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蘇聯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的承上啟下集大成者,集成了那個時代最優秀防御外形與等效裝甲為一體的IS系列重型坦克炮塔,其在實戰中所能展現出來的強大防御性能無疑是毋庸置疑的。
整個炮塔前方物理厚度達到100毫米的半弧形炮盾不但有著極為優異的跳彈外形,在傾斜裝甲與垂直裝甲之間折中選擇的半弧形炮盾,亦是同時兼具了不占用過多炮塔內部空間以及擁有等效裝甲的特性。
嚴格來說,誕生于二戰期間的IS1/2系列重型坦克優秀的炮塔外形設計,對后世蘇聯一大票雞蛋殼腦袋的主戰坦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繼往開來作用。
趨于整體圓潤光滑而并非垂直棱角的炮塔外觀特性,即便到了橫跨冷戰的系列主戰坦克身上,也依舊能夠尋覓到其二戰時期的老前輩身影得以追根溯源,而這極為優異的重甲炮塔防彈外形設計最早便是從KV85重型坦克身上開始的。
這一發打在了馬拉申科座車炮塔正前端邊緣位置的40型鎢芯穿甲彈,因其著彈角度實在過小僅有不到20度的緣故而被半弧形炮盾毫無懸念地直接彈飛,對垂直裝甲侵徹威力無比巨大的40型鎢芯穿甲彈僅僅只是在炮盾的邊緣位置,留下了一個淺淺的彈道劃痕之后便再也不見了蹤影。
受強大命中沖擊力影響下的伊烏什金當即把持不穩一頭撞在了自己面前的主炮瞄準鏡上,以橡膠套環制成的瞄準護眼圈盡管保護了伊烏什金的眼眶沒有直接與堅硬的金屬發生親密接觸,但這一記生猛的撞擊卻依舊把伊烏什金的整個右眼眼眶撞的頃刻間生疼無比。
“沒有擊穿裝甲!炮彈打在了炮盾邊緣位置被直接彈飛!繼續保持戰斗位置,伊烏什金,你怎么樣?”
在方才一陣炮彈沖擊中幾乎沒受什么影響的馬拉申科在意識到并未被擊穿裝甲后,旋即抬起了頭來繼續開口下令指揮戰斗,只是身旁以一個炮閂相隔的伊烏什金那伸出右手捂住右眼的猙獰表情,卻不由讓同樣右眼受過傷的馬拉申科擔心起來。
手捂著火辣辣的右眼感受著那原本幾欲撕裂一般的痛感漸漸消退下去,意識到戰斗并未就此結束自己也必須繼續戰斗下去的伊烏什金旋即松開了右手。
“右眼框撞在瞄準鏡上了,幸好卡拉莫夫那家伙聰明地給這上面提前裝了個橡膠護圈,不然的話剛才那一下右眼可能就徹底報廢了。”
聽聞伊烏什金口中此言的馬拉申科在稍作沉默之后并沒有報以太多的話語,盡管一路沿用到后期斯大林1/2系列重型坦克身上的經典炮塔有著極為優異的防護性能,在眼下這提前誕生的1941年時堪稱變態。
但即便如此卻也并不代表著這一型厚重的重裝甲炮塔是絕對的無敵,趕在敵人再次開火之前將之消滅掉才是眼下所面臨局面的上上之選。
“既然沒事就趕緊繼續瞄準開火,那幫德國佬又瞄準我們了!”
“已經在做了,車長同志!”
轟——
叮咣——
話音未落間又一聲巨大的未擊穿穿甲彈撞擊聲響旋即再度回蕩在了車內空間里,因口徑只有50毫米小水管且采用定裝一體炮彈而裝填速度極快,一發失手后的經驗嫻熟德軍反坦克炮小組僅僅只用了7秒鐘時間,便完成了從裝填到再瞄準的一氣呵成動作,將瞄準環再度套在了馬拉申科座車車體首上裝甲板的德軍炮手隨之毫不猶豫中再一次開火。
與之前被馬拉申科遺留在列寧格勒而未能帶回的那輛防護增強版KV1原型車一樣。
已經爆發戰爭的激烈戰況,不允許蘇聯坦克的設計師們在既有的生產線上對采用切削加工,進而焊接成型的車體首上裝甲板厚度做出任何的調整。
倘若真這么做的話不但會強行推倒既有的蘇軍裝甲板加工工序再度重來,重新裁定的不同厚度均質鋼裝甲板也會給坦克的生產線上增添額外的負擔,進而增大一輛重型坦克的生產用時、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這一切顯然與追求“量大管飽”的蘇軍坦克鋼鐵洪流戰術是相違背的。
基于此等鋼鐵洪流戰術下的指導精神,簡單粗暴的科京麾下坦克設計團隊直接給這8輛新出廠的原型坦克身上,額外焊接了一層物理厚度25毫米的軋制均質鋼附加裝甲在車體的首上售下部位,希望借此來增強KV1重型坦克底盤在德軍88炮面前已經有些相形見絀的不濟防御力。
如此一來在車體首上裝甲部位擁有超過100毫米等效裝甲防御力的KV1重型坦克底盤,在實戰中只要著彈入射角足夠刁鉆的話甚至連德軍的88炮都能抵擋一二,駕駛著此前上一輛KV1原型座車的馬拉申科已經充分體驗過了這一點,至于抵擋眼下比88炮威力要差得遠的50毫米小水管牙簽炮自然就更不在話下。
以超過60度大角度入射角,精準打在了馬拉申科座車車體首上部位的這一發40型鎢芯穿甲彈盡管運氣夠好,而并沒有像上一發穿甲彈一樣發生跳彈。
但75毫米厚度車體首上裝甲外加25毫米厚度附加裝甲,再加傾斜角度后的車體首上等效裝甲厚度已然是超過了120毫米,、此堅固的“不屈之墻”般防御在1941年時除了88炮有可能將之破開防御以外,其他的所有類型反坦克炮幾乎是連想都別想。
這一發精準砸在了車體首上裝甲板部位的40型鎢芯穿甲彈當即彈體扭曲變形,因撞擊裝甲時的強大動能沖擊力而化作了一坨鐵塊狀跌落在地,空留彈體內部包裹著的鎢芯穿甲體猶如標槍一般扎在了外部附加裝甲上異常醒目。
“該死!炮塔跳彈,車體打不穿!這些伊萬們的重型坦克簡直就是怪物!我們到底是在和怎樣的對手作戰!?見鬼!見鬼!!”
最終咒罵著眼下這糟糕一切的德軍炮手依舊不肯放棄這最后的希望,但當裝填手報告裝填完畢后合上了炮閂,德軍炮手再度將自己的右眼貼上了炮閂旁瞄準鏡之時,一道陡然閃現的橘紅色亮光便是其人生中所看到的最后一幕場景。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