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以《梧桐雨》《驚鴻記》《長生殿》為例分析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戲曲文學中的流變。
因為歷代李楊愛情戲中,最為人知當然要屬元人白樸的《梧桐雨》和清人洪昇的《長生殿》,當然,在明人吳世美的《驚鴻記》在明代的李楊愛情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們就選取元明清三個朝代的三個代表性劇目進行具體的比較分析,從而探究背后演變的深層原因,因為我們主要是看戲曲文學的流變,所以對于《長恨歌》和《長恨歌傳》的內容主題這里就不再做特別介紹,只在比較時進行借用。
首先是主題和戲劇沖突的發展變化。
這是由于作者的主題思想決定了戲劇沖突的設置,兩者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兩部分。
關于這幾部劇作的主題思想的討論,大部分是以《長生殿》為主的,或是以《長生殿》與其他劇作的主題比較來看的。
像是朱萬曙的《主題的分裂與時代感的統一——《長生殿》臆說》,徐子方《<長生殿>的主題及其他》陜西師大云燕《<長生殿>與<牡丹亭>主題思想和劇情結構比較。
和王季思《<長生殿>主題的深層意蘊及其意義》徐正英《<長生殿>主題矛盾探析》劉麗的碩士論文《<漢宮秋><長生殿>主題多樣性探析》韓桂芳《<梧桐雨>主題探析》韓鑫的《清前期戲曲家的遺民情結與<長生殿>創作主旨》等文章都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
白樸《梧桐雨》,對于它的主題人們的認識依然是承對于《長恨歌》和《長恨歌傳》的分歧,一般是有愛情說和政治主題說。
當然,就作者本人而言,比較認同的是將作品作于亂世的背景考慮進去,作者的身世之感必然與作品的主題交織于一起,表達了一種亂世中的人世蒼涼的命運悲嘆之感。
不過這里需要給大家說一下,《梧桐雨》中的戲劇沖突從戲劇的內容劃分,主要有兩條線:一是由安(安祿山)、李(李隆基)權力之爭引發的政治沖突。
這一沖突成為情節發展的主動力,構成情節發展的主線。
另一個是存在于安(安祿山)、李(李隆基)、楊(楊玉環)之間的情愛沖突,這一沖突是情節發展的助動力,構成情節發展的副線。
這兩條線在作品中交織并行,而隱藏于這兩條線內部的則是個體和命運的沖突。
在這些沖突中,作者對于政治沖突的描寫是比較少的,只是很簡單的在一些劇情交待和對話中體現,政治沖突在作品中只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而愛情沖突描寫的相對而言多一些,一開始有楊妃與安祿山的情愛,后來有李楊在長生殿的盟誓,寫道安祿山叛亂的時候把他的動機的一部分歸為搶楊貴妃。
這些情愛因素都在第三者楊妃之死后消解了。
推動情節發展的是第四折中唐明皇在秋夜梧桐伴雨時對楊妃的思念,這時候可以說是把全劇推向了一個高潮,從情愛悲劇和政治發展到了一種人生的悲劇,是一種個人和歷史,個人和命運的一種矛盾。
人的自身欲望在歷史面前,在命運的面前顯得及其渺小,當這種欲望不得不向歷史命運低頭時,人生就有了無限蒼涼的意味。
白樸最后的落腳點還是在唐明皇自己孤獨的懷念楊貴妃的結尾上,全劇以“雨濕寒梢,淚濕龍袍,不肯相饒,簾映梧桐上下到曉”綿綿不盡的梧桐夜雨為明皇的孤凄作結,正可以與那種人生蒼涼的主題遙相呼應。
而吳世美的《驚鴻記》開篇就點明其主旨“看往代荒淫敗亂,今朝垂戒詞場”,這也就說明了作者的主旨就是對于情欲進行勸誡,從中吸取歷史興亡的教訓。
從戲劇沖突角度講,《驚鴻記》的戲劇沖突是以情欲與皇權的沖突為主,以梅、楊兩妃爭寵及安、李權力之爭為輔,三組沖突交織遞進,共同構成情節發展的動力。
