輪生四角~

    此地行人銷息。

    向誰使、君來愁絕,

    鑄就而今相思錯~

    料當初、費盡人間鐵。

    長夜笛~

    莫吹裂。

    詞開頭回敘在驛亭把酒話別的情況,辛棄疾對執友陳亮很是贊賞,把他比作隱居的陶淵明和諸葛亮。

    何處飛來林間鵲,鵲踏松梢,雪落破帽,引起對滿頭白發,報國無門,歲月蹉跎的感嘆。冬日的原野沒有生氣,幾枝疏梅,點綴風景。

    天空掠過兩三只大雁,更顯得凄涼蕭瑟。這也是南宋王朝茍且偷安的結果。

    下片又回敘別情,佳人指陳亮,既贊揚他重約來相會,又微怨他急于回歸的輕別。

    這是本詞的主題,點到為止。

    叫人惆悵的是因天寒,清江的水深冰合,行人無法渡過,雪深泥滑,道路艱阻,車輪像長了角似的不能轉動。

    在這種時候離去,叫行人消魂蝕骨。

    設問是誰使君來愁絕,不僅是離別,更主要是國家危亡的形勢和不被朝廷重用的現實。由于作者與陳亮的情誼極深,這次相會,猶如費盡人間之鐵,鑄就人間相思錯。夜深人靜,長笛聲聲,更激起對好友的無限相思情。

    辛棄疾還有一首詞《破陣子》,小序是:“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表達他日夜夢求收復大好河山的壯志,原以此詞與陳亮共勉。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人們本來是借酒消愁,一醉萬事休。

    可是作者喝醉了酒,愁也未消,一心想著收復失地。

    他挑亮了燈,欣賞他的寶劍,思考著如何排上用場,發揮作用。在睡夢里,一個軍營連著一個軍營,響起一片號角聲。

    八百里軍營,將士們歡欣鼓舞,分享將軍發給他們的烤肉。軍中的樂器演奏雄渾悲壯的軍樂。正當秋高馬壯的時候,點兵沙場,準備出征。

    “的盧”是馬奔跑時發出的馬蹄聲。

    將軍統率的鐵騎,風馳電摯般沖向敵人,弓如霹靂,萬箭齊發,敵人紛紛落馬,殘兵敗將,狼狽逃竄。

    將軍身先士卒,乘勝追擊。凱歌入云,歡聲動地。既了卻君王天下事,又為自己贏得生前身后名,這是詞人夢寐以求的壯舉。

    但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里,作者“報國欲死無戰場”,只能感嘆冷酷的現實:可憐白發生。

    1176年至1178年,不足兩年時間,辛棄疾調動頻煩,宦跡江西、湖北等古稱楚地。

    調離江西豫章時,他寫了一首《鷓鴣天》詞。序言是:離豫章,別司馬漢章大監。

    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歷遍楚山川。

    但將痛飲酬風月~

    莫放離歌入管弦。

    縈綠帶~點青錢~

    東湖春水碧連天。

    明朝放我東歸去~

    后夜相思月滿船。

    聚散無常已見慣,兩年宦跡麗遍楚山楚水。

    雖有不悅,但也難言。只能用無可奈何的痛飲,來報答這美好的景色,莫奏離歌使人傷心。

    綠水環繞似帶,一片片荷葉,像青錢點綴水面,南昌東湖碧水連天。

    如果明天我東歸臨安,我會在明月照滿的船上,思念豫章的故友和司馬漢章大監的。

    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帶湖時,寫了一首詞《丑女兒近》,序言是: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千峰云起~

    驟雨一霎兒價。

    更遠樹斜陽風景~

    怎生圖畫:

    青旗賣酒~

    山那畔別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

    無事過這一夏。

    午睡醒時~

    松窗竹戶。

    萬千瀟灑。

    野鳥飛來~

    又是一般閑暇。

    卻怪白鷗~

    覷著人欲下未下。

    歸盟都在~

    新來莫是~

    別有說話。

    這首詞寫得明白如話,又清新快活,很似李清照的風格。

    博山是指江西廣豐縣西南,遠望如盧山之香爐峰。

    夏天的雨來得急,一會過去了。

    雨后斜陽,照著經一番洗塵的青山綠樹,顯得格外清新秀美,美如畫。

    青旗賣酒,一說明當賣酒已商業化,偏僻的農村也有酒店;另一層意思說明作者去酒店沽酒,與下片的午醉醒來相對應。

    下片寫酒家周圍的環境。作者酒醉后,美美地睡了一覺,醒來但見窗外松竹環繞,十分清雅幽靜。因為幽靜,所以有野鳥飛來,又是一道風景。那只白鷗,看著人欲下不下。怕什么,我們不是有友好同盟嗎,

