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是俠義公案小說,這類主要作品有無名氏的施公案、石玉昆的三俠五義、文康的兒女英雄傳、俞萬春的蕩寇志等。
當然,還包括“新小說”的興盛,給大家解釋一下,至于所謂的“新小說”,是指戊戌變法前后密切配合反帝反封斗爭,揭露時弊,表現改良主義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小說。
據不完全統計,這類小說在1000種以上。主要作品有“四大譴責小說”和革命派小說。
一、資產階級改良派重視小說的社會作用,鼓吹利用小說改良政治和社會。
這在二十世紀初譴責小說的創作特別興盛,其特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而于時政,嚴加糾彈,或更補充,并及風俗。
雖命意在于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畢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技術之相去亦遠矣”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這里面著名的有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被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而李伯元、吳趼人是兩位多產的譴責小說作家。
這里可以給大家說一下李伯元的代表作官場現形記。
因為官場現形記從改良派的立場出發,揭露和抨擊了晚清官僚統治集團的黑暗**,同時突出地描寫了封建官僚對帝國主義奴顏婢膝的丑態“文制臺見洋人”。
其次是它的結構略似儒林外史,由大量分散的人物和片斷的故事連綴而成,展示了廣闊的生活面。
多單純敘述故事,細致刻劃人物不夠,許多故事只是從社會上搜羅來的丑聞、笑櫥,未經提煉加工,缺乏思想深度和感人力量。
至于吳趼人的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話,因為這本書反映的是1884年中法戰爭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官場商場、洋場的種種怪現狀,兼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等社會的各個方面。
重點是暴露清末官場黑幕“兵輪自沉”,此外還揭露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徹底破產“茍才夫婦”。
全書以自號“九死一生”者的遭遇和見聞為線索聯綴起許多短篇故事,結構較緊湊。題材龐雜,故事多靠人物轉述,缺少剪裁加工,揭露流于浮泛且夾雜著一些小市民的低級趣味,這類描寫往往瑣碎冗長。
而劉鶚的老殘游記的話,因為老殘游記通過江湖醫生老殘游歷中的見聞,反映了晚清某些社會政治狀況,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見解和主張。
作者站在洋務派立場上,批評清王朝的**,反對正在興起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并表露出洋務派失敗的悲哀。
包括出于挽救封建統治頹勢的目的,對清末社會的黑暗現實和統治階級的罪惡有所揭露。
其獨到之處是把矛頭指向所謂“清官”,刻劃了玉賢,剛弼等自命清廉而制造冤獄殘害百姓的吏形象。情節雖不曲折復雜,但刻劃人物和敘事寫景都很成功“大明湖說書”。
最后則是樸的孽海花。
要知道孽海花是以清末狀元金雯青和妓女傅彩云即賽金花的經歷為線索,反映了晚清三十年問政治、外交和社會的變革。
作品在暴露清末政治的黑暗**和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己、方面有一定意義。
其中以女主人公傅彩云為中心,把所見所聞的政治事牛、官場內幕及零星掌故等許多獨立的故事連綴成長篇,形成完整的有機結構。
特別是些場面或片斷寫得很生動,但因有意追求軼聞趣事,對人物的刻劃大都沒有完成。
此后隨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陸續出現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小說。