情欲與皇權的沖突既規定著戲劇情節的發展,成為貫穿始終的情節主線,又是主題意蘊的所在,賦予劇作傾向鮮明的思想內涵。
此外,后兩組沖突既與主要沖突的發展歷程相一致,又分別從情欲、皇權兩個方面分別展開,構成戲劇情節發展的兩條副線。由于三組沖突彼此關聯,在情節發展中呈現出一種膠合。
梅妃和唐明皇是以感情甚篤的姿態出現在劇本的開端,這個時候情欲和皇權基本上還是平衡的,直至梅妃被陷害,楊貴妃進宮,二人爭寵,就開始了李楊二人情欲對皇權的威脅,致使楊國忠亂國,安祿山叛亂。
到了后來安史之亂爆發,情欲對于皇權就產生了破壞;楊妃死,梅妃出家后,以唐明皇和梅妃的重逢將李楊的情欲撥正,最后以楊妃點名各自的前身,通過仙道思想徹底否定了情欲,也體現出了作者的鮮明旨歸。
二洪昇的《長生殿》是李楊愛情戲中最為出色的一部,也是被關注最多的一部作品,因此對于《長生殿》的主題爭論也就最多,也多被拿出來與《桃花扇》《牡丹亭》等作品進行比較。
歸納起來,也就無非是愛情說和政治歷史說的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愛情是外在的,政治理想才是作者寄托的真正內核。
另外一種的話,則認為這部作品把大量的描寫集中于李楊二人的感情,與“至情觀”的思想有著很大的聯系。
還有的學者就《長生殿》受到的佛道思想影響進行論述,認為主題與宗教思想聯系很緊密。
不過就作者菌本人而言,聯系作品本身和作者的生活背景,結合王季思先生在《<長生殿>主題的深層意蘊及其意義》中提出的觀點,認為《長生殿》的主題具有雙重的統一性。
像是洪昇借助《長生殿》表達了自己的“至情觀”思想,這應該是《長生殿》主題的一個主要方面,同時又借雷海青,郭子儀等人表達了一種忠孝節義的政治觀,這是次要方面。
在此基礎上展開的各種矛盾沖突,既有楊貴妃與與姐姐、梅妃之間的妒寵,又有楊貴妃與明皇之間要求專一與風流好色的矛盾。
既有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的爭權,又有郭子儀等忠臣義士與安、楊等逆賊奸臣之間的斗爭;既有統治者奢華享樂與平民百姓艱辛謀生的對比,又有人間情緣與天上情緣的對立。
盡管有如此多的沖突,但仍可以按性質的不同將其歸為兩大類:一類是愛情方面的沖突,一類是政治方面的沖突。
從情節發展的角度看,愛情與皇權之間的沖突才是推動全劇劇情發展的根本沖突。
這一沖突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醞釀、爆發和消解三個階段。
楊貴妃與唐明皇由情愛發展到愛情是愛情與皇權的沖突的醞釀階段,這一時期,二人沉醉于愛情,感情不斷的加深。
同時國家也埋藏了深深的矛盾,但是二人為感情所迷惑,沒有看到這一切;直至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被迫自縊,愛情與皇權之間的矛盾終于爆發。
而隨著郭子儀等人的忠心報國,大唐王朝得到了恢復,安祿山被刺,愛情與皇權的矛盾也逐漸得到消解,最后的李楊二人以升仙團圓作為大結局更表現了作者對于這種至死不渝的“情”的肯定和贊揚。
總之,在帝妃愛情與李唐皇權的沖突中,并不是李、楊的真情與皇權在本質上存在著截然的對立,而是李、楊愛情的過度放縱導致了對帝妃職責忽視,從而促成了二者的矛盾。
因此當李、楊愛情回歸了節制和雅正,二者之間的沖突也就悄然消退了。
但是,在戲劇沖突的安排上,洪異有意淡化了愛情專一的要求和封建夫婦倫理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突出了帝妃愛情的享樂放縱和李唐皇權之間的矛盾,