    這首詞模仿李清照“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

    辛棄疾在上饒帶湖閑居時,還寫了一首詞《念奴嬌》,序言是:“賦雨巖,效朱希真體”。雨巖位于博山附近。

    朱墩儒,字朱希真,洛陽人,南北宋之交著名詞人。

    《花庵詞選》謂其“天資礦遠,有神仙風致”。辛棄疾這首詞,“神仙風致”不足,更多的是莊子的道氣。

    近來何處~

    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

    一點凄涼千古意~

    獨倚西風寥廓。

    并竹尋泉~

    和云種樹~

    喚做真閑客。

    此心閑處~

    未應長籍丘壑。

    休說往事皆非~

    而今云是~

    且把青尊酌。

    醉里不知誰是我~

    非月非云非鶴。

    露冷松梢~

    風高桂子~

    醉了還醒卻。

    北窗高臥~

    莫叫啼鳥驚著。

    何處有吾愁,何處有吾樂,近來已臻愁樂兩忘。

    獨立西風,放眼天宇,惟余一點凄涼意。

    過著竹里尋泉,云中種樹的生活,堪稱真正的閑人。

    心境的寧閑,并非依靠山水的陶冶。

    休說今是昨非,且舉金樽,一醉方休。

    醉里忘卻自我,月乎,云乎,鶴乎,一切似是而非。

    深夜酒醒,依然一片寂寞。

    惟見露濤松稍,唯聞風搖桂葉。

    醒了再睡,莫叫晨鳥驚夢。

    辛棄疾閑居帶湖時,寫了一首村居小景詞《鷓鴣天》,題記是:“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據《鉛山縣志》載,鉛山縣東北有鵝湖山,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東晉龔氏居山養鵝,更名鵝湖,鵝湖風景優美,是作者閑居時常游之地。

    春入平原薺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鴉。

    多情白發春無奈~

    晚日青簾酒易賒。

    閑意態~細生涯~

    牛欄西畔有桑麻。

    青裙縞袂誰家女~

    去趁蠶生看外家。

    作者寫景,落筆薺菜花。薺菜花是一種野菜,它平凡,樸實,不畏風寒,春天它綠得最早,小白花開得最早,嫩莖可食。

    白色的薺菜花開遍四野,新耕的土地,又適逢春雨,群鴉落在新翻的土地上覓食。

    寥寥數筆把春色擺在讀者的面前。

    春色再好,也無可奈何愁白了頭。

    只好到酒旗飄揚的酒店里,賒酒解愁。

    村民的生活悠閑自在,井井有條,牛欄的旁邊種滿了桑麻。

    趁著春蠶還沒生出來的空閑,誰家的媳婦,穿著白衣青裙走娘家。

    農村的春天恬靜而又生機勃勃。

    此時的詞人四十多歲,無所事事,酒店沽酒消愁,仍愁白了頭。

    辛棄疾罷官閑居,先是把家安在上饒帶湖,以后把家搬到鉛山瓢泉。

    他在鉛山瓢泉時寫了一首詞《鷓鴣天》。題記是:“尋菊花無有、戲作。”

    掩鼻人間臭腐場~

    古來唯有酒偏香。

    自從來往云煙畔~

    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

    黃花何處避重陽,

    要知爛熳開時節~

    直待西風一夜霜。

    辛棄疾四十歲剛出頭,就被排擠出官場,在家閑居,滿腹的救國報復不能實現,他把正人君子受打擊,狗茍蠅營的小人氣焰囂張的腐敗官場看得很透。

    把官場說成是“掩鼻人間臭腐場”,既是胸內積憤的發泄,又是最恰當最形象的藝術概括。

    古今只有酒是清香的,清凈的,只有喝醉了酒,才能萬事皆休。

    辛棄疾只從回鄉閑居,選擇的地方依山臨水,云煙飄渺,遠離塵囂,像世外桃源。

    閑居生活,像神仙一樣,在云里霧里,歌里舞里。

    呼老伴共賞秋光,這里的老伴,可理解為老伙伴、老朋友,也可理解為老妻老婦。

    賞菊花而又不見菊花,菊花何處躲避了重陽節,是因為天還沒冷,所以菊花還沒開。

    要知爛熳開時節,直待西風一夜霜。

    既是贊美菊花的品格,菊花的精神,也是詞作者品格精神的寫照。

    ……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沽源县| 安丘市| 石首市| 白水县| 台东市| 大洼县| 平舆县| 惠水县| 布尔津县| 都安| 沙雅县| 平顺县| 文化| 曲麻莱县| 科技| 西乡县| 乡宁县| 阿瓦提县| 吴忠市| 黔西县| 泸州市| 祁连县| 察雅县| 沈丘县| 普陀区| 班戈县| 桦甸市| 石棉县| 安丘市| 汶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阿拉善右旗| 屏山县| 利津县| 彭水| 会同县| 璧山县| 和顺县| 松溪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