如陳天華的獅子吼,這部書揭示了中國所面臨的危亡形勢,呼吁同胞覺醒描寫和歌頌革命黨人的活動和犧牲精神,宣揚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張,展現了作者理想的社會藍圖。
其次是黃小配的洪秀全演義。
這部作品取材于太平天國起義的歷史和有關筆記傳說,借太平天國起義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內容。作者善于運用章回小說形式,富有傳統氣派,文字也極酣暢。
不過到了辛亥革命失敗后,小說領域內盛行“鴛鴦蝴蝶派”小說和“黑幕小說”。
所謂“鴛鴦蝴蝶派”小說產生于1908年左右,主要寫愛情故事,是清代才子佳人小說的繼續發展。
而“黑幕小說”產生于1916年左右,客觀地記錄社會黑暗,實際上變成了宣傳犯罪的教科書。
還有就是清朝中葉起昆腔漸趨衰落,梆子、皮簧、弦索、高腔等新的聲腔和劇種蓬勃興起。
不過晚清時期各種地方戲曲得到不同程度的繼續發展,幾乎各省都有大型戲曲劇種在明清流播的基礎上趨于定型和成熟,并且產生許多民間小戲。
各劇種間關系密切,有些劇目是共同的,但又各自有自己的創造,其中很多是為群眾所熟知的優秀劇目。
乾隆末年至晚清,京劇形成獨立的劇種,并涌現出具有不同風格的藝術流派,取代了昆曲在舞臺上的統治地位。
京劇劇目豐富大部分是繼承昆曲及各種地方戲曲的劇目,經過廣大藝人和作者的不斷加工創作而成的。打漁殺家、四進士等都是思想性,藝術性較高的優秀作品。
關于打漁殺家的話,這部戲曲原名慶頂珠,由水滸后傳的故事演化而來。
寫梁山好漢蕭恩在起義失敗后隱居河下打魚為生,因不堪官府惡霸的欺凌壓榨,憤怒殺死豪紳丁自燮全家的故事。
通過蕭恩被逼和官府豪紳決裂的過程,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階級壓迫的黑暗現實,歌頌了被壓迫者的反抗斗爭。
當然,不管怎么說,說一千道一萬,在整個清朝,雖然涌現出了無數多的戲曲和小說,但是,還是以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最高。
比如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說過“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言蔽之,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所謂主腦者是也。主腦既得,則制動以靜,制煩以簡,一線到底,萬變不離其宗。”這里的主腦就是主題。
而哲學家宋振庭先生在給紅學家胡文彬先生紅樓探微所寫卷首弁言中說“如果牽來一頭鹿,人們討論它是公鹿還是母鹿,是梅花鹿還是馬鹿,是亞洲鹿還是美洲鹿,究竟還是在鹿這個種屬內爭論;可對紅樓夢的研究,卻有些指鹿為馬,指鹿為牛,指鹿為兔,指鹿為象,指鹿為貓的區別了。”
宋振庭先生這里所說的也是作品的主題問題。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尤其是敘事文學作品,就像人必須有心臟一樣,必有主題。
而沒有主題的作品就像沒有心臟的人一樣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主題是確定的,是唯一的,是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的。
閱讀文學作品與閱讀其他文章一樣,“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點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讀。”葉圣陶文章例話這里所謂“主旨”也即“主腦”、“主題”。
“綱舉目張”可以用來形容主題的重要性。
此外也在矛盾論中說過“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于次要和服從的地位。”
“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萬千的學問家和實行家,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墮煙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那么,大家可能就要問了,關于紅樓夢的主要矛盾以及主線和主題到底是什么呢?