可見這無疑體現了一種情理合一的思想,而洪昇也以李、楊愛情的“樂極哀來”實現了其所說的“垂戒來世”的政治寓意。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從《梧桐雨》到《長生殿》的主題及戲劇矛盾的變化,體現出了一種“情”的不斷被發現和被肯定的趨勢,從寄予個體人生感悟到勸誡情欲再到肯定愛情,透露出一種對主體價值的尊重和重視,是一種進步的趨勢。
而我們從戲劇情節模式來看的話。
在主題和沖突的基礎上討論三部劇的情節模式就會顯得容易的多。
比如《梧桐雨》以樂聚開端,以悲離作結。
人生過程中的快樂和幸福相對于人生的悲劇結局來說,就顯得短暫易逝因而帶有一種虛幻的色彩,而對虛幻的團圓結局的摒棄體現了作者對人生清醒的認識和理智的思考。
劇作不僅在樂悲對比和悲劇結局中表達悲劇性的人生體驗,即使在劇作前半部分對歡樂情境的描寫中,也己隱含了人生悲哀的因素。
這樣,《梧桐雨》既通過情節上樂悲對比及悲劇結局寄寓了人生變幻莫測的滄桑之感,又通過樂中藏悲的情節安排和對秋天意象的刻意選取傳遞出悲涼的人生體驗。
在敘事和抒情兩個方面表現出對人生之命運的悲劇本質的思考。
一喜一悲的大逆轉并以悲作結局的情節結構中表現了一種世事無常的蒼涼之感,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蒼涼之感。
《驚鴻記》則以樂聚開端,中間夾以悲離,最后以悔悟仙圓結尾。
像是楊妃作為陷害梅妃的一個重要的手段被接入宮內,受到唐明皇的寵幸和喜愛,兩個人沉迷于一種情欲性的感情中。
安史之亂爆發后楊妃死而梅妃隱,三人悲離;后楊妃指點迷津,眾人對于沉迷于情欲進行了悔悟,以佛道思想來否定人間情欲,最后得到了和解。
對于悲歡、癡心的否定,及對仙道思想的傳揚,都是為了從根本上否定情欲的合理性。
悲歡、癡心種種情感,皆因一個欲字引發,由欲而產生種種情,不加節制的情欲的泛濫就會造成國破人亡、生離死別的慘劇。
《長生殿》在情節結構的安排上,可以分為樂聚、悲離悔過、仙圓三個部分。
在這一過程中,李、楊也從樂到悲、由悔而仙完成了帝王夫婦到神仙眷侶的轉變。
這種情節結構上的改造,在繼承前人之外,更融入了作者對李、楊故事的重新理解,傳遞出作者復雜的審美體驗。
相比于前兩者的結局,《長生殿》的結局以李楊二人升仙團聚為內容,多了許多溫情和大團圓的歡樂,少了很多遺憾。
但是,將人間真情的最終實現歸到了虛無飄渺的仙界,以幻想的團圓為人世的愛情悲劇涂抹上一層溫暖的色彩,在無奈中表示了一種和解意味的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情緣總歸虛幻”的感傷。
而這種感傷也就擺布的哀傷”打,這一點與《梧桐雨》中借明皇人生的沉浮哀嘆歷史巨變中的個人命運是相通的。
以及人物形象的演變。
因為毫無疑問,考察人物形象是把握作者創作心理的一個方法,從《梧桐雨》到《驚鴻記》再到《長生殿》,人物形象有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是不斷增加了很多新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是原有人物形象的角色設置的變化和內涵的不斷演進。
還有就是逐漸增加的人物形象。
比如在白樸的《梧桐雨》中基本上在人物設置上是以以唐明皇,楊貴妃和安祿山為主的,其他的角色并不突出,尤其是配角的設置。
當然這也跟元雜劇一本四折的結構有關,這樣就決定了作者不能具體詳細的描寫一些配角,而只能把精力放在李楊二人身上。
到吳世美的《驚鴻記》,就出現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梅妃形象的設置。梅妃形象的出現徹底打破了李楊愛情故事中的二元模式,而變成了三元模式。
……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