怎么說呢,像是現代文學大師茅盾1950年8月9日在北京語文教員講習會上所作的“怎樣閱讀文藝作品”的學術報告中說。
“這部小說指紅樓夢主要寫的是兩種思想的沖突,而用三角戀愛的方式表現出來。”
“這兩種思想,一是以賈政為代表的傳統的封建思想,另一種是以賈寶玉為代表的反抗封建思想的虛無主義的思想”。
茅盾的這一觀點后來被許多論者所認同,只不過這些人在肯定賈政和賈寶玉矛盾是小說的主要矛盾的同時,對矛盾內容和性質作了修正,認為父子二人主要圍繞走不走功名仕進之路發生沖突。
關于紅樓夢的主要矛盾沖突的話,實際上,紅樓夢的主要矛盾并不存在于賈政和賈寶玉之間。
就拿寶玉挨打這個被認為是賈政和賈寶玉劇烈沖突的情節來說吧,賈政開始訓斥寶玉,本出于往日為父之習慣,“原本無氣的”。
只是因為賈政見寶玉行為惶悚,“應對不似往日”,“這一來倒生了三分氣”。
接著忠順王府的長史官來追尋琪官,賈政“又驚又氣”,“目瞪口呆”,再加之賈環對寶玉的一番誣蔑不實之詞,賈政這才“氣的面如金紙”,下狠心置寶玉于死地。
可見寶玉挨打根本與功名仕進無關。
不錯,賈政有時也說幾句要寶玉讀書的話,但沒有一次認真檢查過兒子的學業高鶚后40回續書賈政檢查寶玉功課并不符合曹雪芹的構思。
平時在外,縱然寄回“萬金”家書,也無一字提及寶玉讀書舉業之事。
回到家里,不是同清客相公閑談消遣,就是與其母共享天倫之樂,從不過問兒子的功課。
而對寶玉那些與舉業無關的“歪才”卻頗為賞識,大觀園題對額、閑征姽婳詩、經常帶寶玉會客做詩,就是明證。
整部書中只有賈環、賈蘭叔侄較之寶玉是在舉業上用功較多的。
但賈政多次要求環、蘭在作詩上學習寶玉,而從未叫寶玉在讀書舉業上學習環、蘭。
賈政這樣做并非沒有道理,賈府的榮華富貴不是通過舉業仕進之路取得的,不需要也不可能通過舉業仕進之路來維持,賈雨村的升降浮沉,沒有導致大富大貧,即是旁證。
當然,我們并不否認賈政和寶玉之間存在矛盾,他們之間的矛盾正如王朝聞在論鳳姐中所說,是維護還是褻瀆封建家長尊嚴的矛盾。
父子二人在輕視舉業熱中詩賦上倒是一脈相承的,這一點作者在“閑征姽婳詩”一回中已有表述。
紅樓夢的主要矛盾沖突是在王夫人和賈寶玉之間展開的。
因為婚姻觀不同,審美觀不同,考慮問題角度不同,標準不同,王夫人為賈寶玉選擇的未來婚配對象是薛寶釵,賈寶玉為自己選擇的未來婚配對象是林黛玉。
母子倆圍繞“棄黛娶釵”還是“棄釵娶黛”問題而進行的沖突是貫穿紅樓夢全書的主要矛盾沖突。
小說的情節結構貫穿主要矛盾沖突,因為作者在前5回用不同手法從不同角度概括介紹了這一主要矛盾沖突。
像是在第1回,作者用神話和現實相結合的方法介紹賈寶玉對林黛玉的選擇,“還淚之說”表明寶玉和黛玉是知音酬報,雙向選擇。
甄英蓮由于家庭變故地位一落千丈則預示著寶玉所選擇的黛玉未來地位的變化;第2回,作者用冷眼旁觀人介紹談論賈府人事關系的方法揭示王夫人選擇薛寶釵的現實依據。
賈府的危機促使王夫人要通過給寶玉選擇婚配對象給自己選擇一個滿意的管家婆,以維持賈府這個賈寶玉也要賴以生活的生存環境。
還有第3回作者把寶玉選擇的黛玉送進賈府,并通過黛玉之眼一一領略賈府各色人等,而王夫人對黛玉的冷和賈母對林黛玉的熱引人注目。
作者還特別揭示了黛玉的性格基調讀書知禮,循規蹈矩。
第4回作者把王夫人選擇的薛寶釵送進賈府,賈雨村的徇情枉法則是為寶釵出場蓄勢。
這一回所表現的寶釵的財勢和前一回中黛玉的無勢恰成鮮明對比。
第5回作者用虛擬的太虛幻境影射后來的大觀園,并初步暗示寶釵和黛玉以及與他們命運相當或為當事人選擇,或為家長選擇的眾多女兒命運的大致走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